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也要通过这个主阵地——课堂而得来的。因此,课堂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此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了,有必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一些反思并加以改进。我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了谁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包大揽,没有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通过把握课堂教学的“多”与“少”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多” 就是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少”就是教师要“少讲”“少写”,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突出其主导地位。
  如何突出“多”呢?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还课堂予学生。要明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切忌“喧宾夺主”。
  一、多提问
  问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逻辑的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提问,但提问只是单向的,即教师问学生答。实际上教师的许多提问并非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而是站在教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提出来的,并不一定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想知道的,大有“越俎代庖”之嫌。教师不妨把更多的提问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提问,教师解答,其他学生亦可解答,甚至师生间可以相互讨论后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就把提问、回答均变成双向的,既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又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交往与互动。
  二、多沉思
  也就是要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既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沉默是金”,一定程度的静默、沉思,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结论,轻过程的影响下,在教学进度的催逼下,往往“耐不住寂寞”,“忍不住”要把结果或结论告知学生。学生沉思的余地很少甚至没有,忽视了结论获得的过程与体验。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作法实际上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就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沉思还可以起到强化思维、加深理解、促进记忆的作用。有时在创设教学情景、酝酿感情方面也起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多参与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唱独角戏,习惯于大包大揽;学生也习惯于当观众,看教师表演。这实质上是对学习主体的否定。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应永远是学生,教师只能是配角。教师应想办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多参与对文本的解读。例如多读、多背。例如对作者、对背景的介绍等可以放手让学生利用手头上的资料或到图书馆里或校园网上去收集、整理,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又如对于一些故事性强、对话精彩的文段,应鼓励学生去“演”。总之,应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四、多争论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是由于学生理解力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看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擅长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习惯于听教师的。这实际上是对教学民主的背叛,也是对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抹杀。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妨放手让学生争一争、辩一辩,让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看法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无反抗精神的看法。学生通过争、辩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拓展了思维,提高了看问题的深度。教师要善于做一个“煽风点火”者,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挑”起学生的争辩,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少”是相对于“多”而言的,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少讲”“少写(板书)”。“少讲”“少写”,不是不讲、不写,“少”意味着“精”,就是要精讲、精板书。其实质是对满堂灌、满堂写、满板写的否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就是要抓住要害。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少写其实是对板书的更高要求,要创新,不落窠臼。能抓住关键、抓住主脉,简单明晰,一目了然,给人以深刻印象。比如图示法,在分析层层映衬、层层铺垫的写法时,设计了一截台阶并命名为“步步高”,简单明了,直观形象,无须多言,学生自然能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又如在分析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时。教师画了一个铜钱,然后把葛朗台放在铜钱的方孔中,一个掉进钱眼儿的守财奴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愿意说。“多”与“少”看似矛盾,其实只要我们真正树立了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观念,还课堂予学生,它就会统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以上只是从操作层面做了一点尝试。我想,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教师在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下,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总结和归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郧阳中学。
其他文献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笔势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豪情纵横的诗意。其中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令人神清气爽。本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研讨”作为专门的学习任务群进行设置,且明确指出,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经验与方法的建构。本文从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主旨出发,结合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对高中生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一、精设阅读目标和探究问题,引发阅读思考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
我校参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荔湾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实验区中的“兴趣特长潜能”工作组,研究项目《实施阳光评价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研究》成功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阳光评价研究课题。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以阳光评价引领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案例研究,培养中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
散文化小说与我们通常所见的传统小说不一样,它“诗一般的语言,散文家的文章风貌,稀释了小说的情节”。这种特殊性让学生在阅读和备考时觉得较为困难。本文将结合人教版第五册《边城》谈谈此类小说如何备考。  《边城》与本单元另外两篇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相比,较为另类,具有情节散化、意境诗化、人物个性不明显、大量的民风民俗描写、主旨表达含蓄等特征。在阅读和教学时,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点文章。文题交代了所写的主要人物:林黛玉,所写的主要事件:进贾府。主要内容写了林黛王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目睹、耳闻和内心感受,不仅为我们介绍了贾府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贾府的概貌,实际上是为整个《红楼梦》故事的发展拉开了帷幕。课文情节结构可以用三个动词概括:“进”“见”“住”。即: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见众人,
禅宗六祖惠能弘法的《坛经》,作为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两段经文被编入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佛理禅趣”中。禅是儒释道的哲学化,诗是中国人情感的文学化,禅的理寄寓着诗的象,禅学与诗学心灵相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绚丽多姿又久开不败的奇葩,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统编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主要由预习导读、正文、课后阅读思考题、生字词这些内容构成。有时也会在注释里或是思考题后添加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例如背景资料、文体知识及特点等。初中的孩子囿于自身的知识和经历,对于教材中一些课文蕴含的情感或是写作目的等,理解起来有难度,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助读资料来帮忙了。那么助读资料是什么类型的资料?我认为,助读资料是用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而非脱离文本,漫无边际地拓宽学生知
在探讨烛之武人物形象时,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表述的:“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我想,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探讨还可以更深入一点,更全面一点!  一、探讨形象,回到“春秋”  我们在探讨历史人物的形象时,只有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才能客观而又准确地评价烛之武的行为。 
一、背景简介  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课堂”渐成燎原之势。而从长远看,“线上教学”必然会在常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教学新常态。对于高中语文而言,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语文的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实践的阵地,同时更是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提升的平台,隔着冷冰冰的屏幕,情感交流、思维碰撞要大打折扣。而复习课,作为高三语文教学的常态主导课型,最理想的就是时间短,见效快。那么线上复习课,如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相比,文本篇幅长、思维容量大、难度大,而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则与初中相比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阅读理解基本上是吃老本。笔者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即教会学生编制结构思路导图来分析文本,整合多种能力训练,以此来驾驭文本,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结构思路导图分析系统的定义与原理  1.结构思路导图的内涵  所谓结构思路导图,是阅读者立足于整体阅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着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