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有大幅度增加,相关产业技术有很大提高。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相互促进协调提升和发展。本文就“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概念 关系 问题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形式,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受世界瞩目。但因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等急需调整。
1. 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本行业(或本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不断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它是一种经济手段。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若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经济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总量的增长,更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变动,其核心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2. 产业升级与贸易的关系
产业升级会促进人们的需要,同时也就促进了人们的消费,增强了人们的购买力,也就增加了贸易发展。相反贸易增加也会处进产品性能的提高、产品科技的进步、发展。也就是说贸易的增大(或增强)也一定会从不同角度促进产业的升级。所以说贸易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影响技术的进步,并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做简要说明:
2.1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基本动因
从实践角度讲:产业结构升级有两个含义:①是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相类似的发展、变动规律,也就是如果第一产业的份额若有显著下降,那么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会不断上升。②是指在某些产业内部(特别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如工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是规律型的。
从常规上来讲,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有常规两条:其一是企业内源性技术的进步与外源性技术的进步。内源性技术的进步是指依靠国内自主创新来推动的技术进步,外源性技术的进步是指通过技术的扩散与吸收后,进行的转化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大量社会实践证明,企业依靠前者能够完全实现本身的技术飞跃。在现实的条件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企业分布较散,加之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我国若想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腾飞,很难完全依赖于内源性技术的进步的路径,所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多数选择通过技术扩散来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从先进国家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大大地缩短研发时间,节约了相应资源的投入和科学研究日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实践表明了这一做法是完全可取的。
2.2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现在所说的贸易泛指所有的交易,事实表明,专注于发展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会陷入“比较优势贸易的陷阱”。从长期的贸易实践上看,这类国家在全球的贸易价值分配中处于下游位置,他们和先进国家的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发展中国家实现所说的“超越式”发展目标,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即贸易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实事分析
自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有大量贸易事实说明两点:①据历年企业产业统计说明企业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现代企业产业经济学有关产业演化进步的一般规律的论述。但又有我国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说:传统部门(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现代部门(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新兴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②进出口贸易额和各产业产值是互相促进。自2002年我国加入WTO后,各企业贸易额是大幅度激增。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完全得出如下结论:进出口总额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72,0.963,这数据说明第一,二,三产业相关联的关系显著。所以说我国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其为我国利用国际贸易手段和国际市场的资源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我国产业结构尚有问题
从全国的企业看,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较快。无论是国有、集体、合资、私有企业,在资源开发上浪费较大、破坏性较大。这样就必然导致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加大资源与环境压力。我国现在仍以依靠增加资金或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而推动经济增长。我国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比,具不完全统计,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的标准煤。在大量消耗我国资源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日趋严重,而我国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处理方法也在加重环境的负担。所以说资源的超负荷消耗、环境的大幅度透支,目前已成为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对科技力量的认识严重不足、产品的附加值还偏低。据统计,我国在2003年后增加值率逐年呈下降趋势。我国与几个发达国家相比增加值率低近25个百分点。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实行对第二产业的管理与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及加大对从事第二产业人员在技术上,有更新或有发明创造者的奖励或重奖,鼓励所有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的关系是:既能相互制约,又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主要看国家的政策导向。从长期的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关系上看,我国目前的比较利益格局,是使资源配置逐渐靠近向传统低度产业发展,例如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行业。然而中国为带动经济发展,必然要带动制造业出口部门,这就要求政府的政策调控,大力发挥我国发展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成本特点,配合工业化的演进趋势,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对外贸易结构发生转化,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为和谐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丝思.《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2期.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生级的理论关系.
[2] 许经勇.《经济经纬》2005年第03期.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有时的互补性.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概念 关系 问题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形式,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受世界瞩目。但因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等急需调整。
1. 产业升级与对外贸易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本行业(或本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不断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它是一种经济手段。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若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经济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总量的增长,更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变动,其核心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2. 产业升级与贸易的关系
产业升级会促进人们的需要,同时也就促进了人们的消费,增强了人们的购买力,也就增加了贸易发展。相反贸易增加也会处进产品性能的提高、产品科技的进步、发展。也就是说贸易的增大(或增强)也一定会从不同角度促进产业的升级。所以说贸易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影响技术的进步,并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做简要说明:
2.1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基本动因
从实践角度讲:产业结构升级有两个含义:①是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相类似的发展、变动规律,也就是如果第一产业的份额若有显著下降,那么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会不断上升。②是指在某些产业内部(特别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如工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是规律型的。
从常规上来讲,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有常规两条:其一是企业内源性技术的进步与外源性技术的进步。内源性技术的进步是指依靠国内自主创新来推动的技术进步,外源性技术的进步是指通过技术的扩散与吸收后,进行的转化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大量社会实践证明,企业依靠前者能够完全实现本身的技术飞跃。在现实的条件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企业分布较散,加之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我国若想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腾飞,很难完全依赖于内源性技术的进步的路径,所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多数选择通过技术扩散来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从先进国家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大大地缩短研发时间,节约了相应资源的投入和科学研究日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实践表明了这一做法是完全可取的。
2.2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现在所说的贸易泛指所有的交易,事实表明,专注于发展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会陷入“比较优势贸易的陷阱”。从长期的贸易实践上看,这类国家在全球的贸易价值分配中处于下游位置,他们和先进国家的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发展中国家实现所说的“超越式”发展目标,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即贸易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实事分析
自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有大量贸易事实说明两点:①据历年企业产业统计说明企业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现代企业产业经济学有关产业演化进步的一般规律的论述。但又有我国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说:传统部门(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现代部门(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新兴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②进出口贸易额和各产业产值是互相促进。自2002年我国加入WTO后,各企业贸易额是大幅度激增。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完全得出如下结论:进出口总额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72,0.963,这数据说明第一,二,三产业相关联的关系显著。所以说我国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其为我国利用国际贸易手段和国际市场的资源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我国产业结构尚有问题
从全国的企业看,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较快。无论是国有、集体、合资、私有企业,在资源开发上浪费较大、破坏性较大。这样就必然导致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加大资源与环境压力。我国现在仍以依靠增加资金或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而推动经济增长。我国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比,具不完全统计,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的标准煤。在大量消耗我国资源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日趋严重,而我国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处理方法也在加重环境的负担。所以说资源的超负荷消耗、环境的大幅度透支,目前已成为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对科技力量的认识严重不足、产品的附加值还偏低。据统计,我国在2003年后增加值率逐年呈下降趋势。我国与几个发达国家相比增加值率低近25个百分点。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实行对第二产业的管理与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及加大对从事第二产业人员在技术上,有更新或有发明创造者的奖励或重奖,鼓励所有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的关系是:既能相互制约,又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主要看国家的政策导向。从长期的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关系上看,我国目前的比较利益格局,是使资源配置逐渐靠近向传统低度产业发展,例如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行业。然而中国为带动经济发展,必然要带动制造业出口部门,这就要求政府的政策调控,大力发挥我国发展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成本特点,配合工业化的演进趋势,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对外贸易结构发生转化,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为和谐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丝思.《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2期.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生级的理论关系.
[2] 许经勇.《经济经纬》2005年第03期.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有时的互补性.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