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老友》杂志委托,和潘际銮院士电话联系采访时,他告诉记者他还没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希望我先看看有关材料,并应我的要求推荐了一篇题为《八十岁的“青年”潘际銮》的文章。在南昌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上的接触对他有了较多的了解后,我感到潘院士根本不像耄耋老人,而是我国科研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与我在《老友》上已报道过的陈述彭、彭迪、柳斌、孙希岳等一样,是江西这块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升起的耀眼明星。
潘际銮于1927年12月24日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瑞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年),“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授予的新产品二等奖(1965年)。他还荣获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中国焊接最高成就奖(2001年)等。198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再次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1977年、1997年,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潘际銮出生在一位铁路职员的家里。父亲潘凤林14岁中了秀才,科举废除后进入铁路学堂学习,毕业后做铁路职员,先后任九江站站长、九江段段长。祖孙三代十口人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十分清苦。潘凤林是一个公正廉明、知识丰富、不畏艰苦、乐观坚强的人。他当站长、段长时,握有火车车皮调度之权,捞点钱很容易。但他从不以此谋取私利,即使人家送给一副水晶眼镜,他也一定要付钱。抗日战争爆发南下逃难时,潘凤林既要安排全家十来口人的食宿安全,又要细心照料得病的潘际銮,在这样艰难困苦中他没有流露半点愁苦情绪,有时还唱一段京剧鼓舞大家。不管时局多么困难,也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他都要把五个小孩安排进学校读书。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潘际銮学习非常努力,成绩突出。1943年春,他考入了公费的昆明中山中学。1944年参加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统考,他获得全省第一名,进入了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深造。
西南联合大学是“七七事变”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宿舍都是茅草房,下雨漏水,刮风透风。但是,学校拥有一大批优秀教授,例如自然科学方面的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周培源和社科方面的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冯友兰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认真教导,精心育人,严格要求学生。潘际銮说:“在联大,对学生要求越严格的老师越受尊敬,因为学生认为有水平的老师才会严格要求。”
一次实验课的“严格”要求,至今仍使潘际銮难以忘怀,并认为受益匪浅。那是做物理实验时,不知是因为设备故障还是操作失误,他得到的数据总是不合要求。已经到了下课时间,实验还未完成,他只好参照一份类似实验的资料,抄了一套数据,写了实验报告。为此他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实验报告被退了回来,并被责成重新进行实验。此事给他震动很大。他认识到,这反映了自己是否具有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自此,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1948年夏天,潘际銮以优秀成绩大学毕业并留校当助教。1950年秋天,他由清华大学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攻读焊接专业研究生学业。他的导师普洛霍洛夫既是实践经验丰富的焊接技术专家,又是有很高学术水平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1953年,鞍钢的平炉炉壳出现了一条很长的裂缝,严重影响生产。工厂请普洛霍洛夫指导修复,普洛霍洛夫把这一紧急任务交给了潘际銮。这是潘际銮第一次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焊接问题。他到现场后发现修理人员不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要求,竟在裂缝中塞进钢条,对接口也不作任何处理,就在表面进行焊接。他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指导工人们取出了钢条,严格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焊接,高质量地完成了修复任务,受到工厂好评。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潘际銮和他的同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1955年夏天,潘际銮带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焊接研究生学习的十多名学员返回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焊接教研组。他被任命为教研组主任。
1959年,潘际銮承担了焊接核反应堆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为了解决防腐蚀的特殊需要,大量设备需采用铝材和不锈钢的焊接结构。其中,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池壳,容积50吨,深达8米,还有很多复杂的管道。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密封要求特别严格。对这样的铝制大型结构,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接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承担了焊接任务。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潘际銮和组内同志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两层楼高的铝质结构和池壳奇迹般地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诞生了。
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他为此感到无比高兴,说:“这时我才真正确立了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奋斗目标。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继之,为了解决反应堆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焊接问题,他又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他曾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过深入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研究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和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他担任焊接顾问,为这一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他研制成功的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潘院士经常说:“我们搞技术科学、工程科研的,如果写出的论文是高水平的,造出的样机是第一流的,但不能变成经得起市场与用户考验的商品,迟迟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那就不是个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从事科学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和同事们决心在实践中改变科研与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状况。上世纪50年代,他们研究成功轧钢机架的板极电渣焊,就立即将焊接专业师生组成推广队,到全国许多省市传授电渣焊技术,培训电渣焊人才。他们在长春第一汽车厂研究成功的重型锻模堆焊技术,解决了锻模钢依赖进口的问题,为此获得第一机械工业部通报褒奖。
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尽心尽力
1993年5月,潘际銮院士应时任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邀请,担任由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组建成的南昌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江西省领导考虑到他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工作,允诺他可以兼职。潘际銮院士认为,放弃清华的研究工作确实有些可惜;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于是,他和夫人李世豫一起举家迁到了南昌。他参照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抓好学校工作,把南昌大学带进了“211工程”,成为全国地方院校率先被审查通过的重点建设大学。
在南昌大学,他首先抓的是学风问题。当时,学生学习空气不浓。图书馆里没什么人,认真读书的人不多,谈恋爱、打扑克的人却很多;不少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60分万岁”。深思熟虑并取得省领导的支持后,潘际銮校长提出了以改革学风为切入口,实施以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学校对各学期未修满规定学分数60%的学生,要求缴纳全部培养费,并跟班试读一次,仍未修满学分数60%以上者,予以退学。对公费生和自费生实行滚动竞争:学习不好的公费生可能转为自费生,而学习好的自费生则可以转为公费生。这样的改革虽然遇到不少阻力,但学校学风因之大变。学生学习认真了,图书馆的人多了,考试作弊的少了,“60分万岁”的现象也没有了,同学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潘校长发现,当时南昌大学的某些老师往往满足于讲点课、在外面兼点课赚点钱,不积极做科研。于是他在严格抓好学风的同时,也认真做好教师的工作。他在教职员工中实施以聘任制、考评制和奖惩制为中心的改革。对教师每学年进行一次分类分项三级量化考评:对优秀者奖励、低职高聘或破格晋升,对不胜任者进行教育培训、高职低聘或调离教学岗位。他引导、鼓励教师在科研中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寻找课题项目,追求高目标。他亲自率领各系、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跑遍江西各地,寻求科研合作。学校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成果越来越大,经费也由建校时的100多万元升至几千万元。
潘际銮院士还从南昌大学选派青年教师到清华大学当他的博士研究生,使这些教师既能在他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又能在清华受到浓厚学术空气的熏陶;他又选派清华的学生到南昌大学参加研究团队,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潘院士担任校长时,只抓教学与科研,不管“人财物”;学校的“人财物”由一位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常务副校长主管。有的人说:“不管人事,不要财权,这不是空架子吗?这样太傻。”他却认为,学校行政管理太复杂、太耗费精力。“现在很多人就希望掌权。我的看法恰好相反。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我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在南昌大学十年间,潘院士不仅管了学校,还作了不少科学研究,而且写了两本专著。其中之一是在英国出版的。我国国内的技术专著被外国出版社主动要求购买版权出版,这是少有的。
“这就是我的乐趣”
2002年底,潘际銮院士从南昌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继续奋斗不息。他带领着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无轨道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紧接着,他们又研制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至今,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他依然每天都去实验室。
潘际銮院士说:“一个人活着,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希望能为祖国的焊接事业作出贡献。所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几乎占去我的全部休息时间。有人说我有这种怪癖,但我感到这是一种乐趣。”
潘院士还在继续关心南昌大学和故乡江西的发展。在今年3月11日有孟建柱省委书记、吴新雄省长和周文斌校长等领导人参加的南昌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上,他就南昌大学今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有见解的建议。作为1963年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并参加了联谊会的新闻工作者,我为他提出的建议感到高兴,也为母校有这样一位热心的老校长而自豪。
责编/木艮
潘际銮于1927年12月24日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瑞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年),“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授予的新产品二等奖(1965年)。他还荣获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中国焊接最高成就奖(2001年)等。198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再次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1977年、1997年,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潘际銮出生在一位铁路职员的家里。父亲潘凤林14岁中了秀才,科举废除后进入铁路学堂学习,毕业后做铁路职员,先后任九江站站长、九江段段长。祖孙三代十口人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十分清苦。潘凤林是一个公正廉明、知识丰富、不畏艰苦、乐观坚强的人。他当站长、段长时,握有火车车皮调度之权,捞点钱很容易。但他从不以此谋取私利,即使人家送给一副水晶眼镜,他也一定要付钱。抗日战争爆发南下逃难时,潘凤林既要安排全家十来口人的食宿安全,又要细心照料得病的潘际銮,在这样艰难困苦中他没有流露半点愁苦情绪,有时还唱一段京剧鼓舞大家。不管时局多么困难,也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他都要把五个小孩安排进学校读书。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潘际銮学习非常努力,成绩突出。1943年春,他考入了公费的昆明中山中学。1944年参加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统考,他获得全省第一名,进入了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深造。
西南联合大学是“七七事变”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宿舍都是茅草房,下雨漏水,刮风透风。但是,学校拥有一大批优秀教授,例如自然科学方面的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周培源和社科方面的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冯友兰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认真教导,精心育人,严格要求学生。潘际銮说:“在联大,对学生要求越严格的老师越受尊敬,因为学生认为有水平的老师才会严格要求。”
一次实验课的“严格”要求,至今仍使潘际銮难以忘怀,并认为受益匪浅。那是做物理实验时,不知是因为设备故障还是操作失误,他得到的数据总是不合要求。已经到了下课时间,实验还未完成,他只好参照一份类似实验的资料,抄了一套数据,写了实验报告。为此他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实验报告被退了回来,并被责成重新进行实验。此事给他震动很大。他认识到,这反映了自己是否具有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自此,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1948年夏天,潘际銮以优秀成绩大学毕业并留校当助教。1950年秋天,他由清华大学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攻读焊接专业研究生学业。他的导师普洛霍洛夫既是实践经验丰富的焊接技术专家,又是有很高学术水平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1953年,鞍钢的平炉炉壳出现了一条很长的裂缝,严重影响生产。工厂请普洛霍洛夫指导修复,普洛霍洛夫把这一紧急任务交给了潘际銮。这是潘际銮第一次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焊接问题。他到现场后发现修理人员不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要求,竟在裂缝中塞进钢条,对接口也不作任何处理,就在表面进行焊接。他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指导工人们取出了钢条,严格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焊接,高质量地完成了修复任务,受到工厂好评。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潘际銮和他的同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1955年夏天,潘际銮带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焊接研究生学习的十多名学员返回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焊接教研组。他被任命为教研组主任。
1959年,潘际銮承担了焊接核反应堆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为了解决防腐蚀的特殊需要,大量设备需采用铝材和不锈钢的焊接结构。其中,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池壳,容积50吨,深达8米,还有很多复杂的管道。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密封要求特别严格。对这样的铝制大型结构,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接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承担了焊接任务。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潘际銮和组内同志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两层楼高的铝质结构和池壳奇迹般地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诞生了。
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他为此感到无比高兴,说:“这时我才真正确立了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奋斗目标。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继之,为了解决反应堆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焊接问题,他又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他曾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过深入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研究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和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他担任焊接顾问,为这一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他研制成功的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潘院士经常说:“我们搞技术科学、工程科研的,如果写出的论文是高水平的,造出的样机是第一流的,但不能变成经得起市场与用户考验的商品,迟迟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那就不是个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从事科学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和同事们决心在实践中改变科研与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状况。上世纪50年代,他们研究成功轧钢机架的板极电渣焊,就立即将焊接专业师生组成推广队,到全国许多省市传授电渣焊技术,培训电渣焊人才。他们在长春第一汽车厂研究成功的重型锻模堆焊技术,解决了锻模钢依赖进口的问题,为此获得第一机械工业部通报褒奖。
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尽心尽力
1993年5月,潘际銮院士应时任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邀请,担任由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组建成的南昌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江西省领导考虑到他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工作,允诺他可以兼职。潘际銮院士认为,放弃清华的研究工作确实有些可惜;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于是,他和夫人李世豫一起举家迁到了南昌。他参照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抓好学校工作,把南昌大学带进了“211工程”,成为全国地方院校率先被审查通过的重点建设大学。
在南昌大学,他首先抓的是学风问题。当时,学生学习空气不浓。图书馆里没什么人,认真读书的人不多,谈恋爱、打扑克的人却很多;不少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60分万岁”。深思熟虑并取得省领导的支持后,潘际銮校长提出了以改革学风为切入口,实施以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学校对各学期未修满规定学分数60%的学生,要求缴纳全部培养费,并跟班试读一次,仍未修满学分数60%以上者,予以退学。对公费生和自费生实行滚动竞争:学习不好的公费生可能转为自费生,而学习好的自费生则可以转为公费生。这样的改革虽然遇到不少阻力,但学校学风因之大变。学生学习认真了,图书馆的人多了,考试作弊的少了,“60分万岁”的现象也没有了,同学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潘校长发现,当时南昌大学的某些老师往往满足于讲点课、在外面兼点课赚点钱,不积极做科研。于是他在严格抓好学风的同时,也认真做好教师的工作。他在教职员工中实施以聘任制、考评制和奖惩制为中心的改革。对教师每学年进行一次分类分项三级量化考评:对优秀者奖励、低职高聘或破格晋升,对不胜任者进行教育培训、高职低聘或调离教学岗位。他引导、鼓励教师在科研中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寻找课题项目,追求高目标。他亲自率领各系、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跑遍江西各地,寻求科研合作。学校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成果越来越大,经费也由建校时的100多万元升至几千万元。
潘际銮院士还从南昌大学选派青年教师到清华大学当他的博士研究生,使这些教师既能在他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又能在清华受到浓厚学术空气的熏陶;他又选派清华的学生到南昌大学参加研究团队,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潘院士担任校长时,只抓教学与科研,不管“人财物”;学校的“人财物”由一位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常务副校长主管。有的人说:“不管人事,不要财权,这不是空架子吗?这样太傻。”他却认为,学校行政管理太复杂、太耗费精力。“现在很多人就希望掌权。我的看法恰好相反。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我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在南昌大学十年间,潘院士不仅管了学校,还作了不少科学研究,而且写了两本专著。其中之一是在英国出版的。我国国内的技术专著被外国出版社主动要求购买版权出版,这是少有的。
“这就是我的乐趣”
2002年底,潘际銮院士从南昌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继续奋斗不息。他带领着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无轨道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紧接着,他们又研制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至今,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他依然每天都去实验室。
潘际銮院士说:“一个人活着,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希望能为祖国的焊接事业作出贡献。所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几乎占去我的全部休息时间。有人说我有这种怪癖,但我感到这是一种乐趣。”
潘院士还在继续关心南昌大学和故乡江西的发展。在今年3月11日有孟建柱省委书记、吴新雄省长和周文斌校长等领导人参加的南昌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上,他就南昌大学今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有见解的建议。作为1963年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并参加了联谊会的新闻工作者,我为他提出的建议感到高兴,也为母校有这样一位热心的老校长而自豪。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