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标本留取与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来源 :医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检验医学对临床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度和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要求越来越高。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可靠,质量控制是主要环节,整个质量控制又分检验前、中、后程序,而目前各实验室只注重受到临床标本后的质量控制,却忽视了标本留取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关系。从医师开出医嘱到临床标本留取及标本的运送到实验室,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病人和或护师并不能发觉和避免这些环节中的差错,所以要避免这些环节的差错,必须实行质量保证,即对临床标本留取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现简介如下:
  
  1人员的合作与正确配合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临床检验项目均是由医生的申请进行检测,测得结果提供给医生,以便观察、诊断和治疗,而在标本检验过程中,有些影响因素是与医护人员关系密切,而检验人员不易了解且无法防止的,例如药物、饮食、运动、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的影响等,通过与临床及时进行联系,当有这些因素时,能做出正确的解释或进行复查。人体内各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平衡而实现的,这些正常的生理平衡反映在体液、血液及排泄物中,就是它们所含的各种成分的正常稳定性。当由于病理生理或生理组织的变化直接影响体液和分泌物排泄,使其相应地发生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是病人在各种生理状态下的极好标志,标本的留取与检验质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严格遵守标本留取的操作流程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举措
  
  标本留取包括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三个阶段,是实验室认可中样品管理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样品失实,无论是变质失效、编错号、漏掉遗失等,均造成检验结果失实和不能发出报告,因此在检验质量控制中应重视对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应有文件化程序和适当设备来保持对样品在实验室的全过程中(储存、处置、准确检测)不发生非正常的变质和损坏。如在进行生化分析时,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例如标本编错号,标本溶血,大量输液血液被稀释或输入钾、葡萄糖后采集标本进行分析等等。
  接受样品时应详细记录其状态,样品有疑问或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尽快与有关方面联系。
  实验室应建立检测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以保证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
  当样品属于抽样时,应有文件规定抽样的方法,数量封存、运输等详细文件程序。例如皮肤穿刺采血时的采血部位,穿刺步骤,血液的采取,抗凝剂的选择,标本送检,及标本处理等均需要有完整的操作规程,以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3明确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差错的原因,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基础
  
  毫无疑问,饮食、应激、病人准备、锻炼、昼夜变化等诸因素以及某些生理状态如怀孕等,均可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甚至出现其他的生理变化,当病人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时,实验室检验结果就可能发生异常,除了这些生理因素(饮食、餐后禁食、应激、病人准备、锻炼、周期性变异、怀孕、药物等)外,与标本留取有关的易导致实验室结果异常的有:①病人的标本不具有代表性,其主要与标本的收集技术有关,包括止血带的使用,静脉血污染,抗凝剂和防腐剂的污染等。②标本内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浓度可能在收集后发性改变,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标本自身的新陈代谢所致。包括标本的代谢,酶的影响,血液病的影响等,前者以溶血为代表,众所周知,溶血不仅可以释放红细胞的内容物,而且血红蛋白还可以直接干扰许多不同的化学反应,对于电解质的检测如钠和氯,出现称为“假低钠血症”的严重错误等。后者以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细胞开始破裂,释放出包括血红蛋白、酶、铁等许多物质,血中葡萄糖和氧的浓度下降,酸性产物及Co2增多等,在临床检验实践中,应尽力避免此类差错的发生,确保检验质量。
  
  4良好的检验人员素质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
  
  人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起主导作用,首先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专业水平。检验人员工作期间必须对检验设备性能和检测试剂及使用方法了如指掌,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各种仪器设备及试剂加以妥善维护和保管,要定时定人,认真地作好校正工作。其次是对于来源于临床的标本要作好查对工作,验收是否符合标本的留取要求,同时在检测方法上不断创断,以达到提高检验质量目的,尤其是应大力提高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以适应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临床检验质量的迫切要求。
  总之,临床检验质量取决于从标本留取到检验报告发出前的每一个细致环节,只有严格遵守上述各个环节,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更好地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新生儿科工作的20名护士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由专人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回收、汇总、统计、分析,总结存在的风险,制定和实施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20名护士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医院存在感染的风险、新生儿发生损
期刊
摘要:脑外科患者具有发病快、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的特征,患者的自理能力也较差,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出现各类护理风险,如果没有对这些风险采取科学的控制方式,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主要分析脑外科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护理风险 护理服务质量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72-01  护理风险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67-02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目前的好发率仅次于脑膜瘤和脑胶质瘤,并且好发于青壮年。自1987年Griffith首先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以来,该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日益成熟,具有方便、安全、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1】现将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水平的高低也在提高医院服务品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内科疾病由于其发病的特殊性:大部分的都是老年人。同时由于老年人的体质比较虚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医疗问题,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改进和提高护理水平也就成为心内科护理的重中之重了。本文以某医院心内科为例,通过分析心内科病患护理现状,结合现状和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过敏体质的症状和影响因素,针对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查阅权威资料结合学校所学知识,临床观察研究,以及与病人交流,医护人员的探讨。结论:过敏体质与遗传、饮食、压力过重导致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过敏体质的病人并不了解或关注引起过敏表现的根本原因;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利于彻底改善过敏性体质。   关键词过敏体质;原因分析;护理    一般的,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列腺电汽化切除对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麻醉观察,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16例,术中平均输液800ml。结论:循环干扰小且安全,阻滞平面完善,患者易于耐受,无并发症。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对高危前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了解儿科护士夜班工作状况与体验,分析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减轻其压力,在为患者更好服务的同时,维护护理人员的健康。方法:对本院曾经和现在仍在小儿科工作的共40名 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与交流。结果: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存在多种压力:工作繁重,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倒班频繁,难以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与尊重,社会地位地下,得不到领导和同行的理解与尊重。结论: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存在诸多压力,可以通过提高
期刊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增高已成为产科关注的话题,适当放宽剖宫产率可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但剖宫产率无限增高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反而增加了产妇的并发症[1]。但目前剖宫产率仍有逐年增高趋势。就此问题分析我院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配合产科医师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情况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与结果    1989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
期刊
作者自2005年以来对58例隐裂后牙采用根管治疗,冠内固位加全冠修复法保守治疗,随访最短8个月,最长2.5年,效果较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58颗患牙,其中第一磨牙32颗,第二磨牙7颗,双尖牙19颗。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其中隐裂牙中有17例为无髓牙,从牙齿折裂到就诊时间约在2~3周内。  1.2适应症  临床检查缺诊磨牙纵折或隐
期刊
摘 要目的:以鲁南欣康为例探讨硝酸酯类在肺心病中的应用。方法:对94例肺心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应用鲁南欣康组),对照组48例(未用鲁南欣康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心病病人应积极用硝酸酯类药。  关键词硝酸酯类药;肺心病;积极应用    我科于1995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94例肺心病病人,其中46例入院后即给鲁南欣康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8例作为对照组未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