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剪纸:厚重质朴的民俗风情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由劳动人民发明的手工艺术活动遍及全国。不同的地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感情表达方式就不甚相同。我国南方的剪纸,具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北方的剪纸,大多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河南的剪纸,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自然各地都有妙手生花的剪纸高手。然而最集中、最普遍、最典型的要数豫西灵宝、卢氏、陕县、洛宁、新安等县。在这里,上至八十老妪,下到未诸世事的娃娃都会剪纸。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之后,姑娘和媳妇们“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子剪虎头”,过春节布置房屋装饰农舍的窗花、顶棚花、门笺等,都要在年前剪好。“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是个约定俗成的贴年画、贴窗花的日子。那些庆贺丰收、六畜兴旺、延年益寿、吉祥美好的剪纸,体现着农家的希望,使简朴的农舍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渲染了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也常常使屋子的主人精神愉快,喜气洋洋。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乡民们成群结队,呼朋唤友,串门拜年,互致问候。当然,欣赏窗花剪纸,也是拜年的一项内容。大家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姑娘媳妇们嬉笑笑成一团。在这时,如若谁的剪纸受到众乡邻的夸赞,这方剪纸的作者就会荣耀无比。
  不仅春节需要剪纸,其他节日同样也要剪纸。在河南灵宝县,正月十五过后,人们要用黄裱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以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要爱护耕牛,做好春耕的准备。也有人说,这是为了驱邪除病。传说,春秋时的老子,在函谷关令尹喜的住宅潜心撰写《道德经》时,函谷关附近流行瘟疫,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老子的青牛吐了一个大肉团,当地人把它抱回乡里。结果,肉团驱走了“瘟神”,人们转危为安。大家都说老子的牛是头神牛,具有镇邪除魔的作用。由于春天经常流行瘟疫,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十五以后,用黄裱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金牛的下面粘一条纸带,纸带上用朱砂写上四句话:
  新春正月二十三,
  太上老君炼仙丹。
  家家门上贴金牛,
  一年四季保平安。
  二月二龙抬头节、五月初五端阳节、十月初一鬼节、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巧手们纷纷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伴随着剪纸,还有一些有趣的民谣在民间广泛流传。像农历六月初六,中原大多数地区称它为“望夏节”“炒面节”“闺女节”,而豫西却认为是“鬼哭日”,是天鬼在地下难忍酷暑,便嘤嘤哭泣。于是,姑娘媳妇们便剪把扇子插在坟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去世的亲人。所以,流行在六月初六剪扇子时的民谣是:
  六月六汗水流,
  剪把扇子插坟头。
  晚辈都应尽孝道。
  死者九泉乐悠悠。
  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民间都有用纸剪衣服,给长眠在地下的亲人烧纸的习俗。人们边烧边说:
  立了冬,天气寒,
  棉衣棉裤棉被单。
  先辈亡灵都来领,
  暖暖和和过冬天。
  每当旱灾涝灾之时,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求雨祈晴习俗。在豫西,人们则剪个“扫天娘娘”挂在树上。“扫天娘娘”随风飘荡,把人们的无限希望带向远方。从人们的心理来说,认为挂了“扫天娘娘”,求雨祈晴的目的就可以达到。如果是求雨,大家会默默祈祷:
  扫天媳妇扫得欢,
  扫了一遍又一遍。
  扫来黑云遮太阳,
  顷刻大雨下庄田。
  如果是祈晴,老年人们也会虔诚地祝愿:
  扫天媳妇真不瓤,
  手拿扫帚忙又忙。
  黑云疙瘩都扫去,
  今儿就要出太阳。
  这些与剪纸、民俗相依的歌谣,使剪纸充满了如诗如画、如歌如舞的情调。
  在豫西,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别具一格的嫁妆。新婚的第一天,新娘要将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三天回门后,新娘还要把剪纸赠给婆家的亲戚邻居。人们会根据这些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所以,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视的大事,也许她一生的名声都维系在这灵巧的剪纸上。
  中国人喜欢红色,结婚大礼更以红色为吉利色。所以,结婚用的顶棚花、窗花、喜字花、嫁妆花等礼花,一般都是用红纸剪成的,且多用整张剪裁,不用碎纸拼凑。在人们看来,拼凑起来的礼花是不祥的预兆,新娘和新郎很难白头到老。所以,人们用连绵不断的回纹图案、喜鹊闹梅、鸳鸯戏水、年年有余、双喜临门、鸾凤和鸣等剪纸,表达夫妻百年好合的美好愿望。
  剪纸大多出自农村妇女之手,随意性很大,不同的剪纸表达不同的意义。她们常说:“画上要有戏,才能看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剪纸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有的取材于戏曲人物、连环图画。可取的素材很多,然而,剪的最多的却是她们眼中的大自然,她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
  剪纸的种类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扎花、礼花、灯笼花、供花、枕头花、鞋花、帽花等。剪的方法有单、叠、拼、点、勾、衬、双。剪纸一般都是借物寓意,讲究艺术夸张,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剪纸,刻意追求形似和神似,用以表现生活环境和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其他文献
2013“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评出,用“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郑州爱心市民集体上榜,这是属于全体郑州市民的荣耀,这是河南人的大爱,让这座城市永远铭记这段温情故事。  为了支持罹患骨癌的面馆老板李刚,无数爱心市民走进他的小面馆,专程吃面为他送去帮助。这一年来,李刚的病情反反复复,但郑州市民的爱心接力从未断链,小小的“李记卤肉刀削面馆”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新的爱心故事。  相约吃面  一碗普通的面
期刊
新年临近,郑州的天气也愈加寒冷。在经三路与农科路交叉口的麦当劳门前,依旧车水马龙,没有人留意这里是否少了点什么。或许只有门前冰冷的石墩知道,2012年的初冬,有一位“气球奶奶”,守着那些五颜六色的气球,渴盼着行人的驻足……  “我不要饭,要饭丢了老几辈子的人”  “气球奶奶”名叫孙玉兰,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家在商丘市柘城县洪恩乡中杨村,娘家在周口市鹿邑县贾滩乡孙新楼村。已到耄耋之年的她有点弄不清
期刊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不能排除你肚里的孩子患这种病的可能!”医生的话重重地砸在樊玉燕夫妻俩的心上。这病是遗传病,肚里的孩子有可能再次患上这种嗜血的病。想到十多年来,钢蛋受的这么多罪,还有为了钢蛋付出的心血和花去的巨额医疗费,夫妻俩不由得心焦起来……  儿子,爸爸要让你成为城里人  2013年12月10日下午,雾霾严重。在河南周口一家医院的妇产科里,一个五个月身孕的女人对着手机号啕大哭。她叫樊玉燕,
期刊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昏迷八年,终于去世。看到电视新闻中,一个年轻的以色列人说:“其实很多人早就把他忘记了,不过他的死讯,倒让很多人又想起了他,或者知道了他。”  确实,在一个选举政治的国家,八年的沉寂,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足以让人们把他淡忘。  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用来形容他最多的一个词:争议性。  在以色列右翼的眼中,沙龙是一个叛徒,因为他拆除了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定居点;在左翼的眼中,他是一个和平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年,薛喜梅总喜欢把诗人艾青的这句诗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几十年来,她不知道吟诵了多少遍……  日前,在郏县举办的第五届知青文化论坛上,我终于又见到了薛喜梅。主席台上的她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关于知青文化的主题演讲。她思维敏捷,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台下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默默地注视着她,聆听着她对知青岁月独特的感悟和对那段历史的真知灼见
期刊
1864年,俄国人将一艘小轮船“派洛特号”改装成世界第一艘破冰船,为在冰冻期保持喀琅施塔得至奥兰宁鲍姆航线的通航。1899年,英国为俄国建造的“叶尔马克号”破冰船,则是第一艘在北极航行的破冰船。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破冰船技术已经相当完备和发达。为了适应极地的恶劣条件,极地破冰船的设计有不少特点。首先,为了保证船体结构的坚固,极地破冰船船艏是钝圆形,船壳钢板比一般船舶要厚得多,通常使
期刊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过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的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于是,2012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当我接她回来之后,发现她的身体明显地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
期刊
治理水污染,在瑞士苏黎世是有传统的——1860年,苏黎世人就从巴黎取经,建成了第一个污水处理厂。  在上海世博会上,瑞士的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三城将联合展示他们在水处理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诠释“改善水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参观者可以看到,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如何净化城市里的每一滴水的。他们希望,能够与长江沿岸的上百个城市达成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以自己的经验帮助中国的城市进行水净化。  “
期刊
1961年4月10日,习仲勋带领中央工作组一行12人到河南长葛蹲点调研。到长葛的第二天,习仲勋就要到监狱去看望那里在押的因说真话而被划为右派的同志,有太平村的冯海成、岗刘村的刘毛、坡岳村的岳洪瑞等150多人。当时刘毛已冤死在狱中,冯海成也被内定为死刑。习仲勋为冯海成及时平反并将其与其他同志一起释放,冯海成当晚就回了家,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4月14日,当知道那位解救他的干部是习仲勋副总理后,他急忙赶
期刊
“在农村,病人是怎么痛苦的,看病是怎么难的,我最清楚!”  ——马文芳  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刘庄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文芳。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这个名字背后的女人点头称赞。提起马文芳,这里的每个人,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都能讲出很多有关他的故事,那些令人动容的感人事迹不仅在十里八乡广为传颂,就连在河南、在全国都曾掀起学习高潮。为什么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身上有那么多感人事迹?为什么在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