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约还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那句经典台词:“21世纪缺什么?人才!”的确,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点小智慧也许就能带来财富上的惊喜。
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劳作,但是富裕的程度却不一样,有人种茶的收入差不多过个小康生活,而有的人在茶叶的买卖上年收入过百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茶叶,挖出的“金块”却大小不一,这就看不同人的那点“小智慧”了。
从乡巴佬到“庄园主”
沿着秀水灵动的九曲溪,上溯十几公里,过星村到著名的岩茶村曹墩。村西的桥头旁,碧绿的茶山下,一部老水车,缓慢旋转着;几幢农家小屋,绿阴下传来鸡犬声声。这片“世外桃源”的所在就是“乡巴佬”农庄,主人郑金华正坐在亭轩下,慢慢品着岩韵悠长的武夷茶。从走南间北的司机到身体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从借款1万元开个小店到如今拥有数百万元资产的庄园主,11年间,郑金华走过了一条传奇人生路。这一切,都因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郑金华是闻着茶香长大的,有一种天生的岩茶情结。而随着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喜欢岩茶的人也越来越多。投资茶业,郑金华暗自下定了决心。他马上在城里开了一家茶叶店。随后,又在九曲溪上游的家乡曹墩村,开垦50多亩茶园,忙忙碌碌中,郑金华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曹墩是个著名的岩茶村,地处往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莲花山生态公园的必经之地,有不少游客常会停下来歇歇。既然如此,何不借助优势,搞一个综合性的休闲式农家庄园呢?
郑金华租下曹墩村西一公里一座废弃的平房,挂出“乡巴佬”茶业公司的牌子。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得这里成了武夷山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了许多过往游客的眼球,其中不乏各界知名人士。“乡巴佬”庄园,成了武夷山的一个品牌。
农庄的生意越做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但他始终以茶为中心,盖起了茶厂,买下了100多亩茶山,使农庄成为集种植、生产、销售、休闲一条龙的综合茶企业。为了提高茶叶质量,郑金华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参赛,并多次获奖,2006年,他的名丛茶参加“奥运中国茶香世界”中华名茶评比获铜奖,并被活动组委会邀请进京领奖。
直到今天,郑金华回忆起在北京的情景,仍然兴奋不已,他说,“茶既是健康的绿色饮料,也是我与外界沟通的媒介。到北京是我此生最风光的时候。我会永远记着:茶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邹水英创业记
打开包装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冲泡时,随茶汤热气蒸腾,一缕缕带着花香的茶香飘散开来,香得人都陶醉了。
这是邹水英自己命名的“炭焙水仙”茶,产于建瓯。自清代起,建瓯茶便一直是以外销为主,日本是建瓯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长期对外销的依赖严重影响了建瓯茶叶品质的提升以及茶企的发展。建瓯茶几乎成了低档茶的代名词。2006年,福建省第四届“闽茶杯”名优茶鉴评会,邹水英带来的炭焙水仙获得“世纪茶人”张天福老人亲自授予的“特等奖”,消息一传开,顿时轰动了建瓯茶界,朋友们纷纷前来祝贺。然而,谁能清楚,为了提升建瓯茶的质量,邹水英下了多少工夫?
2005年,出口疲软,人工等各项成本开始增加,来自各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邹水英夫妇不得不重新考虑企业今后的道路。邹水英决定挖掘传统的工艺——炭焙。
邹水英通过朋友从乡下找到一位会焙茶的老师傅,但老人家有点犹豫,多年没做了,哪里知道还能不能做好?邹水英握着老人的手说:“没事的。我们一起试一下,行不行试过以后才知道!”老师傅被邹水英的真诚打动,重拾起旧日手艺,经过几次试验,焙出了理想的水仙茶。邹水英一边品着茶,一同商量怎么重振建瓯茶的辉煌。为了体现传统的炭焙工艺以及茶叶的品种,邹水英决定叫这款水仙茶为“炭焙水仙”。
炭焙水仙卖到300元一斤的时候全建瓯都轰动了。这样的价格相较铁观音、大红袍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的建瓯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之后。邹水英的茶生意越做越大,带动当地不少茶农脱贫致富。如今,邹水英拥有无公害茶园8000多亩,员工人数341人,年加工出口达1000多吨。年产值近4000万元。
他让夏暑茶身价倍涨
福建省安溪县的王奕荣发明了一种新的制茶方法,他从开发不值钱的夏暑茶起家,积累了500万元财富,能够发财致富,源自1996年他在家乡茶园的一个发现。
安溪的铁观音茶只有春秋茶才能做出高档茶叶,一般售价在每公斤几百元到几万元之间,而因为天气炎热,夏暑茶只能做低档茶,当时售价只有每公斤几元钱。
王奕荣用空调来调节晾青房的温度,利用空调降温之后各道工序的时间和火候都要因此改变,王奕荣下决心要试一试。花了整整一个夏季,无论怎样调节制作工艺,做出的夏茶还是跟以前一样,特别容易褪味。直到1996年初秋的一天,老王顺手把刚用完的毛巾带进了空调房,当他过了一个小时再去取毛巾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今天这个毛巾这么快就干了?这个细节提醒了他,是不是因为空气湿度的原因才使茶叶容易褪味呢?后来他们安装了除湿机和湿度计,1997年父子俩又调节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做试验,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夏茶。
2000年8月的一天,当时正是夏茶上市的时间,广东、厦门的几个客商跑到镇里来品尝了很多茶叶都不满意,这时镇领导们把他们带到王奕荣处品茶,这一品,新鲜度特别鲜,而且口感也特别好,给出了半公斤300元的价格,而当时市场上的普通夏茶半公斤只能卖上3元钱。
“我是卖大田茶叶的”
当了3年兵,1998年,林永镁回到村子里,总是与别人不太一样,不能安分地在家里守住那几分薄田,看到安溪县的几位朋友将茶叶捣鼓得红红火火,林永镁便想:自己村子里山地有的是,何不也试着种些茶叶!
于是他便与村民林广盛联手种了6亩茶叶,可种茶是个技术活,那些茶树可不好伺候:治虫、下肥,样样不可小觑!一次,林永镁的茶树犯上小绿叶蝉,传播很快,叶片组织受损,茶叶纷纷枯干,急坏了林永镁,赶紧请来县经作中心高级农艺师陈首中把脉,根据高师配方下药,虫害很快治下去了。
次年,掌握了种植技术的林永镁与合作伙伴分手,开始独立创业,但他的茶园面积却增速很慢,近年来,一些新加入茶叶生产的周边村民,茶园面积大多超过了他,但林永镁却每年只坚持新垦3~5亩,8年来,茶园面积还不足30亩,这在当地一些群众眼中很不理解。林永镁告诉笔者:现在茶园管理只有他与老父两人,人手不足,请他人管理不放心,面积大了,管理跟不上,自然影响了茶叶品质,简而言之:不唯大,但求精。
林永镁这一精耕细作的管理理念,其成效很快显现出来:茶园面积不多,林永镁不但可以将茶园管好,还可挤出更多时间学习茶叶制作,多次跑到安溪一些老茶农厂里跟班,制茶技术飞速长进。2002年,林永镁开始独立制茶,2004年,在县里的制茶大赛里,他制作的铁观音一举夺得金牌。
如今,开了茶叶店的林永镁一年能卖上1000公斤的茶叶,这在县城100多家的茶庄里,算得上佼佼者了。
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劳作,但是富裕的程度却不一样,有人种茶的收入差不多过个小康生活,而有的人在茶叶的买卖上年收入过百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茶叶,挖出的“金块”却大小不一,这就看不同人的那点“小智慧”了。
从乡巴佬到“庄园主”
沿着秀水灵动的九曲溪,上溯十几公里,过星村到著名的岩茶村曹墩。村西的桥头旁,碧绿的茶山下,一部老水车,缓慢旋转着;几幢农家小屋,绿阴下传来鸡犬声声。这片“世外桃源”的所在就是“乡巴佬”农庄,主人郑金华正坐在亭轩下,慢慢品着岩韵悠长的武夷茶。从走南间北的司机到身体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从借款1万元开个小店到如今拥有数百万元资产的庄园主,11年间,郑金华走过了一条传奇人生路。这一切,都因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郑金华是闻着茶香长大的,有一种天生的岩茶情结。而随着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喜欢岩茶的人也越来越多。投资茶业,郑金华暗自下定了决心。他马上在城里开了一家茶叶店。随后,又在九曲溪上游的家乡曹墩村,开垦50多亩茶园,忙忙碌碌中,郑金华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曹墩是个著名的岩茶村,地处往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莲花山生态公园的必经之地,有不少游客常会停下来歇歇。既然如此,何不借助优势,搞一个综合性的休闲式农家庄园呢?
郑金华租下曹墩村西一公里一座废弃的平房,挂出“乡巴佬”茶业公司的牌子。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得这里成了武夷山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了许多过往游客的眼球,其中不乏各界知名人士。“乡巴佬”庄园,成了武夷山的一个品牌。
农庄的生意越做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但他始终以茶为中心,盖起了茶厂,买下了100多亩茶山,使农庄成为集种植、生产、销售、休闲一条龙的综合茶企业。为了提高茶叶质量,郑金华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参赛,并多次获奖,2006年,他的名丛茶参加“奥运中国茶香世界”中华名茶评比获铜奖,并被活动组委会邀请进京领奖。
直到今天,郑金华回忆起在北京的情景,仍然兴奋不已,他说,“茶既是健康的绿色饮料,也是我与外界沟通的媒介。到北京是我此生最风光的时候。我会永远记着:茶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邹水英创业记
打开包装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冲泡时,随茶汤热气蒸腾,一缕缕带着花香的茶香飘散开来,香得人都陶醉了。
这是邹水英自己命名的“炭焙水仙”茶,产于建瓯。自清代起,建瓯茶便一直是以外销为主,日本是建瓯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长期对外销的依赖严重影响了建瓯茶叶品质的提升以及茶企的发展。建瓯茶几乎成了低档茶的代名词。2006年,福建省第四届“闽茶杯”名优茶鉴评会,邹水英带来的炭焙水仙获得“世纪茶人”张天福老人亲自授予的“特等奖”,消息一传开,顿时轰动了建瓯茶界,朋友们纷纷前来祝贺。然而,谁能清楚,为了提升建瓯茶的质量,邹水英下了多少工夫?
2005年,出口疲软,人工等各项成本开始增加,来自各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邹水英夫妇不得不重新考虑企业今后的道路。邹水英决定挖掘传统的工艺——炭焙。
邹水英通过朋友从乡下找到一位会焙茶的老师傅,但老人家有点犹豫,多年没做了,哪里知道还能不能做好?邹水英握着老人的手说:“没事的。我们一起试一下,行不行试过以后才知道!”老师傅被邹水英的真诚打动,重拾起旧日手艺,经过几次试验,焙出了理想的水仙茶。邹水英一边品着茶,一同商量怎么重振建瓯茶的辉煌。为了体现传统的炭焙工艺以及茶叶的品种,邹水英决定叫这款水仙茶为“炭焙水仙”。
炭焙水仙卖到300元一斤的时候全建瓯都轰动了。这样的价格相较铁观音、大红袍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的建瓯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之后。邹水英的茶生意越做越大,带动当地不少茶农脱贫致富。如今,邹水英拥有无公害茶园8000多亩,员工人数341人,年加工出口达1000多吨。年产值近4000万元。
他让夏暑茶身价倍涨
福建省安溪县的王奕荣发明了一种新的制茶方法,他从开发不值钱的夏暑茶起家,积累了500万元财富,能够发财致富,源自1996年他在家乡茶园的一个发现。
安溪的铁观音茶只有春秋茶才能做出高档茶叶,一般售价在每公斤几百元到几万元之间,而因为天气炎热,夏暑茶只能做低档茶,当时售价只有每公斤几元钱。
王奕荣用空调来调节晾青房的温度,利用空调降温之后各道工序的时间和火候都要因此改变,王奕荣下决心要试一试。花了整整一个夏季,无论怎样调节制作工艺,做出的夏茶还是跟以前一样,特别容易褪味。直到1996年初秋的一天,老王顺手把刚用完的毛巾带进了空调房,当他过了一个小时再去取毛巾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今天这个毛巾这么快就干了?这个细节提醒了他,是不是因为空气湿度的原因才使茶叶容易褪味呢?后来他们安装了除湿机和湿度计,1997年父子俩又调节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做试验,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夏茶。
2000年8月的一天,当时正是夏茶上市的时间,广东、厦门的几个客商跑到镇里来品尝了很多茶叶都不满意,这时镇领导们把他们带到王奕荣处品茶,这一品,新鲜度特别鲜,而且口感也特别好,给出了半公斤300元的价格,而当时市场上的普通夏茶半公斤只能卖上3元钱。
“我是卖大田茶叶的”
当了3年兵,1998年,林永镁回到村子里,总是与别人不太一样,不能安分地在家里守住那几分薄田,看到安溪县的几位朋友将茶叶捣鼓得红红火火,林永镁便想:自己村子里山地有的是,何不也试着种些茶叶!
于是他便与村民林广盛联手种了6亩茶叶,可种茶是个技术活,那些茶树可不好伺候:治虫、下肥,样样不可小觑!一次,林永镁的茶树犯上小绿叶蝉,传播很快,叶片组织受损,茶叶纷纷枯干,急坏了林永镁,赶紧请来县经作中心高级农艺师陈首中把脉,根据高师配方下药,虫害很快治下去了。
次年,掌握了种植技术的林永镁与合作伙伴分手,开始独立创业,但他的茶园面积却增速很慢,近年来,一些新加入茶叶生产的周边村民,茶园面积大多超过了他,但林永镁却每年只坚持新垦3~5亩,8年来,茶园面积还不足30亩,这在当地一些群众眼中很不理解。林永镁告诉笔者:现在茶园管理只有他与老父两人,人手不足,请他人管理不放心,面积大了,管理跟不上,自然影响了茶叶品质,简而言之:不唯大,但求精。
林永镁这一精耕细作的管理理念,其成效很快显现出来:茶园面积不多,林永镁不但可以将茶园管好,还可挤出更多时间学习茶叶制作,多次跑到安溪一些老茶农厂里跟班,制茶技术飞速长进。2002年,林永镁开始独立制茶,2004年,在县里的制茶大赛里,他制作的铁观音一举夺得金牌。
如今,开了茶叶店的林永镁一年能卖上1000公斤的茶叶,这在县城100多家的茶庄里,算得上佼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