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廖泰初的研究看民国农村教育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民国时期教育的讨论越来越热,有赞扬褒奖之声,也有贬抑指责之词。遗憾的是,其中大多数评论缺少客观翔实的证据,在激起人们艳羡或愤懑的情绪后,总让人觉得还缺点什么。说白了就是,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任何讲理或评论都应讲求一点证据,否则很难令人信服。在此,我无意陷入功过是非的评论中去,只想通过介绍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农村教育的人类学著作,来揭示当时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复杂性。
  这部书的名字叫《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薄薄的一个小册子,序言、正文、写后记加在一起也只有八十九页,作者名叫廖泰初。说起廖泰初,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几个同学都是赫赫有名的角色,林耀华、费孝通、李有义、李安宅等著名人类学家都是廖泰初的同学,他们都曾一起受教于燕京大学吴文藻先生门下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费孝通在英国读博期间的《伦市寄言》中还有专门写给廖泰初的信件,来探讨此书的成就与不足。
  廖泰初生于1910年,1928至1935年在燕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36年,廖泰初开始在燕京大学教育系任教。1935年,廖泰初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赴山东汶上县调查农村教育问题。彼时,他的一位老师——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鸿钧先生(1901-1971)正在挂职汶上县县长一职。在张鸿钧的鼎力支持下,从1935年10月至1936年1月,廖泰初走访了汶上县两百多个村子,调查了一百五十多个私塾,在大量田野材料的基础上,写作完成《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一书,并自行刊印。该书开创了用人类学社区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理论研究民国时期农村教育之先河,堪称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民国时期的农村教育发展如何?我们透过廖先生的研究就能略知一二。
  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儒家传统文化深厚。廖泰初发现,该县的洋学与私塾是两种相互竞争的教育机构。洋学又称为官学,因为最先效仿西方学校设置而得名。洋学是在政府的严令下开办并艰难维持着运转,私塾则受普通百姓欢迎,生命力顽强。私塾是由民间个体创办的承担基本文化传承的一种教育机构,它诞生于乡土社会中社会组织的需要,是一种具有本土文化适应性的教育组织形式,并且历史悠久。据廖泰初归纳,私塾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二是专收贫寒子弟的义塾或义学;三是设立在义庄或宗祠内的书塾;四是一家或几家开设的家馆。若按程度和目的之不同,私塾又可分为蒙学、普通私塾、爨局、私塾大学。这些私塾基本可以满足乡土社会中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的需要。
  在汶上县,老百姓从不把洋学叫做“学校”或“学堂”,在他们眼里,洋学和洋人、洋货一样是种古怪的东西。洋学源自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传入中国的西洋文化,中国最早的洋学是由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科举制废除后才兴起了国人自己所开办的洋学。民国以后洋学在农村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对乡土社会的一种强行渗透,统治归化的目的大于发展的目的。尽管学生进入洋学的费用会由政府承担,但是,在农村流传着“花钱不念洋书,念洋书不花钱”的说法。老百姓大多认为“凡是官府的东西,不是要钱就是要命”,从心里抵触来自官方开办的学校。
  1929年11月,国民党山东汶上县党务整理委员会首先发觉私塾对官学的严重影响,于是咨文县政府,严禁私塾以振党化教育。教育局开出的禁令说:“年间私塾正在组织,一般顽固劣绅乘机勾结煽惑青年学子以乱其志,实行其专制之教授,贻误青年之前途,丧失国家后盾,何堪设想……”但是,普通百姓对此禁令置之不理,到底有几个人看到这张禁令可能都是一个问题。此后,为了洋学能存活下去,政府频繁发布类似的禁令,甚至采取极其严厉的惩罚措施。然而,老百姓早已看透了这样的禁令,认为它只是政府说说而已的把戏,没有人当真。此外,由于连年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各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加之一些官员为一己之利中饱私囊,吞占公款,致使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正常的教育活动无法开展。洋学的校舍多为庙宇、家祠之类的古旧建筑,富有的绅董多不愿把民房借出来办学。通常,已经公开办学的庙宇还是保持着原来的设置,所以常常出现学生和神佛争藏身之地的现象,桌椅、黑板等教学设备也粗糙简陋,时钟、游戏用品也非常缺乏。
  在廖泰初看来,私塾是以乡村为本位的组织,洋学是以县府为本位的组织,但它们的目标都是“超乡村的”,将学生引入到更大的地方做更大的事业,然而问题却是大的地方并不能容纳它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儿童不喜欢上洋学,老百姓不欢迎洋学,绝不是在计算每年花一二元钱的纸笔费,也全然不是没有时间、孩子要帮家里干活的问题。问题是整个教育制度由外到内、由上而下、由城市而乡间。换句话说,它是由西洋抄袭而来,强使之在内地生长,由政府推动,用政令强迫施行,从城市观察到的成绩硬要搬到乡间实现,结果是整套机构不适合乡间人们的生活习惯,不适合百姓们的胃口。
  中央集权下的教育行政,使一切的地方适应与需要消灭净尽,但是行政力量又不能直接伸展到乡间,结果使洋学成为了一种“非驴非马、骗己骗人的设施”。由于洋学在农村难以立足,常常发生洋学与私塾抢夺学生的情况,通常是洋学往往招不到学生。而且,由于洋学所教内容与乡土社会的实用性相差甚远,新的思想观念无法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洋学成了一种徒有形式的新事物,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可以想见,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政治上的混乱和财政上的匮乏,洋学的处境会更差。
  廖泰初先生的人类学考察为我们揭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复杂性。一方面,作为“落后的”、“过时的”私塾由于其与当地社区文化的兼容性,使其很难被淘汰;另一方面,代表着“先进文化方向”的现代学校却由于其“外生性”而很难发展壮大。这不仅是当时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显示了民国时期“教育救国”过程中的重重困境。
  1935年10月,国民政府曾针对私塾还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统计。其结果显示,在1935年,全国私塾总数为十一万零一百一十四个,其中已改良的私塾三万八千五百二十五个;塾师共计十一万零九百三十三名,学生共一百八十七万八千三百五十一人。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全国范围内私塾学生总数占小学儿童总数的百分之六点七六。如果从廖泰初先生的田野调查来看,当时全国私塾的学生数所占比例未免过低,换句话说,新式的小学是否真的取得了大发展?这不免让人怀疑调查中掺杂了水分。然而,国民政府改良私塾的努力在官方政策文本上还是见得到的。193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改良私塾办法规定:“行政院直辖市及教育行政机关为私塾之主管机关,应负直接监督管理私塾之责”,“私塾在不妨碍公私立小学招生之范围内,得招收学龄儿童,参照短期小学或普通小学课程教学”,“各省市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对改良私塾应认为推行义务教育之一重要事项,负责促改良之全责。”当然,当局要求各地改良私塾,除了开启民智、化民成俗之外,也包含着实施党化教育之目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以及许多仁人志士都企图通过改良旧式学校、振兴新式学校的方式来助推中华民族振兴之大业,但是通过廖泰初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行动是异常艰难的。廖泰初认为,农村教育困局的根源在于,“教育是文化的一部,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工具,在整个文化系统不曾找着出路的时候,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文化不知往哪里走,教育也就不知往哪里走”。在我看来,廖泰初先生将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牵寄于文化的选择,未免有些失当。众所周知,教育系统既受社会其他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又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力。在外国势力加紧入侵中国、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实际上,任何形式的教育发展都不具备稳定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廖泰初得出的结论受到了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的限制。从一个地域的内部来看教育的发展,相对忽视了外部的政治和社会的因素,这也是当时社区研究和功能主义理论不足的一个体现。
  回到本文开始时的问题,对待民国时期的农村教育,应客观公正地予以描述和评价。其实,早有评论者注意到,对民国教育的回首与怀旧,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人们对教育现实的不满与失落。事实上,一个时代的教育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一个时代的教育发展都有一个时代的难题。我们应当承认,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教育问题并不仅仅产生于教育系统内部,其他系统的矛盾或冲突也会引发教育系统的紊乱或调整。近几十年来,中国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对于研究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来说,应该有勇气面对当前教育中的难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之道。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则不能轻言轻信,应以一种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
  顺便提及一下,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调整后,燕京大学教育系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廖泰初随之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担任北师大电化教育馆馆长。可能也正因为这样的命运,廖泰初先生才越来越远离他的同学们,并被学界所忽视。2010年,我在搜集博士论文的材料时,偶然间发现了廖泰初先生的这部著作,如获至宝,并将此著作纳入到我博士论文的分析中。
其他文献
能够称呼著名学者郁龙余教授为“郁老师”,是近几年的事。认识郁龙余教授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我们“相识”于《印度文化论》、《天竺纪行》、《中国印度诗学比较》等学术著作和“杰出印度学家奖”等各大媒体发布的新闻资讯之中,但真正认识“郁老师”仅三年有余。郁龙余教授与我的距离十分遥远,他是令人景仰与敬佩的文化名人;郁老师与我的距离却很近,虽然总共只见过几次面,交谈不过一两个小时,却仿佛熟识了一辈子。  初次和郁
《上海游览指南》由上海中华图书集成公司出版发行,共有前、后两版,初版于1919年4月与读者见面,再版则刊于1923年5月。  中华图书集成公司1919年1月16日在《申报》上所登的广告称,《上海游览指南》一书最初只是出版社的另一种出版物《世界游戏场》之附赠品,同时为了吸引读者目光,广告中还刊出了该书的目录。依广告目录介绍,该书一共有“租界沿革”、“城市变迁”、“街道总图”、“水陆舟车之交通线及价目
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论英雄》一书中写道:“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崇尚英雄和敬畏英雄,是人类社会普遍尊奉的价值理念;书写英雄和传颂英雄,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从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到仓颉造字,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到创世纪,中、西文学抒写和褒扬英雄已成为审美惯例与人文传统。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先烈和众多英灵,都曾依托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和长久推介,引领着一代又一
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遇到了七十多岁的老绅士伊士曼,后者是举世公认的大众摄影之父、柯达公司创始人。那时,伊士曼正准备把毕生积蓄的一大部分投入到美国高等教育事业,用于推动“有用学科”的发展。  弗莱克斯纳问伊士曼:“那么,在您心目中,谁是当今最‘有用’的科学家呢?”  伊士曼不假思索地说:“马可尼。”  在伊士曼看来,马可尼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推动了整
一  《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一书,是盛佩玉女士从七十岁开始动笔撰写的回忆录。盛佩玉系出豪门,其祖父即是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兼慈善家,誉有“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的“清末首富”盛宣怀。而其丈夫邵洵美既是晚清政治家、外交家邵友濂之孙,又是盛宣怀外孙、盛佩玉四姑母之子,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颇受争议的“唯美—颓废派”代表诗人。  《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是一部个人口述史,作者盛佩玉按着时间流程,记录她
我家养了两只小乌龟,它们可爱、顽皮,很讨人喜欢。  刚买回来的时候,它们都很胆小,呆在鱼缸里不敢动弹;可当人不注意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溜出去,使出全身力气,卖力地爬着,可玻璃缸实在太滑,根本爬不出去。聪明的乌龟便玩起了“叠罗汉”,那只略小的乌龟爬到了那只稍微大一点的乌龟身上,伸长了脖子,试图用前足钩住缸沿,可是一不留神,摔了个四脚朝天;可它有它的办法,只见它伸长脖子,用头顶着缸底,猛地一侧身
感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社会人应有的品德。只有懂得感恩的学生,才能明白老师、家长、社会为他(她)付出的爱,也才能懂得回报。在心中多怀感激,对生命长存敬意,生命会多出几分厚重。    感恩的心遗失在哪里    母亲节,王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母爱”为题的作文。令王老师吃惊的是,班级里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母爱有什么好写的?该写些什么?难道孩子们不爱自己的母亲吗?“爱。”学生的回答异常
日本并非一个纯粹的单一民族国家,从族群构成来看,除了大和民族之外,至少还包括阿伊努人以及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定居者。只不过这些少数族群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常之低。但是,近二十年,以“多文化共生”为主题的论述在日本社会颇为流行,这可能有违于常人对日本的认知。2018年,我以民族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人类学者的身份受邀到日本进行短期访问,以了解日本社会的教育、文化多样性和多文化共生等问题。在此期间,我广泛接触和体
一、我们的生活随时可能陷入一场噩梦  一个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明了,然后他接触过的人一一被感染,整个国家成了盲人的国度,大戏开始揭幕,这就是《失明症漫记》所讲述的故事。如果我在2020年前读到它,可能会觉得其构思离奇,然而如今却只能叹服,它就像未卜先知的预言,为“新冠”之下的我们描好了画卷。它提前为我们写好了箴言:我们的生活随时可能陷入一场噩梦。如果说史不绝书的战争、地震、海啸、饥荒没有亲历,十
Everyone wants to be successful and everyone tasted both success and failure in life.  Failure isn’t a bad thing at all. All successful people may have built their success on thousands of failures.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