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求变,出新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考查所占分值都在18分以上,其中广东卷为22分、四川卷23分,上海卷高达30分。文言文阅读考查所占比重和现代文阅读相当甚至有所超过。这是呼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综观今年各地高考试卷关于文言文的考查,维稳、求变和出新是主要特色。
  一、选材在“浅易”中追求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其中“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曾经,高考文言文选材多集中在人物传记类,从教学实践看,叙事类文章确实好懂好猜,相对“浅易”。但是,其他类属的文章就一定是“艰深”的吗?从今年高考各地文言文选材来看,都遵循了“浅易”的原则,而且,命题者拓宽了选材领域。在思想内容上,命题者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文要能够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梁皙次先生本性纯净、淡泊名利;卢象昇坚定勇敢、忠于祖国;郭文麓自律持重、廉洁奉公;欧阳发尊师重道、爱好礼义;梁彦光治理地方机变;虞溥为政严而不猛;孙傅人仕积极建言;来护儿重然诺,敦交契……这样,学生的阅读之旅也同时成为他们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的精神之旅。从时间上看,从春秋战国到唐宋直到清代,不局限于某几个朝代;从作者看,从高启、方苞等大家到不知名的作者,命题者不刻意追求大家名家的文章;从文体上看,人物传记有6篇:安徽卷的《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广东卷的“卢象异”传记、上海卷的“粱彦光”传记、四川卷的“虞溥”传记、新课标卷I的“孙傅”传记和新课标卷Ⅱ的“来护儿”传记;书信类l篇,是福建卷的《与王昆绳书》;赠序2篇,是湖北卷的《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和重庆卷的《赠医者汤伯高序》;墓志铭1篇,是江苏卷的《欧阳伯和墓志铭》;论述类的有3篇,是上海卷的《静者居记》、浙江卷的《太平州学记》和山东卷考查的论述类文段;北京卷在《吕氏春秋》中选取了一段材料,天津卷则用三段语料比较阅读来考查学生。毫无疑问,无论是突破人物传记空间的被动需要,还是命题者拓展命题空间的主动追求,这个狭仄的空间被打破了,其实这正呼应了高中文言文的必修和选修教学,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如果选文固定在某一个范畴,不仅影响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方面有所偏重,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在选修课程的定位方面有所偏废。
  二、能力点要求稳中求高
  《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有这样的叙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句话包含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等方面。长期以来,高考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基本稳定的: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一些特殊文言句式,对文本思想内容能做一定的分析与综合。从今年的文言文考查来看,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是一如既往的。例如,绝大多数试卷考查了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解说是否正确的判断,重要文言句子的翻译。在此基础上,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稳中有所提高,识记固然是需要的,但更要求掌握特定语境中的临时义推断能力,例如北京卷中,“至公也”中的“至”的含义的判断:A.到达;B.极、最;C.至于;D.导致。四个义项都有,在文中语境里,“至公也”是评论尧、舜、禹禅让的行为是天下最公正的,由此推断答案是B;再如,“忍所私以行大义”中的“忍”是什么意思?A.忍耐;B.容忍;C.对……狠心;D.抑制。结合文中语境,“所私”指巨子的儿子,意思是用对自己的儿子狠心的方式来伸张大义,由此推断答案是C。广东卷中“卢象异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加以分析。”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做全面的分析,概括出答案,既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上海卷中,“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_________四个字)的心理状态。”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要想知道人物的心理状态,首先要理解画线句的意思,然后看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最后再来推测其心理状态。“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这句话中有一个“复”,意思是“重新”,联系上文应是他要求重新做相州刺史,改变以前的治理办法,希望能改变那里的民风来报答皇帝;而由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他是遭到当地百姓的“讽刺”而被皇帝免掉当地的官职,现在还要求回到这个地方,说明他的心里应该已经有了主张;同时题干中给出四个空,说明需要成语或四字词语,由此可以联系到“胸有成竹”。本题的考点定位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在文言文考查中,要求能力达到D级是不多见的。F级标准的“探究”题会不会出现呢?有可能,因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有这样一句话:“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三、知识点考查稳中趋多
  关于知识点的考查,选文是浅易的,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基本能读懂,命题者也没有刻意考查偏僻的、生疏的知识点,还是在“常见”上做文章,例如江苏卷的文言实词“欺、治、申、问”,福建卷的文言实词“笃、欺、索、鲜”,重庆卷的“屏、容、恚、证”,上海卷的“兴、分、质、令、风骨、衣冠、理化、山东”等等,这些文言实词可以说是常见的,一直活跃在中学课本里;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也在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范围之内,例如安徽卷的“其、则、为、所”,北京卷的“其、之、遂、者”,四川卷的“以、乎、于、而”,天津卷的“之、而、为、于”,浙江卷的“也、则、而、之”等等;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题目也是近年来经常出现的,翻译题出现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省略句等特殊句式也是中学教学中经常讲到的、每年都会考到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题型也是相对稳定,但是稳定不意味着“固定”,命题者在《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的框架中,力求扩大知识点的覆盖范围,这一想法从今年的试卷上可见,例如,新课标卷I和新课标卷Ⅱ对“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名字”“谥号”“嗣位”和“诣阙”的文化知识的考查,对文化知识的考查既合乎《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同时,可以引导中学对古代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视,纠正已经被轻视甚至忽视了的文化知识教学。上海卷中“第②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2分)”“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这两题则是考查到语句作用、作者思路。断句题是对包括语法特点在内的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广东卷、湖北卷、山东卷、四川卷、浙江卷、新课标卷I和新课标卷Ⅱ都有这方面的考查。例如山东卷的第11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解答断句题,应先明白句子的大致意思,然后再分析。此句讲的是大将在接收命令后的做法,可根据其中动词断句。动词“受”的宾语“命”后应断句;“令太史卜”是兼语句,其后应断句;动词“斋”的补语“三日”后应断句;动词“之”的补语“太庙”后应断句;动词“钻”的补语“灵龟”后应断句;动词“卜”的补语“吉日”后应断句。语法分析在分析题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的语法教学是相当薄弱的。“连贯”这个知识点一般在语言运用中出现,但是,请看上海卷的这个题目: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吾知其所勉②居不静而静者③居静而非静者④吾知其所警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③,④。D.③,④;②,①。在文言文中竟然考查了“连贯”这个知识点。这对中学文言文教学不能不说是一个提醒,有些知识点是可以古今打通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割立它们的存在。   四、题型在稳定中追求新意
  翻看各地试卷,选择题、翻译题依然是每份试卷的保留题目,学生得于心,应于手,这方便了学生的应考复习。但是,如果稳定中缺乏变化,就可能陷入僵化的泥淖。在今年的试卷上,有了更多的新考法、新题型。上海卷用主观题型考查文言实词(上海卷已采用了多年)“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也不再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这样的传统的单一的考法了,请看上海卷: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2分)A.矣B.乎C.耶D.也”;再看广东卷: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然事多口嗣昌、起潜挠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口伏其上③背负二十四矢口死A.①因、②且、③乃;B.①为、②而、③以;C.①因、②而、③以;D.①为、②且、③乃。它既考查到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又可以引导学生强化对文言文的诵读,光靠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死记硬背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学以致用,在“用”上做文章会成为命题的落脚点,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归宿点。除了考法的变化,试卷上还出现了新的题型,例如,断句题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又例如简答题,如北京卷: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4分)①晋平公、②祁黄羊、③腹醇。广东卷:卢象异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加以文本分析。(3分)江苏卷: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上海卷: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第②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2分)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主观题的出现,一下子打通了界限,让考查的方向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以前的传统题型,实词、虚词、句式、人物、内容、特点、作用、思路等都可进人命题者的视野,这可以考查到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可以考查到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可以考查到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还可以考查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新题型具有综合性、概括性、主观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选择题的不足,对加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疑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今年的高考再一次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文言文作品当作“死”的语言训练材料来教,而应该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虽隔千百年,而他们永远是活着的人。不能“小学而大遗”。学生在复习时,要前置复习重心,在“读懂”上多下工夫,文章读懂了,其他问题自然就好解决。
其他文献
命题规律  现代文阅读在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均有30—40分。这类题目做得如何,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可以说,得现代文阅读者,得高考!可是,对广大考生来说,现代文阅读一直是个难点,每年高考该项均分偏低。  做现代文阅渎题,其前提是要读懂文本。对于考生来说,能否读懂文本,决定了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文章的内容、思路与技巧、主旨。因此,必须扭转轻读文、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
期刊
冯渊老师在评析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时指出,高考作文欠缺的是思维。笔者批阅我校“二模”考试议论文“享受孤独”后,对此“心有戚戚焉”。按照元代文人乔梦符提出的一篇优秀文章必须具备漂亮的“凤头”、充实的“猪肚”、有力的“豹尾”三个特点的要求来审视,笔者试着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不切合中心的“漂亮、精彩”的开头  请看原文(括号里是改文)。  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也要唱完(为你喝彩,
期刊
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用题有两大特点:  一、文化含金量不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多次在各种场合倡导要重视传统文化,自己在讲话中也多次引用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他的引领下,全国人民对传统文化也日益重视。高考试题文化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  2015年的高考语用题15套试卷中,考传统文化方面内容的试卷,就有4套:  浙江卷: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
期刊
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碰到了一道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的人物传记阅读题,文章题目叫“不平凡的求学生涯”,内容讲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求学生涯,文章主要记述了钱伟长求学的刻苦勤奋,爱国精神以及科学方面的卓越才能。原文如下: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
期刊
中国人聪明绝顶智慧超群。  比如打麻将,日本人说,别看日本到处都是麻将馆,可怎么也玩不过中国人。这应该说的是真话,打麻将需要用尽各种心思骗上家盯下家,真真假假,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上下其手……日本人恐怕够呛!  岂止是玩麻将,买衣服咱也比外国人聪明。一提美国,有些个中国人总是一脸的不屑,“嘁——,真笨!无条件退货的漏洞这么大,他们竟然都不知道!”美国的商店两周内都可凭发票退货,于是,颇有一些中国人
期刊
先秦典籍和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旨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名篇名句默写一直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为了备考2016年名句默写,笔者对2015年高考名句默写进行了梳理,提出一些备考浅见,谨供广大师生参考。  2015年高考15套语文试卷,全部考查了该考点,且全部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北京卷将名篇名句默写与诗歌鉴赏考点放在同一题中考查,在此只讨论默写部分。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一、试
期刊
整个一战期间,日本一面密切关注欧洲战场的动向,一面开始计划在下一次以中国为战场的全面战争中,如何动员出足够维持“大陆作战”的兵员。并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成功地在短时期内将陆军扩充到49个师团的规模,并将其大部投入中国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洲各国的民用工业提供了发展的良机,也为中日等国的军队和军火工业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例。那么,日本在一战中,为侵华做了哪些准备呢?  更强调精确射击和
期刊
【摘要】苏霍姆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美术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变革教学常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这就是探索法教学。  【关键词】探索法教学;美术课;思考和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进而能够使他们享受学习,真正
期刊
【命题规律】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历年语文考试中的一只“拦路虎”,综合各地的高考试题分析数据,它在全卷各板块中得分率往往最低。而审题不清是导致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题干,考生往往研读不深,理解不透,浮光掠影甚至答非所问,从而造成解答不准或不对。审题看似简单,却是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做现代文阅读时,审准了题干,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答题思路和方向,从而提高得分率。  【技法揭示】  做现代文阅读
期刊
【真题回放】  阅渎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