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化形势的冲击下,以西方为首的科学技术风靡全国,音乐教育也深受影响。在当今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我们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需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审视。跨文化音乐教育在人类学、文化哲学的视角下,在面对本国音乐文化与他国音乐文化时,要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对我们重新审视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 音乐 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105-03
在西方音乐体系冲击下,国内音乐教育过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试图将他国文化独尊,甚至以高雅自居,并试图用A文化的理念来阐释B文化的产物,这是禁不起人文学家拷问的。巴赫金曾说:“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另一种文化交锋后,才会显示出自己深层的底蕴”。音乐教育也该参照其哲学思想体系比较发展,如果脱离自身哲学思潮,仅以欧洲文化为中心,那必将为行尸走肉,没有灵魂。重新审视“和”而不同,从跨文化比较来呼吁动态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符合当代哲学思潮的,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我们要有主体意识,才可将我们传统文化大放光彩。
一、跨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
文化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在笔者看来文化也像“幽灵”,不同领域的学者试图从各学科来解读文化,但始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美国思想家、政治哲学家艾伦·布卢姆在《美国精神的封闭》一书中将文化分为两个层次:文化既是民族及他们的习俗、风格、兴趣、节庆、礼仪和神明等,又是与商业活动相对的艺术、音乐、文学、教育电视节目、某些种类的电影等一切可以鼓舞精神、陶冶情操的东西。所以,文化是国家或民族的历史、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本文所指的文化是在哲学思维方式下的音乐风格以及行为表达方式等。
(二)跨文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这首诗很好的描述了跨文化的意义。跨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产物,顾名思义,就是要跨出自己的文化,了解对方的思想、行为方式等,以便更好的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笔者认为跨文化更强调的是主体间性,强调与多元文化相辅相成,在面临多元文化时,这是一个静态的表达,只有加上“跨文化”的语境才更注重动态的对话交流。跨文化同时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包容性和多语性等,在多元包容性的基础上学习聆听,在尊重差异性的前提下平等对话。
跨文化视角是在全球化中面对传统文化和当今西方现代文化时通过跨文化比较做到融通,要善于从“远景的思维空间”他者的外在观点构成对自己的新认识,从而有的放矢结合不同文化进行创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其目的是是协同万邦,“和”而不同,不是简单的在对话中“合二为一”,更不是丧失主体、行尸走肉的“臣服”。
(三)跨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不仅仅局限在以“樂音”的形式来做研究,音乐是由人产生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应扎根在其文化哲学上,即没有孤立存在的音乐(没有与风俗习惯无关和与一定社会中支持它的复杂组织机构无关的音乐),因此音乐教育也不该单是技术和形式上的,它同时应是一种文化,一种美育。
跨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是用辩证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面对西方高雅音乐的冠名时,能够清晰的认识中西音乐的来龙去脉,避免文化殖民,陷入西方仰视媚俗模式。只有从跨文化的观念入手,才能更好的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而不是将不同文化分出高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倡导多元文化发展,用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反观我们的国内音乐教育,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结合、创新、改革。
目前现代音乐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主客二分这种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单向度音乐教育必将遮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会使得一部分人陷入到某种族中心论,只会将文化分出先进与落后,只会带有偏见和歧视,无法使文化平等交流与发展。“先进”与“落后”的地位关系决定了单向交流,这是一种“臣服”的关系,只有“乞灵”,无法形成“互为主观”的对话。因此,用跨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发展多元文化互动精神,从而合理的看待中西方音乐的对话关系,进一步分析目前的形势,批判欧洲中心论,倡导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正确把握我们的音乐教育。
二、跨文化音乐教育的当代际遇
(一)跨文化时代音乐教育的挑战
在当今多元文化趋势下,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并存,现阶段网络、传媒的发达使人们面临文化多样性不知如何做出判断。我们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各种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遭遇被突破、被重新评价的境遇,有的甚至被系统解构,造成各种传统文化的“失语”或被逐放,最终陷入“全球化陷阱”不能自拔。音乐教育亦是如此,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体系为首的占据多半,传统音乐文化出现了危机。如果我们中国人不去把握诠释自己文化的主导权,不去思考欧洲音乐理论话语的有限性,如果只是用欧洲音乐理论话语模式去诠释本土音乐文化,那么大量的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将会因不能符合这套模式而被排斥在“正统音乐”之外。
1.音乐教育远离了传统音乐文化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确为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在西方现代科学理性的冲击下,我们的音乐教育大都是在传播和教授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为主,看不到我们自身的文化属性。我们受现代主义影响,音乐教育没有建立在我们自身文化哲学思想下,缺少一套属于我们的话语体系,丧失主体性危机。
教育就是一种传承,我们的中国传统音乐长期借用西方的曲式作品分析的逻辑形式与方法,并试图用西方理论体系建构我们的传统音乐。管建华老师曾说:我们学到的中国传统音乐便是一些“逻辑的东西”,使它脱离了“语言的家园”,脱离了土生土长地域风格流派的“气韵生动”和“依字行腔”。我们中国汉字每个字词都有其“隐喻”,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腔韵与气韵”“南腔北调”,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流派与风格,意味深长,都是居民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这些得到很好的传承了吗?我们学到的竟然是一些“逻辑的东西”,并没有将目光投向人,而是一些机械本体;我们的民族乐器古琴现在在生活中,课堂中也很少见到,增多的是以钢琴为首的西洋乐器和西方哲学思想下的乐理曲式罢了。 2.传统音乐教育文化认同危机
在学堂乐歌后,以西方审美观作为主体的观念风靡全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音乐被戏剧的戴上“高雅音乐”的帽子,国人一度认为西方艺术才是高雅艺术,我们的传统音乐登不上大雅之堂。比如艺考生刚学音乐就要学习美声、钢琴,谱例全部都为五线谱和西方乐理,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作为一名音乐专业者,每天都在演唱西方歌剧,演绎他者文化,甚至由于周围的环境导致有些喜欢中国音乐的年轻学生在琴房或平时演唱中国音乐都羞于承认,生怕被别人说你唱歌方法不对,应该怎样怎样……因为目前现状就是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西方美声就是最科学的,老是以西方的美声来衡量其它音乐为标准,这是可笑而又可悲的事情。难道我们中国音乐就上不了台面吗?
(二)跨文化时代音乐教育的机遇
在跨文化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充分的方法和观念,使音乐教育在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也加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面对音乐文化共享时也可更清晰的通过比较认识自己。
文化的全球化并没有使文化同质化,音乐教育在面对多元文化趋势下,给音乐教育的图景建构起到了多项选择,对有着自己特殊哲学思想体系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机遇,可吸取不同文化的精华解决当代问题,用跨文化的手段将多元文化“融通”,必将在跨文化的大潮中扬帆启航;在面对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下时可通过他者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打散自我认识方面的固定性,从而创新发展音乐教育,更好的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就像美国著名汉学家安乐哲说的:“不只是通过他者来认识自己,而是通过对话得出新结论而有所发展”。《史记·律书》中提到:“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也是这个道理。
三、“和”而不同、协同万邦的跨文化音乐教育
从宏观上讲,这个世界没有中国数学、法国物理、美国化学的说法,但是有中国文学、法国哲学、美国史学的说法,说明从科技领域来说知识基本是全球通行的,但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差异性向来存在,并且正在加大,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是谁吃掉谁、谁兼并谁、谁垄断谁的问题,而是“对话”与“互动”的问题,并不是杰姆逊认为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美模式,音乐教育亦是如此。
(一)尊重多元文化差异:互为主体、平等对话
着眼于历史。清末民初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学习西方,当时大量的西方思想涌入中国,掀起了西方学潮,与此同时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国外音乐伟人的影响削弱了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所谓的学堂乐歌。可如今社会中国新时代已经到来,虽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动荡时代的产物,但我们要认清现在的处境,努力发展我们自身的民族音乐,而且我们学习西方应该是学习西方如何根据自身文化建立的音乐体系,而不是学习他们根据自身文化建立出来的成果,当然对于西方不是完全抛弃,这里指的是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欧洲中心一元论。
在音乐文化交流中,中西双方都不应是一个绝对沉默的客体。音乐人类学家博尔曼讲过:“世界各种音乐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都根植于其音乐文化语言的行为与活动中,理解不同的语言世界是世界音乐认识论和本体论多样性的基础,是理解世界音乐总体性的前提”。只有在互动认知、双向诠释时,方可避开主客二分的弊端,由外在观点构成的“远景思维空間”,以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为核心,更好的从对方的视角进一步了解自己,使双方都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唤醒本土文化,走出西方音乐现代化的控制,加强中国传统音乐话语权,继而倡导互为主体性、平等对话的多元文化发展。
(二)吸收不同音乐文化,提高整合建构水平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高理想就是“和”而不同、协同万邦,在面对中西方音乐文化时,也应有这个立场。在音乐教育时,不只是用一方吞并另一方,不能只有西方缺少东方,或只有东方缺少西方,这都将是不完善的,既要有西方理论体系又不失中国人文思想,取长补短,从而使中西音乐文化达到一种阴阳健康度,也只有这样进行音乐教育,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才能早日走出国门,登上世界民族之林。
2.“融通”非“融合”
在跨文化对话时还要保持“融通”,对于“融通”不是简单地融合,也不是合二为一。在不同选择、不同条件相互作用下创造出来的新物,不再有旧物原来的“纯粹”,但他仍然是从旧的“纯粹”中脱颖而出的新的“纯粹”,仍然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独特之处和不同的表达形式。中西音乐的融通不会走向被同化,仍会保留各自的文化基因,只不过是通过跨文化对话的手段来服务于多元文化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发展各自的文化基因,即结合新事物创新;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无论面对中西音乐理论体系还是不同的教育方式,目的就是建设和传承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在保持基因的基础上,广纳百家之长,对于西方合理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基因更好的创新,更好的发展。如果以主客二分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将我们的音乐教育变为静态的、殖民的,如此一味地抱守残缺,那我们的音乐教育只会沦为无本之木、无泉之水。
四、结语
音乐教育长时间处在西方音乐话语权力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压迫下,这种现象是动荡时代的产物,也是西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弊端,我们不能在新的世界下却用旧的学术观念和殖民时代的音乐教育局限和束缚自己,要有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后现代的眼光,打破“先进”“落后”的现代观。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下,如果一味学习西方,一定程度上将会被文化殖民,我们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也会慢慢流失,所以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要以实际为本、民族为魂,取长补短建设传统音乐教育。以中国音乐文化为根,多传承和创新一些民族音乐,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4]宋隽.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教育研究——文化互补论视角[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9]管建华.世纪之交:欧洲音乐中心伦在中国解构之始——认识论哲学基础音乐学解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9(03).
[6]管建华.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哲学基础之比较——兼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反思[J].中国音乐(季刊),2012(02).
[7][10]乐黛云.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21世纪跨文化流通十六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8]王岳川.发现东方与重释中国[J].科学中国人,2003(02).
关键词:跨文化 音乐 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105-03
在西方音乐体系冲击下,国内音乐教育过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试图将他国文化独尊,甚至以高雅自居,并试图用A文化的理念来阐释B文化的产物,这是禁不起人文学家拷问的。巴赫金曾说:“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另一种文化交锋后,才会显示出自己深层的底蕴”。音乐教育也该参照其哲学思想体系比较发展,如果脱离自身哲学思潮,仅以欧洲文化为中心,那必将为行尸走肉,没有灵魂。重新审视“和”而不同,从跨文化比较来呼吁动态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符合当代哲学思潮的,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我们要有主体意识,才可将我们传统文化大放光彩。
一、跨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
文化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在笔者看来文化也像“幽灵”,不同领域的学者试图从各学科来解读文化,但始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美国思想家、政治哲学家艾伦·布卢姆在《美国精神的封闭》一书中将文化分为两个层次:文化既是民族及他们的习俗、风格、兴趣、节庆、礼仪和神明等,又是与商业活动相对的艺术、音乐、文学、教育电视节目、某些种类的电影等一切可以鼓舞精神、陶冶情操的东西。所以,文化是国家或民族的历史、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本文所指的文化是在哲学思维方式下的音乐风格以及行为表达方式等。
(二)跨文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这首诗很好的描述了跨文化的意义。跨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产物,顾名思义,就是要跨出自己的文化,了解对方的思想、行为方式等,以便更好的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笔者认为跨文化更强调的是主体间性,强调与多元文化相辅相成,在面临多元文化时,这是一个静态的表达,只有加上“跨文化”的语境才更注重动态的对话交流。跨文化同时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包容性和多语性等,在多元包容性的基础上学习聆听,在尊重差异性的前提下平等对话。
跨文化视角是在全球化中面对传统文化和当今西方现代文化时通过跨文化比较做到融通,要善于从“远景的思维空间”他者的外在观点构成对自己的新认识,从而有的放矢结合不同文化进行创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其目的是是协同万邦,“和”而不同,不是简单的在对话中“合二为一”,更不是丧失主体、行尸走肉的“臣服”。
(三)跨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不仅仅局限在以“樂音”的形式来做研究,音乐是由人产生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应扎根在其文化哲学上,即没有孤立存在的音乐(没有与风俗习惯无关和与一定社会中支持它的复杂组织机构无关的音乐),因此音乐教育也不该单是技术和形式上的,它同时应是一种文化,一种美育。
跨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是用辩证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面对西方高雅音乐的冠名时,能够清晰的认识中西音乐的来龙去脉,避免文化殖民,陷入西方仰视媚俗模式。只有从跨文化的观念入手,才能更好的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而不是将不同文化分出高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倡导多元文化发展,用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反观我们的国内音乐教育,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结合、创新、改革。
目前现代音乐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主客二分这种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单向度音乐教育必将遮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会使得一部分人陷入到某种族中心论,只会将文化分出先进与落后,只会带有偏见和歧视,无法使文化平等交流与发展。“先进”与“落后”的地位关系决定了单向交流,这是一种“臣服”的关系,只有“乞灵”,无法形成“互为主观”的对话。因此,用跨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发展多元文化互动精神,从而合理的看待中西方音乐的对话关系,进一步分析目前的形势,批判欧洲中心论,倡导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正确把握我们的音乐教育。
二、跨文化音乐教育的当代际遇
(一)跨文化时代音乐教育的挑战
在当今多元文化趋势下,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并存,现阶段网络、传媒的发达使人们面临文化多样性不知如何做出判断。我们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各种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遭遇被突破、被重新评价的境遇,有的甚至被系统解构,造成各种传统文化的“失语”或被逐放,最终陷入“全球化陷阱”不能自拔。音乐教育亦是如此,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体系为首的占据多半,传统音乐文化出现了危机。如果我们中国人不去把握诠释自己文化的主导权,不去思考欧洲音乐理论话语的有限性,如果只是用欧洲音乐理论话语模式去诠释本土音乐文化,那么大量的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将会因不能符合这套模式而被排斥在“正统音乐”之外。
1.音乐教育远离了传统音乐文化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确为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在西方现代科学理性的冲击下,我们的音乐教育大都是在传播和教授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为主,看不到我们自身的文化属性。我们受现代主义影响,音乐教育没有建立在我们自身文化哲学思想下,缺少一套属于我们的话语体系,丧失主体性危机。
教育就是一种传承,我们的中国传统音乐长期借用西方的曲式作品分析的逻辑形式与方法,并试图用西方理论体系建构我们的传统音乐。管建华老师曾说:我们学到的中国传统音乐便是一些“逻辑的东西”,使它脱离了“语言的家园”,脱离了土生土长地域风格流派的“气韵生动”和“依字行腔”。我们中国汉字每个字词都有其“隐喻”,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腔韵与气韵”“南腔北调”,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流派与风格,意味深长,都是居民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这些得到很好的传承了吗?我们学到的竟然是一些“逻辑的东西”,并没有将目光投向人,而是一些机械本体;我们的民族乐器古琴现在在生活中,课堂中也很少见到,增多的是以钢琴为首的西洋乐器和西方哲学思想下的乐理曲式罢了。 2.传统音乐教育文化认同危机
在学堂乐歌后,以西方审美观作为主体的观念风靡全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音乐被戏剧的戴上“高雅音乐”的帽子,国人一度认为西方艺术才是高雅艺术,我们的传统音乐登不上大雅之堂。比如艺考生刚学音乐就要学习美声、钢琴,谱例全部都为五线谱和西方乐理,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作为一名音乐专业者,每天都在演唱西方歌剧,演绎他者文化,甚至由于周围的环境导致有些喜欢中国音乐的年轻学生在琴房或平时演唱中国音乐都羞于承认,生怕被别人说你唱歌方法不对,应该怎样怎样……因为目前现状就是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西方美声就是最科学的,老是以西方的美声来衡量其它音乐为标准,这是可笑而又可悲的事情。难道我们中国音乐就上不了台面吗?
(二)跨文化时代音乐教育的机遇
在跨文化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充分的方法和观念,使音乐教育在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也加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面对音乐文化共享时也可更清晰的通过比较认识自己。
文化的全球化并没有使文化同质化,音乐教育在面对多元文化趋势下,给音乐教育的图景建构起到了多项选择,对有着自己特殊哲学思想体系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机遇,可吸取不同文化的精华解决当代问题,用跨文化的手段将多元文化“融通”,必将在跨文化的大潮中扬帆启航;在面对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下时可通过他者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打散自我认识方面的固定性,从而创新发展音乐教育,更好的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就像美国著名汉学家安乐哲说的:“不只是通过他者来认识自己,而是通过对话得出新结论而有所发展”。《史记·律书》中提到:“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也是这个道理。
三、“和”而不同、协同万邦的跨文化音乐教育
从宏观上讲,这个世界没有中国数学、法国物理、美国化学的说法,但是有中国文学、法国哲学、美国史学的说法,说明从科技领域来说知识基本是全球通行的,但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差异性向来存在,并且正在加大,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是谁吃掉谁、谁兼并谁、谁垄断谁的问题,而是“对话”与“互动”的问题,并不是杰姆逊认为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美模式,音乐教育亦是如此。
(一)尊重多元文化差异:互为主体、平等对话
着眼于历史。清末民初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学习西方,当时大量的西方思想涌入中国,掀起了西方学潮,与此同时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国外音乐伟人的影响削弱了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所谓的学堂乐歌。可如今社会中国新时代已经到来,虽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动荡时代的产物,但我们要认清现在的处境,努力发展我们自身的民族音乐,而且我们学习西方应该是学习西方如何根据自身文化建立的音乐体系,而不是学习他们根据自身文化建立出来的成果,当然对于西方不是完全抛弃,这里指的是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欧洲中心一元论。
在音乐文化交流中,中西双方都不应是一个绝对沉默的客体。音乐人类学家博尔曼讲过:“世界各种音乐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都根植于其音乐文化语言的行为与活动中,理解不同的语言世界是世界音乐认识论和本体论多样性的基础,是理解世界音乐总体性的前提”。只有在互动认知、双向诠释时,方可避开主客二分的弊端,由外在观点构成的“远景思维空間”,以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为核心,更好的从对方的视角进一步了解自己,使双方都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唤醒本土文化,走出西方音乐现代化的控制,加强中国传统音乐话语权,继而倡导互为主体性、平等对话的多元文化发展。
(二)吸收不同音乐文化,提高整合建构水平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高理想就是“和”而不同、协同万邦,在面对中西方音乐文化时,也应有这个立场。在音乐教育时,不只是用一方吞并另一方,不能只有西方缺少东方,或只有东方缺少西方,这都将是不完善的,既要有西方理论体系又不失中国人文思想,取长补短,从而使中西音乐文化达到一种阴阳健康度,也只有这样进行音乐教育,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才能早日走出国门,登上世界民族之林。
2.“融通”非“融合”
在跨文化对话时还要保持“融通”,对于“融通”不是简单地融合,也不是合二为一。在不同选择、不同条件相互作用下创造出来的新物,不再有旧物原来的“纯粹”,但他仍然是从旧的“纯粹”中脱颖而出的新的“纯粹”,仍然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独特之处和不同的表达形式。中西音乐的融通不会走向被同化,仍会保留各自的文化基因,只不过是通过跨文化对话的手段来服务于多元文化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发展各自的文化基因,即结合新事物创新;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无论面对中西音乐理论体系还是不同的教育方式,目的就是建设和传承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在保持基因的基础上,广纳百家之长,对于西方合理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基因更好的创新,更好的发展。如果以主客二分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将我们的音乐教育变为静态的、殖民的,如此一味地抱守残缺,那我们的音乐教育只会沦为无本之木、无泉之水。
四、结语
音乐教育长时间处在西方音乐话语权力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压迫下,这种现象是动荡时代的产物,也是西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弊端,我们不能在新的世界下却用旧的学术观念和殖民时代的音乐教育局限和束缚自己,要有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后现代的眼光,打破“先进”“落后”的现代观。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下,如果一味学习西方,一定程度上将会被文化殖民,我们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也会慢慢流失,所以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要以实际为本、民族为魂,取长补短建设传统音乐教育。以中国音乐文化为根,多传承和创新一些民族音乐,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4]宋隽.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教育研究——文化互补论视角[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9]管建华.世纪之交:欧洲音乐中心伦在中国解构之始——认识论哲学基础音乐学解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9(03).
[6]管建华.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哲学基础之比较——兼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反思[J].中国音乐(季刊),2012(02).
[7][10]乐黛云.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21世纪跨文化流通十六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8]王岳川.发现东方与重释中国[J].科学中国人,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