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居上游。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足千秋。
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论李煜词的绝句,对于两篇绝调的说法,见仁见智。从李煜词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来看,《虞美人》当为其中一绝调。
《虞美人》是一首感怀故国、悲愤愁苦至极的作品,是以作者的血泪生涯换来的愁绪与思绪谱写成的生命之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篇就向人们摆出了两种寻常人都能感受到的美好景物,花开烂漫,花香醉人,花红娇媚;月圆如镜,月色如银,月光似水。人生对此当视为良辰美景,可在李煜眼中,这二者都成为了人生的憎恶,“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问话突兀而来,直抒胸臆,把往日的囚徒生活的怨恨一吐为快,只有在那似人非人的俘虏生活中,才有可能面对明丽的春花、皎洁的秋月发出如此质问,这是一种愤激之言在极度的厌恶和怨恨之中,还隐含着对往日帝王生活的眷恋和回忆。首句以“了”作结,指的是春花秋月这美好时光的终了,也许是说,这美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结束的?自己也糊里糊涂。李煜作为南唐的最高统治者,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不顾国家安危,只图尽情享乐,他在征歌逐舞、沉湎声色中做了十年的皇帝。开宝八年(975年)春,宋朝终于举兵进攻金陵。城破之日,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居然还在静居寺中念佛听经。他那仓忙中肉袒出降之举,就是不知“何时了”的最好注脚。也许他是说,这悲痛欲绝的时刻,他实在不堪回首。也许这是说,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李煜头上顶着赵匡胤加封给他的带侮辱性的爵位“违命侯”,过着“此中日夕只以洗泪”的日子。特别是他那艺术家所具有的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使他倍感煎熬,无法忍受——“春花秋月啊,你们怎么总是要来折磨我呀!”也许这是说,美好时光的消失,竟然是一去永不回。正是失去了才更觉其珍贵。总而言之,这是一种眼前显示中的“了”,更是一种内心思想中的未“了”。“了”字,既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往事的依恋思念,也表明了他对现实及自己未来的彻底绝望,多少往事,长在记忆中,与眼前的春花秋月相对照,更勾起对往事的不能忘怀,小楼蛰居,东风不解人心意,昨夜风轻轻拂过,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无边春色。可是这与眼前的小楼有什么相干,它深锁了一代帝王,也深锁了一代文宗,还深锁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故国远在三千里外,虽然梦绕神牵,终不能再与之见面,那永诀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想起自己的误国毁家,就不能自我宽恕。所以,“不堪回首”,一者是故国山河破碎的不堪回首,一者是往事摧肝裂胆的不堪回首,一者是自己悔恨从前的不堪回首。这不堪回首中,有哀怨,有悔恨,有痛心。
在故国的万象万物中,李煜不选取别的作为故国之思的典型标识,而选取了玉砌雕栏,正因为这玉砌雕栏是帝王宫殿的典型象征,是帝王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提出玉砌雕栏就指的是南唐宫阙,就指的是国主的生活,“应犹在”的“犹”可看作是他的推测之辞,也可理解为是李煜身为俘虏,不能直言的曲折之辞,同时也是“应”的犹豫不定语气来衬托下面“只是”的肯定无疑。“朱颜改”三字诉说了作者自己容貌的变化,“春花秋月”未“改”,“雕栏玉砌”未“改”,过去的一切美好景物都在,可玉砌雕栏原占有者的朱颜已改变。虽然俘虏生活才两年多,可屈辱、羞愤、愁苦、穷困诸般厄运无时不在噬咬着词人的心,昔日的“朱颜”早已经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折磨,变得未老先衰了。虽改的只是“朱颜”,但却是其愁恨生发的要害部位。李煜用“朱颜”的改变抒发其内心的痛苦,将山河易主的亡国之叹自然地寄寓在“改”字之中。
词的最末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乍看起来,这两句是寻常的话,但正是这寻常语中,点缀着深沉的意境,倾吐了作者心中永无穷尽的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这里的“君”指的是谁?又是谁向“君”发问?结论只能是自问自答。江河解冻,冰雪消融,春天正是长江涨水的季节,“潮平两岸阔”,“春水”就意味着“满”与不断上涨,以“春水”之“满”象征着愁汹涌,“春水”之“急”象征着愁猛烈,“春水”之“流”象征着愁无尽。而“一江”则是对春水的补充,“一江春水”已是愁情无限的最佳表述了,更何况“向东流”向故国呢?那滔滔不绝的大江陡然出现在眉睫之间,似在宣泄李煜怀中极其深沉幽远的思念故国的愁情。
李煜在《虞美人》中凝聚了纷繁复杂的感情,“了”了故国,不“了”的是魂牵梦绕的“故国”情;“改”了“朱颜”,不改的是赤子心;流走了江水,流不完的是亡国囚徒饱受屈辱无尽愁苦、山河易主的亡国之叹。《虞美人》是李煜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是李煜用生命换得的绝调。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的《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足千秋。
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论李煜词的绝句,对于两篇绝调的说法,见仁见智。从李煜词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来看,《虞美人》当为其中一绝调。
《虞美人》是一首感怀故国、悲愤愁苦至极的作品,是以作者的血泪生涯换来的愁绪与思绪谱写成的生命之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篇就向人们摆出了两种寻常人都能感受到的美好景物,花开烂漫,花香醉人,花红娇媚;月圆如镜,月色如银,月光似水。人生对此当视为良辰美景,可在李煜眼中,这二者都成为了人生的憎恶,“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问话突兀而来,直抒胸臆,把往日的囚徒生活的怨恨一吐为快,只有在那似人非人的俘虏生活中,才有可能面对明丽的春花、皎洁的秋月发出如此质问,这是一种愤激之言在极度的厌恶和怨恨之中,还隐含着对往日帝王生活的眷恋和回忆。首句以“了”作结,指的是春花秋月这美好时光的终了,也许是说,这美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结束的?自己也糊里糊涂。李煜作为南唐的最高统治者,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不顾国家安危,只图尽情享乐,他在征歌逐舞、沉湎声色中做了十年的皇帝。开宝八年(975年)春,宋朝终于举兵进攻金陵。城破之日,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居然还在静居寺中念佛听经。他那仓忙中肉袒出降之举,就是不知“何时了”的最好注脚。也许他是说,这悲痛欲绝的时刻,他实在不堪回首。也许这是说,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李煜头上顶着赵匡胤加封给他的带侮辱性的爵位“违命侯”,过着“此中日夕只以洗泪”的日子。特别是他那艺术家所具有的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使他倍感煎熬,无法忍受——“春花秋月啊,你们怎么总是要来折磨我呀!”也许这是说,美好时光的消失,竟然是一去永不回。正是失去了才更觉其珍贵。总而言之,这是一种眼前显示中的“了”,更是一种内心思想中的未“了”。“了”字,既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往事的依恋思念,也表明了他对现实及自己未来的彻底绝望,多少往事,长在记忆中,与眼前的春花秋月相对照,更勾起对往事的不能忘怀,小楼蛰居,东风不解人心意,昨夜风轻轻拂过,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无边春色。可是这与眼前的小楼有什么相干,它深锁了一代帝王,也深锁了一代文宗,还深锁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故国远在三千里外,虽然梦绕神牵,终不能再与之见面,那永诀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想起自己的误国毁家,就不能自我宽恕。所以,“不堪回首”,一者是故国山河破碎的不堪回首,一者是往事摧肝裂胆的不堪回首,一者是自己悔恨从前的不堪回首。这不堪回首中,有哀怨,有悔恨,有痛心。
在故国的万象万物中,李煜不选取别的作为故国之思的典型标识,而选取了玉砌雕栏,正因为这玉砌雕栏是帝王宫殿的典型象征,是帝王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提出玉砌雕栏就指的是南唐宫阙,就指的是国主的生活,“应犹在”的“犹”可看作是他的推测之辞,也可理解为是李煜身为俘虏,不能直言的曲折之辞,同时也是“应”的犹豫不定语气来衬托下面“只是”的肯定无疑。“朱颜改”三字诉说了作者自己容貌的变化,“春花秋月”未“改”,“雕栏玉砌”未“改”,过去的一切美好景物都在,可玉砌雕栏原占有者的朱颜已改变。虽然俘虏生活才两年多,可屈辱、羞愤、愁苦、穷困诸般厄运无时不在噬咬着词人的心,昔日的“朱颜”早已经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折磨,变得未老先衰了。虽改的只是“朱颜”,但却是其愁恨生发的要害部位。李煜用“朱颜”的改变抒发其内心的痛苦,将山河易主的亡国之叹自然地寄寓在“改”字之中。
词的最末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乍看起来,这两句是寻常的话,但正是这寻常语中,点缀着深沉的意境,倾吐了作者心中永无穷尽的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这里的“君”指的是谁?又是谁向“君”发问?结论只能是自问自答。江河解冻,冰雪消融,春天正是长江涨水的季节,“潮平两岸阔”,“春水”就意味着“满”与不断上涨,以“春水”之“满”象征着愁汹涌,“春水”之“急”象征着愁猛烈,“春水”之“流”象征着愁无尽。而“一江”则是对春水的补充,“一江春水”已是愁情无限的最佳表述了,更何况“向东流”向故国呢?那滔滔不绝的大江陡然出现在眉睫之间,似在宣泄李煜怀中极其深沉幽远的思念故国的愁情。
李煜在《虞美人》中凝聚了纷繁复杂的感情,“了”了故国,不“了”的是魂牵梦绕的“故国”情;“改”了“朱颜”,不改的是赤子心;流走了江水,流不完的是亡国囚徒饱受屈辱无尽愁苦、山河易主的亡国之叹。《虞美人》是李煜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是李煜用生命换得的绝调。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的《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