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打造跨界的艺术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科融合 综合探索 跨界艺术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思维定式,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一.发现学科间相互融合的现象。
【案例1:】一节九年级的化学课,课前先请美术老师教学生们每人做一朵白色的折纸花卉。课时化学老师给学生们带来的“雨落花儿开”的小魔术:发给每个小组一瓶水,尝试着喷洒在折好的手工花卉上,非常神奇的白色的纸花在沾染过喷洒的水后神奇的变出了紫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的色彩来。化学老师顺势请学生们思考:小花上喷了什么?小花提前做了何种处理?体现了什么性质?思考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案例2:】语文老师在诗词欣赏课中出示了齐白石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这是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中的一句。在四尺长的立轴上,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学生们从画作中感受诗文,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通过画面和想象引入课题,再去学习古诗,给语文课带来更深刻的体验。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观察到学科融合已经慢慢的渗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学科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界限森严、学生学习方法死板、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困境。
二.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创作跨界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可以是诗文里的描述;可以是化学中的分子;也可以是物理中的守恒定律……近些年我们也一直在进行校内学科融合的课题尝试,并成立艺术社团“智绘空间”:“智”代表文化学科、“绘”代表艺术学科,在这片自由空间里智育和美育得到完美结合。社团成员也积极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各门学科中进行跨界艺术的探索。
绘本创编是最能体现文学与美术的融合。我们在校园征集原创故事、诗歌等学生优秀文学作品,由创作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创作。在《梨花船》绘本中,学生用象形美术字设计题目,粗大的抽象三角符号和纤细的具象梨花枝形成对比,通过小蚂蚁全身的黑色形成面的部分,梨花树线的部分,梨花瓣飘落形成点的部分,形成了画面中点线面的组合。绘本《下雨了》风云雨等自然天气,小兔、小树、小花等动植物的排列,構图饱满。绘本外形是心形的体现了小创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审美。感受文学魅力绘制图画,通过绘画还原文学场景,让观者身临其境一般,把文学与绘画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优秀作品也由学校结集成册,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物理学科中高分子材料受热有发生收缩的热缩现象,成员们抓住这个现象与绘画结合在一起。由于高分子的热缩是基于在一定温度下内收缩的这种行为是单向的,收缩后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是不会再发生热胀冷缩行为的。所有学生们分组就热缩材料进行试验:检验热缩后的比例;制定热缩方案;绘制需要热缩的图案;确定热缩的种类等。创作出一系列的热缩艺术作品:二十四节气挂饰、十二生肖钥匙扣、星座汉服笔等一系列作品。
0.618是数学中的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在建筑、摄影等门类中都能够得到平衡的构图,在我们的跨界艺术中,我们找了大小一样、颜色各异的马赛克瓷砖,利用黄金分割等数学知识组成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让我们不免惊叹这些理性的美好。
三.推广展示学科融合的课题成果
在顺应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把智育与美育有效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无限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艺术创作、美术加工、思维拓展等形式中,不仅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创新之奇,更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诸如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深入理解,从而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教育目的!
跨界的艺术这一课题经过了探索、创作,开始了展示推广,社团每月在校园里举办一次《跨界的艺术》作品展,分次展出融合不同学科的艺术作品,并在2016年12月带领此次作品参加了郑州市学区课博会。展会现场有社团成员现场展示了热缩钥匙扣的制作过程,受到了观展的群众一直好评,并接受了教育电视台的录像采访,这一系列课程,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美术课的认知,惊叹其它学科与美术的完美融合!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学科融合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综合探索课型研究》(课题编号:JCJYC161501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市郑开学校)
关键词:学科融合 综合探索 跨界艺术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思维定式,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一.发现学科间相互融合的现象。
【案例1:】一节九年级的化学课,课前先请美术老师教学生们每人做一朵白色的折纸花卉。课时化学老师给学生们带来的“雨落花儿开”的小魔术:发给每个小组一瓶水,尝试着喷洒在折好的手工花卉上,非常神奇的白色的纸花在沾染过喷洒的水后神奇的变出了紫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的色彩来。化学老师顺势请学生们思考:小花上喷了什么?小花提前做了何种处理?体现了什么性质?思考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案例2:】语文老师在诗词欣赏课中出示了齐白石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这是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中的一句。在四尺长的立轴上,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学生们从画作中感受诗文,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通过画面和想象引入课题,再去学习古诗,给语文课带来更深刻的体验。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观察到学科融合已经慢慢的渗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学科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界限森严、学生学习方法死板、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困境。
二.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创作跨界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可以是诗文里的描述;可以是化学中的分子;也可以是物理中的守恒定律……近些年我们也一直在进行校内学科融合的课题尝试,并成立艺术社团“智绘空间”:“智”代表文化学科、“绘”代表艺术学科,在这片自由空间里智育和美育得到完美结合。社团成员也积极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各门学科中进行跨界艺术的探索。
绘本创编是最能体现文学与美术的融合。我们在校园征集原创故事、诗歌等学生优秀文学作品,由创作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创作。在《梨花船》绘本中,学生用象形美术字设计题目,粗大的抽象三角符号和纤细的具象梨花枝形成对比,通过小蚂蚁全身的黑色形成面的部分,梨花树线的部分,梨花瓣飘落形成点的部分,形成了画面中点线面的组合。绘本《下雨了》风云雨等自然天气,小兔、小树、小花等动植物的排列,構图饱满。绘本外形是心形的体现了小创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审美。感受文学魅力绘制图画,通过绘画还原文学场景,让观者身临其境一般,把文学与绘画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优秀作品也由学校结集成册,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物理学科中高分子材料受热有发生收缩的热缩现象,成员们抓住这个现象与绘画结合在一起。由于高分子的热缩是基于在一定温度下内收缩的这种行为是单向的,收缩后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是不会再发生热胀冷缩行为的。所有学生们分组就热缩材料进行试验:检验热缩后的比例;制定热缩方案;绘制需要热缩的图案;确定热缩的种类等。创作出一系列的热缩艺术作品:二十四节气挂饰、十二生肖钥匙扣、星座汉服笔等一系列作品。
0.618是数学中的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在建筑、摄影等门类中都能够得到平衡的构图,在我们的跨界艺术中,我们找了大小一样、颜色各异的马赛克瓷砖,利用黄金分割等数学知识组成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让我们不免惊叹这些理性的美好。
三.推广展示学科融合的课题成果
在顺应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把智育与美育有效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无限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艺术创作、美术加工、思维拓展等形式中,不仅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创新之奇,更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诸如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深入理解,从而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教育目的!
跨界的艺术这一课题经过了探索、创作,开始了展示推广,社团每月在校园里举办一次《跨界的艺术》作品展,分次展出融合不同学科的艺术作品,并在2016年12月带领此次作品参加了郑州市学区课博会。展会现场有社团成员现场展示了热缩钥匙扣的制作过程,受到了观展的群众一直好评,并接受了教育电视台的录像采访,这一系列课程,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美术课的认知,惊叹其它学科与美术的完美融合!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学科融合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综合探索课型研究》(课题编号:JCJYC161501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市郑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