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加上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极力提高农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
一、创造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愿望。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们,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和学习条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求知的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求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并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活跃学生思维,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思想品德是融情感性、生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注意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但其中一些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不相符合。例如,讲到网络与青少年的学习时,在农村有许多学生较少接触电脑,他们就不可能明白上网能给学习带来的方便或者上网的乐趣,同样也不可能明白那些上网成瘾者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危害。这时,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学习这一内容的平台。如让学生观看有关信息技术的影像资料,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学习。必要时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学习需要的健康网站。让学生知道上网不仅是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扩大我们的思维视野,提高我们的创造本领。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活动课内外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克服过去思想品德课上冷冰冰、干巴巴的局面,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更不能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今,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课本为基础,以社会为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合作交流。教学中,教师先围绕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呈现的情境为主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各抒己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流,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共识,或求同存异。这样,既达到学习课文的目标,培养了学生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提高感性认识。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政策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以此来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例如,教学《消费者的权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一课时,就关于“维护权益的途径”这一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消费者在商品交易中上当受骗、权利受损的事例,了解消费者是否有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公正、合理的解决受害问题的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观点,提高维护社会、维护人民利益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开展竞赛活动,促使主动学习。
笔者就全县中小学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调查发现,历年来,各个学科尤其是数理化开展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较多,而思想品德课竞赛相对较少,好多学校从不进行。这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尤其是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的重视。事实证明,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竞赛活动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的有效措施。例如,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可以设置如下竞赛内容:
先要求学生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信息:
1、全区的经济建设成就、科技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情况等新闻事件五个。
2、全区人口、资源(如森林、土地、煤炭)和环境的基本情况。
3、全区的教育情况与全国教育情况比较。
然后要求学生收相应的集全国信息。
最后,评选出优胜者,授予“政治通”、“经济通”“科技通”等荣誉称号,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新知,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于理解教材,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观念带动更新,实际决定措施。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有效课堂,使思品课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使这门课程成为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重要航标。
一、创造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愿望。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们,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和学习条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求知的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求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并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活跃学生思维,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思想品德是融情感性、生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注意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但其中一些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不相符合。例如,讲到网络与青少年的学习时,在农村有许多学生较少接触电脑,他们就不可能明白上网能给学习带来的方便或者上网的乐趣,同样也不可能明白那些上网成瘾者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危害。这时,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学习这一内容的平台。如让学生观看有关信息技术的影像资料,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学习。必要时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学习需要的健康网站。让学生知道上网不仅是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扩大我们的思维视野,提高我们的创造本领。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活动课内外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克服过去思想品德课上冷冰冰、干巴巴的局面,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更不能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今,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课本为基础,以社会为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合作交流。教学中,教师先围绕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呈现的情境为主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各抒己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流,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共识,或求同存异。这样,既达到学习课文的目标,培养了学生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提高感性认识。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政策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以此来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例如,教学《消费者的权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一课时,就关于“维护权益的途径”这一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消费者在商品交易中上当受骗、权利受损的事例,了解消费者是否有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公正、合理的解决受害问题的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观点,提高维护社会、维护人民利益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开展竞赛活动,促使主动学习。
笔者就全县中小学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调查发现,历年来,各个学科尤其是数理化开展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较多,而思想品德课竞赛相对较少,好多学校从不进行。这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尤其是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的重视。事实证明,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竞赛活动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的有效措施。例如,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可以设置如下竞赛内容:
先要求学生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信息:
1、全区的经济建设成就、科技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情况等新闻事件五个。
2、全区人口、资源(如森林、土地、煤炭)和环境的基本情况。
3、全区的教育情况与全国教育情况比较。
然后要求学生收相应的集全国信息。
最后,评选出优胜者,授予“政治通”、“经济通”“科技通”等荣誉称号,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新知,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于理解教材,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观念带动更新,实际决定措施。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有效课堂,使思品课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使这门课程成为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重要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