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内涵是指由于学生个体的经验、学识、情感、价值观等不同,从而赋予文本以不同的意义。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定义深刻揭示了阅读行为的本质。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让思维不再拘束
学生在自主进行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来进行阅读体验的释放和碰撞。教师应创造这样的一个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由交流、无话不说、无题不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更易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差异性,最终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
案例描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了整个故事的结果,是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高度概括,赞叹之情蕴于其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考:这“13年”司马迁是怎么样度过的?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就会通过对文本的搜索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进行思考。有学生回答:“司马迁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有学生利用关键语句来回答:“他尽力克制自己”,“写下一行行公正的隶书”。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司马迁当时生活的艰苦,使学生们理解这就叫做“发愤”,从而才能完成这本“前无古人”的巨著。这样使学生领悟到了“耗尽……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完成史书的宝贵精神是前人所没有的,学生的感悟在读文、思辨、交流中逐渐深刻、升华。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让指导不再拘泥
同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由于每个学生课外学习内容的不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同时个性的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的特点。
案例描述:《梦圆飞天》一课中有一段杨利伟在与家人通话时描述眼中看到的太空中神奇美妙的景色的话:“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对拥有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理解本段内容并不困难,学习本文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整理和提高;而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提出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黑夜”、“哪里来的金边”,教师要用尽量浅显的语言来解释,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让阅读留下证据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很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而阅读摘录卡和阅读成长记录袋的运用可以给学生的阅读历程留下印迹,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发展状况。阅读记录卡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自由的表达,把对已读内容的思考和已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定期整理记录卡,放入成长记录袋,定期进行交流。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案例描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阅读完《小王子》之后,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对作品中喜欢的人物发表看法,然后再将学生的评论整理装订,课后在班级内相互传阅、相互评价。学生之间通过阅读“自己”的评价,达到了自我反馈调节、主动求发展的目的。同时,请家长参与评价检测,对学生阅读过程、读书质量的跟踪记录也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在家中朗读课文,我们让家长评价,坚持记录,教师就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家长统计评价学生每个星期、每个月、每个学期的阅读总量,看到了孩子成长的艰辛历程,与孩子共同体味成功的甜蜜,与老师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无论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家长的评价,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过程应始终保持动态化,其目的就在于促进评价对象即学生循序渐进地转变与发展,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阅读行为活动记录和表现反馈,使评价处于开放的良性循环之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内涵是指由于学生个体的经验、学识、情感、价值观等不同,从而赋予文本以不同的意义。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定义深刻揭示了阅读行为的本质。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让思维不再拘束
学生在自主进行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来进行阅读体验的释放和碰撞。教师应创造这样的一个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由交流、无话不说、无题不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更易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差异性,最终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
案例描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了整个故事的结果,是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高度概括,赞叹之情蕴于其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考:这“13年”司马迁是怎么样度过的?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就会通过对文本的搜索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进行思考。有学生回答:“司马迁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有学生利用关键语句来回答:“他尽力克制自己”,“写下一行行公正的隶书”。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司马迁当时生活的艰苦,使学生们理解这就叫做“发愤”,从而才能完成这本“前无古人”的巨著。这样使学生领悟到了“耗尽……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完成史书的宝贵精神是前人所没有的,学生的感悟在读文、思辨、交流中逐渐深刻、升华。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让指导不再拘泥
同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由于每个学生课外学习内容的不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同时个性的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的特点。
案例描述:《梦圆飞天》一课中有一段杨利伟在与家人通话时描述眼中看到的太空中神奇美妙的景色的话:“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对拥有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理解本段内容并不困难,学习本文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整理和提高;而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提出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黑夜”、“哪里来的金边”,教师要用尽量浅显的语言来解释,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让阅读留下证据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很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而阅读摘录卡和阅读成长记录袋的运用可以给学生的阅读历程留下印迹,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发展状况。阅读记录卡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自由的表达,把对已读内容的思考和已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定期整理记录卡,放入成长记录袋,定期进行交流。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案例描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阅读完《小王子》之后,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对作品中喜欢的人物发表看法,然后再将学生的评论整理装订,课后在班级内相互传阅、相互评价。学生之间通过阅读“自己”的评价,达到了自我反馈调节、主动求发展的目的。同时,请家长参与评价检测,对学生阅读过程、读书质量的跟踪记录也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在家中朗读课文,我们让家长评价,坚持记录,教师就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家长统计评价学生每个星期、每个月、每个学期的阅读总量,看到了孩子成长的艰辛历程,与孩子共同体味成功的甜蜜,与老师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无论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家长的评价,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过程应始终保持动态化,其目的就在于促进评价对象即学生循序渐进地转变与发展,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阅读行为活动记录和表现反馈,使评价处于开放的良性循环之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