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不单是对心理状况进行简单地调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推动学生对其个人存在价值的认可,协助学生在更深情感层次上了解自身以及获得真实的成就感。在教育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心态,将会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本文将围绕如何巧妙地利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提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幸福感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理学;信息技术;幸福感
引言:
幸福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了解与体会,其始于现实标准与某种标准的相对比较,现实标准高过某种标准时则幸福感提高,相反则幸福感减少。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给人的学习感受往往是沉闷的,教师如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调动学生的情绪状态,对课堂教学方式稍作改变,新鲜的学习体验会给学生带来高于原本对信息技术课程期望的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与影响
1、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课程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由于不了解自身的真正能力而盲目地设立过高的目标,这样只会阻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进步。结合积极心理学就能够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其有效性以及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力所能及或稍有超越的目标能够帮助同学感到幸福快乐和获得成就感,这种心理又会反过来帮助学生自在地学习进而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完成个人目标。在学习“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感悟较弱的同学也无需给自己加重负担,勉强自己理解超过自己理解能力过多的学习内容。
2、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枯燥的课堂理论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塑造开明的心理状态,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发现其在人格特质中的优势与不足,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比传授理论更能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帮助学生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需要学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以及阐述信息的特征和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等。
3、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自我认知
巧妙地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将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使同学在课堂教学上得到正向的体会。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协助每个人得到对其自身价值的正面认可,进而体会到生活和学习的美好。因此,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应该设立一些“体会教育”。“体会教肓”最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在各种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中塑造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塑造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创建理性且全面的自我认知。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一章节时,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了信息是如何被搜集以及其被获取的大致流程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课程的目标要求布置某些灵活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和感知信息是如何获取的。
二、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幸福感
1.大力开展幸福教育课
现在的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幸福感指数往往是比较低的。因此,老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重视。为了提升青年一代的幸福感指数,老师可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設立与幸福有关的教学内容即所谓的幸福课。如若想要对学生的心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幸福感,老师本身的技能也应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老师以比较专业的角度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才能开展心理干预。与此同时,大力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的健康心理教学,能够提升青年一代的心理认知水平,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指数。
2.提高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幸福感的获取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满足,也是反映了个体的感知能力。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反映的那样,生理需要仅是低层次的物质满足,而精神需要才是高层次的享有。因而,青年一代要想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需要保持精神与物质满足相统一,在两者保持稳定平衡的基础上,青年一代才能够明白何为幸福,进而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其次是塑造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待人处事时要有理有节,以一颗宽厚、仁德的心去面对其他人及自我,进而能够更好地感悟生命与感恩生活。
3.构建较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构建较好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举办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给予学生更多利用理论知识去参与实践的机会,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何谓信息技术。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或举行一些与医学相关及适用性比较强的主题活动,例如举办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心理知识答题等文艺活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之余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指数。
4.开展释放压力的练习,增加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向来是提倡人们要培养奋发向上的品质,所以学生应该多多注意生活中的美好,及时消化负面的事情。当前,许多院校学生的幸福感低与他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相关。学生除了要学习繁杂的信息技术课之外,还要学习各种深奥的课程。因此,老师可以从这一方面着手,通过进行一些释压练习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展传声游戏等,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释压以及懂得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虽然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始终是相互影响的,可是学会自我减压能够帮助学生永远怀着奋发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在释放压力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幸福感。
三、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给予有效的情感刺激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学生在教师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知识的汲取能够使信息技术课程保持多元化与正向化,进而能够积极地指引学生以一种全方位的角度去理性地了解与认识自我。将积极心理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灵活地融合在一起,除了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调节学生不规范不科学的自我认知以及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情判断力,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李凡繁.信息技术影响下教育心理学的机遇与挑战——评《教育信息化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论文,2019,14(12):1387.
[2] 李柏昕.心理学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12):46-47.
[3] 梁彦雄.心理学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119.
关键词:心理学;信息技术;幸福感
引言:
幸福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了解与体会,其始于现实标准与某种标准的相对比较,现实标准高过某种标准时则幸福感提高,相反则幸福感减少。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给人的学习感受往往是沉闷的,教师如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调动学生的情绪状态,对课堂教学方式稍作改变,新鲜的学习体验会给学生带来高于原本对信息技术课程期望的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与影响
1、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课程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由于不了解自身的真正能力而盲目地设立过高的目标,这样只会阻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进步。结合积极心理学就能够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其有效性以及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力所能及或稍有超越的目标能够帮助同学感到幸福快乐和获得成就感,这种心理又会反过来帮助学生自在地学习进而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完成个人目标。在学习“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感悟较弱的同学也无需给自己加重负担,勉强自己理解超过自己理解能力过多的学习内容。
2、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枯燥的课堂理论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塑造开明的心理状态,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发现其在人格特质中的优势与不足,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比传授理论更能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帮助学生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需要学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以及阐述信息的特征和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等。
3、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自我认知
巧妙地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将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使同学在课堂教学上得到正向的体会。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协助每个人得到对其自身价值的正面认可,进而体会到生活和学习的美好。因此,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应该设立一些“体会教育”。“体会教肓”最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在各种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中塑造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塑造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创建理性且全面的自我认知。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一章节时,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了信息是如何被搜集以及其被获取的大致流程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课程的目标要求布置某些灵活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和感知信息是如何获取的。
二、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幸福感
1.大力开展幸福教育课
现在的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幸福感指数往往是比较低的。因此,老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重视。为了提升青年一代的幸福感指数,老师可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設立与幸福有关的教学内容即所谓的幸福课。如若想要对学生的心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幸福感,老师本身的技能也应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老师以比较专业的角度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才能开展心理干预。与此同时,大力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的健康心理教学,能够提升青年一代的心理认知水平,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指数。
2.提高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幸福感的获取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满足,也是反映了个体的感知能力。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反映的那样,生理需要仅是低层次的物质满足,而精神需要才是高层次的享有。因而,青年一代要想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需要保持精神与物质满足相统一,在两者保持稳定平衡的基础上,青年一代才能够明白何为幸福,进而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其次是塑造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待人处事时要有理有节,以一颗宽厚、仁德的心去面对其他人及自我,进而能够更好地感悟生命与感恩生活。
3.构建较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构建较好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举办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给予学生更多利用理论知识去参与实践的机会,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何谓信息技术。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或举行一些与医学相关及适用性比较强的主题活动,例如举办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心理知识答题等文艺活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之余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指数。
4.开展释放压力的练习,增加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向来是提倡人们要培养奋发向上的品质,所以学生应该多多注意生活中的美好,及时消化负面的事情。当前,许多院校学生的幸福感低与他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相关。学生除了要学习繁杂的信息技术课之外,还要学习各种深奥的课程。因此,老师可以从这一方面着手,通过进行一些释压练习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展传声游戏等,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释压以及懂得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虽然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始终是相互影响的,可是学会自我减压能够帮助学生永远怀着奋发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在释放压力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幸福感。
三、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给予有效的情感刺激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学生在教师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知识的汲取能够使信息技术课程保持多元化与正向化,进而能够积极地指引学生以一种全方位的角度去理性地了解与认识自我。将积极心理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灵活地融合在一起,除了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调节学生不规范不科学的自我认知以及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情判断力,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李凡繁.信息技术影响下教育心理学的机遇与挑战——评《教育信息化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论文,2019,14(12):1387.
[2] 李柏昕.心理学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12):46-47.
[3] 梁彦雄.心理学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