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的早操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锻炼学生的体能,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意志及毅力,培养其组织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总有一些学生对早操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因此常会出现诸如出勤率不高,迟到现象严重,学生只出操不做操等问题,早操的作用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此,相关班主任也因此常在系部会议上批评,“出操难”成为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头痛问题。高校学生早操出操怎么就那么难?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探究一二。
关键词:早操;出操;难
自从承担了高校班主任的工作,常常会碰到一些教学之外的问题,班级学生早操“出操难”就是其中之一。眼见天气逐渐转冷,这一问题又将日益突出,成为困扰班主任、辅导员和相关学生管理部门老师的难题。
对此,有的学校徒呼奈何,甚至索性取消了早操制度;也有一些院校竭力加强纪律管理,如进行旷操的通报记录,轻则口头批评,重则记过处分,取消班级评优资格诸如此类,不过实施效果却大都不理想。学生即使出了操,但“出工不出力”,在原地晃晃悠悠,应付了事。我们不免产生疑问:难道大学校园里“自古以来”就有的早操制度,真的“应该”走向“消亡”了?
一、 早操制度不应该被取消的原因
(1)长期坚持早操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抵御疾病的能力。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长期坚持做早操的人,可提高肌体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增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早操还可成为锻炼者调整心态、放松神经、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2)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荣誉感。早操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项集体活动,也是学校一种教学制度。因此,组织早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增强纪律意识,这些素质是今后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必需要素。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事实证明,如果不出操,早晨的早餐很多学生就不吃,影响身体;而且第一节课的迟到情况就很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早操制度能有效改善这些影响。
(4)早操的形式适合大多数大学生的锻炼要求。虽然有少数学生喜爱运动,不需要学校监督,自身能早起进行锻炼,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没有早操,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会自己主动进行锻炼,特别是女学生。而早操这种形式,是普遍适合广大学生的锻炼形式。
由此可见,早操是必要的。青少年处于生理变化较活跃时期,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早操对他们而言是合适和必要的。
二、 学生“出操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那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做早操呢?根据这几年的经验,以及从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导致出操难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学生对早操的看法。翻看广播体操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1951年至2003年,我国先后推出了9套广播体操。第一套广播体操在推行之初,风行华夏。然而如今,随着健身方式的日益增多,很多市民对“广播体操”这个名词感到遥远而陌生。社会公众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早操的看法。
(2)觉得做早操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仅仅是形式而已。有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本来就没有必要做操,理由是:“如果是为了锻炼身体,体育课和平时的体育活动比做早操效果更好”。他们出操的重要原因是害怕被通报批评,背上处分的名声,所以勉强出操,应付检查。
(3)承认早操有锻炼价值,但不喜欢早操的形式。不少学生认为,早操的健身作用是存在的,但广播操这种锻炼形式很“土”,跟不上时代潮流,还不如用其他的运动形式代替。
(4)认为学校的作息制度不合理,与早操制度矛盾大。极少数学生对学校的作息制度抱有怨言,认为:学校的晚自习9点钟结束,一般学生在晚自习后还有一些课余活动,一般11点左右才能休息,早上6点左右多数学生起不来。还有部分学生感觉早起出操反而会导致早上上课时发困,一天都没有精神,耽误学习。
三、 解决“出操难”的对策
如何真正解决这一难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重塑早操形象。首先,从思想上灌输早操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了解广播操对于身体的巨大好处,使他们对广播操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灌输“早操是一项体育活动”的观念,只有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去做,才有其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也要认识到,早操还有锻炼意志及毅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功效。其次,多举一些公司、企业做广播操的实例,改变学生对广播体操的看法。如今,社会上仍然有一些企业对广播体操持赞同态度,如:北京市百货大楼工会的工作人员从1983年开始,一直坚持做操,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
(2)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算完成了最大的使命,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在这样的惰性想法支配下,行为散漫,过度放松自己,作息规律混乱。对此,有必要抓好源头,在新生入学时做好提醒、告诫,并利用好军训的时机,规范学生的作息。
(3)优化早操的形式。目前,学校早操的主要形式是做第八套广播体操。为了能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广播操,学校可考虑采用更具动感和活力的体操取代广播体操。如引入第九套广播体操,因其在动作中,引入和模仿了游泳、武术、保龄球、射箭、健美操、踢毽等运动基本动作,赋予时代感,加入情形化,对现代高校学生更有吸引力。
(4)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竞赛活动。比如举行全院性的体操比赛;在日常早操时进行评比,表现好的班级给予实际的奖励;让跳得好的学生或班级领操,并给予经常性的表扬,让其他学生愿意效仿,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再比如可以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穿职业服装出操,这样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去看待广播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适当的考勤制度,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配合心理疏导。严格早操考勤制度,班主任应适当进行现场督促,当然,要意识到这些做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同时,在实施中,还应做好疏导学生心理,以免出现逆反情绪。
参考文献:
[1]戚子华.对改革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5(2).
[2]南敏镐,金民英.关于北方冬季室外健身操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2(5).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早操;出操;难
自从承担了高校班主任的工作,常常会碰到一些教学之外的问题,班级学生早操“出操难”就是其中之一。眼见天气逐渐转冷,这一问题又将日益突出,成为困扰班主任、辅导员和相关学生管理部门老师的难题。
对此,有的学校徒呼奈何,甚至索性取消了早操制度;也有一些院校竭力加强纪律管理,如进行旷操的通报记录,轻则口头批评,重则记过处分,取消班级评优资格诸如此类,不过实施效果却大都不理想。学生即使出了操,但“出工不出力”,在原地晃晃悠悠,应付了事。我们不免产生疑问:难道大学校园里“自古以来”就有的早操制度,真的“应该”走向“消亡”了?
一、 早操制度不应该被取消的原因
(1)长期坚持早操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抵御疾病的能力。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长期坚持做早操的人,可提高肌体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增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早操还可成为锻炼者调整心态、放松神经、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2)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荣誉感。早操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项集体活动,也是学校一种教学制度。因此,组织早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增强纪律意识,这些素质是今后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必需要素。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事实证明,如果不出操,早晨的早餐很多学生就不吃,影响身体;而且第一节课的迟到情况就很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早操制度能有效改善这些影响。
(4)早操的形式适合大多数大学生的锻炼要求。虽然有少数学生喜爱运动,不需要学校监督,自身能早起进行锻炼,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没有早操,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会自己主动进行锻炼,特别是女学生。而早操这种形式,是普遍适合广大学生的锻炼形式。
由此可见,早操是必要的。青少年处于生理变化较活跃时期,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早操对他们而言是合适和必要的。
二、 学生“出操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那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做早操呢?根据这几年的经验,以及从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导致出操难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学生对早操的看法。翻看广播体操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1951年至2003年,我国先后推出了9套广播体操。第一套广播体操在推行之初,风行华夏。然而如今,随着健身方式的日益增多,很多市民对“广播体操”这个名词感到遥远而陌生。社会公众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早操的看法。
(2)觉得做早操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仅仅是形式而已。有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本来就没有必要做操,理由是:“如果是为了锻炼身体,体育课和平时的体育活动比做早操效果更好”。他们出操的重要原因是害怕被通报批评,背上处分的名声,所以勉强出操,应付检查。
(3)承认早操有锻炼价值,但不喜欢早操的形式。不少学生认为,早操的健身作用是存在的,但广播操这种锻炼形式很“土”,跟不上时代潮流,还不如用其他的运动形式代替。
(4)认为学校的作息制度不合理,与早操制度矛盾大。极少数学生对学校的作息制度抱有怨言,认为:学校的晚自习9点钟结束,一般学生在晚自习后还有一些课余活动,一般11点左右才能休息,早上6点左右多数学生起不来。还有部分学生感觉早起出操反而会导致早上上课时发困,一天都没有精神,耽误学习。
三、 解决“出操难”的对策
如何真正解决这一难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重塑早操形象。首先,从思想上灌输早操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了解广播操对于身体的巨大好处,使他们对广播操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灌输“早操是一项体育活动”的观念,只有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去做,才有其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也要认识到,早操还有锻炼意志及毅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功效。其次,多举一些公司、企业做广播操的实例,改变学生对广播体操的看法。如今,社会上仍然有一些企业对广播体操持赞同态度,如:北京市百货大楼工会的工作人员从1983年开始,一直坚持做操,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
(2)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算完成了最大的使命,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在这样的惰性想法支配下,行为散漫,过度放松自己,作息规律混乱。对此,有必要抓好源头,在新生入学时做好提醒、告诫,并利用好军训的时机,规范学生的作息。
(3)优化早操的形式。目前,学校早操的主要形式是做第八套广播体操。为了能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广播操,学校可考虑采用更具动感和活力的体操取代广播体操。如引入第九套广播体操,因其在动作中,引入和模仿了游泳、武术、保龄球、射箭、健美操、踢毽等运动基本动作,赋予时代感,加入情形化,对现代高校学生更有吸引力。
(4)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竞赛活动。比如举行全院性的体操比赛;在日常早操时进行评比,表现好的班级给予实际的奖励;让跳得好的学生或班级领操,并给予经常性的表扬,让其他学生愿意效仿,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再比如可以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穿职业服装出操,这样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去看待广播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适当的考勤制度,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配合心理疏导。严格早操考勤制度,班主任应适当进行现场督促,当然,要意识到这些做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同时,在实施中,还应做好疏导学生心理,以免出现逆反情绪。
参考文献:
[1]戚子华.对改革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5(2).
[2]南敏镐,金民英.关于北方冬季室外健身操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2(5).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