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希灿,男,湖南省涟源市人,在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工作,中教一级职称,本科,计算机专业。
【摘要】网络的发展,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中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是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自主学习
引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Internet迅速普及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交流和发布信息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正确地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是尤为重要的,这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探索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为校园网、因特网的教学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及其特征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网络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在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几个方面:
1.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将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网络学习的领航者等。
1.2 学生地位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1.3 教学过程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
1.4 媒体作用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2 网络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2.1 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些以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并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性,实现了因材施教。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2 自主学习模式。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在于:把计算机当作新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改变了几百年来的“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它能表达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效果,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始终摆脱不了“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堂听”的模式,许多教师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更快速的“填鸭”式教学工具。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课堂。
教师将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的关键环节及习题反馈设计成网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去考虑如何教,而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如初一新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有些来自市里、市区的小学或家里有电脑,从小就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些新生甚至没有摸过电脑,差距如此之大,如果按部就班的采用统一的进度,必定有一部分学生不想再学,而另一部分跟不上进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将讲的知识发布到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进行学习,会的可以不学,而不懂的可以重复浏览,直到明白为止。做测试题,检查学习情况,有计算机给予判定,错误的提示,正确的表扬。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因材施教”。不再因讲过的知识不明白,反复问老师,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学会自主式学习,学生不再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的投入,由他学什么变成他想学什么,由灌输式的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3 网络教学的效果
(1)学习兴趣提高,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虚拟技术,激发了学术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术的学习兴趣。
(2)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网络教学通过关键字的查询,聊天室和留言板的使用,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交流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
(3)学会了信息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
4 正确认识
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现在最时髦的话就是网络教学。青年教师常以熟练的网络知识来炫耀教学水平,老教师也拼命地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好现象,说明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但从近期反馈的信息看,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把网络教学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追求,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课件轻教学的现象。也就是说,颠倒了网络教学的本末。无论哪种教学方式,无论是现代化还是原始化的,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为目标。网络教学无论怎样发展,其服务教学的性质不能变,网络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展开较早的美国和德国,网络教学只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教师仍为核心。因此,在发展网络教学的进程中,不可盲目夸大网络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网络教学再发达,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使用,要完成知识向学生的最终转换,教师必须站在教学的最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切不可形成依赖心理而忽视了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更新。网络教学只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而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
5 结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走进高中新课程》.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4年
[2]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 高教出版社, 2003.9
[3] 《网络教学的定义》.柳栋. 惟存教育实验室, 2002.4
【摘要】网络的发展,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中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是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自主学习
引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Internet迅速普及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交流和发布信息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正确地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是尤为重要的,这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探索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为校园网、因特网的教学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及其特征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网络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在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几个方面:
1.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将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网络学习的领航者等。
1.2 学生地位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1.3 教学过程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
1.4 媒体作用的转变: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2 网络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2.1 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些以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并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性,实现了因材施教。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2 自主学习模式。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在于:把计算机当作新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改变了几百年来的“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它能表达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效果,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始终摆脱不了“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堂听”的模式,许多教师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更快速的“填鸭”式教学工具。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课堂。
教师将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的关键环节及习题反馈设计成网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去考虑如何教,而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如初一新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有些来自市里、市区的小学或家里有电脑,从小就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些新生甚至没有摸过电脑,差距如此之大,如果按部就班的采用统一的进度,必定有一部分学生不想再学,而另一部分跟不上进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将讲的知识发布到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进行学习,会的可以不学,而不懂的可以重复浏览,直到明白为止。做测试题,检查学习情况,有计算机给予判定,错误的提示,正确的表扬。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因材施教”。不再因讲过的知识不明白,反复问老师,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学会自主式学习,学生不再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的投入,由他学什么变成他想学什么,由灌输式的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3 网络教学的效果
(1)学习兴趣提高,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虚拟技术,激发了学术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术的学习兴趣。
(2)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网络教学通过关键字的查询,聊天室和留言板的使用,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交流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
(3)学会了信息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
4 正确认识
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现在最时髦的话就是网络教学。青年教师常以熟练的网络知识来炫耀教学水平,老教师也拼命地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好现象,说明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但从近期反馈的信息看,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把网络教学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追求,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课件轻教学的现象。也就是说,颠倒了网络教学的本末。无论哪种教学方式,无论是现代化还是原始化的,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为目标。网络教学无论怎样发展,其服务教学的性质不能变,网络教学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展开较早的美国和德国,网络教学只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教师仍为核心。因此,在发展网络教学的进程中,不可盲目夸大网络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网络教学再发达,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使用,要完成知识向学生的最终转换,教师必须站在教学的最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切不可形成依赖心理而忽视了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更新。网络教学只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而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
5 结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走进高中新课程》.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4年
[2]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 高教出版社, 2003.9
[3] 《网络教学的定义》.柳栋. 惟存教育实验室,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