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统教学的不足、探究性教学的特征、优势等方面论证探究性教学的意义;从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趣设疑、提出问题,做好实验设计,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关心外部世界等方面论证探究性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探究 激发 引导 培养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恰当运用探究方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物理知识,明白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例来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为探索新知识打下基础。如:用透明钟罩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点燃的蜡烛,究竟哪支先熄灭,学生回答低的先熄灭,只有少数同学认为高的先熄灭,但不能说明理由。实验现象是高的先熄灭,学生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将沉于下方且二氧化碳不助燃,怎么是高的先熄灭呢?当然本实验中当容器大小发生变化时,实验现象也有可能改变。又如:讲解《大气压强》一课时,教师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把一块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倒置,提问手松开后纸片会掉下来吗?水会流出吗?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由惊奇到兴趣盎然,发散性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始终处于猜想——实验——分析——交流的探究活动状态中。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因其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等原因往往难以对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自觉地产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或自己值得怀疑的问题等,同时要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科学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一章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浩瀚的长江,壮观的天山雪,哈尔滨冰灯,冬天原野中的大雾,雾淞,浓霜,彩虹等等。继而发问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雪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冰的熔化,人工造雪等实验。又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学生手摸声带咳嗽一声,感受声带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有的学生用力甩纸片,有的学生用塑料尺敲桌面,有的同学用嘴对着笔管吹气,有的则用手弹橡皮筋,整个课堂秩序看似乱糟糟,实际上学生全部进入了自主探究知识的角色,他们沉浸于吹拨弹唱的探究情境中,物理知识的领悟在他们探究中水到渠成。
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体验。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有时分析、判断能力尚显稚嫩,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好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完成课本实验,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将结论的发现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完成探究性实验报告。
4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探究性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设计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4.1成立课外制作小组,鼓励学生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小制作和实验探究活动。小制作可以是课本上列出的课外小实验或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的制作等。如: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火箭、飞机模型,小型电动机模型等等。成功的制作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技能。
4.2加强知识运用,进行实际测量。如:利用光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物质鉴别,计算碑石的质量等等。而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探究空间。
4.3加强小课题研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如:在讲解声现象一章时,引导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进行调查。学生可以自发组成若干小组,明确各小组分工调查的内容。如①在城市环境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②噪声会对生物和人类造成哪些危害?③控制噪声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④学校环境是否受到噪声污染?针对如何减弱这些污染向校方献言进策等等。学生通过调查资料,合作交流,上交报告等既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又增强了环保意识。
【关键词】探究 激发 引导 培养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恰当运用探究方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物理知识,明白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例来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为探索新知识打下基础。如:用透明钟罩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点燃的蜡烛,究竟哪支先熄灭,学生回答低的先熄灭,只有少数同学认为高的先熄灭,但不能说明理由。实验现象是高的先熄灭,学生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将沉于下方且二氧化碳不助燃,怎么是高的先熄灭呢?当然本实验中当容器大小发生变化时,实验现象也有可能改变。又如:讲解《大气压强》一课时,教师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把一块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倒置,提问手松开后纸片会掉下来吗?水会流出吗?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由惊奇到兴趣盎然,发散性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始终处于猜想——实验——分析——交流的探究活动状态中。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因其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等原因往往难以对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自觉地产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或自己值得怀疑的问题等,同时要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科学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一章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浩瀚的长江,壮观的天山雪,哈尔滨冰灯,冬天原野中的大雾,雾淞,浓霜,彩虹等等。继而发问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雪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冰的熔化,人工造雪等实验。又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学生手摸声带咳嗽一声,感受声带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有的学生用力甩纸片,有的学生用塑料尺敲桌面,有的同学用嘴对着笔管吹气,有的则用手弹橡皮筋,整个课堂秩序看似乱糟糟,实际上学生全部进入了自主探究知识的角色,他们沉浸于吹拨弹唱的探究情境中,物理知识的领悟在他们探究中水到渠成。
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体验。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有时分析、判断能力尚显稚嫩,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好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完成课本实验,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将结论的发现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完成探究性实验报告。
4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探究性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设计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4.1成立课外制作小组,鼓励学生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小制作和实验探究活动。小制作可以是课本上列出的课外小实验或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的制作等。如: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火箭、飞机模型,小型电动机模型等等。成功的制作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技能。
4.2加强知识运用,进行实际测量。如:利用光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物质鉴别,计算碑石的质量等等。而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探究空间。
4.3加强小课题研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如:在讲解声现象一章时,引导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进行调查。学生可以自发组成若干小组,明确各小组分工调查的内容。如①在城市环境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②噪声会对生物和人类造成哪些危害?③控制噪声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④学校环境是否受到噪声污染?针对如何减弱这些污染向校方献言进策等等。学生通过调查资料,合作交流,上交报告等既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又增强了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