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体现出个性、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这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本人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这四法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体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景,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老师的用意。大家热情地讨论着:“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都在猜测我的用意。课堂上,要放得开,就得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字。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找课外书或到网络寻找最小的哺乳动物,把最感兴趣的一点写出来,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联结起来,开拓知识视野,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火候”,就为培养学生的“要学”和“会学”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引导自由阅读,拓展创造思维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乐意去学;如果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很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
③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
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
如此引导、熏陶,使学生稚嫩的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造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把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是难以提出问题的。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
三、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从而熏陶、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而审美情趣不仅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还要使这种感受贯穿到想象、情感、思维以及个性心理之中。这种贯穿性会使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的自由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轻松的愉悦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他们对课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腾起崇敬之情,对祖国山河的壮美大加赞赏,对不幸的人们深表同情……这些都是为情所驱动而产生的体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包括审美情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这得靠教师有目的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1、因势利导,善于点拨
所谓“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注意邱少云的眼神与表情);再听教材范读,启迪学生从视觉到听觉这种高级感官来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进而要学生进行想象,自觉对照,从不同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感受与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相比。这样,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
2、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作者的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饱含丰富的情感。如:教《桂林山水》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乐朗诵,让学生寓乐于景,领悟“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升腾起自豪感,而这秀丽的河山又来自于作家的妙笔,所以我注重从多个角度去熏陶学生感受各种美。
当然,脱离学生实际去灌输美,是无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我觉得诱导学生从现实中发现美,才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现实的感性中形成理性的审美观,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任务。
四、注重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阅读一向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阅读文章时,我要求学生能利用各种工具书及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查阅各种信息。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根据教材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就如何保护我们这一美丽的家园谈谈个人的观点及保护措施。大家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信息,准备充分的材料,演讲时落落大方,各自观点不同,提出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这不仅是一种知识掌握的检验,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景,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老师的用意。大家热情地讨论着:“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都在猜测我的用意。课堂上,要放得开,就得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字。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找课外书或到网络寻找最小的哺乳动物,把最感兴趣的一点写出来,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联结起来,开拓知识视野,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火候”,就为培养学生的“要学”和“会学”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引导自由阅读,拓展创造思维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乐意去学;如果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很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
③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
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
如此引导、熏陶,使学生稚嫩的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造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把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是难以提出问题的。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
三、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从而熏陶、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而审美情趣不仅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还要使这种感受贯穿到想象、情感、思维以及个性心理之中。这种贯穿性会使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的自由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轻松的愉悦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他们对课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腾起崇敬之情,对祖国山河的壮美大加赞赏,对不幸的人们深表同情……这些都是为情所驱动而产生的体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包括审美情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这得靠教师有目的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1、因势利导,善于点拨
所谓“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注意邱少云的眼神与表情);再听教材范读,启迪学生从视觉到听觉这种高级感官来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进而要学生进行想象,自觉对照,从不同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感受与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相比。这样,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
2、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作者的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饱含丰富的情感。如:教《桂林山水》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乐朗诵,让学生寓乐于景,领悟“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升腾起自豪感,而这秀丽的河山又来自于作家的妙笔,所以我注重从多个角度去熏陶学生感受各种美。
当然,脱离学生实际去灌输美,是无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我觉得诱导学生从现实中发现美,才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现实的感性中形成理性的审美观,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任务。
四、注重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阅读一向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阅读文章时,我要求学生能利用各种工具书及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查阅各种信息。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根据教材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就如何保护我们这一美丽的家园谈谈个人的观点及保护措施。大家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信息,准备充分的材料,演讲时落落大方,各自观点不同,提出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这不仅是一种知识掌握的检验,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