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洱源各大庙会活动及庙会中开展的民俗体育进行调查,分析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提出现代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洱源白族庙会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洱源 ; 白族 ; 庙会 ; 民俗体育 ;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0-01
庙会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文化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标准决定的。洱源白族庙会从开始举办大型宗教祭祀活动场所,发展成为集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对白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特有文化的传承手段。
1.洱源白族庙会及民俗体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洱源各村都建有庙宇,雕像精湛,造型美观。每逢庙会,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而且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庙会文化。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洱源白族庙会月月有,而且都尽量的错开农忙季节,各个庙会都有自己的举办时间和寓意,但是民俗体育却是庙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洱源白族人民借由庙会之际,载歌载舞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同时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2.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开展状况分析
2.1耍龙、耍狮
耍龙、耍狮又称为龙、狮舞是白族庙会节日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普遍流行的民俗性群众舞蹈,洱源白族有自己的耍龙、耍狮的团队,在各个庙会都有参加义务演出,深得民心。一条龙需要25~35人,耍一条龙称“单龙戏珠”,耍两条龙称“二龙抢宝”。队形套路因场地大小灵活增减有固定的套路进行表演。狮舞是音乐伴奏中白族加唢呐引奏。多是双狮对舞,领舞由舞绣球者承担。表演动作有模拟狮子翻滚、站立、跳跃、蹲、睡、张嘴、摆尾等动作神态逼真。
2.2霸王鞭、广场舞
霸王鞭又称为“霸王鞭舞”,它们都是模仿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各种规律在进行敲击,节奏鲜明而欢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广场舞因其节奏欢快和动简单作而被现代的男女老少所接受,以“和”为贵的白族人们喜欢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在庙会当天,有数十家的团队参加表演,舞团依据身边发生的故事和现在的美好生活来写歌编舞,跳出他们的幸福生活。
2.3赛马
赛马是洱源最为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勤劳勇敢的洱源人民通过赛马不仅显示马匹健壮、跑得快,也充分显示了白族赛马大会的显著特点,观赏性很强,参赛队伍不断扩大,赛事知名度不断提高,参赛运动员和马匹的水平、素质不断提高。
3.洱源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影响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问题
3.1.1现代社会对庙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的过多干涉,民俗体育表演已经失去传统文化意涵,出現解构的危机。这里所说的外力包括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如为配合观光旅游,一些传统的庙会的阵头转向比赛化、表演化。因为失去了心灵的虔诚,也就失去了传统阵头的味道。
3.1.2“经母”传承人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母”的继承人更是寥寥无几,庙会活动是群众自发组织和举办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应该引起各村的高度重视,每个村都应该有组织的派出3-5个人学习和熟悉庙会“经母”的工作,共同维护好庙会活动健康平稳发展。
3.2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3.2.1民间自主,政府保驾护航
洱源各个庙会都是民间自发组织和发展起来的民族节日,侧重展现白族民俗特色活动和精神寄托,擅长歌舞的白族人民在庙会期间尽情地唱歌、跳舞、娱神娱己。它已经成为白族民俗节日中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场所之一。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大理工作时提出:“一定要保护好洱海”。大理州详细落实了保护洱海-大理母亲湖的计划工作安排。以此为契机发展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亮点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庙会活动,政府将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后盾保障工作。
3.2.2传承和发展庙会民族节日文化
庙会节日是洱源白族人们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具有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其中包含了良俗、美德、和谐、爱情等丰富内涵。对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要不断提升洱源白族庙会的精神品位,丰富了庙会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和提高人民保护和传承民俗节日的自觉。
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主要与节庆,岁时、宗教等相关。它具有地域性、娱乐性、依附性、宗教性等特征。庙会民俗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民健身、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营.山东省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9:8
[2]黄亚妹.妈祖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27).4
[3]彭文兵,张俊.黄山市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2).1
[4]周传志.台湾庙会中的民俗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12.9
【关键词】洱源 ; 白族 ; 庙会 ; 民俗体育 ;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0-01
庙会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文化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标准决定的。洱源白族庙会从开始举办大型宗教祭祀活动场所,发展成为集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对白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特有文化的传承手段。
1.洱源白族庙会及民俗体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洱源各村都建有庙宇,雕像精湛,造型美观。每逢庙会,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而且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庙会文化。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洱源白族庙会月月有,而且都尽量的错开农忙季节,各个庙会都有自己的举办时间和寓意,但是民俗体育却是庙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洱源白族人民借由庙会之际,载歌载舞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同时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2.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开展状况分析
2.1耍龙、耍狮
耍龙、耍狮又称为龙、狮舞是白族庙会节日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普遍流行的民俗性群众舞蹈,洱源白族有自己的耍龙、耍狮的团队,在各个庙会都有参加义务演出,深得民心。一条龙需要25~35人,耍一条龙称“单龙戏珠”,耍两条龙称“二龙抢宝”。队形套路因场地大小灵活增减有固定的套路进行表演。狮舞是音乐伴奏中白族加唢呐引奏。多是双狮对舞,领舞由舞绣球者承担。表演动作有模拟狮子翻滚、站立、跳跃、蹲、睡、张嘴、摆尾等动作神态逼真。
2.2霸王鞭、广场舞
霸王鞭又称为“霸王鞭舞”,它们都是模仿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各种规律在进行敲击,节奏鲜明而欢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广场舞因其节奏欢快和动简单作而被现代的男女老少所接受,以“和”为贵的白族人们喜欢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在庙会当天,有数十家的团队参加表演,舞团依据身边发生的故事和现在的美好生活来写歌编舞,跳出他们的幸福生活。
2.3赛马
赛马是洱源最为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勤劳勇敢的洱源人民通过赛马不仅显示马匹健壮、跑得快,也充分显示了白族赛马大会的显著特点,观赏性很强,参赛队伍不断扩大,赛事知名度不断提高,参赛运动员和马匹的水平、素质不断提高。
3.洱源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影响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问题
3.1.1现代社会对庙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的过多干涉,民俗体育表演已经失去传统文化意涵,出現解构的危机。这里所说的外力包括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如为配合观光旅游,一些传统的庙会的阵头转向比赛化、表演化。因为失去了心灵的虔诚,也就失去了传统阵头的味道。
3.1.2“经母”传承人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母”的继承人更是寥寥无几,庙会活动是群众自发组织和举办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应该引起各村的高度重视,每个村都应该有组织的派出3-5个人学习和熟悉庙会“经母”的工作,共同维护好庙会活动健康平稳发展。
3.2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3.2.1民间自主,政府保驾护航
洱源各个庙会都是民间自发组织和发展起来的民族节日,侧重展现白族民俗特色活动和精神寄托,擅长歌舞的白族人民在庙会期间尽情地唱歌、跳舞、娱神娱己。它已经成为白族民俗节日中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场所之一。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大理工作时提出:“一定要保护好洱海”。大理州详细落实了保护洱海-大理母亲湖的计划工作安排。以此为契机发展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亮点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庙会活动,政府将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后盾保障工作。
3.2.2传承和发展庙会民族节日文化
庙会节日是洱源白族人们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具有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其中包含了良俗、美德、和谐、爱情等丰富内涵。对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要不断提升洱源白族庙会的精神品位,丰富了庙会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和提高人民保护和传承民俗节日的自觉。
洱源白族庙会中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主要与节庆,岁时、宗教等相关。它具有地域性、娱乐性、依附性、宗教性等特征。庙会民俗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民健身、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营.山东省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9:8
[2]黄亚妹.妈祖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27).4
[3]彭文兵,张俊.黄山市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2).1
[4]周传志.台湾庙会中的民俗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