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全社会的诟病,学生怕作文、不会作文的案例俯拾皆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要求,我校立足儿童、立足作文教学实际,引领教师观摩课例,理性反思,明晰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1.缺乏精准的习作知识教学。2.缺乏用心的精准指导。引领教师充分认识习作知识和精准指导的重要价值之后,学校从“重构模式、读写联动”两个方面着手,落实精准指导,让作文教学的教真实有力,有效改变了学校作文教学的面貌,学生习作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精准指导
一、观摩名师课例,查找关键问题
1.缺乏精准的习作知识教学。名师的教学都注重教给学生精准的的习作知识,这些知识直接指向于这一次习作,讲求一课一教,一课一得,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带得走。蒋军晶老师在《舌尖上的美食》教学中,教给学生五种写美食的知识:一样一样写过去、多用“颜色”、让“味道”动起来、用上“比较”、用上“好像”。在这些知识的引领下,学生学会了写美食,体验到了作文的快乐与美妙。蒋老师课后交流中指出:只有学习领悟了习作知识,学生才能形成习作能力、习作素养。周一贯先生曾指出:要导引儿童进行“必要的写作知识的规则学习”。与名师相比,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精准的习作知识的教学,如写人的时候,告诉学生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写,至于哪些习作知识可以支撑人物的表现,却停下脚步,不再深究。
2.缺乏用心的精准指导。课例中的名师都是课堂教学深耕细作的高手。他们的课堂没有复杂的程序、花样,学生不会写,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阅读范例,领悟方法,用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评价习作,学生上作文课不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精准的习作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落地生根。他们的作文教学告诉我们: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的介入,而且是深度介入。与名师相比,我们的教通常表现为三种:一是把“教”做成了“练”,二是把教做成了“组织”,三是把教做成“满堂灌”。这三种所谓的“教”,实际都在摧残学生的习作兴趣,更谈不上提升习作能力。
缺乏精准的知识,缺乏精准指导,导致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有过场没有过程,空洞乏味、苍白无力,学生害怕作文、不会作文也成为一种必然。问题即课题。基于以上反思,我们提出改变学校作文教学样貌的基本思路:立足儿童,注重和开发精准习作知识,加强精准指导,让作文教学的教真实有力。
二、重构教学模式,落实精准指导
确立“重点”:这里的“重点”,指每次习作学生需要领悟的精准知识,后面的师生对话、现场习作、评改,都要围绕这个“重点”进行,不能偏离。在学校已经构建的习作知识序列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结合每次的习作内容、要求、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学生的习作实际,进一步开发更加精准的习作知识。重点的确立,引领教师教学不拔高,不越位,也不“从零起步、四面出击”,保证学生获取精准的知识与能力。
现场习作:这里的内涵主要有两点:一是现场写,二是教什么写什么,一般是写一个片段。趁热打铁,学了就用,学生才会不断享受成功,激发兴趣。
及时评改:现场习作结束,当即组织学生对照精准的习作知识,进行现场展示、评改,进一步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以上是以“精准的习作知识”教学为核心,以精准指导为策略,重点突出,前后贯通,层层递进,扎实稳健,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精准的习作知识春风化雨般植根到学生心中。
三、读写结合,在训练中夯实基础
一篇完整优秀的习作是多项习作基本功的综合。这里的“读写结合”,指的是针对某一项言语形式和表达手法进行的即时的迁移训练。这种训练,切口小,耗时短,主题集中,见效也就快。朱自清的《匆匆》课后练习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这一练习,就是典型的“读写结合”训练。朱自清先生把宏大的抽象的话题化为细小的具体的事例,而且语言轻巧灵动。我们引导学生及时练笔,较好地体验和领悟这个特点,这是教师单纯的说教达不到的效果。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之后内心的忐忑不安,作者描写得细致入微。如何表达内心的矛盾、紧张呢?文章是很好的范例。当学生对作者的表達特点有所领悟时,我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专项训练,领悟“前言不搭后语、断断续续、多用省略号”等具体的表达手法。“操千曲而后晓声。”经常进行到位的专项训练,学生习作自然更上一层楼。当然,读写结合,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读了就会写了,依然要经历“读文悟方法——创境练表达——交流促内化”的过程;否则将得不偿失,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和反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潜心深化研究,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作文教学”校本化实施,让学生对习作迸发更浓厚的兴趣更坚定的信心,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精准指导
一、观摩名师课例,查找关键问题
1.缺乏精准的习作知识教学。名师的教学都注重教给学生精准的的习作知识,这些知识直接指向于这一次习作,讲求一课一教,一课一得,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带得走。蒋军晶老师在《舌尖上的美食》教学中,教给学生五种写美食的知识:一样一样写过去、多用“颜色”、让“味道”动起来、用上“比较”、用上“好像”。在这些知识的引领下,学生学会了写美食,体验到了作文的快乐与美妙。蒋老师课后交流中指出:只有学习领悟了习作知识,学生才能形成习作能力、习作素养。周一贯先生曾指出:要导引儿童进行“必要的写作知识的规则学习”。与名师相比,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精准的习作知识的教学,如写人的时候,告诉学生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写,至于哪些习作知识可以支撑人物的表现,却停下脚步,不再深究。
2.缺乏用心的精准指导。课例中的名师都是课堂教学深耕细作的高手。他们的课堂没有复杂的程序、花样,学生不会写,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阅读范例,领悟方法,用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评价习作,学生上作文课不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精准的习作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落地生根。他们的作文教学告诉我们: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的介入,而且是深度介入。与名师相比,我们的教通常表现为三种:一是把“教”做成了“练”,二是把教做成了“组织”,三是把教做成“满堂灌”。这三种所谓的“教”,实际都在摧残学生的习作兴趣,更谈不上提升习作能力。
缺乏精准的知识,缺乏精准指导,导致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有过场没有过程,空洞乏味、苍白无力,学生害怕作文、不会作文也成为一种必然。问题即课题。基于以上反思,我们提出改变学校作文教学样貌的基本思路:立足儿童,注重和开发精准习作知识,加强精准指导,让作文教学的教真实有力。
二、重构教学模式,落实精准指导
确立“重点”:这里的“重点”,指每次习作学生需要领悟的精准知识,后面的师生对话、现场习作、评改,都要围绕这个“重点”进行,不能偏离。在学校已经构建的习作知识序列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结合每次的习作内容、要求、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学生的习作实际,进一步开发更加精准的习作知识。重点的确立,引领教师教学不拔高,不越位,也不“从零起步、四面出击”,保证学生获取精准的知识与能力。
现场习作:这里的内涵主要有两点:一是现场写,二是教什么写什么,一般是写一个片段。趁热打铁,学了就用,学生才会不断享受成功,激发兴趣。
及时评改:现场习作结束,当即组织学生对照精准的习作知识,进行现场展示、评改,进一步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以上是以“精准的习作知识”教学为核心,以精准指导为策略,重点突出,前后贯通,层层递进,扎实稳健,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精准的习作知识春风化雨般植根到学生心中。
三、读写结合,在训练中夯实基础
一篇完整优秀的习作是多项习作基本功的综合。这里的“读写结合”,指的是针对某一项言语形式和表达手法进行的即时的迁移训练。这种训练,切口小,耗时短,主题集中,见效也就快。朱自清的《匆匆》课后练习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这一练习,就是典型的“读写结合”训练。朱自清先生把宏大的抽象的话题化为细小的具体的事例,而且语言轻巧灵动。我们引导学生及时练笔,较好地体验和领悟这个特点,这是教师单纯的说教达不到的效果。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之后内心的忐忑不安,作者描写得细致入微。如何表达内心的矛盾、紧张呢?文章是很好的范例。当学生对作者的表達特点有所领悟时,我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专项训练,领悟“前言不搭后语、断断续续、多用省略号”等具体的表达手法。“操千曲而后晓声。”经常进行到位的专项训练,学生习作自然更上一层楼。当然,读写结合,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读了就会写了,依然要经历“读文悟方法——创境练表达——交流促内化”的过程;否则将得不偿失,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和反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潜心深化研究,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作文教学”校本化实施,让学生对习作迸发更浓厚的兴趣更坚定的信心,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