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一、利用引课,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杠杆》时,笔者先让学生讨论:“在几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中,谁的力气大?”然后,让大家选出力气小的同学,利用杠杆,与力气大的同学进行比试。当力气小的同学反而取胜时,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急需解决矛盾的心理。这时,笔者再顺水推舟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杠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通过演示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探究液体的流动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选择两个乒乓球、两根小木条、一支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吸管、两张纸等器材。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器材,通过实验,分析物理现象,再进行简单的推断,归纳出科学规律。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各组的实验情况,且预先估计学生会碰到的一些情况:①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根小木条上,两者相对靠近一些,用一支吸管向它们中间吹气,使两个乒乓球互相靠近;②选择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结果两张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反而都向中间靠拢;③选择用一支大号注射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两只塑料小船作为实验器材,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的中间喷射水,可观察到两只船向中间靠近;④把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间吹气,我们可看到有水雾从切口处喷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再通过授课来解决悬念
如在介绍大气压强时,笔者在一只普通的平口玻璃杯中注满水后,用纸板盖住,再把它倒置,水和纸板均被封住。这个实验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探究原因的欲望;又如教《磁铁》时,笔者在投影机上放一块小磁铁,然后拿另一块磁铁慢慢地靠近它,两块小磁铁开始慢慢地靠近。这时,学生都急于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趁势引入新课,自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4.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将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按照一定的过程,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地读取数据、严格地计算,都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地进行科学实验,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能提高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教学,反思“激趣”策略
新课程的实验教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凤岗中学)
一、利用引课,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杠杆》时,笔者先让学生讨论:“在几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中,谁的力气大?”然后,让大家选出力气小的同学,利用杠杆,与力气大的同学进行比试。当力气小的同学反而取胜时,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急需解决矛盾的心理。这时,笔者再顺水推舟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杠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通过演示有趣、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探究液体的流动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选择两个乒乓球、两根小木条、一支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吸管、两张纸等器材。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器材,通过实验,分析物理现象,再进行简单的推断,归纳出科学规律。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各组的实验情况,且预先估计学生会碰到的一些情况:①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根小木条上,两者相对靠近一些,用一支吸管向它们中间吹气,使两个乒乓球互相靠近;②选择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结果两张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反而都向中间靠拢;③选择用一支大号注射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两只塑料小船作为实验器材,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的中间喷射水,可观察到两只船向中间靠近;④把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间吹气,我们可看到有水雾从切口处喷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再通过授课来解决悬念
如在介绍大气压强时,笔者在一只普通的平口玻璃杯中注满水后,用纸板盖住,再把它倒置,水和纸板均被封住。这个实验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探究原因的欲望;又如教《磁铁》时,笔者在投影机上放一块小磁铁,然后拿另一块磁铁慢慢地靠近它,两块小磁铁开始慢慢地靠近。这时,学生都急于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趁势引入新课,自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4.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将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按照一定的过程,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地读取数据、严格地计算,都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地进行科学实验,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能提高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教学,反思“激趣”策略
新课程的实验教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凤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