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朋友,周末没事时喜欢开着私家车带我玩儿。每次提前到了,他总会下车,给我打开车门,然后将手遮在门顶,迎我上车。我们一起吃饭,新上了菜,朋友总会将菜转到邻座,转完一圈,最后一个夹菜的必是自己。他敬别人的酒,第一轮先敬张三,第二轮必先敬李四,以此循环,绝不会使任何人有被冷落的感觉。他的每一个举止,都在告诉你:这是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人,心中时刻装着别人。
在网上看过一视频。某个穿着时髦的女子在咖啡厅等待服务员端上饮料时,将一双脚搁到了桌子上,服务员温言制止,没想到此女子像一头被激怒了的母狮立即扑上前去,将一口一口的唾沫吐到服务员脸上。我不知这个女子是否有良好的家世,也不知道她的职业如何,但我知道这个人毫无教养。
教养是一张没印文字的名片,它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着他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过往经历、对他人的态度,呈示着其内在的素质与品性。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你的善良、我的善良融汇成了这个世界的温暖,你的真诚我的真诚构筑了这个世界的友好,遇到什么事,先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能施以援手的施以援手,能付出包容的付出包容,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春意。相反,假若我们事事只想着自己,行为粗俗、举止刻薄,我们面对的世界就会缺少人味。
不在乎教养的人常有一种认识:只要有了权、钱、名等标志着世俗成功的东西,就有人趋奉,自己态度是否谦逊,做事是否令人舒服,无所谓。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你有了权、钱、名,确实可以威风八面,但那是你的事,别人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相反,你没有教养却会实实在在伤害别人的利益或自尊,降低他人对你对这个世界的评价。
教养、教养,既要教,又要养。教我们的是父母、老师。一個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完全是一张白纸,没有是非曲直善恶的观念,后来有了这样的观念,是父母与老师教给我们的。教养的第一个含义是接受良好的初教育。但父母、老师不是神仙,不能保证教你一次几次,你就会一辈子善良、高尚。一个人真正要善良、高尚,要让别人与你打交道时觉得舒服,还得反复涵养自己的品性。所谓修身,所谓“研几”,所谓自省,做的都是这方面的功课。早年的曾国藩说话硬梆梆,经常跟人发生冲突,五十来岁以后变得包容、温情,他的品性就是“养”出来的。没有这种“养”,“教”未必能落到实处。
仔细想来,个人的辉煌也好,平淡也罢,最后都会归于尘土,在这个世界上,最终不朽的是我们留给后人的灵魂的东西,是我们在别人心中的映像,是我们写在大地上的让后人仰望的教养。
在网上看过一视频。某个穿着时髦的女子在咖啡厅等待服务员端上饮料时,将一双脚搁到了桌子上,服务员温言制止,没想到此女子像一头被激怒了的母狮立即扑上前去,将一口一口的唾沫吐到服务员脸上。我不知这个女子是否有良好的家世,也不知道她的职业如何,但我知道这个人毫无教养。
教养是一张没印文字的名片,它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着他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过往经历、对他人的态度,呈示着其内在的素质与品性。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你的善良、我的善良融汇成了这个世界的温暖,你的真诚我的真诚构筑了这个世界的友好,遇到什么事,先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能施以援手的施以援手,能付出包容的付出包容,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春意。相反,假若我们事事只想着自己,行为粗俗、举止刻薄,我们面对的世界就会缺少人味。
不在乎教养的人常有一种认识:只要有了权、钱、名等标志着世俗成功的东西,就有人趋奉,自己态度是否谦逊,做事是否令人舒服,无所谓。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你有了权、钱、名,确实可以威风八面,但那是你的事,别人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相反,你没有教养却会实实在在伤害别人的利益或自尊,降低他人对你对这个世界的评价。
教养、教养,既要教,又要养。教我们的是父母、老师。一個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完全是一张白纸,没有是非曲直善恶的观念,后来有了这样的观念,是父母与老师教给我们的。教养的第一个含义是接受良好的初教育。但父母、老师不是神仙,不能保证教你一次几次,你就会一辈子善良、高尚。一个人真正要善良、高尚,要让别人与你打交道时觉得舒服,还得反复涵养自己的品性。所谓修身,所谓“研几”,所谓自省,做的都是这方面的功课。早年的曾国藩说话硬梆梆,经常跟人发生冲突,五十来岁以后变得包容、温情,他的品性就是“养”出来的。没有这种“养”,“教”未必能落到实处。
仔细想来,个人的辉煌也好,平淡也罢,最后都会归于尘土,在这个世界上,最终不朽的是我们留给后人的灵魂的东西,是我们在别人心中的映像,是我们写在大地上的让后人仰望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