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诗歌摒弃之前“大词”操练带来的虚空和浮华,展现出亲近生活的“及物”姿态,这种姿态纠正了诗歌与现实的疏离态度,重新为诗行注入生活的光泽,诗歌由此重获坚实的艺术生命。“及物”写作以其辉煌实绩证明——关注芸芸众生的生存现实,才是诗歌发展的真正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对“及物”写作的单纯强调也为诗歌带来诸多问题:诗歌沦为单纯的情绪的发泄;形态过度琐碎和具体,因而远离深度,削弱了诗歌的表现功能;关注“此在”而淡化“彼在”,“只提供一种时态或现在现场, 而无法完全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诗性经验”,[1]最后流于庸常;格局狭小,境界狭窄,缺乏与历史的互动感;更让人失望的是许多诗人以“及物”为名牺牲精神境界的提升,甚至肆意地下移伦理底线。过度的“及物”带来的这些困扰逐渐成为新诗发展的障碍。如何与现实建立更真切也更深刻的关系?已经成为新世纪有抱负的诗人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令人欣喜的是,新世纪以来的一些诗人正试图通过他们的创作对这一课题进行解答。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索,不断地调试着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试图在坚持描摹现实的前提下,为诗歌灌注庄重的态度与质疑的力度。与此同时,他们在意象的选择中也浸润个体的思索与理性精神,注重责任意识的表现。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济天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格物”的创作姿态。
  “格物”一词来自于《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句。这种“格物”姿态,意味着他们不仅注目于“物”而且注目于“致知”,以“格”体现诗人的严肃与庄重,“致知”表达诗人对事件背后真相的思索以及铸炼诗性经验的努力。作为中国传统儒家的生活态度,“格物”还表现为一种理解之后的坦然和从容,其关系到“修身”也关系到“齐家”,“平天下”,强调个人应当同时注目于责任的坚守和对社会的问题的关注。因此,以“格物”概括新世纪诗人重建诗歌与现实关系的种种努力也许是最为合适的。
  新世纪崭新的社会语境中,针对现实的“格物”姿态也在不同诗人手中体现出不同的向度。综合“格物”姿态的各种向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新世纪诗人们越来倾向表现出消费的工业社会之中异己力量对个体的人的控制和“物化”,他们将个体的“物化”视为整个人类在消费社会的主要困境。新世纪十余年高涨的消费文化及工业文明,在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个人的“物化”,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这貌似辉煌的“进步”过程中扮演了何等悲哀的角色,以及自己是如何被异己力量剥夺了各种自由和尊严。因此,作为底层诗人代表的郑小琼才这样描述自己的困境:“我的姓名隐进了一张工卡里/我的双手成为流水线的一部分/身体签给了/合同”(《生活》)[12],在她的描述中作为个体的“人”已经被压缩成生产过程中一个零件;唐不遇惊异地发现工人们被工业化过程所吞噬(《坟墓工厂》);卢卫平笔下的玻璃清洁工被现实所裹挟无法脱身,他所能做的只是沉默地工作(《玻璃清洁工》)。相关的诗歌还有郑小琼的《黄麻岭》,蓝蓝的《几粒沙子》、《劳动》等等。诗人们浓缩生活中各种被“物化”的个体的目的,显然是在向社会传达这种异己力量的危害,并希望借此重新审视现代化进程中的得失,尤其是反思底层“零余者”的生存处境。他们的言说无一例外都传达出对个体生存尊严和价值的关注。他们的所有诗句都在为个体的脆弱和孤独呐喊,并且思索“怎样才能得到结实的生命”(朵渔)这一终极命题。
  其二,新世纪诗人的创作中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并且表现出一种将乡村作为净土的“文化怀旧”倾向。这种倾向很显然同样来自于对消费主义和工业化不断高涨的反思,诗人们深刻意识到这一系列过程对与我们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的伤害,力图寻找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这一意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维传统。而对乡村的追忆则来自于工业化导致的“由家园感滑落到非家园感”的精神的焦虑。李少君在具有童话意味的《某苏南小镇》以植物们的悲惨遭遇和人类对受害者的漠然,凝结成诗人对人类暴行的鞭挞。郑小琼的《动物》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类污染造成的自然界“末日”的肖像画。相比之于两者对于人类对环境的伤害的宏观描述,雷平阳的《对昆明的假想》则具体到了人类对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美丽的城市一去不复返,黑色幽默风味的叙事之中饱含着无奈的痛楚。面对被破坏的自然和城市,往日的乡村或者实在的故乡则成为诗人们寄托希望的场域。在他们的意识中,乡村不仅拥有记忆中美好的环境,也拥有朴素清新的生存哲学,理所当然成为诗人们寄寓理想的地方。潘洗尘在《自然的灵堂》中把乡村的自然环境刻画为修炼完善灵魂的场所;而赵旭如的《乡下》则在诗行之间展开了一次有趣的对比,最终发觉相比之于熙攘的城市“乡下是更加开阔的地方”。诗人们的这种“美化”乡村的姿态,显然是有感于都市生活造成的朴素的人性的缺失,是在呼吁更健全的人性。而他们强烈的生态意识,则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可贵的自省精神。
  其三,诗歌不再将历史单纯地作为消解的对象,而是重视在诗歌中建构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以对历史的注目丰满诗歌的体态,赋予诗歌更加深刻的内在精神,甚至突入历史事件之中,参与历史想象的重构。这一倾向在朵渔和翟永明的创作中最为明显。朵渔的《乡村史》以野史手笔书写了为正史所不齿的小民生活的日常,展现了被遮蔽的历史的另一个侧面;而他的《论伊拉斯》与组诗《巴登维勒》则邀请历史人物进入诗行,并且通过叙述在诗中使他们复活,从而形成一种复调的对话氛围,以求在不同的声音与立场之中体悟历史的真谛。而翟永明的组诗《鱼玄机赋》则通过鱼玄机事件的解读,释放出作者对历史的态度——女性从古至今无法逃脱被男性操控的命运,展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精神倾向,并且自最后代表女性发出“永不服气”的声明。
  其四,诗人们在诗歌中展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更多地以诗歌的形式完成对现实事件的回应,展现出诗人们的越来越强烈的人道精神和悲悯情怀。新世纪以来,我们同时目睹了经济的发展与精神信仰的沦落,遭遇了各种生存困境和人道危机。诗人们从未忽视这些形态各异的危机:蓝蓝在写于儿童节的《嫖宿幼女罪》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愤怒:“汉语也可以犯罪/在她身上/留下烧焦的耻辱/医生不能治愈/泪水/法官大人/你也不能/谁发明了这个鲜嫩的词/供一群野兽饕餮?这片土地除了活埋孩子/还能搭起多少台歌舞晚会?”[3]诗人痛惜无辜的孩子,于是对可能的施暴者和他们背后的实力施以痛切的抨击。而雷平阳则目睹在死难矿工的遗孀的贫困生活之后发出对我们发出这样的警告:“当卑贱一旦突破了底线/我们共同的恐惧才真正的来临/而所有的高贵也将自动消失”(《天上的旋律》)[4]。在这些人性的灾难面前,诗人们不再闭上双眼,而是以自身的人道精神和对于每个生命的真诚尊重,发出自己的怒吼与诅咒,给作恶者以警告,给受害者以安慰。
  最后,诗人们注重从日常生活场景中提炼出生存的本质,并将其转化为诗性经验。朵渔在《七年来》中这样表达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请它赐给我鞭子/我将回赠以诗篇”,[5]这是标志着诗人成熟之后与世界及历史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而他在长诗《拉卜愣寺的雪》中则更为集中地表现出这种顿悟之后的坦然的人生境界:“我觉得我已将人生的巨石推至山顶/现在是让它自由滚下山坡的时间了/大雪一夜未睡,世界重新变得满盈”;[6]同样的,蓝蓝在《现实》中也对世界的本质进行了理性概括;代薇的《随手写下》中则是以意志与现实的多次悖反,展示了生活“另一种真实”。在“格物”的姿态下,诗人们因为思考而理解,由于理解而宽容,最终在智性的思考中滤去了精神的焦虑,在叙述中传达出一种源自理性和经验的从容与坦然,展现出了一种“凡事皆可原谅”的成熟抒情气质。
  参考文献
  [1]罗振亚.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J]文学评论,2003,2:93.
  [2]郑小琼.黄麻岭:生存的火焰(组诗)[J]诗刊,2007,13:33.
  [3]蓝蓝.蓝蓝诗十首[J]花城,2013,1:140.
  [4]孟醒石、雷平阳等.21世纪诗歌精选之八[J]天涯,2006,4:87.
  [5]朵渔.朵渔的诗[J]扬子江诗刊,2012,2:6.
  [6]朵渔.朵渔的诗歌[J]山花,2013,14:106.
其他文献
读了诗人王钻清创作的“大时空诗”,感到他成功地完成了某种突破与转换——那些“大时空诗”有一种别样的声音和意味,诗中的宇宙发现和星系运行及星球之争常常映照或映衬出地球人类的基本残缺。大时空诗中的宇宙精神既是一种文化生态的新生因素,也是透视人类精神的另类思维和幻性审美。  语言陌生化呈现新奇感  王钻清在诗歌语言方面独出心裁,创造语言的陌生化,力求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为了创造出这种陌生化效果,诗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徐敬亚:海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教授。1949年生。1976年写诗,《今天》理论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重新做一个批评家》等。2004年起先后在《特区文学》主持“批评家联席阅读”、“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2006年发起并主持海南大学“诗歌月读”活动。2006年11月在黄山第三代诗歌纪念会上获“终身成就奖”。  南 鸥:徐老师您好!感
期刊
在诗人箫风、冷雪的微信上,我看到了周庆荣的散文诗《诗魂——大地上空的剧场》。周庆荣这名字我知道,还知道他是“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主要发起人,隐隐觉得他是一个有着顽固个性的人。  首先我被他的散文诗结构所吸引,有布景,有道具,有人物,一幕幕开启,共十一幕。在散文诗中展现这些历史人物与诗的关系和他们的思想。据我所知,在当代散文诗创作中,有许淇的词牌散文诗,有钟声扬的小说体散文诗,还有遭到诟病的报告
期刊
继舒婷之后,福建再次走向全国诗坛并有一定影响的女诗人,该是闽东诗人叶玉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叶玉琳开始发表诗作,1993年,她与大解、马永波等诗人,一起参与了诗刊社第十一届“青春诗会”。至今为止,叶玉琳共出版了四部诗集《大地的女儿》(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永远的花篮》(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那些美好的事物》(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海边书》(昆仑出版社2012)。在诗人圈中,叶玉琳并非
期刊
赵目珍诗歌的意味,来自某种古典的抒情,他立足真相,直白其心,下笔总有一种干脆和力道,将见闻、思想皆纳入其语言创造中,以心感受,以魂靠近,在具体的个人体验中寻求诗的生动与神秘。这是我对赵目珍诗歌的基本印象,而他近年来的诗歌写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我的判断,其对日常经验的转化,并非要作刻意的升华,这种自然的接受,全在于某种独特的人生领悟。他近年所写的组诗《有所思》,在我看来,就是他在融合了自己的古典学
期刊
当一个女孩不能用撒娇的口吻诉说心中深藏的痛苦时,她就注定了有成为一个诗人的潜质。  我们无法揣测梅依然儿时曾遭遇过何种深重伤害。她也只是在诗集《女人的声音》的后记里隐约提起,并郑重强调“现在,我是不愿说出来”。因此,我们只能透过文字触摸出这次伤害把她幼年的生命劈开过一道深不可测的裂谷。用她的话说,“它们已成为了我黑暗的源头”(《神秘与忧郁》)。但可以推断,正是这种无法言说的伤害造成的痛苦与孤独催生
期刊
时间与生命是永恒的母题。凡夫肉体,均会经历同样的生老病死,但具体到每个个体,其间所迸发出的切肤感受,又可谓各不相同。因此,时间具有永恒的魅力。诗人相遇了时间,切割下某一刹那的体验,我们相遇了他们的诗,在不同的美感中逡巡,也尽是岁月刹那的赠予了。在此刻,我们读到了三首美感不同的诗,时间与生命,也便展现了属于当下的多棱。  《变老的时候》仿佛一张切片,完整而无可挑剔地塑形出理想的老年姿态。尽管题目为“
期刊
《五颗黄豆》出自80后诗人巫小茶之笔,诗人年轻,诗句却相当老练,常有惊人之笔。黄豆,本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物什,却被用以表现生命觉醒的过程,可见诗歌的日常生活转向与精神喻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全诗从戏剧性的撒下五颗黄豆开始,将黄豆从孕育、生长到成熟的过程展现得颇为精巧。黄豆成熟形态的比喻生动贴切,细致入微,形象地描摹出黄豆成熟时的喜悦,但这与“我”何干?随着诗句的延展,读者才发现黄豆虽不爱“我”,却
期刊
诗人宋琳在《精灵的名字》一文中这样概括张枣的写作:“善于运用古老的韵府,并从中配制出一行行新奇的文字”。或许正是在“配置”这个动词的牵引下,张枣把“梅花”、“灯芯绒”、“鹤”、“天鹅”、“何斯人”、“娟娟”……这些带有距离感的名词调和在一起,纵向搭建了诗歌中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的良性互动。因此,读张枣的诗不得不凝视梅花、鹤、楚王这些颇具古典意味的字眼,诗人总会在自己的诗歌中纳入这些古典元素,并由此激
期刊
我想我的好运气  终有一天会来临  我将被我终生想象着的  寥若星辰的那么几个佼佼者  阅读,并且喜爱  ——张枣《云天》  一、“传统”的新写作点  新诗百年的任何一个时期,大学校园都是一个孵化诗人与探索发展诗歌的重要阵地。在号称诗歌的“黄金年代”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一样,很多当代重要的诗人都是从大学校园开始接触诗歌与走上诗歌写作的道路,并在后来的人生持续写作中取得成就。因为大学校园在诗歌演化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