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领域的一棵常青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老友》杂志委托,和潘际銮院士电话联系采访时,他告诉记者他还没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希望我先看看有关材料,并应我的要求推荐了一篇题为《八十岁的“青年”潘际銮》的文章。在南昌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上的接触对他有了较多的了解后,我感到潘院士根本不像耄耋老人,而是我国科研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与我在《老友》上已报道过的陈述彭、彭迪、柳斌、孙希岳等一样,是江西这块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升起的耀眼明星。
  潘际銮于1927年12月24日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瑞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年),“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授予的新产品二等奖(1965年)。他还荣获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中国焊接最高成就奖(2001年)等。198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再次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1977年、1997年,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潘际銮出生在一位铁路职员的家里。父亲潘凤林14岁中了秀才,科举废除后进入铁路学堂学习,毕业后做铁路职员,先后任九江站站长、九江段段长。祖孙三代十口人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十分清苦。潘凤林是一个公正廉明、知识丰富、不畏艰苦、乐观坚强的人。他当站长、段长时,握有火车车皮调度之权,捞点钱很容易。但他从不以此谋取私利,即使人家送给一副水晶眼镜,他也一定要付钱。抗日战争爆发南下逃难时,潘凤林既要安排全家十来口人的食宿安全,又要细心照料得病的潘际銮,在这样艰难困苦中他没有流露半点愁苦情绪,有时还唱一段京剧鼓舞大家。不管时局多么困难,也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他都要把五个小孩安排进学校读书。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潘际銮学习非常努力,成绩突出。1943年春,他考入了公费的昆明中山中学。1944年参加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统考,他获得全省第一名,进入了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深造。
  西南联合大学是“七七事变”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宿舍都是茅草房,下雨漏水,刮风透风。但是,学校拥有一大批优秀教授,例如自然科学方面的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周培源和社科方面的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冯友兰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认真教导,精心育人,严格要求学生。潘际銮说:“在联大,对学生要求越严格的老师越受尊敬,因为学生认为有水平的老师才会严格要求。”
  一次实验课的“严格”要求,至今仍使潘际銮难以忘怀,并认为受益匪浅。那是做物理实验时,不知是因为设备故障还是操作失误,他得到的数据总是不合要求。已经到了下课时间,实验还未完成,他只好参照一份类似实验的资料,抄了一套数据,写了实验报告。为此他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实验报告被退了回来,并被责成重新进行实验。此事给他震动很大。他认识到,这反映了自己是否具有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自此,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1948年夏天,潘际銮以优秀成绩大学毕业并留校当助教。1950年秋天,他由清华大学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攻读焊接专业研究生学业。他的导师普洛霍洛夫既是实践经验丰富的焊接技术专家,又是有很高学术水平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1953年,鞍钢的平炉炉壳出现了一条很长的裂缝,严重影响生产。工厂请普洛霍洛夫指导修复,普洛霍洛夫把这一紧急任务交给了潘际銮。这是潘际銮第一次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焊接问题。他到现场后发现修理人员不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要求,竟在裂缝中塞进钢条,对接口也不作任何处理,就在表面进行焊接。他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指导工人们取出了钢条,严格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焊接,高质量地完成了修复任务,受到工厂好评。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潘际銮和他的同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1955年夏天,潘际銮带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焊接研究生学习的十多名学员返回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焊接教研组。他被任命为教研组主任。
  1959年,潘际銮承担了焊接核反应堆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为了解决防腐蚀的特殊需要,大量设备需采用铝材和不锈钢的焊接结构。其中,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池壳,容积50吨,深达8米,还有很多复杂的管道。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密封要求特别严格。对这样的铝制大型结构,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接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承担了焊接任务。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潘际銮和组内同志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两层楼高的铝质结构和池壳奇迹般地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诞生了。
  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他为此感到无比高兴,说:“这时我才真正确立了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奋斗目标。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继之,为了解决反应堆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焊接问题,他又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他曾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过深入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研究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和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他担任焊接顾问,为这一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他研制成功的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潘院士经常说:“我们搞技术科学、工程科研的,如果写出的论文是高水平的,造出的样机是第一流的,但不能变成经得起市场与用户考验的商品,迟迟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那就不是个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从事科学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和同事们决心在实践中改变科研与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状况。上世纪50年代,他们研究成功轧钢机架的板极电渣焊,就立即将焊接专业师生组成推广队,到全国许多省市传授电渣焊技术,培训电渣焊人才。他们在长春第一汽车厂研究成功的重型锻模堆焊技术,解决了锻模钢依赖进口的问题,为此获得第一机械工业部通报褒奖。
  
  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尽心尽力
  
  1993年5月,潘际銮院士应时任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邀请,担任由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组建成的南昌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江西省领导考虑到他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工作,允诺他可以兼职。潘际銮院士认为,放弃清华的研究工作确实有些可惜;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于是,他和夫人李世豫一起举家迁到了南昌。他参照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抓好学校工作,把南昌大学带进了“211工程”,成为全国地方院校率先被审查通过的重点建设大学。
  在南昌大学,他首先抓的是学风问题。当时,学生学习空气不浓。图书馆里没什么人,认真读书的人不多,谈恋爱、打扑克的人却很多;不少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60分万岁”。深思熟虑并取得省领导的支持后,潘际銮校长提出了以改革学风为切入口,实施以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学校对各学期未修满规定学分数60%的学生,要求缴纳全部培养费,并跟班试读一次,仍未修满学分数60%以上者,予以退学。对公费生和自费生实行滚动竞争:学习不好的公费生可能转为自费生,而学习好的自费生则可以转为公费生。这样的改革虽然遇到不少阻力,但学校学风因之大变。学生学习认真了,图书馆的人多了,考试作弊的少了,“60分万岁”的现象也没有了,同学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潘校长发现,当时南昌大学的某些老师往往满足于讲点课、在外面兼点课赚点钱,不积极做科研。于是他在严格抓好学风的同时,也认真做好教师的工作。他在教职员工中实施以聘任制、考评制和奖惩制为中心的改革。对教师每学年进行一次分类分项三级量化考评:对优秀者奖励、低职高聘或破格晋升,对不胜任者进行教育培训、高职低聘或调离教学岗位。他引导、鼓励教师在科研中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寻找课题项目,追求高目标。他亲自率领各系、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跑遍江西各地,寻求科研合作。学校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成果越来越大,经费也由建校时的100多万元升至几千万元。
  潘际銮院士还从南昌大学选派青年教师到清华大学当他的博士研究生,使这些教师既能在他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又能在清华受到浓厚学术空气的熏陶;他又选派清华的学生到南昌大学参加研究团队,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潘院士担任校长时,只抓教学与科研,不管“人财物”;学校的“人财物”由一位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常务副校长主管。有的人说:“不管人事,不要财权,这不是空架子吗?这样太傻。”他却认为,学校行政管理太复杂、太耗费精力。“现在很多人就希望掌权。我的看法恰好相反。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我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在南昌大学十年间,潘院士不仅管了学校,还作了不少科学研究,而且写了两本专著。其中之一是在英国出版的。我国国内的技术专著被外国出版社主动要求购买版权出版,这是少有的。
  
  “这就是我的乐趣”
  
  2002年底,潘际銮院士从南昌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继续奋斗不息。他带领着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无轨道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紧接着,他们又研制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至今,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他依然每天都去实验室。
  潘际銮院士说:“一个人活着,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希望能为祖国的焊接事业作出贡献。所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几乎占去我的全部休息时间。有人说我有这种怪癖,但我感到这是一种乐趣。”
  潘院士还在继续关心南昌大学和故乡江西的发展。在今年3月11日有孟建柱省委书记、吴新雄省长和周文斌校长等领导人参加的南昌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上,他就南昌大学今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有见解的建议。作为1963年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并参加了联谊会的新闻工作者,我为他提出的建议感到高兴,也为母校有这样一位热心的老校长而自豪。
  
  责编/木艮
其他文献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被调入泰和县委宣传部任小学理论教员,与我同时调去的还有县城的两名教师。我们拿着介绍信到宣传部报到后,第二天就奔赴冠朝公社社下大队蹲点。   那时蹲点,自带被子、蚊帐,住在大队部或农户家里,在生产队的各家各户轮流吃派饭(戏称百家饭)。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凡是家庭成分不好、“现实表现”不好和有“历史污点”的人家均不安排派饭,因此当时能够安排派饭的人家都有点光荣感,有些人家
期刊
第一面战旗     ○程步涛     我曾数次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门前伫立,     想象当年那面旗帜翻飞的情景。     那该是一团火焰,     在暗夜里轰然而起!     那该是万缕晨曦,     映红一片片长云!     那该是一个民族的激情,     在一个早晨汇成汹涌的江河!     那该是历史撞响的一声沉钟,     宣告一支伟大队伍的诞生!     横空出世!     霹雳雷霆!
期刊
我的女儿张峪松已经42岁。42年来,老友为女儿起名儿的幸事,我至今铭刻在心,感念不忘。   1964年农历10月14日夜晚,妻子为我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我的女儿。   第二天大课间时,刘淑娥主任和几位女老师提着一兜鸡蛋,代表全体老师来看望我妻子和女儿。当得知我女儿还没有名字时,刘主任委婉地向我表达了老师们想为孩子起名字的意愿。我高兴地同意了。   晚饭后,刘主任和一位女老师又来到我的宿舍,她笑盈盈
期刊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大局,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地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是指导当前各项实践工作的重要纲领。   海内外舆论普遍认为,胡锦涛的讲话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一次“热身”、“吹风”,是为开好十七大作思想、理
期刊
为纪念南昌“八一”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充分展示军队离退休干部精神面貌和书画、摄影的成果,进一步鼓励更多的军休干部参与书画、摄影创作活动,南昌市民政局军休办组织、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二休养所出版了《南昌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作品选——夕阳相思》(以下简称《作品选》)。   戎马一生的军休老同志,不减当年的革命激情和风采,积极参与这一有益的活动。“编委会”共收集书法、绘画、雕刻、摄
期刊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者,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主席在我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后,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淮海战役结束后,接着津京解放,国民党在长江以北广阔大地上的军事、政治力量已消灭殆尽,极少的残兵败将已逃到长江以南。这时我随华东十兵团司令部
期刊
新余复市后,在市委、市政府两幢办公大楼广场的中心位置,伫立着一尊硕大的老黄牛雕像,雕像的基座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孺子牛”。我路过时总要多看几眼,有时甚至驻足凝望。凝望中眼前总会出现父亲的背影。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两眼渐渐模糊,泪水止不住流下来……   1923年11月,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3岁时,祖父便因病去世,我的叔叔和姑姑那时还很小,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便落在父亲肩上。耕田、种地、挑水
期刊
老年人再婚本是一件好事,可以互相照料,摆脱孤独,消除寂寞。正确处理好双方关系,使生活过得美满幸福,自身得以延年益寿。因此,如何处理好再婚后的相互关系,各自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双方敏感的问题,应该有所“忌讳”。     忌将新伴比旧伴     老年人再婚后,就应以互敬为本,互爱为基石,共同建起美满幸福的家庭,不要把新伴与旧伴相比。要特别注意,不要当着新老伴的面过分夸奖过去的老伴,而贬责新老伴。否则,
期刊
大雁飞回南方去了,它驮来的春风和阳光已长成沉甸甸的果实,被季节装订成芬芳画册似系列连续剧,一集一集在大地播映。   ——大雁飞回南方去了,羽翅剪开蓝天的身影。全小村的人都来送你了,在田头在竹篱小门前仰首翘望,乡情将目光拉长再拉长。   秋天是农家喜气洋洋的日子,肩上扛的背上驮的还有牛车和拖拉机装的,全是金黄的玉米、高粱和谷子。一路上鞭儿甩山歌唱,小村被唱成一幅画了。房前屋后串串辣椒,嘴儿尖尖个头大
期刊
一家五口,生活拮据,真会真心收留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面对杨水根、万国兰夫妻俩的热情,郑龙夫心存疑虑。突遭变故,女主人离婚别家,出外谋生;不久男主人又暴病身亡。他们留下的三个年幼孩子无人照料,面临分散寄养;大势已去,是重新浪迹天涯,无牵无挂?还是毅然留下,尽力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落难的安徽硬汉郑龙夫选择了后者。一晃十余年,这个别样人家生机勃发,而郑龙夫已年迈体衰,面对孙辈鞍前马后的服侍,想到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