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我觉得素质教育应当是双向的,既是指我们施教者本身要讲素质,同时也要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弯。”因此教师本身的素质尤显得重要。
一、人格与素质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地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素质教育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素质教育。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素质教育,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二、思想与素质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接受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素质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如下能力:较强的朗读能力;过硬的背功;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加强文学艺术修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写一手好文章。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只有更多地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所述,你不觉得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双向的吗?
一、人格与素质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地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素质教育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素质教育。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素质教育,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二、思想与素质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接受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素质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如下能力:较强的朗读能力;过硬的背功;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加强文学艺术修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写一手好文章。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只有更多地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所述,你不觉得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双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