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并以教材为基础开拓自身的学习、研究视野。为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在政治课堂及平时接触到的经济学知识,立足于历史及现实,试阐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及区别。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经济理论 ;全球化
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均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并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经济问题、历史情况等做出分析,从而将知识真正地化为己用。
一、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利弊
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对生产、资源消耗、产品消费进行计划及分配的经济体制。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苏联在一战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代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也曾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计划经济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调动起来,从而以最快速度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一部分的内容在人教版高三政治选修教材中有充分的阐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能较好地保护国家经济,进而快速高效地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实力。计划经济要求按计划、按比例地实施建设发展,并通过指令型及指导性的计划对国民经济作出管理和调节,它可以使国家集中生产资料、加强集权并直接控制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活动,进而排斥市场机制,建立起自上而下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结构。
然而,计划经济虽然有加强社会动员能力、增进政府权力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优点,但它的劣势却也很明显,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往往会呈现出一种低活力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排斥了市场这一要素的存在,一旦政府调控出现失误,国家将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缺点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又名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让商品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及自由价格机制引导的经济体制,它与计划经济不同,并不存在一个中央协调的机制维持运作,而是主张让人们自由追逐利益,从而令商品价值及商品交易自动达成平衡。
由市场配置资源能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经济则可以根据这种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在自由竞争中,商品伴随着贸易从一处流向另一处,这就导致了经济及资本的产生及流动,小到以物换物,大到通过信用卡实现的巨额消费,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最直观反应,它促成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经营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进步,从货币的产生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及消费,市场经济可谓无处不在,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三、我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思考
1.长远来看,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对学生来说,对比经济模式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其总结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当经济基于市场发展时,商品的生产、销售及运输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倘若将这种经济规律視为唯一的指导准则,部分地区将很难在这种体制下得利;而当国家调控经济,使经济成为政治调控的一部分时,虽然可以保护国内工商业,避免各地发展不均衡,也能较为有效的实现社会公平,但这种形式却无法有效的解放生产力,更难以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对这种情况需要一种认识:商品生产者究竟是应将商品生产并贩卖出去,还是应经由国家调节将商品取走并对全体公民给予分配?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例,某人通过好好学习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认可,并获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他学习就会更有积极性;而倘若无论学好学坏都一样,每个人都被强制要求学习,定量分配时间并强行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无论成绩如何均不给予任何表扬或认可,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没法调动起来。其中虽然也涉及到公平与公正的关系,但我所认知到的正是这样的道理:哪怕无法达到程序上的公平也应保证经济存在于更高一级的公平,即竞争之中。
2.在全球化浪潮中,应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当前形势下,世界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通过学习人教版高一政治教科书“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市场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欠发达国家来说,一味追随市场经济的脚步会使国家在“贸易剪刀差”的剥削中变得愈发贫穷,因此,将计划经济的手段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让国家管控工业并保护国内薄弱行业,管理国民支柱型产业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计划经济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市场经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模式。运用好计划经济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挫折,同时也是引导经济健康稳固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0(4)
[2]邱爽,周明友.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模块的主要特征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 341000)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经济理论 ;全球化
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均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并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经济问题、历史情况等做出分析,从而将知识真正地化为己用。
一、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利弊
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对生产、资源消耗、产品消费进行计划及分配的经济体制。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苏联在一战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代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也曾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计划经济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调动起来,从而以最快速度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一部分的内容在人教版高三政治选修教材中有充分的阐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能较好地保护国家经济,进而快速高效地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实力。计划经济要求按计划、按比例地实施建设发展,并通过指令型及指导性的计划对国民经济作出管理和调节,它可以使国家集中生产资料、加强集权并直接控制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活动,进而排斥市场机制,建立起自上而下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结构。
然而,计划经济虽然有加强社会动员能力、增进政府权力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优点,但它的劣势却也很明显,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往往会呈现出一种低活力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排斥了市场这一要素的存在,一旦政府调控出现失误,国家将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缺点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又名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让商品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及自由价格机制引导的经济体制,它与计划经济不同,并不存在一个中央协调的机制维持运作,而是主张让人们自由追逐利益,从而令商品价值及商品交易自动达成平衡。
由市场配置资源能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经济则可以根据这种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在自由竞争中,商品伴随着贸易从一处流向另一处,这就导致了经济及资本的产生及流动,小到以物换物,大到通过信用卡实现的巨额消费,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最直观反应,它促成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经营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进步,从货币的产生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及消费,市场经济可谓无处不在,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三、我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思考
1.长远来看,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对学生来说,对比经济模式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其总结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当经济基于市场发展时,商品的生产、销售及运输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倘若将这种经济规律視为唯一的指导准则,部分地区将很难在这种体制下得利;而当国家调控经济,使经济成为政治调控的一部分时,虽然可以保护国内工商业,避免各地发展不均衡,也能较为有效的实现社会公平,但这种形式却无法有效的解放生产力,更难以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对这种情况需要一种认识:商品生产者究竟是应将商品生产并贩卖出去,还是应经由国家调节将商品取走并对全体公民给予分配?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例,某人通过好好学习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认可,并获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他学习就会更有积极性;而倘若无论学好学坏都一样,每个人都被强制要求学习,定量分配时间并强行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无论成绩如何均不给予任何表扬或认可,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没法调动起来。其中虽然也涉及到公平与公正的关系,但我所认知到的正是这样的道理:哪怕无法达到程序上的公平也应保证经济存在于更高一级的公平,即竞争之中。
2.在全球化浪潮中,应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当前形势下,世界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通过学习人教版高一政治教科书“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市场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欠发达国家来说,一味追随市场经济的脚步会使国家在“贸易剪刀差”的剥削中变得愈发贫穷,因此,将计划经济的手段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让国家管控工业并保护国内薄弱行业,管理国民支柱型产业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计划经济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市场经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模式。运用好计划经济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挫折,同时也是引导经济健康稳固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0(4)
[2]邱爽,周明友.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模块的主要特征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