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格的大学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应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纪录片作为新兴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纪实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出发,解析纪录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对策。
【关键词】纪录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78-0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一方面是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之下,大学生群体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出现信仰缺失,民族和国家观念淡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新时代急需解决的一项战略性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后就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进入新时期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为育人、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往往重视科研轻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科研人员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轻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重视专业文化和知识的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2.缺乏平等性和师生互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为主,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而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教课方法也是传统的我说你听,我说你做。师生之间缺少良性的交流和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95后和00后大學生群体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也渴望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动的接受者。
3.教育方式单一、呆板、无活力
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只是从整体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被动式的说教。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无非就是洗脑课。授课方式也局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也只是课本,多媒体文字交替使用。教师以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魅力。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生只是纯粹的记住一些理论,缺少将理论转换为行动的动力和机会,一些单纯性的理论也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没有真正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局限在教室里,缺少必要的室外活动,组织的活动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学生参加。思政课教学成果难以直接反映在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上。
二、纪录片的特征
1.纪实性
纪录片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之初就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是对于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客观描述。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很多记录片的拍摄往往为了获得更真实可靠的信息,往往会历经几年甚至数十年。如纪录片《含泪活着》以主人公丁尚彪的人生历程为切入点,拍摄历时十年,拍摄团队辗转日本、美国、上海,在人物生活发生重大变动的关键阶段摄像机都在场,因而纪录了人物生活过程中完整的过程段落和细节,在动态的取材中能使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信息都得以保留,纪录片也有了生命力。由此带来的震撼也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2.教育性
任何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都有其一定的教育功能。纪录片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有画面展示,还有语言描述和音乐渲染,能够调动受教育者的观看和学习兴趣。能够使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从而有深刻的感染力。使受众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如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通过大规模的航拍镜头展现了大国风采,又从细腻温情的视角,描述了小家之变。再加上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一帧帧画面无不显示着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的光辉成就,这样的纪录片又怎能不激起我们心中的昂扬斗志!
3.传播的时效性
我国文化传播方式经历了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影院到网络的传播过程。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融合,网络成为纪录片传播的又一重要平台[2]。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传播的方便、快捷,一旦出现某种新的思潮和观点,能快速在社会上传播。优酷自制独播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以缓视频、慢节奏的方式表达一个个传统故事。第二季收官时,优酷点击量高达1.2亿,微博收获粉丝近200万,微博话题《了不起的匠人》近8亿。在互联网时代,成功抓住观众消费升级需求。《了不起的匠人》的成功就是纪录片利用网络传播获得关注的成功案例。
4.审美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纪录片的审美性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的。而后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拍摄手法、灯光、音乐、解说、后期制作等形式来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立体,体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一些大型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就会引入现代化的道具和拍摄技巧,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也会插入各种音乐元素来丰富作品。如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在描述食物的美味的同时,也会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去表现食物自身的美。欣赏纪录片的过程,也是感受文化美的过程。 三、纪录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创新传统教育模式
纪录片弥补了传统政治教育模式中的缺陷通过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生动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学生在课下自由网上搜索相关记录片进行学习,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生动。老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记录片观后感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纪录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传统教育方式走向灵活的一个重要途径。
2.还原历史场面,引发学生思考
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再现历史和现场画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相关政治问题。记录片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历史和现场画面,不仅避免了老师表达和描述问题影响学生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当时场景,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情况,深刻体会其中传达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
纪录片生动有趣的画面能给学生真实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鉴赏性,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性和画面感较强的记录片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想要去研究问题。利用纪录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的一种方式。
4.促进理论与现实结合
利用纪录片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实践受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实践教育受限制。纪录片是对过去或者现在实事的再现,它反映的就是实践的经验,也有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训。这为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1.加强纪录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形式,尤其是要提高纪录片的利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经典的纪录片片段,定期不定期的在大学校园利用班级、社团播放红色纪录片。对于影视传播类的社团,要加强团委的领导工作,从上而下提高对于纪录片的重视。对于有教育意义的记录片,要免费在各大视频网站播放,并利用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渠道宣传。鼓励优秀的纪录片走进影院,走向市场。
2.利用名人的偶像光環
在促进纪录片的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很多微博大V都有年轻的粉丝,通过他们的转发可以增强纪录片传播的受众面,以此来达到教育目的。另外一些名人也经常会举行演讲活动,可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他们的影响力间接的教育大学生,传达一些积极正面的社会理念、政治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即通过社会精英人物的带动来带动全社会素质提高。
3.更加注重培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纪录片的创作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利用政府和国有企业,更要注重民间力量的发挥,鼓励民间优秀创作人才和资金流入到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所谓的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社会的发展更是由无数的普通大众带动的,最简单最真实的也最容易打动人。要鼓励以个人为主体的纪录片创作,并对其进行引导,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潮流。针对纪录片市场良莠不齐的情况,政府要加强监管,对传播负面价值的纪录片要坚决取缔。
结束语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教育合力。纪录片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独特的文化传播形式,具有其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多种形式提升记录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效率,对纪录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出击,以创新为动力,用不断改变的力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建设伟大而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2]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32.
【关键词】纪录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78-0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一方面是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之下,大学生群体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出现信仰缺失,民族和国家观念淡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新时代急需解决的一项战略性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后就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进入新时期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为育人、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往往重视科研轻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科研人员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轻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重视专业文化和知识的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2.缺乏平等性和师生互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为主,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而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教课方法也是传统的我说你听,我说你做。师生之间缺少良性的交流和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95后和00后大學生群体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也渴望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动的接受者。
3.教育方式单一、呆板、无活力
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只是从整体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被动式的说教。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无非就是洗脑课。授课方式也局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也只是课本,多媒体文字交替使用。教师以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魅力。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生只是纯粹的记住一些理论,缺少将理论转换为行动的动力和机会,一些单纯性的理论也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没有真正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局限在教室里,缺少必要的室外活动,组织的活动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学生参加。思政课教学成果难以直接反映在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上。
二、纪录片的特征
1.纪实性
纪录片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之初就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是对于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客观描述。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很多记录片的拍摄往往为了获得更真实可靠的信息,往往会历经几年甚至数十年。如纪录片《含泪活着》以主人公丁尚彪的人生历程为切入点,拍摄历时十年,拍摄团队辗转日本、美国、上海,在人物生活发生重大变动的关键阶段摄像机都在场,因而纪录了人物生活过程中完整的过程段落和细节,在动态的取材中能使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信息都得以保留,纪录片也有了生命力。由此带来的震撼也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2.教育性
任何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都有其一定的教育功能。纪录片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有画面展示,还有语言描述和音乐渲染,能够调动受教育者的观看和学习兴趣。能够使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从而有深刻的感染力。使受众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如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通过大规模的航拍镜头展现了大国风采,又从细腻温情的视角,描述了小家之变。再加上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一帧帧画面无不显示着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的光辉成就,这样的纪录片又怎能不激起我们心中的昂扬斗志!
3.传播的时效性
我国文化传播方式经历了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影院到网络的传播过程。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融合,网络成为纪录片传播的又一重要平台[2]。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传播的方便、快捷,一旦出现某种新的思潮和观点,能快速在社会上传播。优酷自制独播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以缓视频、慢节奏的方式表达一个个传统故事。第二季收官时,优酷点击量高达1.2亿,微博收获粉丝近200万,微博话题《了不起的匠人》近8亿。在互联网时代,成功抓住观众消费升级需求。《了不起的匠人》的成功就是纪录片利用网络传播获得关注的成功案例。
4.审美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纪录片的审美性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的。而后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拍摄手法、灯光、音乐、解说、后期制作等形式来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立体,体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一些大型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就会引入现代化的道具和拍摄技巧,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也会插入各种音乐元素来丰富作品。如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在描述食物的美味的同时,也会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去表现食物自身的美。欣赏纪录片的过程,也是感受文化美的过程。 三、纪录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创新传统教育模式
纪录片弥补了传统政治教育模式中的缺陷通过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生动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学生在课下自由网上搜索相关记录片进行学习,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生动。老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记录片观后感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纪录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传统教育方式走向灵活的一个重要途径。
2.还原历史场面,引发学生思考
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再现历史和现场画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相关政治问题。记录片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历史和现场画面,不仅避免了老师表达和描述问题影响学生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当时场景,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情况,深刻体会其中传达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
纪录片生动有趣的画面能给学生真实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鉴赏性,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性和画面感较强的记录片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想要去研究问题。利用纪录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的一种方式。
4.促进理论与现实结合
利用纪录片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实践受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实践教育受限制。纪录片是对过去或者现在实事的再现,它反映的就是实践的经验,也有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训。这为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1.加强纪录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形式,尤其是要提高纪录片的利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经典的纪录片片段,定期不定期的在大学校园利用班级、社团播放红色纪录片。对于影视传播类的社团,要加强团委的领导工作,从上而下提高对于纪录片的重视。对于有教育意义的记录片,要免费在各大视频网站播放,并利用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渠道宣传。鼓励优秀的纪录片走进影院,走向市场。
2.利用名人的偶像光環
在促进纪录片的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很多微博大V都有年轻的粉丝,通过他们的转发可以增强纪录片传播的受众面,以此来达到教育目的。另外一些名人也经常会举行演讲活动,可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他们的影响力间接的教育大学生,传达一些积极正面的社会理念、政治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即通过社会精英人物的带动来带动全社会素质提高。
3.更加注重培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纪录片的创作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利用政府和国有企业,更要注重民间力量的发挥,鼓励民间优秀创作人才和资金流入到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所谓的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社会的发展更是由无数的普通大众带动的,最简单最真实的也最容易打动人。要鼓励以个人为主体的纪录片创作,并对其进行引导,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潮流。针对纪录片市场良莠不齐的情况,政府要加强监管,对传播负面价值的纪录片要坚决取缔。
结束语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教育合力。纪录片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独特的文化传播形式,具有其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多种形式提升记录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效率,对纪录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出击,以创新为动力,用不断改变的力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建设伟大而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2]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