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高等教育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各高校的目标,因此需要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的新特点,进而说明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国际化发展的阻碍,因而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改革方向也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前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高等院校已经把国际化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然而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的诸多方面显现出与国际化发展不相协调,尤其是关系到资源分配和科技工作者切身利益的科研评价体系,势必要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不断改革。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呈现的新特点
科研创新历来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工作重点之一,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及学科,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战略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快速发展,各高校科研工作已经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1、国际科技合作加速,成为高校发展的新目标。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很多高校和科学工作者认识到,单凭自身力量或小团队力量无法完成复杂程度高、涉及领域广的科研项目,产生有深远价值的科技成果,因此开始谋求与国内外同行协作,从小作坊式的科研向大科研转变。我国政府部门对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几年由政府主导的双边或多边政府间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外国政府或民间组织发起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正在吸引全球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申请热情高涨,如欧盟FP7项目、地平线项目、全球创新计划等;我国很多高校与外国高校、外资企业之间,也达成了全球性产学研战略合作意向。
2、自发式、分散化、临时性的国际科技合作行为,过渡到有规模、有组织、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建设。截至目前,科技部认定了44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简称“国合基地”),我国高校在参加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基本采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的合作思路。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发展,一批国合基地逐步走向成熟,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3、国际合作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是6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结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空前活跃,国际合作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如国际合作论文、国际合作项目、外汇科研经费、国际专利、国际专著等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期刊或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科技合作的成效显著,同时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科研成果。
三、国内高校现有科研评价体系无法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
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但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不适宜高校国际化发展目标,制约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研评价重数量、轻质量。目前国内高校采用的科研评价体系多数是以成果数量评价为主的量化评价体系。量化指标包括:发表论文数量、论文引用次数、获得项目资助数和经费数、获奖数、专利数等等。与科技工作者自身发展和利益相关的各类评审,往往都有较高的数量底线,这带来了近些年科技成果数量暴涨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造成了科技工作者过分追求成果数量和短期利益的弊端,与国际科技合作要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的目标不相符合。
2、科研评价重个人业绩、轻团队成绩。目前国内高校采用的科研评价体系基本都是强调个人主要业绩,如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论文、主持项目、第一发明人专利、获奖成果负责人等。其他参与的科研项目或参与撰写的论文等基本忽略,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中几乎不占权重。如果发表一篇高质量的第二作者论文不如一篇一般质量的第一作者论文,这样的体系机制下,不仅降低了科技工作者协同合作的热情,使国际科技合作动力匮乏,更阻碍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3、科研评价没有均衡考量研究类型和学科不同。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一般只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区分,但对自然科学下的不同研究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标准一致;有些高校对不同一级学科的评价做了一定区分,但二级学科就采用统一标准。实际上,不同学科小类、不同研究类型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形式可能差异很大,科研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变化。评价标准统一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也制约了国际科技合作向着多学科协同合作方向发展。
四、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
针对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的新特点,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变革,建议先从现有的国合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内部开始试点,健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使之与高校国际化目标协调统一。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盲目追求成果数量,鼓励科研工作者重视积累、厚积薄发、鼓励协作取得重大科技进展。并且针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学科小类,做平行比较。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和信用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2、重视科研效益,综合考虑投入产出。目前很多政府类项目是申请难、结题易。申请时评价严格,但结题流于形式,走过场。因而有些科技工作者也是重申请、轻结题。合理评价投入产出,有助于科技工作者专注做好项目,而不是疲于各类项目申请。
3、重视团队成绩,肯定个人对团队的贡献。合理评价个人在团队成果中的贡献,有利于提高科研合作的积極性。
4、引入动态评价机制。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仅是在某一时间节点上衡量研究者过往的业绩表现,而尚在进行中,成果未形成的项目价值,都忽略不计。引入动态评价,综合考虑过往业绩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价值,有助于发现有潜质的项目和积累重大科研进展。
5、构建学术特区,率先实行国际接轨的科研评价体系。鼓励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跨学科合作,尊重个人贡献,保护知识产权,集中优势资源,争取产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五、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参与到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中。在国际化发展的浪潮下,高校科研工作要继续保持优势,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设计尤为重要。适时地推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谋求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共同发展,推动我国和世界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10).
[2]汪静.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一、前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高等院校已经把国际化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然而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的诸多方面显现出与国际化发展不相协调,尤其是关系到资源分配和科技工作者切身利益的科研评价体系,势必要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不断改革。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呈现的新特点
科研创新历来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工作重点之一,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及学科,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战略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快速发展,各高校科研工作已经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1、国际科技合作加速,成为高校发展的新目标。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很多高校和科学工作者认识到,单凭自身力量或小团队力量无法完成复杂程度高、涉及领域广的科研项目,产生有深远价值的科技成果,因此开始谋求与国内外同行协作,从小作坊式的科研向大科研转变。我国政府部门对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几年由政府主导的双边或多边政府间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外国政府或民间组织发起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正在吸引全球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申请热情高涨,如欧盟FP7项目、地平线项目、全球创新计划等;我国很多高校与外国高校、外资企业之间,也达成了全球性产学研战略合作意向。
2、自发式、分散化、临时性的国际科技合作行为,过渡到有规模、有组织、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建设。截至目前,科技部认定了44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简称“国合基地”),我国高校在参加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基本采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的合作思路。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发展,一批国合基地逐步走向成熟,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3、国际合作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是6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结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空前活跃,国际合作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如国际合作论文、国际合作项目、外汇科研经费、国际专利、国际专著等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期刊或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科技合作的成效显著,同时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科研成果。
三、国内高校现有科研评价体系无法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
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但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不适宜高校国际化发展目标,制约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研评价重数量、轻质量。目前国内高校采用的科研评价体系多数是以成果数量评价为主的量化评价体系。量化指标包括:发表论文数量、论文引用次数、获得项目资助数和经费数、获奖数、专利数等等。与科技工作者自身发展和利益相关的各类评审,往往都有较高的数量底线,这带来了近些年科技成果数量暴涨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造成了科技工作者过分追求成果数量和短期利益的弊端,与国际科技合作要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的目标不相符合。
2、科研评价重个人业绩、轻团队成绩。目前国内高校采用的科研评价体系基本都是强调个人主要业绩,如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论文、主持项目、第一发明人专利、获奖成果负责人等。其他参与的科研项目或参与撰写的论文等基本忽略,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中几乎不占权重。如果发表一篇高质量的第二作者论文不如一篇一般质量的第一作者论文,这样的体系机制下,不仅降低了科技工作者协同合作的热情,使国际科技合作动力匮乏,更阻碍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3、科研评价没有均衡考量研究类型和学科不同。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一般只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区分,但对自然科学下的不同研究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标准一致;有些高校对不同一级学科的评价做了一定区分,但二级学科就采用统一标准。实际上,不同学科小类、不同研究类型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形式可能差异很大,科研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变化。评价标准统一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也制约了国际科技合作向着多学科协同合作方向发展。
四、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
针对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的新特点,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变革,建议先从现有的国合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内部开始试点,健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使之与高校国际化目标协调统一。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盲目追求成果数量,鼓励科研工作者重视积累、厚积薄发、鼓励协作取得重大科技进展。并且针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学科小类,做平行比较。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和信用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2、重视科研效益,综合考虑投入产出。目前很多政府类项目是申请难、结题易。申请时评价严格,但结题流于形式,走过场。因而有些科技工作者也是重申请、轻结题。合理评价投入产出,有助于科技工作者专注做好项目,而不是疲于各类项目申请。
3、重视团队成绩,肯定个人对团队的贡献。合理评价个人在团队成果中的贡献,有利于提高科研合作的积極性。
4、引入动态评价机制。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仅是在某一时间节点上衡量研究者过往的业绩表现,而尚在进行中,成果未形成的项目价值,都忽略不计。引入动态评价,综合考虑过往业绩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价值,有助于发现有潜质的项目和积累重大科研进展。
5、构建学术特区,率先实行国际接轨的科研评价体系。鼓励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跨学科合作,尊重个人贡献,保护知识产权,集中优势资源,争取产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五、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参与到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中。在国际化发展的浪潮下,高校科研工作要继续保持优势,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设计尤为重要。适时地推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谋求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共同发展,推动我国和世界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10).
[2]汪静.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