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村哈萨克人驯鹰的人类学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j2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也造就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在人类学里面这被称作生态文化圈。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民族,通过对自己所处地域环境和生态的改造,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了自身具有本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下逐渐形成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在新疆哈巴河县S村的哈萨克族,因为长期生活于山地草原的生态文化圈之中,主要包括植物、迁徙的野生动物、人和饲养的牲畜等组成,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鹰猎文化,在此我们将新疆S村哈萨克人的鹰猎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哈萨克人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了何种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生活。
  【关键词】:哈萨克人;驯鹰;狩猎;功能
  一、S村的生态
  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讲,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人类与自然是互动对话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斯图尔德根据迁移,工作时间等分析对群的社会互动,并指出环境与文化并不是两个不同方面,而是辩证式的相互因果关系,这也是文化生态学对于人与栖息地关系研究的贡献。
  哈巴河县S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阿勒泰山脉中段西部南麓,距乌鲁木齐685公里,东距阿勒泰180千米。禽类有:天鹅、雪鸡、金雕等珍稀类。森林植物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药用植物有:沙参、冬虫夏草等。
  动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其密切相关。它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业生物物种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通过对动植物物种不断驯化和选育的结果。
  二、村民的生计模式
  游牧是一个具有流动性的生计方式,绝大多数牧人依赖自然生长的草场提供生计基础,放着牛、羊、骆驼等各类群居动物,并依靠畜类提供的肉、奶、奶制品、毛皮等产品维持生计和生活。游牧是牧业生产适应草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家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生产方式,是以环境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最佳选择,转场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适应性表现形式。
  S村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日光能、水等,并且有哈萨克人劳动的不同程度的干预,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网络结构。其中,白桦林、苜蓿等绿色植物是初级生产者,它从土壤吸收矿物元素和水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一切家畜和野生动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最基本的来源。草食动物是一级消费者,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由于它可将所采食的植物体转化成肉、奶、皮、毛等产品,又可称为次级生产者。马、牛、羊、骆驼等动物把植物有机物转化为动物产品,从而提高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速度外,还通过放牧行为如采食、践踏、排泄粪尿等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以马、牛、羊等动物为营养源的狼、狐狸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它在整个S村的生态系統中,与草食动物相比虽居次要地位,但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游猎生计方式中的人群与栖息地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群体之间的互动非常清晰。
  三、鹰的驯化
  训鹰人训练听话的猎鹰需要投入很大的心血,需要细心地饲养和仔细地关照。驯鹰一般有两个过程,首先是进行室内驯鹰:驯化雏鹰前,要把最好吃的喂给雏鹰,尽可能快的让它增膘,再通过增加肌肉来使鹰变的更加有力量。驯鹰的过程中要先给鹰拉膘,不但不去给它进食,而且给它洗胃。给鹰洗完胃之后再用热水给它洗澡,使其不断的出汗。用一个皮眼罩去蒙住鹰头,使它看不见东西,再用皮绳拴住鹰脚。晚上就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粗绳子或木棍上,驯鹰人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绳子,使鹰无法站稳和睡觉。连续几个昼夜,鹰会被弄得精疲力尽和“失忆”的状态,困倦到极点而摔落下来,这个叫“熬鹰”。这时候要往鹰头上泼冷水,让它醒过来,然后给它喂饮盐水,但不喂食物。大概半月之后,等鹰饿得只剩骨头时再喂食。喂食时,驯鹰人把兔子等动物的肉放在手臂的皮护套上,让鹰过来啄食。长期饿肚子的小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把自己跟鹰的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小鹰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等小鹰消除了对人的恐惧和敌意后,室内的调驯也就结束了。第二个过程是室外驯鹰:驯鹰人将活的兔子绑在野外的草地上,摘掉鹰的眼罩,让它从空中练习俯冲叼兔。等它捕捉到食物后,不让它吃,让它反复叼兔,到最后再让它吃,不断的跟鹰说话,让它熟悉主人的声音,等鹰长大后,猎鹰就可以识别出主人的声音了,慢慢的让猎鹰熟悉各种猎物的气味,需要花两至三年的时间,一只听话的猎鹰,据说一年可以捕获到近百只猎物,哈萨克训练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在哈萨克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口头驯鹰绝学。
  四、鹰与狩猎
  哈萨克人最喜爱驯养的鹰是金雕,哈萨克语是“布尔古特”。驯养一只珍贵的“勃尔古特鹰”,其可以擒获到狐狸,黄羊,狼甚至是小熊。马林诺斯基认为,人的基本有两类需要:生物需要和文化需要。他认为,为了满足生物需要,人就要生产实物,缝制衣服,建造房屋等非自然的方式,而在这个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人就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衍生的环境,既所谓的文化。这个用文化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动,就是所谓的功能。哈萨克人的驯鹰在于传承,用来获取猎物(即食物),并在其中构建了一套属于哈萨克人自己特有的文化。
  五、驯鹰的政策与对策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猎手,所猎获之物,都要归功于勇猛的猎鹰。现代驯鹰的目的是一种民族传统运动。哈萨克民间驯养猎鹰活动中所体现的是对民族传统的恪守和对猎鹰的一种特殊情感。
  由于被猎捕的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所以在很大程度上S村哈萨克人减少了驯鹰捕猎的活动,在冬季节日活动中,会用饲养的家兔、饲养鸡来作为狩猎对象。这样既不会对保护动物造成损害,也可以很好的传承驯鹰文化。
  六、结语
  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他认为文化不是封闭于人们头脑之内的某种东西,而是存在于公共符号之中,透过这些符号社会成员彼此交流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精神以及其他观念,并传承给下一代。用哈萨克人自己的观点来解释鹰对于他们自身文化独特的世界观,人观和社会观背景的理解。
  把捡来的死亡鹰充分利用,将其头、爪、毛钉在床边上或者屋顶上,以示崇拜,并认为可以驱邪、吉祥平安。还有牧民将鹰的羽毛扎在自己心爱的幼畜身上,以示平安。如果来了远亲,主人会送上一撮鹰哈萨克族的先祖把鹰作为图腾崇拜的习俗流传至今。过去,哈萨克族人还会羽毛,表示祝福。
  哈萨克人不仅驯化鹰,也敬仰鹰,因为鹰象征着勇敢,这是在草原上放牧的哈萨克人最崇敬的精神。哈萨克人对鹰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鹰的驯化并进行捕猎正是草原生态文化圈这一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正是草原游牧,捕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哈萨克族的驯鹰文化。生产方式必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生产方式又是孕育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所以对生态文化圈的研究以及民族生产方式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的相关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 政协哈巴河县委会编.哈巴河县文史资料.第一辑[M].乌鲁木齐艺:林印务中心,2014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的中国建筑学界,对于文化建筑的公共性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以政治学中公共性理论的概念为背景,着重对于中国当下文化建筑设计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关于在公共性理论在文化建筑设计上意义的见解。  【关键词】:公共性理论;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研究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大批城市文化建筑应运而生。各大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这些文化设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在其著作《思考俄罗斯》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斯堪的纳斯拉夫”一词,认为俄罗斯文化是北欧文化和南欧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并且明确了一个论断“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本文通过了解利哈乔夫关于俄罗斯文化属性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利哈乔夫思想中的俄罗斯文化“南北观”及“非东方性”,并对此做出一些论断。  【关键词】:利哈乔夫;斯堪的纳斯拉夫;非东方性  一、20世纪的同龄
期刊
【摘要】:“??”句式是韩国语中比较特殊并且使用广泛的句式之一。“??”句式是由辅助谓词“??”和其先行成分构成的句式,因此,本文首先,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辅助谓词进行论述;然后,从句法的角度,根据“??”先行成分的不同对“??”句式进行分类分析。出现在“??”前的成分可以分为三类:连接词尾、终结词尾和依存名词。  最后,本文將从语义的角度剖析各类句式中“??”体现出的不同意义。通常情况下,“?
期刊
【摘要】:文化是文明的薪火传承与国家的精神内涵。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一种国家意识,引导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究其根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之中。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入手,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曾经,中华
期刊
【摘要】:西汉立国之初,百废待举,统治者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与此相适应,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政治统治的指导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既是对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的承继,又基于现实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了适应汉初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汉初黄老之学中的诸多理念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治理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汉初社会现实与黄老之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总结汉初黄老之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意
期刊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2005-2015年)关于文化语言学论文进行整理,总结出这十年文化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词义、语法、文字、交际称谓、专名、语言接触和教学七个方面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中得出:近十年文化语言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研究领域  一 引言  “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名称是方言
期刊
【摘要】:言据性是体现交际双方互动的一种语言手段。通过对汉语书评语篇的言据性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据素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解读书评的语篇特征;也可以根据各个据素的使用,分析其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尤其是书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给汉语书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言据性;汉语书评;据素;人际功能  一、引言  言据性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学现象。它又可以称为可证性、实据性等。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杨林秀
期刊
【摘要】:中国丰富的菜肴, 生动地反映了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因此, 研究中国菜肴的翻译也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与菜肴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翻译中国菜肴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应该遵循的方式和技巧。  【关键词】:中国菜肴;翻译技巧;传统饮食文化  一、中国菜肴翻译的现状分析  中国历来对吃很讲究的国家。中国饮食文化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高超的烹调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用一句老
期刊
【摘要】:行书不论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还是在书法史中所的位置都非常的重要。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这是一种普遍性的认知。其表现自产生时起,历久不衰涌现了大批名家名作,其他所有书体与之相比均远远逊色。行书能兼容其他各体,自由度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同时行书应用最广泛、最便捷、最丰富,符合文化人乃至大众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行书;真草;规律  一、行书的形成  “行书”最早却见于西晋
期刊
【摘要】: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日趋繁盛,蔚为大观,官绅士人与佛教的交集日趋扩大,王安石与佛教的渊源也十分深厚,他与众多高僧交情深厚,佛家思想也与儒家思想一道在其思想和作品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本文将着眼点放在王安石的佛词上,试探索其与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王安石;宋词  佛教自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发展至唐宋时期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文学家们的思想和作品当中虽然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佛家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