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创举。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学生创设凸显学科特点与文化的教学情境,以“项目”“问题”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展开教学,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进行真实世界中的学习,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高层次的学习成就。课程基地通过新型“课堂”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课程基地;深度学习;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13-03
【作者简介】胡晓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教师,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江苏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组长。
2011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围绕“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这六大任务展开,其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该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深度学习在学校里落地生根的技术路径。
一、创设凸显学科特点与文化的教学情境,变革学习方式
自从夸美纽斯提倡并组织实施班级授课制以来,学校学习环境的样态也一直没有重大的变化,旧的物理空间架构延续至今: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这些基本就构成了千篇一律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大部分学校还是依照旧的思维方式设计空间和摆放设施;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也不愿意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学空间做出变化和调整。
传统的学习环境创设隐含着一些典型的假设:学习只发生在课堂;学习只发生在固定的时间;学习是个人行为;无论什么时间、地点,课堂上总是发生类似的事情;学习需要封闭空间,要排除一切干扰;不同学习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是基本没有差别的;等等。固化的学习环境,让多样学习方式的发生变得困难,传统教室里的一切摆设,都仿佛在暗示学生,教学就是听教师讲,自己拿笔记录的过程。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突破了师生对教学环境的固定思维,高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从一线实践中汲取经验,结合具体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新建主题场馆、改造原有教室、调整教学场所,为学生创设突出学科特点与文化、丰富、开放、实践型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供新的平台和机会,从环境视角为深度学习落地提供便利。
在课程基地里,学习方式因环境而变、而丰富;课堂因为环境而新、而精彩。例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在人文课程基地中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场地建设:针对话剧教学建设了实验剧场——它的面积刚好可以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舞台的台阶只有几厘米高,学生的座椅是低矮的木头条凳;上课的形式就是学生熟悉台词,体悟文本,登台表演,其他的学生对你的表演不满意,一步就可以登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三五成群,对台词,比划表演。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各自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认知,对冲突的判断,对文本有了崭新的解读视角,师生间开始共同审视曾经的理解与判断。当师生处在演讲厅、辩论厅或实验剧场的课堂里,传统以“讲授”形式呈现的单一课堂一去不复返,活动体验式学习成了教学中的新常态,诗歌诵读课、演讲课、辩论课、问答课、经典话剧课等各自呈现着不同的精彩。
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各个学校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比如,强调动手实践的课程基地教室里没有凳子,学生进入这个环境上课就收到需要实践学习的暗示;机房建设从原来的“秧田式”变成了现在的“围坐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更容易发生。
如果说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生主要是记忆各种符号,那么在体验、探究、实践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记忆的则是原理、概念、方法,接受式学习是机械记忆为主,体验、探究、实践更容易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以“主题”“问题”“项目”为中心,开发综合性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
深度学习强调信息整合。这种整合既包括多学科知识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也包括新旧知识和信息的整合。而浅层学习将信息看成是孤立的、无联系的单元来接受和记忆,不能促进对信息和知识的理解和长期保持。
目前高中分科课程设置在不同学科之间有较为清晰的课程边界。“课程基地”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它能融合多个学科,将广泛的概念和原理联系、整合起来,引起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
截至2015年底,江苏234个高中课程基地中,108个基地采用特定学科以外的综合化建设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在课程基地中非常普遍。即便以某个特定学科命名的125个基地当中,其实际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也以学科的拓展、课程的重新界定、学生经验的追求为基本定位。
例如,江苏省“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就是一个综合性课程基地,它以“融科学与艺术,在想象中创造”为主题,从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萃取学科元素,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开发了工业设计、微电影、创客、创意设计、创意机器人、服装设计与表演等30多门课程,充分融合了高中的现有课程,衔接了高校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计算机科学、物联网技术等专业。
课程的内容体现了多学科知识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师资也是跨学科、跨单位。例如,“微电影”课程就是由一名技术教师负责学生的拍摄器械操作指导;一名美术教师负责教学组织,美工指导;在剧本撰写阶段,又有语文教师参与指导;在拍摄阶段,有来自于电视台的专业导演和摄像进场指导。类似的,“工业设计”课程是双语课程,由本校的教师和国外大学的教师合作授课;“创客”课程要学习单片机、材料、编程、结构等跨学科的知识,由多名教师负责教学。学生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接触到不同的教师,获得了不同的学科知识与能力,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这也具有深度学习的特点。
【关键词】课程基地;深度学习;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13-03
【作者简介】胡晓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教师,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江苏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组长。
2011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围绕“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这六大任务展开,其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该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深度学习在学校里落地生根的技术路径。
一、创设凸显学科特点与文化的教学情境,变革学习方式
自从夸美纽斯提倡并组织实施班级授课制以来,学校学习环境的样态也一直没有重大的变化,旧的物理空间架构延续至今: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这些基本就构成了千篇一律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大部分学校还是依照旧的思维方式设计空间和摆放设施;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也不愿意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学空间做出变化和调整。
传统的学习环境创设隐含着一些典型的假设:学习只发生在课堂;学习只发生在固定的时间;学习是个人行为;无论什么时间、地点,课堂上总是发生类似的事情;学习需要封闭空间,要排除一切干扰;不同学习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是基本没有差别的;等等。固化的学习环境,让多样学习方式的发生变得困难,传统教室里的一切摆设,都仿佛在暗示学生,教学就是听教师讲,自己拿笔记录的过程。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突破了师生对教学环境的固定思维,高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从一线实践中汲取经验,结合具体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新建主题场馆、改造原有教室、调整教学场所,为学生创设突出学科特点与文化、丰富、开放、实践型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供新的平台和机会,从环境视角为深度学习落地提供便利。
在课程基地里,学习方式因环境而变、而丰富;课堂因为环境而新、而精彩。例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在人文课程基地中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场地建设:针对话剧教学建设了实验剧场——它的面积刚好可以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舞台的台阶只有几厘米高,学生的座椅是低矮的木头条凳;上课的形式就是学生熟悉台词,体悟文本,登台表演,其他的学生对你的表演不满意,一步就可以登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三五成群,对台词,比划表演。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各自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认知,对冲突的判断,对文本有了崭新的解读视角,师生间开始共同审视曾经的理解与判断。当师生处在演讲厅、辩论厅或实验剧场的课堂里,传统以“讲授”形式呈现的单一课堂一去不复返,活动体验式学习成了教学中的新常态,诗歌诵读课、演讲课、辩论课、问答课、经典话剧课等各自呈现着不同的精彩。
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各个学校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比如,强调动手实践的课程基地教室里没有凳子,学生进入这个环境上课就收到需要实践学习的暗示;机房建设从原来的“秧田式”变成了现在的“围坐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更容易发生。
如果说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生主要是记忆各种符号,那么在体验、探究、实践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记忆的则是原理、概念、方法,接受式学习是机械记忆为主,体验、探究、实践更容易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以“主题”“问题”“项目”为中心,开发综合性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
深度学习强调信息整合。这种整合既包括多学科知识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也包括新旧知识和信息的整合。而浅层学习将信息看成是孤立的、无联系的单元来接受和记忆,不能促进对信息和知识的理解和长期保持。
目前高中分科课程设置在不同学科之间有较为清晰的课程边界。“课程基地”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它能融合多个学科,将广泛的概念和原理联系、整合起来,引起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及迁移应用。
截至2015年底,江苏234个高中课程基地中,108个基地采用特定学科以外的综合化建设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在课程基地中非常普遍。即便以某个特定学科命名的125个基地当中,其实际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也以学科的拓展、课程的重新界定、学生经验的追求为基本定位。
例如,江苏省“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就是一个综合性课程基地,它以“融科学与艺术,在想象中创造”为主题,从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萃取学科元素,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开发了工业设计、微电影、创客、创意设计、创意机器人、服装设计与表演等30多门课程,充分融合了高中的现有课程,衔接了高校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计算机科学、物联网技术等专业。
课程的内容体现了多学科知识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师资也是跨学科、跨单位。例如,“微电影”课程就是由一名技术教师负责学生的拍摄器械操作指导;一名美术教师负责教学组织,美工指导;在剧本撰写阶段,又有语文教师参与指导;在拍摄阶段,有来自于电视台的专业导演和摄像进场指导。类似的,“工业设计”课程是双语课程,由本校的教师和国外大学的教师合作授课;“创客”课程要学习单片机、材料、编程、结构等跨学科的知识,由多名教师负责教学。学生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接触到不同的教师,获得了不同的学科知识与能力,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这也具有深度学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