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题连线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对应一个考点,涵盖诗歌的大部分内容,做题时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在意象的含意,手法名称、手法的解说、艺术效果的分析、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方面设误,答题时要仔细辨析。B项“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参考答案】B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含蓄,言此意彼;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其語言之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尾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然而诗人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精髓。
  【参考答案】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2)《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应考锦囊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要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综观多年高考试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包括赏字词、赏语句和赏风格三大类。
  1.欣赏“炼字”艺术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常见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2)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3)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4)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果是诗歌的不同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2)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3)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如果是“诗眼”分析,则应指出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结合全局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并从该字(词)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2.欣赏“炼句”艺术
  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作语法方面的调整。句子赏析题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考生要仔细审清楚题干,明确句子的写作对象是什么,表达方式上分清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等。一般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其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3.欣赏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这里特别提醒,我们所知道的“婉约派”或“豪放派”词人,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所有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是要就诗论诗。
  一般答题步骤是:(1)明风格(特点),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风格(特点);(2)列例证,用诗歌中有关词语、句子具体分析这种风格(特点),可以从意象、手法、境界等角度展开;(3)析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
  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风格时,不仅要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和题材特点,还要结合诗歌本身的内容来赏析,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要考虑到作品的朝代和文风。
  常见的诗歌风格有:
  1.豪迈雄浑(豪迈奔放)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贺《梦天》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一句,就是说齐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倒在地上。
  2.沉郁顿挫(沉郁凝重)
  此种风格的诗,通常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音韵。如杜甫的《登高》,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客居他乡并且多病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
  3.朴素自然
  “朴素自然”主要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此种风格的作品语言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其五),表面看来句句平淡朴素,却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4.委婉含蓄
  这类诗歌或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从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当然,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有悲壮慷慨、工丽华美、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其他文献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简简单单一句话,流传千年,至今依然振聋发聩,投射出理性的光芒。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逼促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几乎成为人们的“标配”,吐故纳新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殊不知,无故便无新。不少所谓的创新,除了耸人听闻,只能让人惊诧莫名。然而,“新”的魔力实在太大,欲要名利双收,实在离不得“新”,谁还愿意看一眼“故”?看都不愿,“温故”实在就成了要命的事。   “
期刊
技法点拨   所谓“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就是说,文中的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观点较为辩证,使人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读者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观点的内涵,等等。考生在确定作文观点时,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反映
期刊
阅读指要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的第一个考点要求,能力层级为C级。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都考查这一考点,可见其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所给语言材料或图表材料中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芜杂的语言材料中找出有用信息,提取主要信息,同时筛掉次要信息和无用信息
期刊
“得作文者得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说,“拿下”作文,等于“拿下”语文。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高考作文脱颖而出呢?除了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要了解高考作文的阅卷规则和考场作文的注意事项。  高考作文的阅卷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间短,30秒钟“定终身”  暑天炎热,一个阅卷老师往往有几千份作文的阅卷量,这决定了他花在一篇作文上的阅卷时间极短,一般来说,只有30秒钟。30秒钟决定作文的分数,这
期刊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具体包括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等。本期我们主要学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这两个方面的写作技巧。“材料丰富”是对各种文体作文的总要求,指作文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使作文血肉丰满;“论据充实”,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论证时应广征博引,纵横捭阖,有理有据。  技法点拨  写作时,考生要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期刊
范本呈現  蛛丝与梅花  ◎林徽因   真真的就是那么两根蛛丝,由门框边轻轻地牵到一枝梅花上。就是那么两根细丝,迎着太阳光发亮……委实不算讨厌,尤其是它们那么洒脱风雅,偏偏那样有意无意地斜着搭在梅花的枝梢上。   每朵含苞的,开透的,半开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绪不禁迷茫缥缈地充溢心胸,在那刹那的时间中振荡。同蛛丝一样的细弱,和不必需,思想开始抛引出去;由过去牵到将来,意识的,非意识的,由门框梅花
期刊
通常事物都是表象显豁而本质隐匿的,只有拨开表象的云雾,才能“拨云见日、云散月明”,看到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之一,要求考生对事物的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事物的本质。  技法点拨   立意深邃、思想深刻的作文总是引人深思,让人难忘的。别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你却能看到隐藏的深层本质,别人只是“知其然”,而你却“知其所以然”,进入了事
期刊
格言   我们的人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痴,一个是乐。痴,是痴迷于核潜艇,献身于核潜艇,无怨无悔;乐,科研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是乐在其中,苦中有乐,苦中求乐,乐是人生的主旋律。  榜样力量   有一种坚守,叫隐姓埋名。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的黄旭华来到北京,接到组织的任务
期刊
“字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书写的楷书、行书、草书,印刷的宋体、黑体等;书法的派别,如欧体、颜体等;字的形体。   字体在现如今的日常运用中非常广泛,大到电视电影、楼宇广告、电子大屏显示、广告招牌,小到个人键盘输入字体的选择,刷屏时代,字体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当无处不在的字体与求异求变的书法结合在一起,“新”“奇”的字
期刊
格言   1.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   2.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党的教导,不能脱离群众,要给群众干工作。  榜样力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沟村和平顺县别的村子一样,山上光秃秃的,自然条件极差,十户九穷。“石头沟石头山,谁干也发愁”,可申纪兰和老支书李顺达一道,带着村里人硬生生把石头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不服输的性子成就了她。上世纪50年代,申纪兰担任西沟金星农林牧合作社副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