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智慧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智健谈,声如洪钟,口若悬河。常人说来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经由老苏的嘴,绘声绘色非常吸引耳朵。细琢磨,他讲故事很有特点:干净利落的叙事主线,关键处一定有恰到好处的生动形容,辅以故事人物(包括讲述者自己)的内心旁白;讲者眉飞色舞,听者心驰神往,苏智的语言体现着智慧。文字或者语音描述的形象 ,依赖受众理解的词语诱发出每位接受者自己记忆中积淀的形象元素。在词汇和形象之间始终存在不确定性,以此形成可持续想象的空间。在这里,声音、语气或者替代这些的文字,往往还蕴含了音乐性,帮助所描述的人物、场景增加迷人的魅力。受众在话语音调的结构与节奏中,依据自己的经验构建形象。它们的形象并不固定,经由受众自己放纵想象、重构形象,享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受。此时讲述者的阅历、天性、情绪以及技巧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受众的阅历、天性、情绪也同时交互发挥作用,这就是阅读或听说书的乐趣。
  苏智阅历很深,先是青少年时代赶上“文革”上山下乡。后来招工到林业局在深山老林伐木,不仅饱尝艰辛,还多次经历了自己和同事的死里逃生。再后来上了大学,留校任教,转而从事行政工作,时间最久的是担任省文联组联部部主任,天天和各路文艺工作者与艺术大家打交道。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阶段,渐渐地理解了不同艺术领域的情况。在工作岗位的最后几年,他到党校任纪检组长直到退休。老苏从来不热衷什么摄影比赛,他和陕西搞纪实摄影的朋友过从甚密,很短的时间就从风花雪月过渡到社会纪实,信奉不干涉、不摆布被摄者的原则,伺机摄取那些生动自然的一刹那。2010年他出版了个人的作品集《苏智方相》,画面上的人物关系是老苏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更有些新意,他将135画面的彩色作品剪裁成方型画面,转换成黑白影调,仅在主体人物身上保留了一丝淡彩,使情节性作品透出表现的意味,朋友圈看了都说老苏是个拍片子的“料”。不过老苏并没有满足这些,他在2012年又试图用多幅三联画并置的方式讲述偏远山乡的故事,使朴实的影像相互之间构成互文关系,具有电影蒙太奇的感觉。本期杂志发表的是他那些朴素平和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展示着日常生活淡然的一面。这是苏智眼睛所看到的社会形象记忆,并且将其控制在画面预期当中。不过,2014年之后,他又对照片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极大兴趣。为了滤掉摄影者主观掌控影像的钳制,常常以“盲拍”出入被摄人群。苏智的影像一直在追求变化。
  摄影对应的是现成物,生成的仍然是现成物。但是生成之后,它割断了此现成物(取景框内)与彼现成物(取景框之外的一切)的联系,重构的这个联系必然涉及到读者的经验、兴趣、学养、性情诸多因素。截取出来的形象可以自由地链接读者的经验,具体的形象对峙读者经验的时候便产生了互文空间,进而获得乐趣或美感。这是一个特殊空间,是语言不屑描述,也无力描述的空间。摄影形象因为曾经是时空中的具体存在,所以照片常常被直接用来实证其具体的存在。但是它的魅力还不仅局限于此,具体的存在在人们的经验中是现实主义倾向的,是实用因素的。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它就超越了现实,顺理成章地成为超现实形象,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知之上。当具体的形象挑战常规情况下我们认知的时空关系,挑战形象之间的一般性或固有的联系,同时也彰显了只有摄影形象独具的观看魅力。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象征意味、主观掌控等摄影作品中,也会出现在记录性的照片中,并且因此使人对所谓的“真实”产生怀疑。人在阅读摄影作品的时候,形象变得具体到逼真的细节,相互的关系一目了然,联想和体验由形象反推到受众的经验层面,由受众补充关联的多重因素。经验告诉我们,此形象来源于曾经的具体存在。因此,摄影的灵光就是曾经的存在保留到你接受时间空间的所有总和,这是完全不同于摄影术发明之前的形象塑造过程。世界常常以具体形象的状态呈现给我们的肉眼,甚至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也缤纷多彩。在转述形象的时候,各种人类创造的方式都有其特殊性,特殊性就是“此与彼”不同的魅力所在。 搞不清特殊性就容易以“此”思维替代“彼”思维,终究不得要领。


  苏智采风不跟风。一伙人去山村拍照,一转身老苏就不见了,他喜欢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到处转悠。大家说他“吃独食”,老苏心里偏爱独食,想着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在还没有手机的年代,有一次同去的影友们找不到老苏,老苏也找不到同伴们,快门按了一白天也没有吃上东西,夜晚终于会合,大家围拢起来,瞻仰老苏狼吞虎咽。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胡武功、安永灿和苏智经常把酒长谈,一般是胡武功借着酒劲主讲,安永灿辅说,平时滔滔不绝的老苏,此刻竖起耳朵听,认真做笔记,就这样留下了很多文字记载的漫谈内容。字里行间,看得出三人对摄影的满腔挚爱。苏智是很要强的人。几个影友一起去采风,照片拍回来,左看右看反复琢磨。他嘴上不和别人争高低,心里头却不断比较自己的照片和别人的不同在哪里。老苏骨子里很自信,悟性又极好,拍到好镜头自己偷着乐,偶有失误也波澜不惊,享受琢磨的过程最有意思。他不是奔着什么宏大主题去的,因此拍不到某一场景也不会心急火燎,苏智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世界浑然将我们包围, 摄影者只能通过取景器框取其中某个部分,从几公里到几厘米。框取的能力也许就是其观察与视觉感悟的能力,是摄影者兴趣所在,并显现了他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态度。进入取景框的形象在物资层面上说,都是真实的。真实仅仅指其物质性的外表,而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上,真实就时常变得可疑。现实一经取舍,所谓的真实就变得证据确凿,同时也扑朔迷离。这是绘画和文学不可比拟的: 眼睛看到的表象与表象的相互关系始终和现实世界若即若离,掌控这种关系成为摄影的乐趣和照相本质性的魅力。证据确凿和扑朔迷离之间有许多艺术家在遨游,更见心性与智慧。苏智在拍摄现场反应机敏,他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人物体态语言情有独钟,也试图使画面中的人物体态彼此生成趣味中心。在思考问题和追求变化的过程中,这一特点被不断强化、提炼,慢慢地抽离了现实常态,呈现出莫名的诡异和不确定性。由此这般,老苏拍的照片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简而言之,照片开始脱离了叙事层面,老苏看到了原本不会在自己的视觉记忆中留痕的各种体态与关系。应当说,在摄影者的四周,包含着各种可能性,摄影摄取的只是这些可能性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少的一部分),摄影家和普通拍摄者的区别在于:摄影家要用他摄取的一部分,展示他重新构建或阐释的世界,重新构建或阐释的能力,就是摄影家和一般摄影者的分水岭。笔者个人认为,苏智那批尚未发表的具有超现实倾向的作品更有意味。期待着某一天,他把那些大作展示给同道们。
  微胖的苏智早在不惑之年就谢了顶,被朋友们戏称聪明绝顶。他曾用智慧解决过数不清的行政工作难题,不过那是另外一个向度的挑战,于摄影隔行。老苏是有“眼根”的人,又非常执著地热爱摄影,更可贵的是他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经验,试图寻找摄影的更多可能性。很多年前这仁兄曾放言:“从无到有谓之艺术,从有到无谓之哲学”。 从佛法的角度看: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称为慧。苏智勤奋拍摄善于思考,这正是苏醒视觉智慧的过程。

















其他文献
8月9日,由中国文联、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将由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承办,北京市文联、怀柔区委宣传部协办,今年11月4日至7日在怀柔举行。2016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摄协成立60周年,本届艺术节以“六十华诞 怀初心 影像筑梦 创辉煌”为主题,呈现“突出导向引领”“彰显
期刊
索尼RX10 Ⅲ是一款采用1英寸感光元件的超级变焦相机(Super Zoom Camera),它非常适合那些希望“一机走天涯”且对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都有较高要求的摄影爱好者。  索尼RX10 Ⅲ虽然是一款便携类相机(Compact Camera),但装上存储卡和电池后重量却高达1096克,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指标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握持感。它采用了2000万像素、1英寸的感光元件,以及等效24-600mm
期刊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舰队敲开了日本的大门。自此,日本开始大量接受来自西方的文化。1860年代之后,照相馆开始迅速在日本各地出现并很快得到普及。在那个时代,去照相馆拍照这种行为,就是证明自己拥有迎接新时代的勇气。随着摄影在日本接受度的提高与发展,摄影很快就与日本传统工艺相结合,出现了以外国人为主要销售对象的“横滨写真”。于是,传统工艺便渐渐被纳入到摄影创作之中。出现了“写真画”、“
期刊
2015年5月下旬,我作为团长随“中国互联网意见领袖代表团”出访越南。头一天,接到越南《人民报》武梅煌副总编问我:“杨团长来过几次越南?”我踌躇一下,告诉他:“第三次,头一次是三十多年前没有护照过来的。”瞬间无话,不过此后越南同志与我之间有一种格外的坦诚和尊重。  读到老段的照片纯熟偶然。当时我要求参观河内军事博物馆。瞻仰胡志明主席遗容的第二天,越南同志在原定日程之外,特地安排我们去了这家博物馆。
期刊
你第一次知道哈金斯的中国摄影作品是什么时候?这些作品为何让你如此着迷?  我在1969年第一次见到汤姆·哈金斯,我当时正在奥克兰旅行,寻访当地的摄影师,希望找到高质量的作品,纳入对当代摄影艺术的一个调查中。当时我是位于惠灵顿的国家博物馆的摄影师,我希望成为一名摄影策展人。我发现汤姆从1965年开始就在奥克兰大学的埃兰美术学院讲授摄影和电影艺术了,我感到有些懊恼,因为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我本可
期刊
时间:2016.8.10-10.9 地点:北京/央美术馆  群展“另一种风景”由法国出版人、艺术品顾问杰雷米·第尔居(Jérémie Thircuir)策划。展览呈现了包括陈维、蒋志、董文胜、计洲、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Peter Bialobrzeski)等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仝冰雪收藏的老照片。  “另一种风景”展呈的作品都有着具体且明确的切入方式,参与对于“风景”理念的建构和表述
期刊
总有一些无法定义的、好看的人:聪明、好奇、热情,有审美,身上有一种或多种技能,总能将自身引去一个更好的地方。  我一直将傅尔得视作他们中的一位。  30岁前,30岁后,总有挣扎。傅尔得在新书自序的第一句写下:“作为一名大龄女青年,在一个‘不三不四’的年纪,我的生活像一艘即将撞上冰山又掉不了头的大船。”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撕破了“适当的安全感”,拒绝“不问来路,混吃等死”,笔锋一转细说该如何丰富地活。
期刊
张印泉压在箱底的老照片  2016年4月23日是摄影家张印泉离世45周年忌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此前,本刊记者曾赴张印泉的故乡河北唐山丰润及其亲朋好友家中采访调查,并发现了张印泉的回忆录手稿以及几百张底片、照片小样等实物资料。这些被张印泉压在箱底的影像资料,有的从未示人,有的则似曾相识。  左侧的照片就是这批遗留作品中的一张,此作与张印泉
期刊
布莱恩·格里芬(Brian Griffin)是笔者针对“变革中的英国社会纪实摄影”研究的第五位摄影师,该项目立足英国战后摄影,试图讨论摄影与历史、政治、经济等更广泛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英国战后成长起来的摄影师的名单里,格里芬无疑是传奇的人物之一,他与马丁·帕尔在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摄影学位课程上相遇,毕业后却选择在商业摄影领域另辟蹊径。格里芬擅长通过精心的“编导”,将商人、政客和普通的工人转变为戏
期刊
确如海德格尔所预言的那样,我们进入了一个图像的世界,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越来越依赖于全球化的大众媒介。据一家媒体的报道,英国每年被印刷出版的图片就有7亿多张。自从摄影术被发明之后,人们便马不停蹄地创造着各种影像,数码技术的普及更是创造、传播和分享影像的推手。影像大量存在于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和广告中,我们消费影像,也因影像而消费。有的影像影响着我们,而有的则成为一张废纸。  在后现代艺术的浪潮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