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强调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以培养高技术类人才与技工类人才,满足社会企业现实需求为主要目标。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却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教学定位方面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例如明显的学科化倾向教学模式,也包括师生素质方面的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职业能力上的缺失,进而使他们在市场中几近丧失竞争力。基于此状况,本文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出项目式教学模式,探讨该模式教学的实际目标及实施原则,并实证说明了项目式教学法在专业中的具体实施流程。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实际应用
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改革,这就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它应该承担起未来社会企业对高技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迫切需求的人才培育重担,满足社会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渴望。为此,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改进教育模式,丰富教育手段,为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给出实际行动策略。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过分受到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存在诸多约束,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简言之就是理论性过强,缺乏实操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人才的后续发展问题抛给企业,这对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环境下的企业来说是巨大难题,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的不负责任。在这种只注重专业理论却缺乏实践操作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基本没有解决现实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必须以就业为主要定位导向,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职业实践能力,做到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问题
高职院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高职在外聘专业教师时也首先注重其技术实践能力,但问题从企业外聘的教师在实践技术方面没有问题,但对理论的结合拿捏却难以到位,这就造成了教学实施的极端化,在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缺乏理论知识体系,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是严重缺乏专任教师资源的。据我国教育部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任专职教师比例为83%,但其中具有技术实践经验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占到15.8%,拥有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数量更是寥寥无几,师资力量整体薄弱也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比例正在逐渐升高,这也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重视。但在2015年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中发现,拥有"双师型"资格与能力的教师在全国仅有不足2万名,这只占到专任教师总数比例的19.34%,无法满足全国各个高职院校的现实教育需求。客观讲,"双师型"教师确实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普遍匱乏的资源之一,这必然会阻碍我国教育改革的向前步伐,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学生问题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资金投入、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所以在教育质量、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资源储备方面还是极其匮乏的,这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教育质量上普遍不佳。除此原因外,还与所招学生本身质量有关,高职院校由于教育资源、环境、社会地位等等都薄弱于国内普通高校,所以在招生录取分数线方面也普遍较低,这就给予许多中学阶段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升学的机会。这些学生在学习心态方面存在问题,对自我约束力不足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再加之专业学习中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性、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都促使高职专业学习无法深入,更无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学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第一,学生在抽象分析、独立解决问题方面缺乏能力
第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实操课程方面设置较为单一,无法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联系。
第三,传统教育中对知识结构的设计不够合理,基本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节奏及现实状况[1]。
二、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计算机网络计算专业课程设计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给出项目教学法,希望将它融入到专业课程设计及应用当中,为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 关于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就是师生通过共同设计和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来推进教学进程。该项目也可以是在"校企合作"机制下所产生的拥有企业授权的真实项目。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来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专业层面的实践能力,希望让他们尽早的感受社会及相关专业领域氛围,实现在校内的实习实训目的,提高学生融合理论知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上讲,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它的存在更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之间的互补性和连锁性。强调学习与活动的密不可分性。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一注重过程实现的专业科目,所以它在知识与技能传授更多希望学习者自己去挖掘和探索,而项目教学恰好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环境,它为专业课程所提供的具体案例具有非常强的专业应用性与实操可行性。
(二) 项目教学的实施原则
项目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讲求"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基本原则,希望学生在项目实践探索中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获取知识和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逐步加深。为此,项目教学要秉承以下4点原则。
设计明晰的教学目标,并围绕它来展开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初步让学生理解项目教学的主体框架。
把握重点难点,在项目选择过程中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对项目的向前驱动,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简化知识探索过程,但探索深度依然不变。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实际应用
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改革,这就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它应该承担起未来社会企业对高技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迫切需求的人才培育重担,满足社会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渴望。为此,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改进教育模式,丰富教育手段,为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给出实际行动策略。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过分受到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存在诸多约束,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简言之就是理论性过强,缺乏实操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人才的后续发展问题抛给企业,这对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环境下的企业来说是巨大难题,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的不负责任。在这种只注重专业理论却缺乏实践操作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基本没有解决现实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必须以就业为主要定位导向,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职业实践能力,做到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问题
高职院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高职在外聘专业教师时也首先注重其技术实践能力,但问题从企业外聘的教师在实践技术方面没有问题,但对理论的结合拿捏却难以到位,这就造成了教学实施的极端化,在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缺乏理论知识体系,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是严重缺乏专任教师资源的。据我国教育部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任专职教师比例为83%,但其中具有技术实践经验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占到15.8%,拥有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数量更是寥寥无几,师资力量整体薄弱也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比例正在逐渐升高,这也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重视。但在2015年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中发现,拥有"双师型"资格与能力的教师在全国仅有不足2万名,这只占到专任教师总数比例的19.34%,无法满足全国各个高职院校的现实教育需求。客观讲,"双师型"教师确实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普遍匱乏的资源之一,这必然会阻碍我国教育改革的向前步伐,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学生问题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资金投入、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所以在教育质量、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资源储备方面还是极其匮乏的,这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教育质量上普遍不佳。除此原因外,还与所招学生本身质量有关,高职院校由于教育资源、环境、社会地位等等都薄弱于国内普通高校,所以在招生录取分数线方面也普遍较低,这就给予许多中学阶段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升学的机会。这些学生在学习心态方面存在问题,对自我约束力不足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再加之专业学习中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性、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都促使高职专业学习无法深入,更无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学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第一,学生在抽象分析、独立解决问题方面缺乏能力
第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实操课程方面设置较为单一,无法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联系。
第三,传统教育中对知识结构的设计不够合理,基本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节奏及现实状况[1]。
二、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计算机网络计算专业课程设计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给出项目教学法,希望将它融入到专业课程设计及应用当中,为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 关于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就是师生通过共同设计和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来推进教学进程。该项目也可以是在"校企合作"机制下所产生的拥有企业授权的真实项目。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来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专业层面的实践能力,希望让他们尽早的感受社会及相关专业领域氛围,实现在校内的实习实训目的,提高学生融合理论知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上讲,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它的存在更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之间的互补性和连锁性。强调学习与活动的密不可分性。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一注重过程实现的专业科目,所以它在知识与技能传授更多希望学习者自己去挖掘和探索,而项目教学恰好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环境,它为专业课程所提供的具体案例具有非常强的专业应用性与实操可行性。
(二) 项目教学的实施原则
项目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讲求"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基本原则,希望学生在项目实践探索中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获取知识和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逐步加深。为此,项目教学要秉承以下4点原则。
设计明晰的教学目标,并围绕它来展开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初步让学生理解项目教学的主体框架。
把握重点难点,在项目选择过程中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对项目的向前驱动,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简化知识探索过程,但探索深度依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