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对高专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强烈的冲击,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如何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如何挖掘、发挥英语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而有机融入英语教学中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高专英语教学;思政教育;渗透
【作者简介】代文春(1976-),女,土家族,湖南慈利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文瑞英(1976-),湖南益阳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陈力(1966-),湖南永顺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富民强的新时代,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质疑一切,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非常强。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可忽视,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整体学习氛围不浓。他们面对互联网的诱惑,自律性差,纷杂的网络信息令其眼花缭乱,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缺乏奉献精神等,这些问题给高专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专英语教学指明新方向,各大专院校虽然开办有思政课,但是课时少,很多都是以大课形式授课,授课内容政治性、理论性较强,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所有课程都应担当起传授知识和思政教育之重任。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授课时间长,更适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英语课程蕴含着很多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学习西方文化,探讨西方价值观,会让众多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敏锐地提炼出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以英语课程为载体,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构建全程育人格局。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国外原文,具有时代性,比如“上大学”“环境污染”等。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给出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经济文化,并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同时通过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带领学生一起剖析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带领学生客观地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引领。
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小班制教学。根据新课标,授课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完成“情感目标”的过程中,通常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课堂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某一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巡查课堂,及时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比如“going to college”这一课,笔者在巡查过程中,就注意到一个学生跟小组成员讨论,他知道进入大学要努力学习,但是学校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因此很容易受他人影响,无法沉下心来学习。这虽然是个例,但也是目前整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教师将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二、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渗透——以《新视野英语教程》为例
1. 尽力挖掘教材中课文主题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英语课堂思政教育必须以教材为载体,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的选材特别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信息性、趣味性、职业性、时代感和多样化,以鲜活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求知、探索和实践欲望,同时教材中的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比如,西方国家丰富的人文背景知识,西方国家的社会体系,国外的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现象以及人文历史等。笔者借此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实现思政教育融入。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文化象征,思政元素挖掘为文化观: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成功的职业,思政元素挖掘为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弘扬“工匠精神”;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父母的爱,思政元素挖掘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环境污染,蕴含的思政元素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担当等。
2. 教学内容篇章理解中渗透。第三单元“which is more important, wealth, success and love?”通过 介绍一个简短的故事,讨论财富、成功和爱哪个最重要,文章简单易懂,学生兴趣不大,因此课前的导入对于唤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单词:财富、成功和爱,同时毫无痕迹地使黑板刷掉在地上,然后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写下自己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财富”或者“成功”,选择“爱”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种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笔者所在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深受大千世界的影响,认识有所偏差,学生们在教室文化墙上留下的愿望出鏡率最高的就是“暴富”。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适时引入一个故事“一把椅子的问候”,学生们通过讨论从中悟出了主人公菲利轻易地与“钢铁大王”卡内基攀亲附缘、齐肩并举,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爱心、他的善举,这真是“莫以善小而不为”,正好彰显了课文的主题“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wealth and success”。接着请学生看看讲台地上的黑板刷被大家踩得稀烂,但没有一个人弯腰捡起,学生们都惭愧得低下头,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节彰显修养,认识到这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明哲保身的大众处世态度。于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奉献精神;于集体,缺乏集体荣誉感;于社会,缺乏担当,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论怎样,这是不可取的。但是授课并没有结束,通过实例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成功绝不等于有钱,任何领域任何工种任何人只要勤奋努力,只要具有匠心精神都是成功的。比如努力维护城市干净的清洁工、认真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授课培养学生成才的老师都是成功的。很多学生认为“财富”等同于“金钱”,这是狭义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财富”更深层次的意义。相对于国外长期处于战乱国家的人,我们的财富就是安全,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方式,课堂教学既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情感目标,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第二单元“Our changing lifestyle: Trends and Fads”這篇文章主要讲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文章讲授过程中分析了时尚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服饰、语言、姓名、电视节目等。笔者利用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回顾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电视节目流行,引领学生分析不断变化的原因,最后再播放近几年的优秀影片电影,如《红海行动》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中还有一个切入点:由美国青少年常用词的变化,引入中国青少年不文明的口头禅,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接着带领学生探讨流行和时尚背后的原因以及区别,虽然文章结尾提到“谁知道下一步流行什么”,但授课并未结束,笔者最后让学生针对目前流行的东西得出结论,无论时尚怎么变换,不随波逐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词汇语言学习中渗透。英语学习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因此在学习重点词汇时,所用例句需要拉近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教师平常要多关注时事、大事以及党政文件,因为时事、大事以及党政文件中的相关例句可以增加词汇学习的厚度。比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中有个重点短语look up to,中文意思是敬仰。考虑到当今社会崇拜明星现象愈演愈烈,因此笔者认为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切入点,所以在用look up to造句的时候精心设计。笔者给出几张在不同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图片,让学生造句并学习这些杰出人物的精神,比如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乡村最美教师支月英等,如今的学生对于各路明星如数家珍,但是对于这些楷模还是非常陌生的,通过观看中国天眼视频片段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学生们了解并学习了南仁东先生的科学精神,了解并学习了袁隆平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还学习了焦裕禄精神。在学习焦裕禄精神之前,先让学生读一读“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再让学生们猜测这首词的作者以及词中人物所指,学生们一无所知。学生自己查询得知《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首词是习近平1990年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所写,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的敬仰之情和他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虽说look up to这个短语简单,但是从最小的单词短语最简单的文章,教师都可以找出很多思政教育切入点。笔者认为,在课程结束时,不但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还要看看学生的思想变化了多少。
4.课后作业中渗透。很多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课时缩减,任务重,所以英语教学宜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比如超星等来发布课后作业。如上面所提到的几位杰出人物的事迹,可以作为学习任务发布到平台,让学生观看视频,制作PPT,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分组讨论,写反思等。
三、结语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根据大学英语的特点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透过语言的表象深度剖析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领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英语教程.3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2]朱冬碧.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7-98.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2006.
【关键词】高专英语教学;思政教育;渗透
【作者简介】代文春(1976-),女,土家族,湖南慈利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文瑞英(1976-),湖南益阳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陈力(1966-),湖南永顺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富民强的新时代,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质疑一切,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非常强。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可忽视,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整体学习氛围不浓。他们面对互联网的诱惑,自律性差,纷杂的网络信息令其眼花缭乱,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缺乏奉献精神等,这些问题给高专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专英语教学指明新方向,各大专院校虽然开办有思政课,但是课时少,很多都是以大课形式授课,授课内容政治性、理论性较强,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所有课程都应担当起传授知识和思政教育之重任。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授课时间长,更适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英语是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英语课程蕴含着很多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学习西方文化,探讨西方价值观,会让众多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敏锐地提炼出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以英语课程为载体,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构建全程育人格局。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国外原文,具有时代性,比如“上大学”“环境污染”等。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给出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经济文化,并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同时通过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带领学生一起剖析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带领学生客观地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引领。
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小班制教学。根据新课标,授课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完成“情感目标”的过程中,通常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课堂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某一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巡查课堂,及时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比如“going to college”这一课,笔者在巡查过程中,就注意到一个学生跟小组成员讨论,他知道进入大学要努力学习,但是学校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因此很容易受他人影响,无法沉下心来学习。这虽然是个例,但也是目前整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教师将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二、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渗透——以《新视野英语教程》为例
1. 尽力挖掘教材中课文主题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英语课堂思政教育必须以教材为载体,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的选材特别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信息性、趣味性、职业性、时代感和多样化,以鲜活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求知、探索和实践欲望,同时教材中的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比如,西方国家丰富的人文背景知识,西方国家的社会体系,国外的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现象以及人文历史等。笔者借此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实现思政教育融入。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文化象征,思政元素挖掘为文化观: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成功的职业,思政元素挖掘为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弘扬“工匠精神”;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父母的爱,思政元素挖掘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环境污染,蕴含的思政元素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担当等。
2. 教学内容篇章理解中渗透。第三单元“which is more important, wealth, success and love?”通过 介绍一个简短的故事,讨论财富、成功和爱哪个最重要,文章简单易懂,学生兴趣不大,因此课前的导入对于唤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单词:财富、成功和爱,同时毫无痕迹地使黑板刷掉在地上,然后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写下自己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财富”或者“成功”,选择“爱”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种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笔者所在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深受大千世界的影响,认识有所偏差,学生们在教室文化墙上留下的愿望出鏡率最高的就是“暴富”。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适时引入一个故事“一把椅子的问候”,学生们通过讨论从中悟出了主人公菲利轻易地与“钢铁大王”卡内基攀亲附缘、齐肩并举,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爱心、他的善举,这真是“莫以善小而不为”,正好彰显了课文的主题“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wealth and success”。接着请学生看看讲台地上的黑板刷被大家踩得稀烂,但没有一个人弯腰捡起,学生们都惭愧得低下头,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节彰显修养,认识到这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明哲保身的大众处世态度。于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奉献精神;于集体,缺乏集体荣誉感;于社会,缺乏担当,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论怎样,这是不可取的。但是授课并没有结束,通过实例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成功绝不等于有钱,任何领域任何工种任何人只要勤奋努力,只要具有匠心精神都是成功的。比如努力维护城市干净的清洁工、认真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授课培养学生成才的老师都是成功的。很多学生认为“财富”等同于“金钱”,这是狭义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财富”更深层次的意义。相对于国外长期处于战乱国家的人,我们的财富就是安全,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方式,课堂教学既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情感目标,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第二单元“Our changing lifestyle: Trends and Fads”這篇文章主要讲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文章讲授过程中分析了时尚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服饰、语言、姓名、电视节目等。笔者利用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回顾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电视节目流行,引领学生分析不断变化的原因,最后再播放近几年的优秀影片电影,如《红海行动》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中还有一个切入点:由美国青少年常用词的变化,引入中国青少年不文明的口头禅,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接着带领学生探讨流行和时尚背后的原因以及区别,虽然文章结尾提到“谁知道下一步流行什么”,但授课并未结束,笔者最后让学生针对目前流行的东西得出结论,无论时尚怎么变换,不随波逐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词汇语言学习中渗透。英语学习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因此在学习重点词汇时,所用例句需要拉近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教师平常要多关注时事、大事以及党政文件,因为时事、大事以及党政文件中的相关例句可以增加词汇学习的厚度。比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中有个重点短语look up to,中文意思是敬仰。考虑到当今社会崇拜明星现象愈演愈烈,因此笔者认为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切入点,所以在用look up to造句的时候精心设计。笔者给出几张在不同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图片,让学生造句并学习这些杰出人物的精神,比如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乡村最美教师支月英等,如今的学生对于各路明星如数家珍,但是对于这些楷模还是非常陌生的,通过观看中国天眼视频片段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学生们了解并学习了南仁东先生的科学精神,了解并学习了袁隆平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还学习了焦裕禄精神。在学习焦裕禄精神之前,先让学生读一读“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再让学生们猜测这首词的作者以及词中人物所指,学生们一无所知。学生自己查询得知《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首词是习近平1990年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所写,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的敬仰之情和他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虽说look up to这个短语简单,但是从最小的单词短语最简单的文章,教师都可以找出很多思政教育切入点。笔者认为,在课程结束时,不但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还要看看学生的思想变化了多少。
4.课后作业中渗透。很多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课时缩减,任务重,所以英语教学宜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比如超星等来发布课后作业。如上面所提到的几位杰出人物的事迹,可以作为学习任务发布到平台,让学生观看视频,制作PPT,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分组讨论,写反思等。
三、结语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根据大学英语的特点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透过语言的表象深度剖析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领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英语教程.3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2]朱冬碧.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7-98.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