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发挥临海临港的优势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在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际产业转移两大机遇,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大连临海、临港的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大连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大连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情况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53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7%。今年一季度,完成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8.7%,同比增长13.7%,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形成以大连船舶重工、机车、冰山、机床、重工起重、瓦轴等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企业。同时还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中国一重、中远集团、一汽集团、中船重工、北方车辆等中央及外埠企业的大项目开工建设;三洋、丰田、蒂森克虏伯、THK、STX、塞迈等4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在大连投资建厂。另外,金重、创新零部件、大冶轴、大正船业等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大连装备制造业的新生力量。目前,产值超10亿元的有45户,大连船舶重工、冰山集团、机床集团、重工起重集团、中远船务等5户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大连船舶重工、机床集团也分别跻身世界同行业第四位和前九强。装备制造业的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车零部件、机床、重工设备等产业开始显现集群效应。国家“十一五”提出装备制造业攻关的16项重大专项中,大连占了8项。
  
  二、大连装备制造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在2007年,为了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大连市委、市政府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从发挥大连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出发,在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通过了《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临港临海优势,加快“两区一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两区一带”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围绕《意见》提出的“建设六个产业基地、做强七个优势产业”的要求,大连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工业投资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全市共组织实施2234个工业项目,总投资2240亿元。其中在48个大项目中,装备制造业有29个,投资总额达771亿元,占总投资的34.4%。大连中远造船、大连船舶重工长兴岛项目等12个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一重加氢千吨级加氢反应器生产线、鞍钢—大连船舶重工钢材配送中心、机床集团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改造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2009年63个重点工业项目中,装备制造业项目有39个,占62%。
  1、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围绕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积极努力在重大技术装备方面取得新突破。到目前,重工起重50—90型船用曲轴已生产34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9年计划批量供货2000套,成为国内最大的1.5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基地,并进入世界风电制造厂商的前10位。机床集团研制的电主轴、滚珠丝杠等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实现批量化生产。随着一汽大众30万台轿车发动机和道依茨柴油发动机项目的投产,大连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基地之一。大型船舶、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散料输送和冶金设备、船用螺旋桨、船用阀门、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核环吊、核压力容器、加氢反应器、兆瓦级风电机组、工业制冷设备、轴承、互感器、线路瓷绝缘子等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以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调整。认真贯彻产业政策,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大连机车旅顺基地、一重加氢核电基地、大连船舶重工长兴岛基地、中远大连造船基地、船舶重工高新平台、中远船务海洋工程、万邦海洋工程和修造船、大连船柴和大连船推扩能、重工起重船用曲轴、风电机组扩能、橡塑机大型挤压造粒机组、赛迈道依茨拖拉机、博格瓦纳自动变速器、瓦轴集团风电轴承、大电瓷特高压复合绝缘子及空心瓷套、大锅炉环保节能工业锅炉、大高阀核电阀门、大耐泵业和深蓝泵业核电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3、以加快技术进步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业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50户,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6户。与理工大学、海事大学、交通大学以及化物所分别建立的研发平台,有效推动了产学研合作全面深入开展。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条件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争取国债资金和省市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装备和配套产品研制项目。大连机车研制的我国首台9600kW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正式下线;船舶重工承建的国内首座国际上最先进的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交工;重工起重在国内首家独立成套研制成功三峡700兆瓦水轮机转轮上冠、下环、叶片。重点支持了3兆瓦风电机组及配套用增速机轴承、发电机,船用曲轴,新型机车用涡轮增压器,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核用泵、阀等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橡塑机股份研制的大型挤压造粒机组国产化项目进入试制加工阶段;大连电瓷研制的特高压1000kV交流、±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用大吨位、高强度等级悬式瓷绝缘子挂网运行。
  光洋科技成功研制的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和14轴5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成为国家总线式数控系统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单位。机床集团研发的新一代大功率高速精密电主轴,中空强冷滚珠丝杠副等产品综合性能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机床集团、光洋科技、大森数控等企业研制的中高档数控系统开始装备国产数控机床;中国一重自主开发的核岛一回路大型关键锻件,首先应用于红沿河一号机组,因此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制造,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深蓝泵业、大高阀门等企业自主研发的核泵、核阀,被国家指定为核电工程配套产品。
  在国家确定的16大类重大装备研制攻关项目中,大连市在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石化装备、铁路和城轨交通车辆、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重大装备配套等6个领域取得新进展。随着核电、风电、汽车发动机、船舶造修和海洋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和实施,产业聚集和产业拉动效应日趋呈
  现,开创了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三、大连发展装备制造业工作思路
  
  1、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国家制定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调整规划,根据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的具体情况,将制定大连市的振兴装备制造业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调整规划。利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建设。在部分传统产品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今年要着力引导企业向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高速机车、新材料、节能环保产品等新兴产业进军。重点支持风电、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海洋石油工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特高压输变电产品等一批国家拉动内需中重点投资领域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及配套产品的研制。
  2、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加快“两区一带”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具有牵动作用重大装备项目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在2009年内,继续推进中远大连造船项目、大连重工起重船用曲轴二期和1.5兆瓦风电扩能项目、大连船舶重工高新平台和在长兴岛的修船项目、大连机车旅顺总装基地项目、一重加氢公司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中远船务海洋工程项目、大连机床重大型数控机床项目、瓦轴重大精密轴承的研制和扩能建设项目、大连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项目、橡塑机大型挤压造粒机国产化项目、大连船柴和大连船推在三十里堡扩能新建等项目建设。
  3、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共同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大连设立总部,加大对企业在重大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全行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扶持一批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围绕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全市工业开发新产品2100项,新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户。加强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管理和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要调动社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选择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的方向和领域,组织重点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战略联盟”进行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4、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抓好外商投资产业方向引导,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企业聘请国外专家和技术人才,多种方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先进技术;支持出口导向型企业从贴牌加工向发展自主品牌转变,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把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并将出台包括资金补助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5、创造产业集聚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做好重点产品的配套工作,拉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围绕大连市已形成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汽车发动机、风电、核电、高压输变电、港口机械、橡塑机械等优势产业,组织相关企业进行专项对接,提高本地区产品的配套比重。制定措施,鼓励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替代进口产品。
  6、积极谋划新的重大项目建设。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积极谋划新的重大项目,通过争取国家重点项目规划布局、依托大连临海临港条件和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在连投资,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档次和水平。
其他文献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百年罕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湖南省长沙市装备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振兴装备制造,实现弯道超车?我们认为要始终围绕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抢抓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机遇,全面提振信心促发展,应对挑战保增长,抢抓机遇调结构,全力打造长沙工业新形象,助推长沙
期刊
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著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沈阳装备制造业在逆境中前行,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今年一季度,沈阳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24.3%;实现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21.7%;实现利润19.6亿元,增长17.2%。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辽宁省、沈阳市近年来“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和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抉择,也得益于沈
期刊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湖北时,作出的“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指示,2007年6月,中共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湖北打造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基地一枢纽”建设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首当其冲地排在第一位。因此,加强
期刊
一、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陕西省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五”和“二五”时期,国家布局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17项在西安,投资23.6亿元,其中工业占70%,形成以电工、机械、纺织为主的工业基地。第二阶段:“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建立战略后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国防和军工布局,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在西安落户,奠定了国防和军工产业基础。第三阶段:改革
期刊
从汉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建筑队到“湖北省建筑业综合实力二十强企业”,华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只用了10年时间。而在2001至2007年的6年间,华天建设总承包建设量即超过150万平方米,惠誉花园、福星城市花园、金色华府、汉口春天、水岸星城……,一个比一个体量大,一个比一个品位高,华天建设在武汉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逐渐成长为一支建筑行业里的“铁军”。    然而,这支铁军的带头人,曾手捧令人
期刊
英山县金家铺镇财政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强素质,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做到不断创新、重点突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先后被市县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服务三农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共有16人次获县以上表彰。    一、高度重视强组织,三项并举    1、加强领导建专班。成立以所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专班,制订详尽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全体职工具体抓,创
期刊
当金融风暴袭击全球时,我国许多企业感到丝丝寒意,然而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金诚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却一片春意浓浓、热气腾腾: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工人们个个精神饱满,一条条生产线川流不息,一件件产品在先进设备的检测中过“关”。尽管经济寒冬也给这家企业带来了影响,但企业上下凝心聚力,“危”中求“机”,积极应对挑战树信心,苦练内功强队伍,仍然呈现出“春暖花开”的态势。    早春时节多喜事    创建1
期刊
全球经济风声鹤唳,粤、浙、苏、沪出口企业尤处在风口浪尖,出口增长速度迅速滑落,2008年11月份甚至出现了3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业内人士形容:“外贸下滑为历年来少见,这个冬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漫长。”  日前,在南京召开的“2009年促进进出口增长与风向防范高层论坛”上传出消息,由于全球金融海啸的蔓延,作为全国出口大省的江苏,目前出口企业在手的交易订单大幅减少,仅仅为上一年度的3-6成。作为开放
期刊
福州市    一、明确目标,强化运行监测与调度,提高服务水平  一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正确把握调整时机和力度,密切跟踪分析重大政策出台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深入分析挑战机遇,把握正确发展方向。二要进一步健全监测服务体系,建立企业产值下滑预警机制,及时找到产值波动的原因,寻求对策,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三要继续发挥福州市促进工业发展服务与协调小组作用,将工业运行调度和服务企业
期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给湖北省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不少企业遇到了困难。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以下简称“省企联”)迅速作出了反应,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为企业克服当前的困难,贡献了一份力量。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寻求对策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陷入了困境,为了帮助企业理清思路,分析形势,从容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