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老师梦寐以求的。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此进行过思考。我们应知道,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是相对的。其本身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没有尽头。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何去做才能高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揭释学习目标
教师首先揭示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
学习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易于学生理解,层次清晰,易懂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另外,学习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这样,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二、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军事上曾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上也应该不上无准备之课。每节课的准备我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备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有细致的考虑。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备学生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因此,教案定稿之后,我一般会抽出三个层次的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问一问我认为比较关键或困难的问题,提前掌握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再次修改教案,这样,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效率自然高。
三、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四、选择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小组是课堂上的基本活动单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的互助、合作组织,不应是作秀的花架子,也不是活跃课堂的形式。课上的内容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思考这部分内容怎么理解,重点掌握什么。课上学生讲解,学生提问,学生再完善。老师评价时只评价小组,个人表现再好,组里有人落后,也不会得到奖励。这样就会使学生真正成了你帮我助的生活和学习伙伴,最终达到班里没有了“后进生”的结果。
对于这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教师的讲一定要体现“精”。
五、当堂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当堂所学知识“当堂清”,做到作业“节节清”是极为有利的。
六、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少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搭配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因此,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素质教育进程,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同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何去做才能高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揭释学习目标
教师首先揭示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
学习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易于学生理解,层次清晰,易懂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另外,学习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这样,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二、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军事上曾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上也应该不上无准备之课。每节课的准备我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备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有细致的考虑。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备学生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因此,教案定稿之后,我一般会抽出三个层次的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问一问我认为比较关键或困难的问题,提前掌握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再次修改教案,这样,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效率自然高。
三、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四、选择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小组是课堂上的基本活动单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的互助、合作组织,不应是作秀的花架子,也不是活跃课堂的形式。课上的内容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思考这部分内容怎么理解,重点掌握什么。课上学生讲解,学生提问,学生再完善。老师评价时只评价小组,个人表现再好,组里有人落后,也不会得到奖励。这样就会使学生真正成了你帮我助的生活和学习伙伴,最终达到班里没有了“后进生”的结果。
对于这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教师的讲一定要体现“精”。
五、当堂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当堂所学知识“当堂清”,做到作业“节节清”是极为有利的。
六、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少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搭配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因此,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素质教育进程,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同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