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栀子苷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小鼠进行小白鼠热板实验,醋酸诱发小白鼠扭体反应实验,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实验,对栀子苷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热刺激反应中,栀子苷(25mg/kg)可以延长热刺激所导致的小白鼠痛觉反应时间;小白鼠扭体反应中,栀子苷(50mg/kg)、栀子苷(12.5mg/kg)均对扭体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发挥镇痛效果;大剂量栀子苷能够显著降低小白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炎症导致的渗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栀子苷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 栀子苷;镇痛抗炎;药理作用
栀子苷是常用的镇痛抗炎药物。为了探讨其实验药理作用,本组研究中采用栀子苷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对栀子苷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药物与试剂 本组研究的主要药物与试剂包括生栀子果实,通过市场购买并经过实验室鉴定。TGCJ设备,取栀子果实药材适量,加入70%乙醇6倍与药材量进行提取,每次60min,共分3次进行提取,对回收的乙醇进行过滤处理,对稀释液进行分离纯化,加压干燥之后得干膏备用。采用HPLC法对有效单体栀子苷的含量进行测量,为42.5%,采用UV法进行测量测得栀子苷含量为86.2%[2]。
1.2 仪器 GL-8402型热板测痛仪、752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生产的MK-500型足爪仪。
1.3 动物 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g。
1.4 方法
1.4.1 栀子苷对小白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选用昆明雌性小白鼠40只,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栀子苷小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大剂量组和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栀子苷分别为12.5、25、50mg/kg)。对小白鼠热板测痛仪进行调节,温度保持在(55.0±0.2)℃,每次取一只小鼠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放入至出现舔足所需的时间,记录为疼痛阀值。筛除小于5s或者大于30s的小鼠,对合格者再次进行两次测量,取3次平均值。栀子苷小、中、大3个剂量组连续3d进行皮下注射给药,给药前先进行称重计算药量,阴性对照组给予相同生理盐水进行注射。3d后,5组分别给药,给药后30、60、90、120min分别进行热板测痛实验,对疼痛阀值进行记录,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处理[3]。
1.4.2 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划分为5组,做好标记之后进行饲养。划分的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阴性组、栀子苷小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大剂量组和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栀子苷分别为12.5、25、50mg/kg)。前3d给药方式与热板测痛实验方法一致,用药3d之后,第4天进行小鼠称重,称重后再次进行依次给药。按照给药时间为准,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小鼠给药30min之后,对所有小鼠进行腹腔0.6%醋酸溶液0.1ml/10g体重注射,对各组小鼠的扭体反应进行观察,记录20min内发生的扭体次数,进行数据统计处理[4]。
1.4.3 栀子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实验 采取相同的方法选取小鼠并划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阴性组、栀子苷小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大剂量组和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栀子苷分别为12.5、25、50mg/kg),标记后送入动物房进行饲养。前3d给药方式相同,第4天进行称重后,阴性组和栀子苷给药组继续给药,阳性对照组最后给药。氢化可的松阳性组给药后30min,对各组小鼠右耳进行二甲苯涂抹,导致炎症反应15min后处死小鼠,剪下小鼠双耳进行电子天平称重,以左右两耳的重量差作为肿胀度进行记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5]。
1.4.4 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采用与以上两组相同的方式进行小鼠选取和实验分组,前3d给药方式一致,第4天进行小鼠称重后,3个栀子苷给药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继续进行皮下注射给药和生理盐水,给药间隔为24h。以每只小鼠给药时间为准,阳性对照组给药30min之后,即栀子苷给药组给药1h之后,对所有小鼠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0.1ml/10g(体重)和0.6%醋酸溶液0.1ml/10g(体重),注射完成后20min,处死小鼠,剪开腹腔,采用8ml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4次清洗,合并洗涤液进行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值[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算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p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栀子苷小鼠疼痛阀值的影响作用分析
对其他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热刺激反应中,25mg/kg栀子苷可以延长热刺激所导致的小白鼠痛觉反应时间;小白鼠扭体反应中,50mg/kg栀子苷、12.5mg/kg栀子苷对扭体反应均起到抑制作用,发挥镇痛效果;大剂量栀子苷能够显著降低小白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炎症导致的渗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3 讨 论
炎症是机体组织在受到各种因素导致的损伤刺激之后所表现出的防御反应,在早期以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以及血管内皮间隙扩大为主要的表现,后期随着渗出增加导致组织肿胀。
栀子是传统中药的一种,药食两用。药用栀子是指细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干燥果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尿、泻火除烦和凉血解毒的作用,在热病心烦、血淋涩痛、目赤肿痛、血热火毒和扭挫伤痛的治疗中应用较多。研究表明,含环烯醚萜苷类是栀子果实的主要成分,其中栀子苷最多,是产生药用作用的主要成分。本组研究中,采取中药提纯方法,提纯出栀子的有效成分栀子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栀子苷既可以抑制早期炎症水肿,又可以抑制炎症晚期肉芽组织增生,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本组研究显示,不同剂量的栀子苷能够提高小鼠热刺激疼痛阀值,抑制扭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渗出性炎症,发挥了显著的镇痛抗炎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夫生.中药栀子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41(1):12-13.
[2] 李丹,阎姝.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2,24(6):51-54.
[3] 黄良永,郑江萍,雷震.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2,15(11):1562-1564.
[4] 王丽莎,梅妹.栀子苷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26-31.
[5] 朱江,蔡德海,芮菁.栀子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草药,2010,31(3):198-200.
[6]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4(5):304-305.
【关键词】 栀子苷;镇痛抗炎;药理作用
栀子苷是常用的镇痛抗炎药物。为了探讨其实验药理作用,本组研究中采用栀子苷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对栀子苷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药物与试剂 本组研究的主要药物与试剂包括生栀子果实,通过市场购买并经过实验室鉴定。TGCJ设备,取栀子果实药材适量,加入70%乙醇6倍与药材量进行提取,每次60min,共分3次进行提取,对回收的乙醇进行过滤处理,对稀释液进行分离纯化,加压干燥之后得干膏备用。采用HPLC法对有效单体栀子苷的含量进行测量,为42.5%,采用UV法进行测量测得栀子苷含量为86.2%[2]。
1.2 仪器 GL-8402型热板测痛仪、752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生产的MK-500型足爪仪。
1.3 动物 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g。
1.4 方法
1.4.1 栀子苷对小白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选用昆明雌性小白鼠40只,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栀子苷小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大剂量组和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栀子苷分别为12.5、25、50mg/kg)。对小白鼠热板测痛仪进行调节,温度保持在(55.0±0.2)℃,每次取一只小鼠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放入至出现舔足所需的时间,记录为疼痛阀值。筛除小于5s或者大于30s的小鼠,对合格者再次进行两次测量,取3次平均值。栀子苷小、中、大3个剂量组连续3d进行皮下注射给药,给药前先进行称重计算药量,阴性对照组给予相同生理盐水进行注射。3d后,5组分别给药,给药后30、60、90、120min分别进行热板测痛实验,对疼痛阀值进行记录,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处理[3]。
1.4.2 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划分为5组,做好标记之后进行饲养。划分的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阴性组、栀子苷小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大剂量组和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栀子苷分别为12.5、25、50mg/kg)。前3d给药方式与热板测痛实验方法一致,用药3d之后,第4天进行小鼠称重,称重后再次进行依次给药。按照给药时间为准,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小鼠给药30min之后,对所有小鼠进行腹腔0.6%醋酸溶液0.1ml/10g体重注射,对各组小鼠的扭体反应进行观察,记录20min内发生的扭体次数,进行数据统计处理[4]。
1.4.3 栀子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实验 采取相同的方法选取小鼠并划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阴性组、栀子苷小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大剂量组和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栀子苷分别为12.5、25、50mg/kg),标记后送入动物房进行饲养。前3d给药方式相同,第4天进行称重后,阴性组和栀子苷给药组继续给药,阳性对照组最后给药。氢化可的松阳性组给药后30min,对各组小鼠右耳进行二甲苯涂抹,导致炎症反应15min后处死小鼠,剪下小鼠双耳进行电子天平称重,以左右两耳的重量差作为肿胀度进行记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5]。
1.4.4 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采用与以上两组相同的方式进行小鼠选取和实验分组,前3d给药方式一致,第4天进行小鼠称重后,3个栀子苷给药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继续进行皮下注射给药和生理盐水,给药间隔为24h。以每只小鼠给药时间为准,阳性对照组给药30min之后,即栀子苷给药组给药1h之后,对所有小鼠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0.1ml/10g(体重)和0.6%醋酸溶液0.1ml/10g(体重),注射完成后20min,处死小鼠,剪开腹腔,采用8ml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4次清洗,合并洗涤液进行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值[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算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p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栀子苷小鼠疼痛阀值的影响作用分析
对其他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热刺激反应中,25mg/kg栀子苷可以延长热刺激所导致的小白鼠痛觉反应时间;小白鼠扭体反应中,50mg/kg栀子苷、12.5mg/kg栀子苷对扭体反应均起到抑制作用,发挥镇痛效果;大剂量栀子苷能够显著降低小白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炎症导致的渗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3 讨 论
炎症是机体组织在受到各种因素导致的损伤刺激之后所表现出的防御反应,在早期以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以及血管内皮间隙扩大为主要的表现,后期随着渗出增加导致组织肿胀。
栀子是传统中药的一种,药食两用。药用栀子是指细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干燥果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尿、泻火除烦和凉血解毒的作用,在热病心烦、血淋涩痛、目赤肿痛、血热火毒和扭挫伤痛的治疗中应用较多。研究表明,含环烯醚萜苷类是栀子果实的主要成分,其中栀子苷最多,是产生药用作用的主要成分。本组研究中,采取中药提纯方法,提纯出栀子的有效成分栀子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栀子苷既可以抑制早期炎症水肿,又可以抑制炎症晚期肉芽组织增生,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本组研究显示,不同剂量的栀子苷能够提高小鼠热刺激疼痛阀值,抑制扭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渗出性炎症,发挥了显著的镇痛抗炎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夫生.中药栀子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41(1):12-13.
[2] 李丹,阎姝.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2,24(6):51-54.
[3] 黄良永,郑江萍,雷震.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2,15(11):1562-1564.
[4] 王丽莎,梅妹.栀子苷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26-31.
[5] 朱江,蔡德海,芮菁.栀子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草药,2010,31(3):198-200.
[6]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4(5):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