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部分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而言,“解决问题”类题目似乎永远是一根“硬骨头”。尽管教师对这类题目的讲解也不少,学生对于这类题目练得也够多,但是,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仍然是错误百出,不尽如人意。而这,归根结底又是因为学生的审题能力欠佳。基于此,就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解决问题”类题目,又称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又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解决问题”类题目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这类题目能够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解决问题”类题目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学生要想正确解答这类题目不仅要扎实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的关键所在。审题不清,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列算式。不会列算式,学生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正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本文将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类题目为例,浅显论述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字斟句酌地读,读懂题意
读懂题意是审题的前提。为了准确理解“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意思,学生必须要字斟句酌地读。但是,聚焦一些小学低段学生在“解决问题”类题目中出现的错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读懂题意。而他们之所以没有读懂题意,或是因为漏字加字(在读题过程中,漏掉一些关键字,或加上一些多余字等)曲解了题目的意思,或是因为理解偏差(因为对一些词语的意思理解不够准确,所以会出现理解偏差)错解了题目的意思。
有鉴于此,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时,一定要字斟句酌地读,即在读题的过程中不漏一字,不加一字,不误解一字等。如此,学生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意思。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在讲解例题时,还是在练习时,教师都要将读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并围绕学生读题的情况及时予以评价,据此指导学生字斟句酌地准确读题。
二、形象逼真地画,理清关系
事实上,“解决问题”类题目就是将一些数量关系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这些数量关系是学生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的切入点。对于学生而言,审题的主要目的,就是透过“解决问题”类题目中的语言文字,脉络清晰、完整无缺地找出“解决问题”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学生就可以准确地列出算式。
那么,对于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来说,究竟应该怎样引领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类题目中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呢?科学研究表明,数形结合可以让学习者的左右脑同时“发力”,进而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在引领学生审题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方式,即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意思画一些示意图。
例如,在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中,二年级一班语文成绩优良的学生有36人,數学成绩优良的学生有42人,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成绩都是优良的学生有35人,问二年级一班上学期参加期末检测考试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在解答这道“解决问题”类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些形象逼真的示意图,如下图:
可见,当小学低段学生聚焦这些数形结合的示意图时,“解决问题”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就会一目了然、清晰显现。
三、一题多变地练,掌握规律
尽管小学低段数学中“解决问题”类题目的种类繁多、变化多端,但是,聚焦这些种类繁多、变化多端的“解决问题”类题目,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即这些“解决问题”类题目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规律等。倘若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特征,找准其中的规律,那么,解答这类题目也就会易如反掌。
实践证明,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进而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规律,并据此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如此,一题多变的练习,还有助于学生更为准确和更为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
例如,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女生25人,已知男生比女生多2人,问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多少人?
变式一: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男生27人,已知女生比男生少2人,为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多少人?
变式二: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人,问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此外,在引领小学低段学生一题多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自主变式,借此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亦是如此。无论是多么难的“解决问题”类题目,都始于“审题”。审题准确,解答就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审题有误,解答就会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实践证明,小学低段数学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字斟句酌地读、形象逼真地画以及一题多变地练等,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而随着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解决问题”类题目这一数学学习的重点就会被完全夯实,这一数学学习的难点就会被彻底突破。
参考文献:
[1]苏程.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68.
[2]李正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42.
编辑 冯志强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解决问题”类题目,又称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又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解决问题”类题目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这类题目能够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解决问题”类题目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学生要想正确解答这类题目不仅要扎实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的关键所在。审题不清,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列算式。不会列算式,学生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正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本文将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类题目为例,浅显论述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字斟句酌地读,读懂题意
读懂题意是审题的前提。为了准确理解“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意思,学生必须要字斟句酌地读。但是,聚焦一些小学低段学生在“解决问题”类题目中出现的错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读懂题意。而他们之所以没有读懂题意,或是因为漏字加字(在读题过程中,漏掉一些关键字,或加上一些多余字等)曲解了题目的意思,或是因为理解偏差(因为对一些词语的意思理解不够准确,所以会出现理解偏差)错解了题目的意思。
有鉴于此,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时,一定要字斟句酌地读,即在读题的过程中不漏一字,不加一字,不误解一字等。如此,学生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意思。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在讲解例题时,还是在练习时,教师都要将读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并围绕学生读题的情况及时予以评价,据此指导学生字斟句酌地准确读题。
二、形象逼真地画,理清关系
事实上,“解决问题”类题目就是将一些数量关系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这些数量关系是学生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的切入点。对于学生而言,审题的主要目的,就是透过“解决问题”类题目中的语言文字,脉络清晰、完整无缺地找出“解决问题”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学生就可以准确地列出算式。
那么,对于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来说,究竟应该怎样引领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类题目中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呢?科学研究表明,数形结合可以让学习者的左右脑同时“发力”,进而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在引领学生审题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方式,即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意思画一些示意图。
例如,在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中,二年级一班语文成绩优良的学生有36人,數学成绩优良的学生有42人,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成绩都是优良的学生有35人,问二年级一班上学期参加期末检测考试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在解答这道“解决问题”类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些形象逼真的示意图,如下图:
可见,当小学低段学生聚焦这些数形结合的示意图时,“解决问题”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就会一目了然、清晰显现。
三、一题多变地练,掌握规律
尽管小学低段数学中“解决问题”类题目的种类繁多、变化多端,但是,聚焦这些种类繁多、变化多端的“解决问题”类题目,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即这些“解决问题”类题目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规律等。倘若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特征,找准其中的规律,那么,解答这类题目也就会易如反掌。
实践证明,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进而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规律,并据此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如此,一题多变的练习,还有助于学生更为准确和更为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
例如,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女生25人,已知男生比女生多2人,问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多少人?
变式一: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男生27人,已知女生比男生少2人,为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现有多少人?
变式二: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人,问红星小学二年级一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此外,在引领小学低段学生一题多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自主变式,借此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答“解决问题”类题目亦是如此。无论是多么难的“解决问题”类题目,都始于“审题”。审题准确,解答就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审题有误,解答就会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实践证明,小学低段数学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字斟句酌地读、形象逼真地画以及一题多变地练等,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而随着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解决问题”类题目这一数学学习的重点就会被完全夯实,这一数学学习的难点就会被彻底突破。
参考文献:
[1]苏程.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68.
[2]李正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42.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