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做到国家要有高峰、区域要有高原、省里要有高地。”
近日,在国家卫健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在几个重大疾病领域布局国家医学中心。“这些是我们为打造国家高峰、区域高原不断扩容的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对于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今年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对于“十四五”期间推行分级诊疗指出了明确方向。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工作,是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分级诊疗目标的重要措施。”焦雅辉说。
与传统医院不同
当前,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布局,那么,这两个中心和传统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有怎样的区别?中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
据焦雅辉介绍,“两中心”与传统医院不同,“两中心”的建设工作,要求的是医教研防管的全方位提升。
焦雅辉表示,“两中心”不仅和普通医院一样,可以看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国家医学中心,更多的是要瞄准那些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医疗领域、前沿问题,把国家医学中心作为一个平台,集聚各方面的资源,包括基础研究、转化应用。作为一个平台,在医疗领域国家医学中心,尤其要瞄准解决“临门一脚”“卡脖子”的问题。
在教育层面,则是要为国家培养更多学科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这也不同于医院自身简单的医生培养。
“科研方面,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承载着科研创新,包括发挥医学科技领域的领军作用,而这些是一个普通的医院所不能承载的。”焦雅辉说,另外,在公共卫生领域,将同济医院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一些大医院所能承担的重大公共卫生任务,是其他医院不可比拟的。
而在管理方面,最近几年国家癌症中心和心血管中心每年都发布年度报告,这项工作不是一家肿瘤医院或者一家心血管医院能够做到的。“从功能定位来讲,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跟一个普通医院是不一样的。”焦雅辉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围绕明确的功能定位,相关部门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方面,对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扩容;另一方面,进行区域均衡布局,并且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2019年在8个省、10个项目中进行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通过这些试点,我国逐步实现了区域均衡布局的目标。
“经过跟踪和评估发现,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河南进京看病的患儿数量大幅度下降,已超过50%,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下一步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向更大范围和领域推广,最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目标。”焦雅辉说。
事实上,区域医疗中心的均衡布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对口帮扶,也是实质性输出,是对管理、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实质性输出,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布局。
在此次发布会上,有一个优秀的案例被反复提及,就是复旦中山医院在福建厦门办的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为了实现大病不出省,我国建立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那么,在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方面,相关医院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中山医院在厦门医院建立了12个工作站,由两位院士分管,另外10位都是非常知名的主要疾病专家,這些团队定期到厦门医院工作,参加门诊、手术和疑难杂症的诊治。
“我们安排高端人才,如学科带头人,每周都会定期到厦门医院工作,解决疑难疾病等问题。我们还有一些骨干医生,主要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会长期驻厦门医院。另外,还有一些较高资历的主治医生,这样可以解决厦门医院的人才问题。”
同时,中山医院还把很多先进技术平移到厦门医院,如外科技术、诊断技术,这些技术填补了福建省技术方面的空白,其中有44项填补了厦门市的技术空白。
一些在亚洲或国内最原始创新的、最先开展的技术,如二尖瓣置换术,第一年就是在厦门医院开展的。
在医疗和医学研究方面,医院也在开展很多研究,包括专利的技术转化和专利的技术申请,这些都是在厦门开展的。
据了解,在教育培训方面,凡是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工作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在当地招聘的还是最新引进的,都要先到总部进行培训后,再返回厦门医院。“这样就将中山医院的规范和标准平移到了厦门医院。”樊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