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问是一门艺术,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亦是效果最为显著的教学方式。课堂提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巧妙而富有实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互动交流。课堂提问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对不同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目标,遵循学习规律,从教材文本的学习内容、写作方法与生本学习情况多维角度入手,设置问题,巧提妙问。促使学生快速把握作者感情、了解文本思想内容。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序、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教材文本视角,从单元阅读要求出发设计主问题
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以单元为主脉络,包括普通单元、文体单元与策略单元。每个单元在教学重点上各有不同。如普通单元与以往版本的教材单元相同。其问题的设置强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沉浸式阅读。以此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感悟文本与审美品鉴的综合能力。文体单元则在上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帮助学生建立文体意识,了解文体特点。策略单元是部编版教材最新编辑推出的单元。注重单元中不能回避任何一个概念与学生的元认知,强调引导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探索学习路径。故此,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单元更加为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单元中的阅读要求,要以整体感悟与认知、学习文体特点与获取阅读策略为主。教师要提升重视力度,对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主问题。
例如,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课,设计的主问题可以为:默读文章并找出文章中“我”的鼻子一酸,可以感受到慈母情深的场景。并用笔标注出来,必要时可以做好批注。如作为普通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其主问题的设计可以重在促使学生沉浸全文,感受主旨。《牛郎织女》出自《鹊桥仙 纤云弄巧》。其主问题可以设计为:默读文章并将此与古诗词做比较,说说民间故事有何特点?这篇课文出自“民间传说”单元。编辑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与分析,探究民族故事具有鲜明的“口语化、故事性”等特点。《故宫博物院》一课主问题可以设计为:请你借助参观故宫的游览路线图,自主选择景点,为游客讲解导游。为两个任务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些课文属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策略单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元认知。然后谈一谈为什么这么选择。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助力学生获取学习策略。
二、写作方法视角,从课文写法及矛盾点出发设计问题
写作方法是文学作品艺术表现方法的一种。是写作上外延最大的一个概念。只要是一个作品在写作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或特色。写作方法主要包含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促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写作技巧。并将这方面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写作活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切实发展学生语用能力。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使用的是借物抒情写作方法。与其他几篇课文稍有不同。作者对珍珠鸟形象的描述比较神秘。不似另一篇课文《鲸》描述的清晰。对此,教师就可以从课文的写作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写作方法。提出问题“文章中对神秘嘉宾的描写,从之前的害怕到后来作者与它的相互依赖,都用了什么方法?你能找到对应句子吗?”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内容。找到“它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这段话。分析作者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以此巩固本单元主题要素“初步了解文章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写作技巧的分析、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还从文本的矛盾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有些课文经常有看似不着边际,但是蕴含深厚情感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矛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触动学生思维,引发深入思考。例如,《长相思》一文阅读教学结尾处,教师设计的问题为:“嘈杂的风雪声给人感觉十分吵闹,且入梦不成,再看北京的故园却无此声,北京的风雪是有声的,但是为什么说故园无此声呢?此表明作者心中还有其他地方吗?”教师以此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但是基于学生对作者背景了解不多,所以思维受限,进入僵局。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向往江湖生活,并且对官场中的玩弄权术与结党营私十分厌恶,加上爱人离世,让作者更加孤独,经常睡不着。感受到文章中的“故园”,就是作者对曾經美好生活的回忆。因为是快乐的,所以也感受不到声音的嘈杂。学生在梳理好课文这部分的矛盾之后,就能够借此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尝试体会这篇课文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生本学习视角,从学生学习方法入手设计问题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具备有一定语文知识积累,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吸收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设计问题来带动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归纳与梳理之前的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到文本阅读实践之中。
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的单元语文学习要素为“分清内容主次,感受作者描写的主要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设计为“想一想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你对此的印象是什么?”同时设置一个关于段落、时间、习俗的表格,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仔细填写,整理文章的写作顺序。由表格可以清晰掌握文章内容。课文是按照除夕、初一与元宵节三部分内容有序组成。至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重要部分”的。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已有的语言经验理解教材的“新知”。
综上所述,课堂上精彩巧妙的提问,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提高阅读能力,这对以后的发展和学习是有极大的益处的。教师要从文本、写法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与文本进行互动,以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让问题作为连接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教材文本视角,从单元阅读要求出发设计主问题
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以单元为主脉络,包括普通单元、文体单元与策略单元。每个单元在教学重点上各有不同。如普通单元与以往版本的教材单元相同。其问题的设置强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沉浸式阅读。以此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感悟文本与审美品鉴的综合能力。文体单元则在上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帮助学生建立文体意识,了解文体特点。策略单元是部编版教材最新编辑推出的单元。注重单元中不能回避任何一个概念与学生的元认知,强调引导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探索学习路径。故此,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单元更加为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单元中的阅读要求,要以整体感悟与认知、学习文体特点与获取阅读策略为主。教师要提升重视力度,对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主问题。
例如,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课,设计的主问题可以为:默读文章并找出文章中“我”的鼻子一酸,可以感受到慈母情深的场景。并用笔标注出来,必要时可以做好批注。如作为普通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其主问题的设计可以重在促使学生沉浸全文,感受主旨。《牛郎织女》出自《鹊桥仙 纤云弄巧》。其主问题可以设计为:默读文章并将此与古诗词做比较,说说民间故事有何特点?这篇课文出自“民间传说”单元。编辑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与分析,探究民族故事具有鲜明的“口语化、故事性”等特点。《故宫博物院》一课主问题可以设计为:请你借助参观故宫的游览路线图,自主选择景点,为游客讲解导游。为两个任务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些课文属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策略单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元认知。然后谈一谈为什么这么选择。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助力学生获取学习策略。
二、写作方法视角,从课文写法及矛盾点出发设计问题
写作方法是文学作品艺术表现方法的一种。是写作上外延最大的一个概念。只要是一个作品在写作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或特色。写作方法主要包含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促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写作技巧。并将这方面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写作活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切实发展学生语用能力。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使用的是借物抒情写作方法。与其他几篇课文稍有不同。作者对珍珠鸟形象的描述比较神秘。不似另一篇课文《鲸》描述的清晰。对此,教师就可以从课文的写作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写作方法。提出问题“文章中对神秘嘉宾的描写,从之前的害怕到后来作者与它的相互依赖,都用了什么方法?你能找到对应句子吗?”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内容。找到“它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这段话。分析作者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以此巩固本单元主题要素“初步了解文章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写作技巧的分析、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还从文本的矛盾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有些课文经常有看似不着边际,但是蕴含深厚情感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矛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触动学生思维,引发深入思考。例如,《长相思》一文阅读教学结尾处,教师设计的问题为:“嘈杂的风雪声给人感觉十分吵闹,且入梦不成,再看北京的故园却无此声,北京的风雪是有声的,但是为什么说故园无此声呢?此表明作者心中还有其他地方吗?”教师以此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但是基于学生对作者背景了解不多,所以思维受限,进入僵局。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向往江湖生活,并且对官场中的玩弄权术与结党营私十分厌恶,加上爱人离世,让作者更加孤独,经常睡不着。感受到文章中的“故园”,就是作者对曾經美好生活的回忆。因为是快乐的,所以也感受不到声音的嘈杂。学生在梳理好课文这部分的矛盾之后,就能够借此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尝试体会这篇课文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生本学习视角,从学生学习方法入手设计问题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具备有一定语文知识积累,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吸收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设计问题来带动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归纳与梳理之前的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到文本阅读实践之中。
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的单元语文学习要素为“分清内容主次,感受作者描写的主要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设计为“想一想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你对此的印象是什么?”同时设置一个关于段落、时间、习俗的表格,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仔细填写,整理文章的写作顺序。由表格可以清晰掌握文章内容。课文是按照除夕、初一与元宵节三部分内容有序组成。至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重要部分”的。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已有的语言经验理解教材的“新知”。
综上所述,课堂上精彩巧妙的提问,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提高阅读能力,这对以后的发展和学习是有极大的益处的。教师要从文本、写法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与文本进行互动,以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让问题作为连接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