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在河南省已实行几年了,经历了2011年的新高考,我今年又带二年级语文课,期间有一些思考与感悟,现写出来盼同仁赐教。
语文新课程标准里的“实施建议”部分有“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阐释:“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段话颇值得玩味,显然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不断适应课程改革,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做一个爱读书、善读书、爱思考的老师,要吃透教材,不能死抱着几本教学参考书不放,要有自己对知识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平等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序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这种新课程的要求下,我对自己的语文课堂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对课堂提问技巧的思考
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树立“主问意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高效的语文课、抓眼球的语文课,首先是主问意识强的课。所谓主问意识就是指在语文课堂上要有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是解决这堂课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重点。其他问题都应围绕这个问题来设计,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而不能满堂问甚至是满堂碎问,这样只会使学生如坠迷雾,课堂效果差。
例如我在讲《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仅设计了两个问题:1.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试用恰当的文字分条概括这些特征。2.课文用了哪些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设计这两个问题既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又扣住了本课的重难点,找准了高考的相似点。因为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课文运用了大量的典型例子和巧妙的比喻,在谈笑风生间就把中国诗的四个特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训练了学生归纳、整合与概括的能力,这和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相吻合。第二题的设计既让学生领会了钱钟书特有的学者幽默和睿智,又达到了教给学生阅读问题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明确其表达作用的目的。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教师的素养和语文课堂品味之间关系密切,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知识储备不够,讲课照本宣科,模式化教学,缺少激情,视野不宽,个性不足,见解不深,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废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就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呼唤有活力、有诗意、有激情、有理性的语文课,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用诗化的语言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学导入语、过渡话、结束语的设计,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言魅力之目的。如《边城》的导语我如是设计:有一篇美文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70年来,经历浪潮的千淘万洗,它依然像水晶一样熠熠生辉,它所写的风景美、风俗美及人性美感染了很多人,并被纳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美文——沈从文的《边城》。
2.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我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以达到效果:(1)为什么诗人要“一夜飞度”天姥山?(2)“势拔五岳掩赤城”,诗人为什么要夸大其词?(3)诗人为什么会“惊起”还要“长嗟”呢?(4)诗人骑“白鹿”将要穿行山水,一个“放”字写出他怎样的心情?这种心情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三、认真贯彻听说读写训练
传统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在新课改中仍大有用武之地,如果运用得娴熟、成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1.读书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如在讲《陈情表》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各个自然段的感情基调清楚了,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写作训练,师生共同动笔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写得好的要进行表扬鼓励,达到鞭策其他同学的目的。如我在讲完《谈中国诗》后让学生对郑愁予的《错误》和温庭筠的《望江南》运用比较的方法写一篇鉴赏性文章。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其中有一个同学写到:一个错误,一种等待,一份欣喜,一份忧伤与失落,铸就了两位女子的思念与忧伤,期待令人幸福,可是期待化尽,却只剩下那无边的等待,换来的是无尽的失望与心碎,让两位女子饱含思念的侵蚀。思念像一份愁思,剪不断,理还乱;思念像一条虫,一点点啃蚀着自己的身心;思念如汩汩泉水,绵延不断。显然在平时语文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训练,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在高考中口吐莲花,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
语文新课程标准里的“实施建议”部分有“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阐释:“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段话颇值得玩味,显然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不断适应课程改革,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做一个爱读书、善读书、爱思考的老师,要吃透教材,不能死抱着几本教学参考书不放,要有自己对知识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平等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序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这种新课程的要求下,我对自己的语文课堂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对课堂提问技巧的思考
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树立“主问意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高效的语文课、抓眼球的语文课,首先是主问意识强的课。所谓主问意识就是指在语文课堂上要有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是解决这堂课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重点。其他问题都应围绕这个问题来设计,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而不能满堂问甚至是满堂碎问,这样只会使学生如坠迷雾,课堂效果差。
例如我在讲《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仅设计了两个问题:1.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试用恰当的文字分条概括这些特征。2.课文用了哪些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设计这两个问题既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又扣住了本课的重难点,找准了高考的相似点。因为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课文运用了大量的典型例子和巧妙的比喻,在谈笑风生间就把中国诗的四个特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训练了学生归纳、整合与概括的能力,这和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相吻合。第二题的设计既让学生领会了钱钟书特有的学者幽默和睿智,又达到了教给学生阅读问题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明确其表达作用的目的。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教师的素养和语文课堂品味之间关系密切,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知识储备不够,讲课照本宣科,模式化教学,缺少激情,视野不宽,个性不足,见解不深,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废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就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呼唤有活力、有诗意、有激情、有理性的语文课,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用诗化的语言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学导入语、过渡话、结束语的设计,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言魅力之目的。如《边城》的导语我如是设计:有一篇美文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70年来,经历浪潮的千淘万洗,它依然像水晶一样熠熠生辉,它所写的风景美、风俗美及人性美感染了很多人,并被纳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美文——沈从文的《边城》。
2.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我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以达到效果:(1)为什么诗人要“一夜飞度”天姥山?(2)“势拔五岳掩赤城”,诗人为什么要夸大其词?(3)诗人为什么会“惊起”还要“长嗟”呢?(4)诗人骑“白鹿”将要穿行山水,一个“放”字写出他怎样的心情?这种心情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三、认真贯彻听说读写训练
传统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在新课改中仍大有用武之地,如果运用得娴熟、成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1.读书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如在讲《陈情表》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各个自然段的感情基调清楚了,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穿插写作训练,师生共同动笔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写得好的要进行表扬鼓励,达到鞭策其他同学的目的。如我在讲完《谈中国诗》后让学生对郑愁予的《错误》和温庭筠的《望江南》运用比较的方法写一篇鉴赏性文章。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其中有一个同学写到:一个错误,一种等待,一份欣喜,一份忧伤与失落,铸就了两位女子的思念与忧伤,期待令人幸福,可是期待化尽,却只剩下那无边的等待,换来的是无尽的失望与心碎,让两位女子饱含思念的侵蚀。思念像一份愁思,剪不断,理还乱;思念像一条虫,一点点啃蚀着自己的身心;思念如汩汩泉水,绵延不断。显然在平时语文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训练,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在高考中口吐莲花,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