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响:陈寅恪和蒋天枢的师生之情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和他的弟子们都是寂寞的,也唯有守得住这份寂寞,方能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内地大学越办越大,官场上流行“博士市长、硕士局长”,许多官员用公费读学位。一个教授带十数个博士研究生是寻常事。博士生发表论文要署导师的名字。年前一个大学校长卷入了抄袭丑闻,因为他的名字列在一篇他的博士研究生论文的前面,而这篇论文被揭发是抄袭的。事件反映了内地学林不正之风的一角。
  看到这种风气,不能不想到陈寅恪和他的学生之间那种师生的情意,真是令人感慨。笔者曾经多次为文谈及陈寅恪的人格、学术成就和影响。最近读《蒋天枢传》,对此体会更深。
  蒋天枢(1903—1988),字秉南,江苏丰县人,清华国文研究院毕业,是梁启超和陈寅恪的及门弟子,生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是古代文学的专家,有多种专著传世。不过他更为人称道的,是在晚年放弃自己在研究方面的发展,而是全力搜集、整理和编辑恩师陈寅恪的著作,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这不是普通的师生之谊,而是师生共同为完成小国文化的传承所作的艰巨努力。陈寅恪是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蒋天枢则是陈寅恪的托命之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为十国学林高风,也表现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身处逆境时的风骨,
  陈寅恪从“反右”开始就无法正常讲课,只能以既盲义膑的残疾之驱,继续学术研究。陈寅恪对时局的惊人判断能力,来自他深厚的历史学养,来自他的独立的精神和人格。他对“文革”有预感,知道这一场灾难的降临,将是中国文化一劫。他了解蒋天枢的为人,在1964年亦即“文革”前夕,正式委托蒋天枢整理和编辑自己的文集,尽管他知道自己“盖棺有日,出版无期”,但他知道国运总有昌盛的一日,自己的一生心血也总有为后人所了解的时候。
  蒋天枢解放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他不趋炎附势,也不在政治运动中投机,故在“文革”中没有吃太大的苦头,得以全力执行恩师的委托,在举国对文化革命的时候,这样做要克服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1969年陈寅恪在广州含冤去世,消息传出,海外震动。7年后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拨乱反正。蒋天枢终于可以公开推展有关陈寅恪遗稿的丁作,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了7卷本的《陈寅恪文集》,为海内外学者首次提供了陈寅恪比较完整的学术遗产。期间,蒋天枢所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缉》也出版了。现在所有的有关陈寅恪的研究,都需借助这一基础。弟子不负所托,陈寅恪可以含笑九泉了。
  陈寅恪的弟子,除了个别败类之外,都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栋梁,能够被称为“陈门弟子”,是一种荣耀,也只有陈寅恪能够成为“门”。陈寅恪本人没有学位,尽管他在海外游学20多年;他长期执教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本科,凡是听过他讲课和受到他执教的学生,无不对陈充满敬意。和今天的“博士大跃进”相比,蒋天枢和陈寅恪的这样的师生已成绝响。
  2005年11月我到广州的中山大学讲学,得以在陈寅恪故居外伫立,向这位大学者表示敬意。在校图书馆有陈寅恪的陈列室,虽然只有一些照片和少量书籍,毕竟也是一个可以让人凭吊先生的所在。陈寅恪和他的弟子们都是寂寞的,也唯有守得住这份寂寞,方能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蒋天枢传》,朱浩熙著,作家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何亮亮,凤凰卫视评论部主任)
其他文献
我们绝不能无视市场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长期抱着一些阶段性政策不放,人为造就“避税天堂”的虚假繁荣,却扭曲了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的根本大义。    面积仅150多平方公里的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散落在万里之外浩瀚的西印度洋中。然而,不少中国人对它还挺熟悉:主管外资引进的中国各级官员都知道,从这个群岛投向中国内地的资金,已连续数年超过美欧发达国家,成为我们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一些民企老板更
期刊
说老实话,我不喜欢那种用皇帝或女王来形容艺术家或文学家的做法,虽然这种形容可能并不太离谱,甚至可能是贴切的,例如,赫伯特·冯·卡拉扬被称为帝王般的指挥家,这种形容对卡拉扬满合适,但是我就不喜欢卡拉扬这种帝王般的风格,相形之下卡洛斯·克莱伯那种充满灵气和潇洒非凡的指挥风格才使我倾心;在文学领域,阿迦莎·克里斯蒂被称为“侦探小说的女王”,从作品的数量和销售量来说,克里斯蒂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女王”,不过
期刊
2005年的夏季至秋季,在中国大地上,各大媒体先后争相报道两起重大的文体活动。其一是万人空巷、群情振奋的“超级女声”,其二是风波迭起、争议不断的十届全运会。一时间舆论哗然,众说纷纭,掀起一股始料未及的媒体风暴。  2005秋季“超级女声”进入全国总决赛,地处湘江之畔的湖南卫视再次展现其“娱乐中国”的魅力,一系列的市场化运作,一系列的娱乐性策划,一系列真假难辨的报道和事件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不仅是
期刊
在澳大利亚南端,有一个有两个名字的岛屿,正规的地名是菲利普岛,可人们似乎更愿意叫它企鹅岛。岛上既有郁郁葱葱的美丽松树,又有一望无际的优良牧场,还有适于冲浪的宽阔海湾。但是这些,都不是蜂拥而来的各国游客的主要目的,他们怀着浓厚兴趣赶到这里,是为了亲眼目睹动物世界中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企鹅归巢。菲利普岛距南极仅1800公里。岛上共有企鹅约两万只,每晚回到自然公园的企鹅,有六七千只。  企鹅是一种憨态
期刊
64格中的诗人    在笔者的眼中,许昱华更像个诗人,娴静淡雅。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的她,给人一种与世无争印象。许昱华喜欢看书,更喜欢写作,每当谈起这方面的专长,许昱华总是笑称自己被琼瑶“害了”。“其实写作真的是我的爱好,有时候会写一点东西自己欣赏的。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正好是琼瑶的小说很风行的时候,什么《烟锁重楼》、《几度夕阳红》。到现在,我写作的感觉上还是会被那种风格所影响。其实我们就是被琼瑶阿
期刊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富的产品,也给世界带去了更多。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加入到全球经济之中,世界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财富大积聚。  我们确实不希望看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是外资收获大,我们收获小,而因此留下的问题却要我们去独自面对。利用外资的盲目性与功利性使得我们利用外资发展越快,我们被掠压得越深。亚洲如此,中国为甚。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袁教授,您
期刊
还记得“文革”时期在上海流行的“假领子”吗?年轻人可没听说过。“假领子”这个词不准确,其实刚好相反,领子倒是真的,其他,是假的。    老外不喜欢中国人穿睡衣,这恐怕不是什么新闻。我本来我早就想加入批评的行列,说些中国人素质不高的风凉话。但是后来得知老外上班还有穿拖鞋的,我义改了主意,尤其重要的是,我要写文章批评中国人不该穿睡衣出家门,那下回我去倒垃圾也得先换衣服。这样的傻事我才不干呢。  既然不
期刊
引 子    西蒙·拉特尔走了。  在上海刮起了60小时“柏林旋风”后,留下了经典、回味和狂热,“王者之师”又开始了远征。  26年前,柏林爱乐到访中国,卡拉扬是音乐世界的神。时间隧道穿越26年后,年轻的继任者英国人西蒙·拉特尔成为“柏林神话”。“西蒙王朝”使德国人“躯体”中第一次流进英国人的“血液”。  音乐世界是如此奇妙,意大利几乎没有像样的乐团,却“盛产”指挥家歌唱家。英国则更悬乎,在“盛产
期刊
我们生命的质理,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周围由什么样的人构成。    邓小平有句名言:世界上的问题,主要是“东西南北”问题。“东西”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南北”问题则是经济发展问题。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伟人讲的是宏观问题,我们普通人讲微观问题。我要说的微观问题,主要是“上下左右”的问题。当然这“上下左右”是“东西南北”之中的“上下左右”,但是“东西南北”问题的尺度之大,对于微小的我们而言,到了我
期刊
像历史这样曾经名噪一时的大系,如今就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据说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院系的学生学成后走上社会后找不到工作。两千年的斯文,如今真要落到去“扫地”了么?    北京大学的英文名字有一段时间叫PEKINGUNIVERSITY。但是这一次回去,有人却对我说北京大学现在叫PARKINGUNIVERSITY。情况也确实如此。从勺园宾馆到北大西便门只有大约100米距离,而我们的车却走了45分钟。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