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东莞松山湖大道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道路景观的设计的新构想:城市道路设计除了满足交通需求,还应以达到建筑美、环境美、动态美的结合,以建设更加便利、舒适的道路。经过多年运营证明,与当初的设计构想基本一致,本文通过对设计思想的回顾和设计回访,对松山湖大道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景观大道;游人空间;街道空间;以人为本;城市设计
1 工程概况
受东莞规划管理委员会的委托,2012年我所在的设计组承担了松山湖大道工程设计。经过实地考察、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大纲构想、综合分析,形成了设计方案。在专家多次评议会后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了施工,于2004年正式通车。
松山湖大道位于东莞市中心城区的南部,是连接东莞中心市区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城市干道,全长16.5公里,设计组承担了由五环同沙立交至松山湖段的松山湖快速干线,全长约8.1公里,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道,路幅宽度100米,标准断面为双向六车道带辅路,涉及范围内设有互通式立交3座、跨河桥一座、跨线桥2座。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年、日温差小。年均气温为22℃,一般年份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3-4℃,正常年降雨量为1800-2000毫米。由于地处低纬、日照时间长,大气对流旺盛,空气的自净能力强。园区属丘陵地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盛产荔枝、龙眼和香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这里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峰峦起伏、连绵不断,岭南佳果-荔枝 大部分为森林植被所覆盖,还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园区生态绿地面积为1425.0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3.98%,人均47.5平方米,是国家标准的6.8倍。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置身于其中,令人留连忘返,是一个在周边地区少见的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
松山湖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融山、水、园为一体,树立“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园区形象。未来的松山湖将是一个既有优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既保持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又兼具现代化大都市的便捷繁荣,是宜居、宜旅、宜商的好地方。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于东莞的几何中心,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8平方公里,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5月,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一项全国典型高新区核心能力测评课题研究中,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承载着东莞新世纪的希望,将引领东莞经济走向新的辉煌,担当着东莞经济科技中心的重要角色。
2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近期),双向八车道(远期);
2)计算行车速度:松山湖大道主线80km/h,辅道40km/h;
3)设计荷载:道路标准轴载 BZZ-100;桥涵 城—A;
4)路面结构:沥青路面
5)平曲线半径:松山湖大道最小半径R=800m,辅道最小半径R=70m,立交匝道最小半径 R=40m;
6)纵坡:松山湖大道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1.85%;辅道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3.3%,立交匝道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5.7554%;
7)道路设计净空:5米。
8)抗震设防烈度:7度;
9)设计排水重现期:主线及立体交叉:3年;辅道:1年;
3 建设定位
随着东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型产业及高科技园不断崛起,交通模式转变,功能的提升,对城市的交通、景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勾画出一个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景观道路,使之既能体现城市的要求,又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景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建设所必须。
4 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道路现状及总体规划,松山湖大道是连接东莞中心市区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城市干道,全长16.5公里,需时10分钟车程。松山湖大道与东部快速路大致呈70斜交,交叉型式为定向式部分苜蓿叶形全互通立交。构成“T”字形直线骨架路网,直线与曲线有机结合的路网布局,打破了以往单调、呆板的城市意向常规,为下一层次的城市景观设计创造了空间。
松山湖大道起点与同沙立交衔接,下穿莞深高速和东部快速路,沿途与规划的蟠龙大道设一苜蓿叶立交衔接;与现状石大公路相交,再设一苜蓿叶立交与石大公路相接。走向基本按照总体规划,周围局部一些路网做了调整,辅道因山就势,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原则。整体线型流畅舒适,“S”型道路,提供了丰富变幻的行车空间。
中间绿化带加宽,变幻行车视野,增大开阔空间,形成气势磅礴的中央绿化带和主辅绿化分隔带景观。立交中央区增设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地道。整条线型符合规划要求。(见图一)
图一
5 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松山湖大道的定位,作为东莞市与松山湖连接的主要通道,应为城市快速路,与两边的街景有很好的衔接,同在一个平面,横断面具体(半幅)为:
(城市休闲绿化带)+4(人行道、非机动车道)+5(绿化带)+8(辅道)+25.75(绿化带)+12.25(机动车道)+5(中央绿化带)=120/2米,全宽120米。
优点:主线、辅线分开,交通互不受影响,与两边结合较好,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结合园林布置,增大了游人空间,中间采用树池花卉形成敞开式隔离,景观效果与人行和自行车交通道路相互互补,最终形成了一条林荫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见图二)
图二
6 道路交叉设计
设计范围内共与东部快速、蟠龙大道、石大公路等几条重要道路相交,按照快速路的设计理念,一般情况下应设置互通立交,因此该三条道路相交节点都设为互通立交。其它道路设为半互通或分离式立交。本文着重介绍与东部快速路的节点立交(见图三)。 根据交通分析,本节点的主要交通量方向除东莞市区向松山湖方向的直行交通外,其次就是东莞市区沿东部快速路向寮步、常平镇方向的交通,故其设计选择了三环苜蓿叶加一个定向匝道的全互通立交型式。定向匝道为主线右进右出。其它匝道为与辅道连接。通过建成几年后的多次现场调查证明:最初的设计交通量预测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不足之处是由于高峰时段东部快速路直行交通量较大,定向匝道进入东部快速路时汇流交通略显局促,从而导致了匝道上车流偶尔有排队现象。当时设计采用的是《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加速车道长度规定的最小值为160m,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提高到最小值为180m,如交通量较大时还要增加10~20m。同时条文说明中还提出了相比国外多数国家的变速车道长度都大于我国的长度规定。加速车道由于长度不足而使汇流欠有序。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在公路的设计中不能只根据规范取一个规定的最小值,更多的应该根据道路设计理论合理的取值。
图三
7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采用柔性路面,设计年限15年,路面允许弯沉值32(1/100毫米)。路面主线: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4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Ⅰ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Ⅰ8cm,6%水泥稳定石粉渣上基层30cm,5%水泥稳定石粉渣下基层 25cm,压实土基;辅道、匝道: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Ⅰ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Ⅰ6cm,粗粒式热拌沥青碎石AM-257cm,6%水泥稳定石屑20cm,4%水泥稳定石屑20cm,压实土基。
8 道路景观设计(效果)
松山湖大道所在的区域是广东的一处风景优美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道路为人们提供的不仅是从一处到另一处的通道,而且要求道路与周围环境配合协调。设计良好的道路能同时满足人、车、环境及景观的需要,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景观设计良好的道路,驾驶人员会因其流畅连续的线形和动态的感觉以及逐渐展开的变化的视野而感到轻松愉快,乘客会因其沿线动态的风景画面而悦目赏,道路是一幅人工与天然协调一致的动静相融洽的风景画。
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是展示市民精神风貌的一件外衣。景观设计包括许多内容,诸如道路、桥梁、广场、路灯、水景、绿景、电话亭、阅报栏、饮水池、街边休息凳、指路牌、路标、标志牌、商店招牌、夜间霓虹灯、激光照射等。城市道路桥梁是一个城市现代文化表现的门面,看城市的风貌就看城市的道路桥梁。
8.1 设计指导原则
●可持续性的原则●合理性的原则●可实施性的原则
1、可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性
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尽量避免采用传统的、整齐的、单调的绿地形式,应当根据生态原理,把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做到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发挥各类植物的所长,构成一个复杂的立体的植物群落。能够在水土保持,改善局部环境发挥巨大的作用,创造优美的城市道路环境。
◆经济的可持续性
东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珠三角地区广东、深圳(香港)等重要城市的衔接点。松山湖大道工程是集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居住、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结合的城市空间结构,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文化的可持续
东莞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现代文化发达,瞩目的松山湖就就位于道路终点附近,现已成为广东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优美的环境润出了朴实的民风,清澈的湖水飘荡着神奇的风韵。在松山湖大道设计中体现出的珠三角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着重地表现了人与环境之间情感的交流,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取得内在的和谐,体现出东莞市文化的亲切感,从而使环境充满人性—乡土感,归属感。道路两侧和中央的各式雕塑小品、奇花异草,表现出广东人民的历史、文化和辉煌。
2、合理性
松山湖大道作为东莞市高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应该树立崭新的松山湖开发区形象,带动整个区域的飞跃。在植物配置上应充分考虑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季节情况,要四季常绿,绿化树种宜选用适宜的植物,做到一年四季花草繁茂的特点。
3、可实施性
松山湖大道新建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道路,桥梁,管线,照明,景观绿化等诸多内容,工程规模宏大,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升景观工程水准,以求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8.2 景观设计定位
重要的城市线形标志性区域;集中体现现代文化与历史时空延续的风貌区;城市的自然景观旅游中心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中心。
8.3 景观设计目标
创造舒适优美,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公共空间系统;建立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丰富松山湖自然风光特色及特有的文化内涵。
8.4 景观的设计对策
1、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建立服务于人的,高品质的人性化时空环境;
2、强化环境空间的形式特征及其构成关系,增强空间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保持并增强该区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引导性;
3、有机组织本片区内景观空间,增强公共空间的舒适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4、尊重历史,保护与利用城市个性环境,努力创造现代文化名城的物质空间;
5、提高非机动车与人行系统的环境品质,强调出行环境的质量,增强连续性和舒适度。
8.5 景观设计构思
景观设计以“实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宗旨,以管理方便为原则;景观设计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顺畅,具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减少不必要的视觉干扰,注重与道路两侧用地结合,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山、水、林等自然资源,创造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道路景观设计在不同区段应有不同的特色。接近东莞市中心区段,着重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风貌,有行政、商业、办公、娱乐等,要求气氛热烈、色彩丰富、设施齐备,营造高度人类文化的空间场所。东部快速路枢纽段,要求整齐,简捷,粗线条,表现出规矩,识别性强。旅游区段,要求宁静、温馨、淡雅,尽量创造自然、安逸的环境。
道路景观序列分为端点、节奏性节点、高潮点及过渡段。
◆松山湖大道道路景观序列端点为——同沙立交;节奏性节点为黄沙河桥涵,——番龙立交;高潮点为——高速公路立交;过渡段为蟠龙立交至石大立交。端点石大立交桥,为进入松山湖景观区的门户,具有引导的作用,临近水岸,空间开阔,可在环行匝道内大面积绿地中装饰一些具有艺术性、风格性的雕塑,使人耳目一新。
9 结语
工程师不能像雕塑家那样自由选择形状,但并非像科学家那样局限于去发现存在的形式。一些道路桥梁设计大师认为,工程师的发明具有视觉和理性两方面的依据,当其中任一条被否定,工程设计就停止了。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缩影,加强道路交通设计、讲究道路景观艺术,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獻
[1]《道路形式与城市景观》(张仲一、卢绍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年9月)
[2]《世界名街》(王占林等编 长春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
[3]《桥梁景观》(Frederick Gottemoeller[美]:BRIDGESCAPE The Art of Designing bidges[Second Edition,2005])
作者简介:
原华,1962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道路工程专业,在深圳从事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工作12年,现为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关键词:景观大道;游人空间;街道空间;以人为本;城市设计
1 工程概况
受东莞规划管理委员会的委托,2012年我所在的设计组承担了松山湖大道工程设计。经过实地考察、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大纲构想、综合分析,形成了设计方案。在专家多次评议会后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了施工,于2004年正式通车。
松山湖大道位于东莞市中心城区的南部,是连接东莞中心市区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城市干道,全长16.5公里,设计组承担了由五环同沙立交至松山湖段的松山湖快速干线,全长约8.1公里,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道,路幅宽度100米,标准断面为双向六车道带辅路,涉及范围内设有互通式立交3座、跨河桥一座、跨线桥2座。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年、日温差小。年均气温为22℃,一般年份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3-4℃,正常年降雨量为1800-2000毫米。由于地处低纬、日照时间长,大气对流旺盛,空气的自净能力强。园区属丘陵地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盛产荔枝、龙眼和香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这里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峰峦起伏、连绵不断,岭南佳果-荔枝 大部分为森林植被所覆盖,还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园区生态绿地面积为1425.0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3.98%,人均47.5平方米,是国家标准的6.8倍。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置身于其中,令人留连忘返,是一个在周边地区少见的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
松山湖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融山、水、园为一体,树立“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园区形象。未来的松山湖将是一个既有优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既保持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又兼具现代化大都市的便捷繁荣,是宜居、宜旅、宜商的好地方。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于东莞的几何中心,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8平方公里,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5月,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一项全国典型高新区核心能力测评课题研究中,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承载着东莞新世纪的希望,将引领东莞经济走向新的辉煌,担当着东莞经济科技中心的重要角色。
2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近期),双向八车道(远期);
2)计算行车速度:松山湖大道主线80km/h,辅道40km/h;
3)设计荷载:道路标准轴载 BZZ-100;桥涵 城—A;
4)路面结构:沥青路面
5)平曲线半径:松山湖大道最小半径R=800m,辅道最小半径R=70m,立交匝道最小半径 R=40m;
6)纵坡:松山湖大道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1.85%;辅道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3.3%,立交匝道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5.7554%;
7)道路设计净空:5米。
8)抗震设防烈度:7度;
9)设计排水重现期:主线及立体交叉:3年;辅道:1年;
3 建设定位
随着东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型产业及高科技园不断崛起,交通模式转变,功能的提升,对城市的交通、景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勾画出一个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景观道路,使之既能体现城市的要求,又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景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建设所必须。
4 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道路现状及总体规划,松山湖大道是连接东莞中心市区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城市干道,全长16.5公里,需时10分钟车程。松山湖大道与东部快速路大致呈70斜交,交叉型式为定向式部分苜蓿叶形全互通立交。构成“T”字形直线骨架路网,直线与曲线有机结合的路网布局,打破了以往单调、呆板的城市意向常规,为下一层次的城市景观设计创造了空间。
松山湖大道起点与同沙立交衔接,下穿莞深高速和东部快速路,沿途与规划的蟠龙大道设一苜蓿叶立交衔接;与现状石大公路相交,再设一苜蓿叶立交与石大公路相接。走向基本按照总体规划,周围局部一些路网做了调整,辅道因山就势,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原则。整体线型流畅舒适,“S”型道路,提供了丰富变幻的行车空间。
中间绿化带加宽,变幻行车视野,增大开阔空间,形成气势磅礴的中央绿化带和主辅绿化分隔带景观。立交中央区增设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地道。整条线型符合规划要求。(见图一)
图一
5 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松山湖大道的定位,作为东莞市与松山湖连接的主要通道,应为城市快速路,与两边的街景有很好的衔接,同在一个平面,横断面具体(半幅)为:
(城市休闲绿化带)+4(人行道、非机动车道)+5(绿化带)+8(辅道)+25.75(绿化带)+12.25(机动车道)+5(中央绿化带)=120/2米,全宽120米。
优点:主线、辅线分开,交通互不受影响,与两边结合较好,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结合园林布置,增大了游人空间,中间采用树池花卉形成敞开式隔离,景观效果与人行和自行车交通道路相互互补,最终形成了一条林荫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见图二)
图二
6 道路交叉设计
设计范围内共与东部快速、蟠龙大道、石大公路等几条重要道路相交,按照快速路的设计理念,一般情况下应设置互通立交,因此该三条道路相交节点都设为互通立交。其它道路设为半互通或分离式立交。本文着重介绍与东部快速路的节点立交(见图三)。 根据交通分析,本节点的主要交通量方向除东莞市区向松山湖方向的直行交通外,其次就是东莞市区沿东部快速路向寮步、常平镇方向的交通,故其设计选择了三环苜蓿叶加一个定向匝道的全互通立交型式。定向匝道为主线右进右出。其它匝道为与辅道连接。通过建成几年后的多次现场调查证明:最初的设计交通量预测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不足之处是由于高峰时段东部快速路直行交通量较大,定向匝道进入东部快速路时汇流交通略显局促,从而导致了匝道上车流偶尔有排队现象。当时设计采用的是《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加速车道长度规定的最小值为160m,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提高到最小值为180m,如交通量较大时还要增加10~20m。同时条文说明中还提出了相比国外多数国家的变速车道长度都大于我国的长度规定。加速车道由于长度不足而使汇流欠有序。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在公路的设计中不能只根据规范取一个规定的最小值,更多的应该根据道路设计理论合理的取值。
图三
7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采用柔性路面,设计年限15年,路面允许弯沉值32(1/100毫米)。路面主线: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4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Ⅰ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Ⅰ8cm,6%水泥稳定石粉渣上基层30cm,5%水泥稳定石粉渣下基层 25cm,压实土基;辅道、匝道: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Ⅰ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Ⅰ6cm,粗粒式热拌沥青碎石AM-257cm,6%水泥稳定石屑20cm,4%水泥稳定石屑20cm,压实土基。
8 道路景观设计(效果)
松山湖大道所在的区域是广东的一处风景优美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道路为人们提供的不仅是从一处到另一处的通道,而且要求道路与周围环境配合协调。设计良好的道路能同时满足人、车、环境及景观的需要,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景观设计良好的道路,驾驶人员会因其流畅连续的线形和动态的感觉以及逐渐展开的变化的视野而感到轻松愉快,乘客会因其沿线动态的风景画面而悦目赏,道路是一幅人工与天然协调一致的动静相融洽的风景画。
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是展示市民精神风貌的一件外衣。景观设计包括许多内容,诸如道路、桥梁、广场、路灯、水景、绿景、电话亭、阅报栏、饮水池、街边休息凳、指路牌、路标、标志牌、商店招牌、夜间霓虹灯、激光照射等。城市道路桥梁是一个城市现代文化表现的门面,看城市的风貌就看城市的道路桥梁。
8.1 设计指导原则
●可持续性的原则●合理性的原则●可实施性的原则
1、可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性
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尽量避免采用传统的、整齐的、单调的绿地形式,应当根据生态原理,把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做到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发挥各类植物的所长,构成一个复杂的立体的植物群落。能够在水土保持,改善局部环境发挥巨大的作用,创造优美的城市道路环境。
◆经济的可持续性
东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珠三角地区广东、深圳(香港)等重要城市的衔接点。松山湖大道工程是集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居住、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结合的城市空间结构,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文化的可持续
东莞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现代文化发达,瞩目的松山湖就就位于道路终点附近,现已成为广东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优美的环境润出了朴实的民风,清澈的湖水飘荡着神奇的风韵。在松山湖大道设计中体现出的珠三角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着重地表现了人与环境之间情感的交流,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取得内在的和谐,体现出东莞市文化的亲切感,从而使环境充满人性—乡土感,归属感。道路两侧和中央的各式雕塑小品、奇花异草,表现出广东人民的历史、文化和辉煌。
2、合理性
松山湖大道作为东莞市高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应该树立崭新的松山湖开发区形象,带动整个区域的飞跃。在植物配置上应充分考虑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季节情况,要四季常绿,绿化树种宜选用适宜的植物,做到一年四季花草繁茂的特点。
3、可实施性
松山湖大道新建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道路,桥梁,管线,照明,景观绿化等诸多内容,工程规模宏大,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升景观工程水准,以求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8.2 景观设计定位
重要的城市线形标志性区域;集中体现现代文化与历史时空延续的风貌区;城市的自然景观旅游中心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中心。
8.3 景观设计目标
创造舒适优美,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公共空间系统;建立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丰富松山湖自然风光特色及特有的文化内涵。
8.4 景观的设计对策
1、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建立服务于人的,高品质的人性化时空环境;
2、强化环境空间的形式特征及其构成关系,增强空间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保持并增强该区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引导性;
3、有机组织本片区内景观空间,增强公共空间的舒适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4、尊重历史,保护与利用城市个性环境,努力创造现代文化名城的物质空间;
5、提高非机动车与人行系统的环境品质,强调出行环境的质量,增强连续性和舒适度。
8.5 景观设计构思
景观设计以“实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宗旨,以管理方便为原则;景观设计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顺畅,具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减少不必要的视觉干扰,注重与道路两侧用地结合,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山、水、林等自然资源,创造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道路景观设计在不同区段应有不同的特色。接近东莞市中心区段,着重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风貌,有行政、商业、办公、娱乐等,要求气氛热烈、色彩丰富、设施齐备,营造高度人类文化的空间场所。东部快速路枢纽段,要求整齐,简捷,粗线条,表现出规矩,识别性强。旅游区段,要求宁静、温馨、淡雅,尽量创造自然、安逸的环境。
道路景观序列分为端点、节奏性节点、高潮点及过渡段。
◆松山湖大道道路景观序列端点为——同沙立交;节奏性节点为黄沙河桥涵,——番龙立交;高潮点为——高速公路立交;过渡段为蟠龙立交至石大立交。端点石大立交桥,为进入松山湖景观区的门户,具有引导的作用,临近水岸,空间开阔,可在环行匝道内大面积绿地中装饰一些具有艺术性、风格性的雕塑,使人耳目一新。
9 结语
工程师不能像雕塑家那样自由选择形状,但并非像科学家那样局限于去发现存在的形式。一些道路桥梁设计大师认为,工程师的发明具有视觉和理性两方面的依据,当其中任一条被否定,工程设计就停止了。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缩影,加强道路交通设计、讲究道路景观艺术,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獻
[1]《道路形式与城市景观》(张仲一、卢绍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年9月)
[2]《世界名街》(王占林等编 长春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
[3]《桥梁景观》(Frederick Gottemoeller[美]:BRIDGESCAPE The Art of Designing bidges[Second Edition,2005])
作者简介:
原华,1962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道路工程专业,在深圳从事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工作12年,现为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