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文本是一种符号的艺术。语文的文本符号不是僵死的,它负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字符从他的产生那天开始,就被赋予了灵魂和生命力。它所承载的语言、思想、情感也同时发生。因此,语文文本不仅仅是载体,它更是人类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有其美术、音乐的特质,它与美术、音乐本身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文本的美术性与音乐性的特质
  语文文本的美术性与音乐性并不是说“美术+音乐+文本”,而是语文文本与美术、音乐之间天然的水乳交融的联系,犹如一整体,不可分割,赏读一篇篇语文文本,不难看出其美术、音乐之特质。
  (一)文本的和谐美与节奏美
  和谐与节奏是美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节拍是由声音运动的长短、强弱组织而成的,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之一。视觉的远近、色彩的明暗,是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美佳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
  文本的和谐美与节奏美,并不是说要在语文教学中用其来图解文本,而是教者本身要领悟到文本内在的这种和谐与节奏,引导学生去读、去悟、去体验。文本的和谐与节奏美体现在句式上、更体现在文本的谋篇布局中,如音乐交响曲的结构一般,有跌宕起伏。或如五彩图的构图般和谐艳丽。
  (二)文本的回归美
  在音乐的作品中,往往有相同的旋律反复出现,令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使得整个作品浑然一体。文学作品也是一样,语言结构相同的句式在文本中反复出现,一唱三叹,余音缭绕。如前文提及的《桂林山水》就是一例。
  (三)文本的意韵美
  优美的文本往往蕴含耐人寻味的意韵。这正如美术、音乐作品带给人的震撼与遐想,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本直接与美术、音乐相关,直接用文学诉诸美术、音乐。
  二、整和文本与美术、音乐等的艺术美
  (一)学科间的天然联系
  传统学科课程之间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互相割裂、相互独立的弊端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软化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个性是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的综合,是一种“复合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综合性学习”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实现运用,听说读写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文本本身就与美术、音乐紧密相连,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文本的审美情趣将黯然失色。《月光曲》写的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听到《月光曲 》,没有机会领略《月光曲》优美的意境,那么《月光曲》一文 的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草原》一文讲的是美景,教师可以用课件满足学生视觉上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文本与辅助教学材料(如:音乐背景、插图、挂图等。)
  人本化的语文课堂,其内容应当不囿于薄薄的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应该被禁锢在教师的思维中,为文本配好音乐背景,展示配图,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情景,可见可闻,是在艺术享受中学习文本。
  为把学生尽快带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音乐电视《西沙,我可爱的家乡》。高亢、嘹亮的歌声,荧屏上那“云飞浪卷,绿树银滩”的美景让人心驰神往。学生两眼放射出了兴奋的光芒,放第二遍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节拍声。学习课文的感情基础奠定了,后边的教学教得自如,学生学得生动轻松,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知识的殿堂,教学时气氛和谐、愉悦,授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中。
  (三)在艺术的感受中让学生体味文本的精髓
  对于文本中重点、难点部分,去分析、讲解显得僵化、生硬、索然无味,一遍又一遍读又有“傻读“之嫌,这时,不妨请进一段音乐,欣赏一副图画,让学生在赏识中领悟意韵,在赏识中涵咏文本,在艺术体验中 进行文本的审美。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描写众鸟高飞的一段十分精彩: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欣赏这段文字,不妨请进民乐唢呐曲《百鸟朝凤》片段,出示《百鸟朝凤》图,悠扬的唢呐声从无到有,到唢呐模拟出的若有若无的一两声“鸟叫”,在到“鸟叫”声逐步集合,最后达到喧闹无比的欢腾,这一段音乐正是对上文文本的最佳诠释。眼前静的画面中的鸟儿仿佛活了,使学生身临其竟,欲罢不能。
  (四)在艺术的感受中拓展文本空间
  就文本来学语文是一种狭隘的语文学习 习惯,从文本中探寻生发点,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往往成为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最佳契机。
  美术和音乐与文本相拌相随,文本试着探寻语文文本的美术性和音乐性及在语文实践中如何实现文本与美术、音乐的整和。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人学”——人性积淀、人品精化、人伦亲疏、人情意蕴、人世沧桑、人生阅历……而文本的美术性和音乐性使语文充满了活力、灵气与意韵。让美术和音乐与语文结缘,将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和平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课标的课程已经伴随着我们来到了新的一轮教学过程中。经过了一轮三年的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有一些教学感悟,想说出来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  在新课标的高中政治教学中,一共有四本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让我们一起分别来探讨一下。  第一本书就是我们的《经济生活》,这本书跟我们的生活非常接近,经常会涉及到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能让我
期刊
中职生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虽不乏优秀者,但学习差、品德差、行为差的相对数量较多。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并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职教工作者就比从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行在教育的同时多了一项重要且艰难的工作——转变。根据多年的职教经验以及在工作中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认为,要把中职生培养成合格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期刊
目的 实验研究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400例,其中体检健康者230例,亚健康者170例.所有体检者在2018年采取
小熊猫和妈妈住在竹林里。它们的食物是竹笋(sǔn)和嫩(nèn)竹枝(zhī),肚子饿了抓(zhuā)过来就可以吃,方便极了。   不缺(quē)吃不缺喝的小熊猫长得很快,它觉(jué)得肚子每天大一圈(quān),手腕(wàn)每天粗(cū)一轮(lún)。   “我要看看我到底(dǐ)长得有多快。”   小熊猫跑进竹林深处选了根最直的竹子。它靠(kào)着竹子,用一片(piàn)尖(jiān)
期刊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
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数学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rn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维,提示学生学习重点,给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异向意思,引导学生质疑求异,启发想象,还可以广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异rn向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异向精神。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领域涌现了诸多新性医疗技术。对脊柱创伤的传统治疗手法,由于脊柱和身体组织的充分暴露,可能为病人带来新的风险,不利于病人的恢复。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为脊柱创伤病人带来了福音,它具有创伤面积小、手术费用低、恢复时间短以及手术效果好等诸多优点,提高了脊柱创伤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微创脊柱外科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 脊柱外科 微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