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慧”撬动“大金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约还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那句经典台词:“21世纪缺什么?人才!”的确,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点小智慧也许就能带来财富上的惊喜。
  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劳作,但是富裕的程度却不一样,有人种茶的收入差不多过个小康生活,而有的人在茶叶的买卖上年收入过百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茶叶,挖出的“金块”却大小不一,这就看不同人的那点“小智慧”了。
  
  从乡巴佬到“庄园主”
  
  沿着秀水灵动的九曲溪,上溯十几公里,过星村到著名的岩茶村曹墩。村西的桥头旁,碧绿的茶山下,一部老水车,缓慢旋转着;几幢农家小屋,绿阴下传来鸡犬声声。这片“世外桃源”的所在就是“乡巴佬”农庄,主人郑金华正坐在亭轩下,慢慢品着岩韵悠长的武夷茶。从走南间北的司机到身体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从借款1万元开个小店到如今拥有数百万元资产的庄园主,11年间,郑金华走过了一条传奇人生路。这一切,都因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郑金华是闻着茶香长大的,有一种天生的岩茶情结。而随着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喜欢岩茶的人也越来越多。投资茶业,郑金华暗自下定了决心。他马上在城里开了一家茶叶店。随后,又在九曲溪上游的家乡曹墩村,开垦50多亩茶园,忙忙碌碌中,郑金华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曹墩是个著名的岩茶村,地处往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莲花山生态公园的必经之地,有不少游客常会停下来歇歇。既然如此,何不借助优势,搞一个综合性的休闲式农家庄园呢?
  郑金华租下曹墩村西一公里一座废弃的平房,挂出“乡巴佬”茶业公司的牌子。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得这里成了武夷山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了许多过往游客的眼球,其中不乏各界知名人士。“乡巴佬”庄园,成了武夷山的一个品牌。
  农庄的生意越做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但他始终以茶为中心,盖起了茶厂,买下了100多亩茶山,使农庄成为集种植、生产、销售、休闲一条龙的综合茶企业。为了提高茶叶质量,郑金华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参赛,并多次获奖,2006年,他的名丛茶参加“奥运中国茶香世界”中华名茶评比获铜奖,并被活动组委会邀请进京领奖。
  直到今天,郑金华回忆起在北京的情景,仍然兴奋不已,他说,“茶既是健康的绿色饮料,也是我与外界沟通的媒介。到北京是我此生最风光的时候。我会永远记着:茶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邹水英创业记
  
  打开包装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冲泡时,随茶汤热气蒸腾,一缕缕带着花香的茶香飘散开来,香得人都陶醉了。
  这是邹水英自己命名的“炭焙水仙”茶,产于建瓯。自清代起,建瓯茶便一直是以外销为主,日本是建瓯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长期对外销的依赖严重影响了建瓯茶叶品质的提升以及茶企的发展。建瓯茶几乎成了低档茶的代名词。2006年,福建省第四届“闽茶杯”名优茶鉴评会,邹水英带来的炭焙水仙获得“世纪茶人”张天福老人亲自授予的“特等奖”,消息一传开,顿时轰动了建瓯茶界,朋友们纷纷前来祝贺。然而,谁能清楚,为了提升建瓯茶的质量,邹水英下了多少工夫?
  2005年,出口疲软,人工等各项成本开始增加,来自各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邹水英夫妇不得不重新考虑企业今后的道路。邹水英决定挖掘传统的工艺——炭焙。
  邹水英通过朋友从乡下找到一位会焙茶的老师傅,但老人家有点犹豫,多年没做了,哪里知道还能不能做好?邹水英握着老人的手说:“没事的。我们一起试一下,行不行试过以后才知道!”老师傅被邹水英的真诚打动,重拾起旧日手艺,经过几次试验,焙出了理想的水仙茶。邹水英一边品着茶,一同商量怎么重振建瓯茶的辉煌。为了体现传统的炭焙工艺以及茶叶的品种,邹水英决定叫这款水仙茶为“炭焙水仙”。
  炭焙水仙卖到300元一斤的时候全建瓯都轰动了。这样的价格相较铁观音、大红袍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的建瓯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之后。邹水英的茶生意越做越大,带动当地不少茶农脱贫致富。如今,邹水英拥有无公害茶园8000多亩,员工人数341人,年加工出口达1000多吨。年产值近4000万元。
  
  他让夏暑茶身价倍涨
  
  福建省安溪县的王奕荣发明了一种新的制茶方法,他从开发不值钱的夏暑茶起家,积累了500万元财富,能够发财致富,源自1996年他在家乡茶园的一个发现。
  安溪的铁观音茶只有春秋茶才能做出高档茶叶,一般售价在每公斤几百元到几万元之间,而因为天气炎热,夏暑茶只能做低档茶,当时售价只有每公斤几元钱。
  王奕荣用空调来调节晾青房的温度,利用空调降温之后各道工序的时间和火候都要因此改变,王奕荣下决心要试一试。花了整整一个夏季,无论怎样调节制作工艺,做出的夏茶还是跟以前一样,特别容易褪味。直到1996年初秋的一天,老王顺手把刚用完的毛巾带进了空调房,当他过了一个小时再去取毛巾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今天这个毛巾这么快就干了?这个细节提醒了他,是不是因为空气湿度的原因才使茶叶容易褪味呢?后来他们安装了除湿机和湿度计,1997年父子俩又调节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做试验,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夏茶。
  2000年8月的一天,当时正是夏茶上市的时间,广东、厦门的几个客商跑到镇里来品尝了很多茶叶都不满意,这时镇领导们把他们带到王奕荣处品茶,这一品,新鲜度特别鲜,而且口感也特别好,给出了半公斤300元的价格,而当时市场上的普通夏茶半公斤只能卖上3元钱。
  
  “我是卖大田茶叶的”
  
  当了3年兵,1998年,林永镁回到村子里,总是与别人不太一样,不能安分地在家里守住那几分薄田,看到安溪县的几位朋友将茶叶捣鼓得红红火火,林永镁便想:自己村子里山地有的是,何不也试着种些茶叶!
  于是他便与村民林广盛联手种了6亩茶叶,可种茶是个技术活,那些茶树可不好伺候:治虫、下肥,样样不可小觑!一次,林永镁的茶树犯上小绿叶蝉,传播很快,叶片组织受损,茶叶纷纷枯干,急坏了林永镁,赶紧请来县经作中心高级农艺师陈首中把脉,根据高师配方下药,虫害很快治下去了。
  次年,掌握了种植技术的林永镁与合作伙伴分手,开始独立创业,但他的茶园面积却增速很慢,近年来,一些新加入茶叶生产的周边村民,茶园面积大多超过了他,但林永镁却每年只坚持新垦3~5亩,8年来,茶园面积还不足30亩,这在当地一些群众眼中很不理解。林永镁告诉笔者:现在茶园管理只有他与老父两人,人手不足,请他人管理不放心,面积大了,管理跟不上,自然影响了茶叶品质,简而言之:不唯大,但求精。
  林永镁这一精耕细作的管理理念,其成效很快显现出来:茶园面积不多,林永镁不但可以将茶园管好,还可挤出更多时间学习茶叶制作,多次跑到安溪一些老茶农厂里跟班,制茶技术飞速长进。2002年,林永镁开始独立制茶,2004年,在县里的制茶大赛里,他制作的铁观音一举夺得金牌。
  如今,开了茶叶店的林永镁一年能卖上1000公斤的茶叶,这在县城100多家的茶庄里,算得上佼佼者了。
其他文献
茶,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融合了山川风月的气息,而成就其丰富多彩的容貌。在一杯茶中,就可以品味一处风光;在一杯茶中,就可以享受一种生命。  茶与乐,上善生活的两大名词,在今天嘈杂的现实环境中,上善生活所表现的至纯的生活态度与至善的生活方式,正是都市人所向往的,追寻茶的清静,喜爱乐的宁远。而当茶遇见音乐,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西湖茶乐    喝茶品茗,听琴聆乐,对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也是艺术,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今天,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了。我和陈桦同志在此谨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家知道,福建气候温和湿润,生态环境优越,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制茶经验,精湛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在中国茶业发展乃至世界茶
期刊
与百岁老人赏极品闽茶  田雨农 方瑞祥    随着拍卖师一阵阵掷地有声的落槌,一场关于茶叶的拍卖活动在福建茶人们的热情中达到了高潮。这是5月31日上午,发生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中西文化长廊”内的一幕,参与拍卖的都是在第五届“闽茶杯”2008春茶评比中获得金奖的福建茶叶。最后,闽红三大工夫之一的金奖“坦洋工夫”以每100克3万元成为了当日拍卖的最高价。  由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举办的“闽茶杯
期刊
口述:余悦 整理:陈莹  这期百家讲茶的主人公是余悦。余悦是何许人呢?他是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昌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他不遵从于书本,他对中国茶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也敢于推翻书本中记载的言论,他说: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就算耗尽毕生,也不能读透。”  此次他专门为宁红开了一场讲座,很多茶友也是慕名前来。在我赶到元泰红茶屋的时候,讲座刚好开始
期刊
“村民苏福山照顾着几亩茶园,由于几年来茶叶价格上涨,他计划新开一片茶园。”  在茶村,茶农的生活都围绕着茶,从茶园的开垦到卖茶赚了钱给家里置办几样大件,无论大事、小事、细碎的、繁琐的……常常是几代人这样沿袭反复着。  这样反复着照顾着自家的茶园,对茶农来说是件挺幸福的事,因为从手头紧巴着到生活宽裕,从平房到三五层的小洋楼,还有家里几大件的更新换代,这些改变都归功于茶。茶农的“黄金周”  时值金秋,
期刊
红茶,盘踞西方主流品饮文化300年不衰,与星巴克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屋一起,成为西方国度除咖啡以外最举足轻重的饮料,中西两种文化相容并立。可就是这样一种源于中国且创造过辉煌历史的茶叶,我们想寻觅它时,看到更多的却都是穿着“立顿”的外衣。  但今年国内的红茶市场却异常火热,在云南,普洱茶热过之后,传统的滇红又重返人们的视线;在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也开始慢慢被茶客们所熟知,特别是以“金骏眉”为代表
期刊
六安瓜片又叫“齐山云雾”,由单叶组成,不合芽头和茶梗。它的外形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摊,如颗颗瓜子,特点是色、香、味、形都在这一片瓜子形的叶子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
期刊
有人说,快乐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其实富裕也可以。富裕的规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以富带富,让整个地区的人渐渐都富起来。有先见之明的人靠种茶制茶卖茶闯出了一条富裕之路,他们播种茶园,建立工厂,雇用工人,解决当地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跟着学种茶制茶的人攒了钱,也走上了那条富裕之路。  在茶区,让人富起来的是茶叶,而传播“富裕”种子的也是茶叶。    “茶企业应该反哺茶农”    一大早,余有文像往常一样来
期刊
一座茶村,万顷茶园与数万茶农的命运,紧紧相连;  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茶叶与百万农民的致富梦,息息相关。  茶系民生,开门七件事茶在其中,土生土长在茶乡里的人更是离不了茶,他们种茶卖茶,用茶换来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  在福建,茶叶是分布最广的传统经济作物,全省除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茶叶,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福建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打产品,茶叶主产区人均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0%,其中
期刊
《神农百草经》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之德,在清和。中国茶,自来包含了崇尚自然朴素、崇尚妙真善美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哲理。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中,收录了有关茶的药方计17个,涉及内、外、儿、妇各科。民间偏方中利用茶作为药用者更不胜枚举。茶道对人类生命的呵护,生生不息;人类对茶道的顶礼,也就代代相传。    益智和健康的饮品    茶是天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