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作为初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通过读书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新课程语文教学法的必需。那么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研究探讨的新课题。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语文成绩也非常的好,反之却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有无课外阅读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和前提。
   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的潜力。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施兴趣教学可以减负增效,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所以要让学生课外阅读,就要激发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实践中,感受到以下几种途径可以尝试一下。
   一、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学生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环境时,他能受到书香的浸染,一个整洁安静、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的教室能让学生赏心悦目,学生置身于一种雅致的环境氛围中,能够以清醒敏捷的头脑充分调动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诱导与熏陶,融化与启迪。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学生自然对阅读有更浓厚的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1、布置好“读书角”。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每一个小组每周推荐一本好书出来,放在“读书角”,每组同学在课余轮流阅读并交流阅读感受。
   2、在教室里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把它命名为“名言警句”栏。老师或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进行誊写然后粘贴在此。也可以选择一些古代诗词、文质兼美的美文,老师和学生一起欣赏、玩味,以读促读。
   3、指导学生定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与学科相关的书籍,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采取抽样问卷、谈访调查,掌握学生阅读动向,通过调查及时纠正在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引导。
   二、以课本为主,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在教这些作品时,适当渗透这些名家的其他作品和名著全貌,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了解有关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的资料,课上交流。在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阿长与〈山海经〉》后,组织学生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学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就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魔术》《海水里的宝藏》等科学小品文,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讲究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常常以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为转移,教师的榜样作用能让学生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授课的趣味性,把课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自己读课外书。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借用名人评价、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导语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方式吸引学生,让他们看到知识这一海洋的广袤无垠和缤纷色彩,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推荐各类好书,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多角度地、有创意地推荐各类好书让学生阅读,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效拓展思维空间,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我以各种报刊杂志等内容为主,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读者》《实用文摘》《演讲与口才》《疯狂作文》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书报,还把教学大纲中指定的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篇目推荐给学生,这种阅读方式给学生开放了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调动全员参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广泛阅读后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口味办手抄报,这样既让学生重温了文章的内容,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如在学生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让学生办一期“我看保尔”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在无形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感受到学语文的无穷乐趣。
   总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法,指导得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就能使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抓好早读,丰富语文积累    早晨是读书的最佳时光。坚持抓好早读,实际就是给农村中学生补好小学语文。长期抓好早读,可以使他们读准了字词,读好了语文,实现美文熏陶人文精神的目标。懒读书是农村中学生的通病,早读可以让他们开口读书。晨读本来就是一件很美丽很快乐的事情,好读书是我们早读目标,从逼读、跟读到好读是他们语文自主学习方式的最大转变,我们培养他们语文学习动机和兴趣就是先从他们开口读书开
期刊
作文本来是一件乐事,可有些同学却视为苦差事,总感觉没有东西写,无从下手。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切实有效地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丰富生活内容,挖掘写作的源头   我们现在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拓、积累的素材也少。而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学生只有平时通过见闻实践,获取大量的信息,积蓄众多的素材,作文时才会感到有素材可选,有话可说。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作社会
期刊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
期刊
每次批阅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难以引起老师的阅读兴趣。好的作文讲究的是作者与读者的心有灵犀,两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但是纵观众多初中学生的作文,在唱独角戏的居多,更多了一些所谓的“看客”,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旁观自己,无从谈什么与读者的心领神会了。个人认为,作文写作,一定要“多个自己在文中”,做到“第一人称参与”。   多一点自己的生活在里面。初中段的作文教学,立足于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写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受概念化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十分严重。“唯考是从”的教学心理和“技法至上”的教育观念,严重地束缚着广大语文教师。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死板的应试技巧,也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品格。学生喜欢到作文选,写作大全中“讨”素材,寻章摘句,剪辑组合速成。另外,从报刊杂志到网上博客涉及到应试作文的理论指导泛滥成灾,甚至有人还力图尝试对各种命题形式的作文进行所谓的“格”的训练,即便是话题作文也难以
期刊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地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充满灵性和理性,充满人文情怀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以人性化的方式去构筑通向学生心灵的桥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
期刊
尝试之一:精心构思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对一堂课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   记得在导入新课《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就曾用过这样的导语:大家知道吗?中国的1976年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7月6日,朱德总司令溘然逝去; 9月9日,伟大领袖毛
期刊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找到并掌握名著阅读大门打开的钥匙必须搭建阅读名著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他们欣赏的景致,并能或多或少领略其中的美,首先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默读、朗读、浏览式、赏析式、比较式、圈点式、摘录式、对话式,读写抄评、听说论辨、评价鉴赏,借助这些方法走近名著,其次借助活动,调动阅读兴趣,例如让学生回忆影响深刻的书中故事,进行复述讲演,看谁了解的故事多,记忆中
期刊
时下,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探究式教学。它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这种导向性给予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去探究呢?现结合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散步》的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期刊
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界。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有的语文老师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得有些像思想政治课;有的深入分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甚至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上得似乎是生物课、物理课。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