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当下,“以读为本”的理念已深入语文教师的内心,然而,一些教师虽然明白“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却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与文本充分对话。久而久之,朗读在学生眼里便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对于朗读,他们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朗读水平更难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得主动,读得深入,读出精彩呢?
一、以疑促读
朱熹有云:“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初读课文时,教师如果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往往会读得积极主动,读得兴致勃勃。如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在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个美丽的潭,为什么叫日月潭呢?咱们还是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学生们迅速打开课本,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一个小小的问题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朗读,此时的读基于“疑”,此时的读已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
二、以趣激读
众所周知,朗读要有感情。如果在朗读中增添一点“趣”,使朗读变得有“情”有“趣”,变得情趣盎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会深受他们的喜爱,朗读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西湖》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语言优美。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我精心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这一环节,看谁读得认真,读得投入,读得有感情,谁就有机会戴上导游帽,手持小话筒,当上“小导游”。教室里,书声琅琅,为了能当上“小导游”,学生们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哪吒闹海》,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让学生争当“小演员”;对于说明文,则可以鼓励学生争当“小小解说员”,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以境引读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重点之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品味。怎样让学生对反复朗读不至于产生厌烦的心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以境引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以境引读,即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发学生反复朗读。如《槐乡五月》一文,结尾“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是文章的关键所在,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内涵。我是这样设计的:
走进槐乡,整个槐乡似瑞雪初降;孩子们身上别着槐花,手上拿着槐花。眼前的这一切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走进槐乡,仿佛置身于香海中;孩子们吃着槐花,个个神采飞扬。眼前的这一切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走进槐乡,吃着香喷喷的槐花饭,感受着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饱含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学生深受感染,入情入境,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有滋味。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反复朗读,与文本深度对话的兴趣。
四、以悟带读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感悟。在引导学生表达感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带进句子中再读一读,如此一番“以读带悟”,既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窦桂梅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这句话常回响在学生耳畔。这样,窦老师巧妙地将朗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读”产生“悟”,“悟”提升“读”,“读”与“悟”相得益彰。有时候,对同一内容,学生产生的感悟也不尽相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对于父亲的挖掘过程,有学生认为应读得急切些,因为孩子去向不明,父亲心急如焚;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应该读得慢一些,因为挖掘十分艰难,挖掘的时间极其漫长,父亲的内心备受煎熬。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允许学生读出不同的语速和语气,使朗读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五、以评导读
目前,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读的评价。殊不知,评价学生朗读的过程恰恰是一种对朗读的指导。朗读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也可以是自我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切忌泛泛而谈。如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当一名女生用平和的语气读“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这段时,教师这样评价:“你没有生气,没有发怒,不是在‘嚷’,而是心平气和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呢!谁能把台风的‘狂怒’读出来?”当一位男生紧皱眉头,瞪着眼睛,用狂妄自大的语气读完这一段时,教师适时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狂风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怒吼声,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台风的狂妄自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朗读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
2.学生互评。指名朗读后,教师可以用“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什么建议吗?”引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有时会过于笼统,如:“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这时,教师可追问:“在课文的哪一处,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听他这样一读,你有什么感受?”有时,学生会提出建议,如:“我觉得××同学没有读出自豪的语气。”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说得很对,那你能给他作个示范吗?”这样,在评价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知不觉中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自我评价。当学生读完一段文字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学生反思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再给学生一次改进的机会,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朗读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努力践行“以人为本”,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责编 陈剑平)
一、以疑促读
朱熹有云:“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初读课文时,教师如果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往往会读得积极主动,读得兴致勃勃。如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在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个美丽的潭,为什么叫日月潭呢?咱们还是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学生们迅速打开课本,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一个小小的问题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朗读,此时的读基于“疑”,此时的读已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
二、以趣激读
众所周知,朗读要有感情。如果在朗读中增添一点“趣”,使朗读变得有“情”有“趣”,变得情趣盎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会深受他们的喜爱,朗读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西湖》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语言优美。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我精心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这一环节,看谁读得认真,读得投入,读得有感情,谁就有机会戴上导游帽,手持小话筒,当上“小导游”。教室里,书声琅琅,为了能当上“小导游”,学生们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哪吒闹海》,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让学生争当“小演员”;对于说明文,则可以鼓励学生争当“小小解说员”,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以境引读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重点之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品味。怎样让学生对反复朗读不至于产生厌烦的心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以境引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以境引读,即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发学生反复朗读。如《槐乡五月》一文,结尾“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是文章的关键所在,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内涵。我是这样设计的:
走进槐乡,整个槐乡似瑞雪初降;孩子们身上别着槐花,手上拿着槐花。眼前的这一切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走进槐乡,仿佛置身于香海中;孩子们吃着槐花,个个神采飞扬。眼前的这一切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走进槐乡,吃着香喷喷的槐花饭,感受着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生读)
饱含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学生深受感染,入情入境,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有滋味。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反复朗读,与文本深度对话的兴趣。
四、以悟带读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感悟。在引导学生表达感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带进句子中再读一读,如此一番“以读带悟”,既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窦桂梅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这句话常回响在学生耳畔。这样,窦老师巧妙地将朗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读”产生“悟”,“悟”提升“读”,“读”与“悟”相得益彰。有时候,对同一内容,学生产生的感悟也不尽相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对于父亲的挖掘过程,有学生认为应读得急切些,因为孩子去向不明,父亲心急如焚;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应该读得慢一些,因为挖掘十分艰难,挖掘的时间极其漫长,父亲的内心备受煎熬。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允许学生读出不同的语速和语气,使朗读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五、以评导读
目前,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读的评价。殊不知,评价学生朗读的过程恰恰是一种对朗读的指导。朗读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也可以是自我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切忌泛泛而谈。如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当一名女生用平和的语气读“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这段时,教师这样评价:“你没有生气,没有发怒,不是在‘嚷’,而是心平气和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呢!谁能把台风的‘狂怒’读出来?”当一位男生紧皱眉头,瞪着眼睛,用狂妄自大的语气读完这一段时,教师适时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狂风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怒吼声,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台风的狂妄自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朗读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
2.学生互评。指名朗读后,教师可以用“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什么建议吗?”引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有时会过于笼统,如:“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这时,教师可追问:“在课文的哪一处,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听他这样一读,你有什么感受?”有时,学生会提出建议,如:“我觉得××同学没有读出自豪的语气。”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说得很对,那你能给他作个示范吗?”这样,在评价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知不觉中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自我评价。当学生读完一段文字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学生反思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再给学生一次改进的机会,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朗读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努力践行“以人为本”,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