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而展开,将思维之维延伸到人文关怀,在建构逻辑整体性的同时体现了实践中的优化性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科学发展观立基于一脉相承的基本思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动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以和谐共生的新视角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崭新路向,展现了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无不通过它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是切实领会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环。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创新中的一脉相承思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从根本上抓住了矛盾之要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样,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就成了科学发展观首先思考的问题。认识事物,必须首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是矛盾方法论的最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说明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对党和国家具有的重要性,这是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特色。这种关于发展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对党以往发展理念的根本否定,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思维方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对以往科学理念的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对过去思想理论的否定和抛弃。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界定为思想体系的第一要义,不但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而且是坚持“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党的一脈相承思维,充分认识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做到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与邓小平倡导的“发展是硬道理”和江泽民倡导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的发展理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彼此剥离的,更不是相互否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要看到它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忠实继承。实践证明,脱离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理念都是错误的。其次,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如何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做到创新思维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继承党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将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关照到人的因素,将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参考坐标系。缺失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主义,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是我们所反对的。科学发展观在纠正物本主义错误发展理念的同时,建构了以人为本的崭新的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解释。没有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党的理论就会失去根基和血脉,就会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就会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走上邪路和歪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看到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更要不失时机地反对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右的思维和做法,又要坚决反对僵化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思维和做法,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保持党的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一脉相承中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核心思维
任何理论,不管形式如何,倘若没有了思想核心和关照对象,该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中“人”是指人民群众,即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而“本”则是本源,即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原则,是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江泽民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有了这些基本的规制,科学发展观才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更加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既是对形而上学的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否定又大大超越了中国古代民本思维的局限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范式。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阶级属性。脱离了这个核心,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是统筹兼顾理论都将丧失存在的根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古训,苏联解体则是现实的教训。索戈维也夫、舍尔达科夫、季塔连科三位教授认为,背离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定造成很坏的影响:农民不爱劳动、工人不爱工厂,家庭缺少美德,公民不再爱自己的祖国。要真正做到人民共享,从而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理念,就必须把“人民”二字高高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群众,则旗帜飘扬;背离群众,则旗帜灭亡。因此,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思维特征,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当前的社会变革培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形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即改革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我国正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代主题的转换,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使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利益多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呈现了多向性、复杂化和多层次的特征。新生的价值观念悄然而至,而旧的道德观念又沉渣泛起,在思想意识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现实的发展迫切需要树立核心思维方式来激发群心、凝集力量,这种思维方式既要体现继往开来的特征,又要勇敢地面对时代的现实。所以,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抵制腐朽思想的有效手段,是当务之急,是必然之物。与过去的“斗争”思维方式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我们首先要建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用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多样的社会思潮。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了鲜明的核心思维。 总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方式有鲜明的特征。从价值取向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从历史地位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建设主体的人民性原则;从判断标准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源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地和判断标准。没有“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就不可能建构起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整体。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场,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核心思维方式起到了统帅和领导作用。无核心则无灵魂、无核心也无统帅,核心思维方式体现了党在思维领域的高度自觉和理论创新的积极觉醒,从而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逻辑结构的多维整合思维
将科学发展观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发展理念是形而上学的,不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互贯通的概念、范畴、观点和方法构成的严密体系,它不但抛弃了逻辑结构的单值向度的思维方式,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多维整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过自身的理论逻辑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的第一要义性和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就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要围绕理论所服务的核心来建构逻辑架构。围绕着发展和以人为本,必定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外围理论形态,比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统筹兼顾的理论等。但外围理论形态受到理论核心的规制,不能脱离理论核心的要求。要实现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需要对发展模式深刻地思考。面对社会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模式选择上的自觉觉醒和理性认识。胡锦涛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发展的全面性体现了多元思维的特点,摒弃了单向突进的线性思维,开阔了发展路向的整体性新视野;发展的协调性体现了辩证思维的要旨,从而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强调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过程性思维,批驳了割断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错误做法。发展模式确立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它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一定意义上讲,方法是否科学决定了方法指导下的实践能否成功。那么,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可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深刻运用,它深刻地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从方法论上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原则。该方法既看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又看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异性,自觉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处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对于统筹兼顾的重要性,胡锦涛指出,“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但统筹兼顾并不是统筹平均发展,而是统筹结构优化的发展和协调有序的发展,是统筹发展的可持续性。将统筹兼顾理解为统筹齐头并进的发展是错误的,是平均主义思维的变种,要力戒和反对。统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逻辑结构的多维整合思维不但要求思维的开放性和整体性,也要求思维的动态性和过程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就是立基于整体思维来认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辅相成关系,同时从动态思维角度来审读城乡之间的动态和谐、区域之间的动态和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动态和谐。除此之外,科学发展观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树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永续发展思路,既将发展的基点立足于国内,又要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战略思维,充分借鉴国外的发展理念,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
总之,科学发展观摒弃了单值线性的思维方式,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将发展的历史与发展的现实有机统一起来,将发展的内容与发展的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创造了多维整合思维的新形式。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中的和谐共生思维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战争的阴霆虽时有出现,但求和平、促合作、谋发展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现代化事业进入了攻坚克难和矛盾凸显时期,如何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思考的问题。顺乎历史,反映民意,倡导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思维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种思维方式既是对“冷战”思维的摒弃,又是对公平、公正、和平、合作等理念的呼唤。因此,在实践中倡导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和谐共生思维具有自己的特性。首先,在思维方式的运用范围上,和谐共生思维强调树立世界战略眼光,从整体上把握适应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高度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点,努力做到“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次,在思维方式的运作机制上,和谐共生思维展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机制。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矛盾辩证思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思维要求,在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面对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潮跌宕起伏的文化氛围,发出的伟大号召,体现了党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再次,在思维方式的路向选择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多体共生、体体协同”。胡锦涛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而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多体共生是对我国国情的切实把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体体协同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相对于矛盾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说,相互依存、并生共济是普遍性规律;而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体体协同更多的则是发展手段和措施的灵活运用。最后,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和谐共生思维方式的实现形式上,科学发展观是通过“反弹琵琶”的独特形式来达到目的的,从而医治了惯性思维的病灶。毛泽东很早就提到“反弹琵琶”的思想,并以之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指导。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欲重视内地,必先重视沿海;欲加强国防,必先加强经济;欲发展工业,必先发展农业。科学发展观强调:欲发展经济,就必须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欲创造丰富的物质生产,就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实现为民之责的承诺;欲提高发展的科学性,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就甲说甲、倚乙倚乙,否则这种直线性的单向思维会把我们带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潭。科学发展观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弹琵琶”的形式使和谐共生思维实现了哲学升华。
总之,思维方式的不断成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科学发展观见证着党的思维体系的與时俱进,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对树立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都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无不通过它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是切实领会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环。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创新中的一脉相承思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从根本上抓住了矛盾之要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样,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就成了科学发展观首先思考的问题。认识事物,必须首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是矛盾方法论的最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说明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对党和国家具有的重要性,这是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特色。这种关于发展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对党以往发展理念的根本否定,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思维方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对以往科学理念的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对过去思想理论的否定和抛弃。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界定为思想体系的第一要义,不但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而且是坚持“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党的一脈相承思维,充分认识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做到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与邓小平倡导的“发展是硬道理”和江泽民倡导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的发展理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彼此剥离的,更不是相互否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要看到它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忠实继承。实践证明,脱离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理念都是错误的。其次,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如何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做到创新思维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继承党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将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关照到人的因素,将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参考坐标系。缺失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主义,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是我们所反对的。科学发展观在纠正物本主义错误发展理念的同时,建构了以人为本的崭新的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解释。没有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党的理论就会失去根基和血脉,就会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就会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走上邪路和歪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看到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更要不失时机地反对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右的思维和做法,又要坚决反对僵化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思维和做法,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保持党的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一脉相承中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核心思维
任何理论,不管形式如何,倘若没有了思想核心和关照对象,该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中“人”是指人民群众,即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而“本”则是本源,即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原则,是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江泽民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有了这些基本的规制,科学发展观才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更加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既是对形而上学的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否定又大大超越了中国古代民本思维的局限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范式。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阶级属性。脱离了这个核心,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是统筹兼顾理论都将丧失存在的根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古训,苏联解体则是现实的教训。索戈维也夫、舍尔达科夫、季塔连科三位教授认为,背离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定造成很坏的影响:农民不爱劳动、工人不爱工厂,家庭缺少美德,公民不再爱自己的祖国。要真正做到人民共享,从而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理念,就必须把“人民”二字高高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群众,则旗帜飘扬;背离群众,则旗帜灭亡。因此,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思维特征,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当前的社会变革培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形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即改革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我国正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代主题的转换,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使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利益多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呈现了多向性、复杂化和多层次的特征。新生的价值观念悄然而至,而旧的道德观念又沉渣泛起,在思想意识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现实的发展迫切需要树立核心思维方式来激发群心、凝集力量,这种思维方式既要体现继往开来的特征,又要勇敢地面对时代的现实。所以,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抵制腐朽思想的有效手段,是当务之急,是必然之物。与过去的“斗争”思维方式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我们首先要建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用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多样的社会思潮。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了鲜明的核心思维。 总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维方式有鲜明的特征。从价值取向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从历史地位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建设主体的人民性原则;从判断标准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源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地和判断标准。没有“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就不可能建构起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整体。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场,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核心思维方式起到了统帅和领导作用。无核心则无灵魂、无核心也无统帅,核心思维方式体现了党在思维领域的高度自觉和理论创新的积极觉醒,从而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逻辑结构的多维整合思维
将科学发展观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发展理念是形而上学的,不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互贯通的概念、范畴、观点和方法构成的严密体系,它不但抛弃了逻辑结构的单值向度的思维方式,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多维整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过自身的理论逻辑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的第一要义性和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就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要围绕理论所服务的核心来建构逻辑架构。围绕着发展和以人为本,必定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外围理论形态,比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论、统筹兼顾的理论等。但外围理论形态受到理论核心的规制,不能脱离理论核心的要求。要实现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需要对发展模式深刻地思考。面对社会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模式选择上的自觉觉醒和理性认识。胡锦涛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发展的全面性体现了多元思维的特点,摒弃了单向突进的线性思维,开阔了发展路向的整体性新视野;发展的协调性体现了辩证思维的要旨,从而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强调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过程性思维,批驳了割断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错误做法。发展模式确立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它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一定意义上讲,方法是否科学决定了方法指导下的实践能否成功。那么,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可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深刻运用,它深刻地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从方法论上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原则。该方法既看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又看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异性,自觉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处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对于统筹兼顾的重要性,胡锦涛指出,“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但统筹兼顾并不是统筹平均发展,而是统筹结构优化的发展和协调有序的发展,是统筹发展的可持续性。将统筹兼顾理解为统筹齐头并进的发展是错误的,是平均主义思维的变种,要力戒和反对。统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逻辑结构的多维整合思维不但要求思维的开放性和整体性,也要求思维的动态性和过程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就是立基于整体思维来认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辅相成关系,同时从动态思维角度来审读城乡之间的动态和谐、区域之间的动态和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动态和谐。除此之外,科学发展观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树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永续发展思路,既将发展的基点立足于国内,又要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战略思维,充分借鉴国外的发展理念,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
总之,科学发展观摒弃了单值线性的思维方式,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将发展的历史与发展的现实有机统一起来,将发展的内容与发展的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创造了多维整合思维的新形式。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中的和谐共生思维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战争的阴霆虽时有出现,但求和平、促合作、谋发展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现代化事业进入了攻坚克难和矛盾凸显时期,如何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思考的问题。顺乎历史,反映民意,倡导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思维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种思维方式既是对“冷战”思维的摒弃,又是对公平、公正、和平、合作等理念的呼唤。因此,在实践中倡导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和谐共生思维具有自己的特性。首先,在思维方式的运用范围上,和谐共生思维强调树立世界战略眼光,从整体上把握适应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高度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点,努力做到“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次,在思维方式的运作机制上,和谐共生思维展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机制。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矛盾辩证思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思维要求,在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面对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潮跌宕起伏的文化氛围,发出的伟大号召,体现了党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再次,在思维方式的路向选择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多体共生、体体协同”。胡锦涛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而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多体共生是对我国国情的切实把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体体协同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相对于矛盾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说,相互依存、并生共济是普遍性规律;而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体体协同更多的则是发展手段和措施的灵活运用。最后,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和谐共生思维方式的实现形式上,科学发展观是通过“反弹琵琶”的独特形式来达到目的的,从而医治了惯性思维的病灶。毛泽东很早就提到“反弹琵琶”的思想,并以之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指导。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欲重视内地,必先重视沿海;欲加强国防,必先加强经济;欲发展工业,必先发展农业。科学发展观强调:欲发展经济,就必须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欲创造丰富的物质生产,就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实现为民之责的承诺;欲提高发展的科学性,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就甲说甲、倚乙倚乙,否则这种直线性的单向思维会把我们带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潭。科学发展观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弹琵琶”的形式使和谐共生思维实现了哲学升华。
总之,思维方式的不断成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科学发展观见证着党的思维体系的與时俱进,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对树立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都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