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身处纷繁芜杂的社会网络之中,其严重物化的结果,常常使人的主体迷失。当世界被视为获取利益的媒介,它便成为被征服的对象,人的自我中心和无边的欲望导致焦虑,甚至恐惧。世界分裂,必然造就无根的民众、无根的精神世界,以至终有一日万物弃你而去,人成为根本的孤独者。而孤独,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本质存在。这孤独有别于萨特所谓的“他人即是地狱”,而是源自每个人的内心,好似只要有光,每个人都会有身体投下的一个影子。这种天然的疾病,在现代人的内心是无法治愈的。所以,诗人的内心总有一个倾述的对象,哪怕这个对象就是在巨大现实面前退却回来的自己。
在沈健的《离开》中,主体的退却显得那样依依不舍,却又决绝到万劫不复。“我要选择在一个雨天离开这个世界/而且要在黄昏,好让爱我的人/泪眼迷蒙,不让他人发现内心的秘密”,一个雨天的黄昏,生命被放置在沉重而无望的背景中,然而只有“爱我的人”是心头难以割舍的留恋。诗人写道:“离开你,我的离开,将是/一个湖泊的重返清澈,是一首诗/起承转合的‘转’,是一棵古树的葱绿/和他的空气的心心相印/是一本书和欣赏他的眼睛的守望/是嘴唇和一孔笛音的共振:/我的离开是永远不再离开”。留在“你”的心里,在一本书里、一个黄昏里……苍老的浮云,慢慢也终将消散。告别、断裂、遇见,种种生命的境况和印象叠加,造就这首诗的诗意与哀伤。“离开”是在巨大现实面前的退却和离场,在弥留之际内心仍有着真诚的守望。所有的利欲如过眼烟云。于是,我们看到生命有一种根本的孤独,需要有遇见,在时光中才有共鸣和认可。诗人说“我的离开,将是/一个湖泊的重返清澈”,“我的离开是永远不再离开”,“我”的退却换来了与“你”的永恒相遇。在追忆与回味中,文本承载了一幕幕的生活,也承载了抒情主体的一生。人和世界相分离的异化关系,在主体退却后的相遇中达成了诗意的契合。
读南子的《火车》,世界犹如奔驰的火车瞬即消匿却又循环往复。“我曾惊叹过这样的奇迹——/比如火车/躲过了黑暗隧道的追踪 独往独来/它的鸣声里有着阵阵弯曲/一半埋在土里/另一半被暮晚的寒风吹送”。这火车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被裹挟着狂奔向前的人呢?这大概是要在瞬间体会永恒。“火车”也如是,离开的一瞬也便开启新的旅程。当“澄澈的棺木”“地面深处的阴影”“人的失败”次第袭来,主体已然退却到生命的核心,怅然地面对世界,“我呆呆地看着/仿佛它正和多年后的自己相遇”,多年后记忆或也如今天这般,一切牢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诗人姚风在《苍老》一诗中,写与女儿第一次去看海,在对待大海的恐惧与否的问题上,显出了“我”的苍老,揭示了人在与时光的博弈中注定失败的结局。女儿对于“大海”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之不知“恐惧”为何物。“是啊,她还没有开始学习恐惧/而我,一个已在恐惧中学习半生的人/站在阳光的后面/感觉一下子就老了/大海波平如镜/折射的光芒都是苍苍白发”。大海如镜,何尝不是照见生命中的自己。恐惧成为生命成长的某种媒介或催化剂。唯此,人才能在学习中进步,但也必然地带上了恐惧的巨大阴影。这是一次追忆的写作,回到与大海相遇的那个场景,与时光中的女儿相遇,而“我”也在相遇之中遇见了曾经的自己。这在生命的深处,陡生“苍老”的断裂感,生命在断裂处回光返照,照见自己,而现实的自己退却下来,在断裂之中恍若隔世。
在永恒的时光中,人终究是失败者,但也唯有短暂和失败可造就伟大。所以,诗人们常常努力探究艺术的门径,哪怕只在艺术与生命之门开合的刹那,也已然体会了一回永恒。这种体会,我们权且称之为“相遇的诗学”。相遇与其说是哲学问题,不如说是诗学问题。不期而遇,在时光中寻找灵魂的安顿,只有这种时光的遇见,才能让人感到生活与生命的本真。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诗歌创研中心)
在沈健的《离开》中,主体的退却显得那样依依不舍,却又决绝到万劫不复。“我要选择在一个雨天离开这个世界/而且要在黄昏,好让爱我的人/泪眼迷蒙,不让他人发现内心的秘密”,一个雨天的黄昏,生命被放置在沉重而无望的背景中,然而只有“爱我的人”是心头难以割舍的留恋。诗人写道:“离开你,我的离开,将是/一个湖泊的重返清澈,是一首诗/起承转合的‘转’,是一棵古树的葱绿/和他的空气的心心相印/是一本书和欣赏他的眼睛的守望/是嘴唇和一孔笛音的共振:/我的离开是永远不再离开”。留在“你”的心里,在一本书里、一个黄昏里……苍老的浮云,慢慢也终将消散。告别、断裂、遇见,种种生命的境况和印象叠加,造就这首诗的诗意与哀伤。“离开”是在巨大现实面前的退却和离场,在弥留之际内心仍有着真诚的守望。所有的利欲如过眼烟云。于是,我们看到生命有一种根本的孤独,需要有遇见,在时光中才有共鸣和认可。诗人说“我的离开,将是/一个湖泊的重返清澈”,“我的离开是永远不再离开”,“我”的退却换来了与“你”的永恒相遇。在追忆与回味中,文本承载了一幕幕的生活,也承载了抒情主体的一生。人和世界相分离的异化关系,在主体退却后的相遇中达成了诗意的契合。
读南子的《火车》,世界犹如奔驰的火车瞬即消匿却又循环往复。“我曾惊叹过这样的奇迹——/比如火车/躲过了黑暗隧道的追踪 独往独来/它的鸣声里有着阵阵弯曲/一半埋在土里/另一半被暮晚的寒风吹送”。这火车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被裹挟着狂奔向前的人呢?这大概是要在瞬间体会永恒。“火车”也如是,离开的一瞬也便开启新的旅程。当“澄澈的棺木”“地面深处的阴影”“人的失败”次第袭来,主体已然退却到生命的核心,怅然地面对世界,“我呆呆地看着/仿佛它正和多年后的自己相遇”,多年后记忆或也如今天这般,一切牢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诗人姚风在《苍老》一诗中,写与女儿第一次去看海,在对待大海的恐惧与否的问题上,显出了“我”的苍老,揭示了人在与时光的博弈中注定失败的结局。女儿对于“大海”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之不知“恐惧”为何物。“是啊,她还没有开始学习恐惧/而我,一个已在恐惧中学习半生的人/站在阳光的后面/感觉一下子就老了/大海波平如镜/折射的光芒都是苍苍白发”。大海如镜,何尝不是照见生命中的自己。恐惧成为生命成长的某种媒介或催化剂。唯此,人才能在学习中进步,但也必然地带上了恐惧的巨大阴影。这是一次追忆的写作,回到与大海相遇的那个场景,与时光中的女儿相遇,而“我”也在相遇之中遇见了曾经的自己。这在生命的深处,陡生“苍老”的断裂感,生命在断裂处回光返照,照见自己,而现实的自己退却下来,在断裂之中恍若隔世。
在永恒的时光中,人终究是失败者,但也唯有短暂和失败可造就伟大。所以,诗人们常常努力探究艺术的门径,哪怕只在艺术与生命之门开合的刹那,也已然体会了一回永恒。这种体会,我们权且称之为“相遇的诗学”。相遇与其说是哲学问题,不如说是诗学问题。不期而遇,在时光中寻找灵魂的安顿,只有这种时光的遇见,才能让人感到生活与生命的本真。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诗歌创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