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保目录”,是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是人社部遴选并发布的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清单,是医保基金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和强化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的政策依据及标准,最新版本发布于2009年至今已有6年没有调整。
靶向药物无一纳入国家医保
从需求侧来看,完善医保目录更新机制、将创新药纳入医保,有助于缓解“看病贵”现象,提高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根据中国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年报测算,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罹患心血管相关疾病,每14个人中有1名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患有癌症,4人死于癌症。这些疾病严重危害着老百姓的健康,由于医保目录报销品种少,很多药品只能患者全额自付,为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的今天,患者的“实际报销比”常常明显低于“政策报销比”,看病贵“痛感”明显。所谓“政策报销比”,是指剔除了自费部分后的报销比例,而“实际报销比”是包含了自费部分的报销比例—患者的直接感受是来自这里的,患者只认“花出去多少钱,报回来多少钱”这笔账。而两个比例间的差距主要源自报销范围窄,很多药品不能报销。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数据,目前,虽然住院期“政策内报销”比基本都达到70%以上,但住院期间“实际自付比例”仍然高达35%,造成人民群众对医改“获得感”不足,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以糖尿病治疗为例,尽管众多2型糖尿病治疗新型药物已于中国上市,受制于医保目录对品种和病种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新型药物仍然不能得到报销。由于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型疾病,意味着最初对控制患者血糖有效的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增加剂量,仍然可能失去作用,这时,需要使用新药或者替代疗法来继续控制血糖水平。发生这种情况后,患者能否及时、方便获取有效治疗药物就非常重要。而且,很多新药不仅在疗效、不良反应、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可以提供临床上更好的选择方案。因此,药物可及性问题必然会影响数千万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资源的消耗,将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从供给侧来看,医保报销政策对新药研发意义非凡,完善医保目录更新机制让临床必需的创新药物及时纳入医保报销,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早日回收研发成本,增强制药企业的研发动力,进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与建立创新型驱动社会,鼓励“万众创新”,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的基本国策相匹配。从2009年11月国家医保目录出台到2013年底期间,上市的97种药品至今未能进入医保目录。以肿瘤治疗药品为例,作为肿瘤治疗国际公认的金标准,目前“靶向药物”无一纳入我国现行的国家医保目录。艾美仕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制药企业在研肿瘤药物产品数量我国显著少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仅有11个,而美国272个、英国41个、韩国40个。
丙类目录方案
去年,中共中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今年年初,国务院也发文要求医保目录做到“有增有减、有控有扩,做到种类基本齐全、结构总体合理”和“完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动态调整”。上述文件都对医保目录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将上述政策落到实处,一种可行的思路是,在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动态更新医保目录;同时,通过改进支付方式、规范诊疗服务和实施用药指南,节约医保资金用于扩大目录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医保丙类目录纳入更多的创新药品。
改进现有的医保目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妨从3个方面着手,即:准入筛选标准、价值评估方法及报销执行方案。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备选产品遴选标准:1)未被列入现行国家医保甲乙类目录;2)有足够证据证明临床获益显著;3)依据药典或临床药理学无明确分类类别;4)无可替代的治疗方案;5)获得孤儿药资格的药品。上述标准满足两条及以上,可以作为丙类目录筛选对象。在筛选过程中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允许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主动提交评审资料,建立“企业提交申请、专家实时评审、目录动态调整”的筛选机制。
其次,评审的决策过程应注重药品的临床价值,以患者利益为中心;评审委员会充分考虑患者、政府、制药企业、学术界、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等多方意见;评审标准应全面考虑安全性,有效性,体内药学特性,药品质量,药品顺应性,临床药物经济性,综合临床价值等多个方面。
第三,报销执行方案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共同负责,中央政府负责评审丙类目录,发布指导原则,地方政府结合地方基金承受能力,负责制定具体报销细则,甚至可以对目录进行微调。
靶向药物无一纳入国家医保
从需求侧来看,完善医保目录更新机制、将创新药纳入医保,有助于缓解“看病贵”现象,提高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根据中国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年报测算,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罹患心血管相关疾病,每14个人中有1名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患有癌症,4人死于癌症。这些疾病严重危害着老百姓的健康,由于医保目录报销品种少,很多药品只能患者全额自付,为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的今天,患者的“实际报销比”常常明显低于“政策报销比”,看病贵“痛感”明显。所谓“政策报销比”,是指剔除了自费部分后的报销比例,而“实际报销比”是包含了自费部分的报销比例—患者的直接感受是来自这里的,患者只认“花出去多少钱,报回来多少钱”这笔账。而两个比例间的差距主要源自报销范围窄,很多药品不能报销。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数据,目前,虽然住院期“政策内报销”比基本都达到70%以上,但住院期间“实际自付比例”仍然高达35%,造成人民群众对医改“获得感”不足,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以糖尿病治疗为例,尽管众多2型糖尿病治疗新型药物已于中国上市,受制于医保目录对品种和病种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新型药物仍然不能得到报销。由于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型疾病,意味着最初对控制患者血糖有效的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增加剂量,仍然可能失去作用,这时,需要使用新药或者替代疗法来继续控制血糖水平。发生这种情况后,患者能否及时、方便获取有效治疗药物就非常重要。而且,很多新药不仅在疗效、不良反应、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可以提供临床上更好的选择方案。因此,药物可及性问题必然会影响数千万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资源的消耗,将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从供给侧来看,医保报销政策对新药研发意义非凡,完善医保目录更新机制让临床必需的创新药物及时纳入医保报销,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早日回收研发成本,增强制药企业的研发动力,进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与建立创新型驱动社会,鼓励“万众创新”,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的基本国策相匹配。从2009年11月国家医保目录出台到2013年底期间,上市的97种药品至今未能进入医保目录。以肿瘤治疗药品为例,作为肿瘤治疗国际公认的金标准,目前“靶向药物”无一纳入我国现行的国家医保目录。艾美仕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制药企业在研肿瘤药物产品数量我国显著少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仅有11个,而美国272个、英国41个、韩国40个。
丙类目录方案
去年,中共中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今年年初,国务院也发文要求医保目录做到“有增有减、有控有扩,做到种类基本齐全、结构总体合理”和“完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动态调整”。上述文件都对医保目录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将上述政策落到实处,一种可行的思路是,在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动态更新医保目录;同时,通过改进支付方式、规范诊疗服务和实施用药指南,节约医保资金用于扩大目录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医保丙类目录纳入更多的创新药品。
改进现有的医保目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妨从3个方面着手,即:准入筛选标准、价值评估方法及报销执行方案。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备选产品遴选标准:1)未被列入现行国家医保甲乙类目录;2)有足够证据证明临床获益显著;3)依据药典或临床药理学无明确分类类别;4)无可替代的治疗方案;5)获得孤儿药资格的药品。上述标准满足两条及以上,可以作为丙类目录筛选对象。在筛选过程中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允许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主动提交评审资料,建立“企业提交申请、专家实时评审、目录动态调整”的筛选机制。
其次,评审的决策过程应注重药品的临床价值,以患者利益为中心;评审委员会充分考虑患者、政府、制药企业、学术界、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等多方意见;评审标准应全面考虑安全性,有效性,体内药学特性,药品质量,药品顺应性,临床药物经济性,综合临床价值等多个方面。
第三,报销执行方案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共同负责,中央政府负责评审丙类目录,发布指导原则,地方政府结合地方基金承受能力,负责制定具体报销细则,甚至可以对目录进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