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如何“以读为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当下,“以读为本”的理念已深入语文教师的内心,然而,一些教师虽然明白“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却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与文本充分对话。久而久之,朗读在学生眼里便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对于朗读,他们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朗读水平更难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得主动,读得深入,读出精彩呢?
  一、以疑促读
  朱熹有云:“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初读课文时,教师如果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往往会读得积极主动,读得兴致勃勃。如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在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个美丽的潭,为什么叫日月潭呢?咱们还是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学生们迅速打开课本,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一个小小的问题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朗读,此时的读基于“疑”,此时的读已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
  二、以趣激读
  众所周知,朗读要有感情。如果在朗读中增添一点“趣”,使朗读变得有“情”有“趣”,变得情趣盎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会深受他们的喜爱,朗读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西湖》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语言优美。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我精心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这一环节,看谁读得认真,读得投入,读得有感情,谁就有机会戴上导游帽,手持小话筒,当上“小导游”。教室里,书声琅琅,为了能当上“小导游”,学生们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哪吒闹海》,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让学生争当“小演员”;对于说明文,则可以鼓励学生争当“小小解说员”,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以境引读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重点之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品味。怎样让学生对反复朗读不至于产生厌烦的心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以境引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以境引读,即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发学生反复朗读。如《槐乡五月》一文,结尾“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是文章的关键所在,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内涵。我是这样设计的:
  走进槐乡,整个槐乡似瑞雪初降;孩子们身上别着槐花,手上拿着槐花。眼前的这一切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走进槐乡,仿佛置身于香海中;孩子们吃着槐花,个个神采飞扬。眼前的这一切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走进槐乡,吃着香喷喷的槐花饭,感受着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饱含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学生深受感染,入情入境,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有滋味。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反复朗读,与文本深度对话的兴趣。
   四、以悟带读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感悟。在引导学生表达感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带进句子中再读一读,如此一番“以读带悟”,既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窦桂梅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这句话常回响在学生耳畔。这样,窦老师巧妙地将朗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读”产生“悟”,“悟”提升“读”,“读”与“悟”相得益彰。有时候,对同一内容,学生产生的感悟也不尽相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对于父亲的挖掘过程,有学生认为应读得急切些,因为孩子去向不明,父亲心急如焚;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应该读得慢一些,因为挖掘十分艰难,挖掘的时间极其漫长,父亲的内心备受煎熬。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允许学生读出不同的语速和语气,使朗读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五、以评导读
  目前,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读的评价。殊不知,评价学生朗读的过程恰恰是一种对朗读的指导。朗读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也可以是自我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切忌泛泛而谈。如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当一名女生用平和的语气读“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这段时,教师这样评价:“你没有生气,没有发怒,不是在‘嚷’,而是心平气和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呢!谁能把台风的‘狂怒’读出来?”当一位男生紧皱眉头,瞪着眼睛,用狂妄自大的语气读完这一段时,教师适时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狂风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怒吼声,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台风的狂妄自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朗读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
  2.学生互评。指名朗读后,教师可以用“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什么建议吗?”引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有时会过于笼统,如:“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这时,教师可追问:“在课文的哪一处,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听他这样一读,你有什么感受?”有时,学生会提出建议,如:“我觉得××同学没有读出自豪的语气。”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说得很对,那你能给他作个示范吗?”这样,在评价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知不觉中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自我评价。当学生读完一段文字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学生反思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再给学生一次改进的机会,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朗读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努力践行“以人为本”,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快速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备受教师关注与学生欢迎,它在教学领域体现着鲜活的生命力。它将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随着世界粮食价格的攀升,霉菌毒素的危害在发展中困家日益凸显。一方面,人类由于粮食短缺,食用霉变食物几率增加。另一方面,动物饲料生产商对原料质量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中小
答:中国已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中国的成功入世给国内的陶瓷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陶瓷企业想要在国际贸易中一试身手,就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国际贸易惯
α-生育酚转移蛋白(α-TTP)由278个氨基酸构成,基因位于8q13染色体。α-TTP在多种组织上表达,但未发现其在血液组织上表达。氧浓度及血清α-生育酚浓度等因子调节α-TTP组织含量
刻瓷又称“瓷上锦绣”,是在烧成的素色瓷器釉面上用钨钢刀或者金刚石刀镂刻、书画的一种艺术,集书法、国画、篆刻、陶艺为一身,具有奇妙的金石趣味。2011年盛夏,北京十里河闽龙陶
古语[玉不琢不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只有经过人工雕琢才能被赋予新的价值和魅力。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雕器物历来被人们当做珍宝,是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温润光亮的外表、滑嫩细腻的手感,将玉石的一丝凉意直传心间,化解了一身的疲惫与劳顿。玩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玉作之上乘品,则属苏作,集结了精、细、雅、洁的特质,清净闲逸。  玉雕自古因地而异,有京作、苏作、扬州工、西番作之分,苏作独以精致细腻、润洁雅致著称,技压群芳。寻根究源是由于明清之际苏州地区的丝绸、版画业非常发达,苏作玉工喜好从当世流行的制绣图像、版画中寻找纹样;雕琢美玉时,
华北制药是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类医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拳头产品青霉素产量与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粉针制剂的年生产能力全国第一。其下属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重要保证,是进行普通话交流的首要工具,更是语文学习的奠基石。但拼音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学生学起来总觉得枯燥无比,更何况是一年级新生,要想学好它,显然是困难重重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为此,汉语拼音教学应充分运用课文插图、配套光盘、多媒体自制课件,创编童话故事、儿歌、顺口溜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符合一年级新生的教学情境
不久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董事长王惠文荣获“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全行业仅有两人获此殊荣,王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