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功性:越南的“卡帕”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下旬,我作为团长随“中国互联网意见领袖代表团”出访越南。头一天,接到越南《人民报》武梅煌副总编问我:“杨团长来过几次越南?”我踌躇一下,告诉他:“第三次,头一次是三十多年前没有护照过来的。”瞬间无话,不过此后越南同志与我之间有一种格外的坦诚和尊重。


  读到老段的照片纯熟偶然。当时我要求参观河内军事博物馆。瞻仰胡志明主席遗容的第二天,越南同志在原定日程之外,特地安排我们去了这家博物馆。馆内的展陈十分丰富:有关抗法战争、奠边府战役、抗美战争,直到1975年“胡志明战役”胜利的实物陈列和介绍,让我这个解放军昆明军区的老兵倍感亲切,在这里还看到了洪水将军的塑像,这可是唯一的获得过我军和越军军衔的将领。它也说明了中越之间历史形成的特殊关系。临走,在商品部发现了一组明信片,看了一眼,大惊!当即拿下。
  于是我知道了他,段功性,越南人民军的摄影师。当然,使我震惊的是他的照片。在车上,我一张一张地仔细看起来。第二天,我就在微博和微信上转发了一组手机翻拍的他的照片,我说:“这是绝不亚于美国人在战场另一端对同一战争的影像记录!”这组转发立即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
  最初使我震撼的是这几张照片,你看:敌人战地上一片狼藉,硝烟未散,敌人的尸体和M16步枪、弹夹、钢盔仍在被爆破后的工事边,眼前是人民军战士抱着AK47冲锋的身影。通过日文简单了解的说明,这是1971年的“9号公路战役”(见P130)。
  另一张的沙包筑垒方式显然是敌人的,散乱的尸体横陈,钢盔满地(至少可以数出四个钢盔),美式重机枪指向“我方”,画面上三个战士正冲上敌工事顶部,其中那个战士正在挥舞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旗帜。说明,这是1972年3月31日的广治战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地摄影!作为一个打过仗的老兵,看着这样的情景就会让人热血沸腾!(见P131)
  我坐不住了。“能不能见到这位摄影师?”我对陪同的越南同志说。


  要感谢越南同志对我的理解。5月24日,在胡志明市的一条小巷里,我们见到了拍摄这些照片的段功性同志。
  段功性,1943年生于越南北方,他皮肤白皙,身材瘦弱,已经银发飘飘。向军人一样,我们没用什么寒暄直接说起了战争和这些照片。1975年5月,越南军民攻下了西贡总统府,获得祖国南北统一。去年是纪念这场胜利40周年的日子,老段取出海防市刚刚寄给他的一份杂志,封面用的就是他的一幅照片。
  这张题为《行军途中》的照片令人过目不忘:这是“胡志明小道”,人民军战士正在崎岖山岭中攀援跋涉,湍急的瀑布泄流构成高光背景,战士们结绳互助攀爬陡坡的剪影雕塑般呈现(见P137)。
  这是老段1970年随部队从胡志明小道南下时随机抓拍的。话题就从他的摄影经历开始。
  老段1962年高中毕业参军,他先是在一所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来到海防附近一支岸防炮部队。那时候老段是业余摄影爱好者,偶尔拍一些部队生活,结果竟然在《人民军》报上发表了。这经历我也有,我知道这次发表对他人生的意义。不久,他就被调到《人民军》报社专门从事摄影报道。
  上世纪70年代初,正是越南战争处在胶着状态的时候。1968年越南人民发起的“春节攻势”在占领古都顺化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也遭受了重大损失。随即,美军在越南大规模增兵,到70年代初美军在越南最高兵力达到了54万。那也是中国人民倾举国之力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的时候。
  1971年2月发生的“9号公路战役”,是一场双方精心准备投入重兵并且打破了局部战场平衡的重要战役。战前,种种迹象都表明敌人要发起一场大仗。老段就在战前被派往越军主力部队进行随同拍摄。
  1971年2月,美军和南越军队计划开始“兰山719行动”。企图切断越南人民武装的战略运输线“胡志明小道”,摧毁位于老挝境内的越南人民武装后方基地。为此敌军集结了一个步兵师、一个陆战队师、三个伞兵旅、一个装甲旅、一个别动团以及美军机步5师一共4万余人、700余辆坦克装甲车、400多门大口径火炮和1000余架各型飞机,计划以东西向进入老挝的9号公路为攻击轴线,分三路采用坦克装甲车突进和直升机机降的战术发起攻击。但是从进攻开始,敌人已经落入了越南人民武装的重重包围之中。在他们前面,人民军5个步兵师、2个地炮团、2个高炮团、3个坦克营和2个工兵团正张网以待。到战役结束的3月底,越南人民武装共歼敌3个旅(团)、4个装甲团、8个炮兵营,重创4个旅(团),歼敌2.1万余人,其中俘敌1100余人;击落击伤飞机550多架,其中直升机500多架;击毁军车1100余辆,其中坦克装甲车520余辆,火炮110余门,击沉船艇40余艘,毁仓库25座,还缴获大量枪支、电台和弹药。


  无论从哪个意义上看,这都是一场彪炳史册的大战役。一面是掌握着绝对制空权和装备、火力、后勤、机动优势的敌军,另一面是充满了必胜意志,拥有地理优势和人民支援的越南人民和军队。从战役准备阶段,老段就随部队向南方集结,在他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密林中老挝南部少数民族群众骑着大象、背着背篓为部队输送物资的人民战争的奇特场景(见P138),更看到了一大批硝烟弥漫、枪声盈耳、重型装备横陈的战场图像。
  这一幅,被人民军炮火覆盖后的敌装甲防御阵地,从右至左历历可数的被击毁的火炮阵地、物资堆栈、铁丝网、核心阵地一片狼藉,画面中心,站在敌指挥车上戴软式军帽的战士正举枪向前方硝烟处压制射击,身旁的四个战士正在他的掩护下向阵地的另一面冲击!这是能听到AK47清脆枪声的照片,是一个战地摄影师勇敢和忠诚的记录(见P132)!   不少进入战争区域的摄影师夸称自己是“战地记者”,尽管职业记者能够到达某个危险区域值得敬重,但那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战地”,所拍照片会毫无遗漏地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有过战场经历的评论者,我自会用影像中看到的摄影师的拍摄位置,做出我对影像价值的判断。
  著名的卡帕的《士兵之死》,显而易见,他是和牺牲的“士兵”处在同一冲击线上;记得我写过二战时期苏军少校卡列宁的照片,爆炸的炮弹烟尘在镜头前30米的范围里,一个士兵正在倒下。“足够好”与“足够近”,卡帕的遗言是拍摄者与被摄者一致的生命体验,是战场摄影审美价值的极致。
  一般情况下,追随部队冲击,进入刚刚被占领后的阵地,乃至在战火的间隙拍摄—这已经是战地摄影师敢于牺牲的职业精神的印证。在严格的摄影伦理的意义上,摄影者保持间离或许正是保持冷静的观察立场的必须呢。但是老段不仅是摄影师,他也是战士,他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战。只是,此刻他的武器是相机。


  这正是我愿意把老段称作“越南的卡帕”的道理。他的惊人在于,他经常不仅在散兵线上追随拍摄,而且在冲锋的队形里,甚至他还有倒着回头的拍摄!
  老段给我讲这张(见P133),9号公路战役期间,越军的坦克在冲击中被敌地雷炸伤,坦克左履带的硝烟正浓,伴随冲锋的战士立即超越坦克进行不间断冲击。按美军步坦协同战斗条令,此刻步兵应在坦克车体的掩护下观察战场动向;而越军的动作是扛着火箭筒冲上去掩护坦克并持续冲锋。此刻画面分明还显示出:老段的位置是在这个步坦攻击分队的前方,地雷瞬间后,他立即拍摄了身后的战士!
  再有这张《抢救战友》(见P136上图),B-52飞机对越军隐蔽地域轰炸后,老段被炸起的尘土完全掩埋,他拿着相机钻出泥土,眼前正是一个被炸伤的战士被战友抢救,目光中满是痛苦与仇恨。这是刚刚被轰炸后伤亡惨重的阵地,无法回击,只有一个战士可以拿起他的武器:相机;他拍下了不屈的意志,记录下复仇的精神。只有亲历者才会用那种异常的语调告诉我:“B-52飞机轰炸,没有预兆没有声音,而且一炸就是一片。”老段的家里,有B-52投下的“热带树”—一种地面侦听设备,我在前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书里看到记载,在这里见到了实物。老段的影集里,有B-52高空列阵掠过的尾迹;更有在击落的B52残骸前自豪的女民兵的形象。那是拍下《抢救战友》两年之后的影像,没有什么比这更好地表达“复仇”的快感了。
  反应并捕捉被拍摄者的内在精神,这是每一个摄影师所追求的纪实摄影的真谛。老段是摄影战士,他用镜头记录着身边战友,也记录了他自己的心境。看看《故乡的喜讯》(见P135),这是B-52轰炸后的密林废墟中战士们在阅读家信时的喜悦;看看《老艄公》和《路边》(见P134),这种真切的人民与军队的情感关系,是流露在每一个微笑里的!即使拍摄敌人也是力透纸背,捕捉到的广治战役之后敌人俘虏的神情(见P136下图),那种人物与环境关系的交代以及人物情绪的对比都是传神之笔。
  我尤其要介绍这幅《广治的微笑》(见P139)。这是摄于1972年广治战役的一张在越南认知度极高的照片。广治战场紧靠越南北方的17度线,为了支持巴黎和谈斗争,也为了建立和巩固越南南方临时政府的首府,1972年3月31日越南人民军集结了5个师以上的主力部队从分界线以北一举南下攻占广治市。4月以后,美伪军在优势海空火力的支持下,倾力反攻。在广治城下敌我双方反复攻防,以致越军围绕广治形成战役规模的防御作战,广治城数易其手,美伪军的反复轰炸把厚重的城墙炸成一片片废墟。


  一场战斗的间隙,一直在战场上奔波拍摄的老段记录下这个情景:刚刚歇息下来的战士扛着火箭筒,架着六零炮在已成瓦砾的阵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是一场持续了半年广为世界关注的大战,当这张照片在《人民报》一版刊登以后,一支抱着必胜信念的军队的自信就印在了历史上。之后,敌军复占广治,许多读者在关心:那个留下了笑容的战士在哪里?由于部队更迭、牺牲很大,老段寻找无果,只能告诉读者,“他”找不到了,很可能牺牲了。但几十年之后,人们依然记得“他”。就在2014年,有奠边府一带的地方干部说,他还活着!那场战斗结束后,他负伤复员回到家乡,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故乡耕作劳动,而且过得很艰辛。老段听说,不顾七旬高龄,又去北方找到了他。
  老段的故事让我们唏嘘感叹。人民赢得了战争,战争也塑造了人民。30年时间,300万牺牲,这就是越南!




  老段对于中国人民当年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候我们穿的是中国的,吃的是中国的。说着,他拿起一只闹钟,蓝色表盘上一个小小的卫星还在走动。“啊,是上海闹钟厂生产的,这种闹钟我家也有!”一时间,几十年岁月穿越,又找到了“战友”的感觉。和闹钟一起,老段家里就是一个小小的战争陈列室,不光是满墙的照片,还有他当年使用过的器材,苏联的“基辅”相机,东德的胶卷,“当年我还用过中国生产的一次性的闪光灯,是夜间防空袭作战拍摄用的,但太少,不够用。” 老段说。不光闪光器材稀少,连胶卷也很少,他说一次战斗只发10个胶卷。 “10个?您就是用10个胶卷拍下这些镜头的?” 我惊呆了。“胶卷少,相机也缺少,很长时间,我只有一个‘基辅’的标准镜头,后来才多了一个50毫米镜头。”他回答说。我不得不再一次对老段肃然起敬。
  而后,老段主动给我讲起了故事。


  “9号公路大捷”之后,为了第一时间把战场上的喜讯连同照片发回首都河内,按照命令,老段只身从越南中部的战场把胶卷送回总部。他六天六夜穿越战区,开始在“胡志明小道”上搭运输卡车,司机根本不拉他,自己蹦上车去,原来车上满是烈士的遗体。通过敌人空炮封锁区的两天里,他就与烈士的遗体一起。到了河内,领导们看到辉煌胜利的战场照片欣喜若狂,第二天,军队报纸和《人民报》就用几个整版发表了这些照片,署名全是一个作者:DOAN CONG TINH—段功性。
  和老段攀谈,我时时想起卡帕。卡帕是全世界摄影记者心中的一尊神。提起战地摄影,没有人不知道他的那段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卡帕最后也倒在了越南,那是1954年在越北法军的行军序列里。抗美战争结束后,老段因病转业来到胡志明市,30多年来,他上有老下有小,过得不轻松。但是他把照片留下来了,把战争中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战士们的形象记录下来了。那场战争以越南人民和全世界正义人民的胜利为结束,也给人类留下了对战争目的和意义的深刻思考。段功性的照片告诉我们,在战场的这一端有同样伟大的摄影家,与战场那一端的同行们一起,记录了历史。


  中国人民熟悉的武元甲大将在看到老段的摄影集《战争时刻》时百感交集,他亲自题字说老段不愧为艺术家、战士称号的人。我感到这些照片是在眨眼的一瞬间,是在这些拍摄者工作、讨论、前进取得新胜利的过程中拍摄的。这是一本无价的摄影集。
  告别时,我对老段说:“你是越南的卡帕,我会向中国同行介绍你。尽管晚了,但在中越间重温历史、‘管控冲突’,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今天,也正是时候。” 我郑重地向老段致军礼,我们的队列条令都一样,他也回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军礼。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

其他文献
一  关于生活之于创作的关系本不是什么新鲜理论。前者是后者的逻辑起点与源泉,这是许多理论家和实践家在论及创作规律的时候都反复说到的。近代创作源泉论述起于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1879年)中认为,作品与现实相比,保留了物质的东西,但永远不如现实生活那么美。但是“艺术的范围不限于美和所谓美的因素,而是包括现实(自然和生活)中一切能使人发生……兴趣的事物;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
期刊
1994年出版的《河南省志·文化志》载:“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的摄影队伍集中于新闻部门、文化系统和少数有摄影设备的单位,约100人;……60年代,摄影队伍略有发展,文化系统的地(市)、县50%以上配备了专职摄影人员,约80人;70年代,拥有摄影设备的部门和群众家庭越来越多,1972年河南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成立后,经常举办摄影展览,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地方文化馆专职摄影人员增加到100余人。还有
期刊
2016年4月23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在京举办了“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民国摄影史研究专家、摄影理论家、《中国摄影》杂志新老编辑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张印泉的摄影艺术和摄影成就。以下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龙憙祖  (原《中国摄影》杂志编辑、摄影界资深人士):  我感觉张印泉老先生是我们中国摄影界的一棵大树、一座高峰,是摄影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值得大书、特书。我们守着
期刊
尤金·阿杰(Eugene Atget,1857-1927)毫无疑问是对当代摄影影响最大的摄影家之一,也是中国摄影界谈论得最多的西方摄影家之一。但是20世纪初,他在巴黎拍摄的纪实摄影文献为研究对象,展开如何从观看的视角表明立场、怎样从问题意识走向视觉空间构建、什么是链接真实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纪实摄影等问题,在国内却鲜有深入的探讨。本文试着以“观看即是观点”的线索搭建起历史文献与当代图像共通的视觉经
期刊
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成立百年之际,乔治·伊斯曼博物馆(George Eastman Museum)举办了展览“摄影与美国国家公园”(Photography and America’s National Parks)回顾摄影与59处国家公园的动态发展关系:19世纪中叶以来,作为新兴媒介的摄影在探索美国西部未知土地的过程中将荒凉、广袤而宏伟的原始景观展示给
期刊
摄影史及史论在国中的处境一向比较尴尬。一方面,似乎人人都知其重要、称其重要;但另一方面,其重要似乎多半体现在为老照片的市场价值背书之上。至于此显性价值之外的隐性价值,如历史之脉络、演变之规律、内蕴之思想,注目者已寥寥,动手一探究竟者更鲜矣。因此,迄今尚无一本完整的、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摄影史》,也就是一个尽管遗憾却也难怪的事实了。  与此平行的另一个事实是:对于西方摄影大师由来已久、连绵不绝、且无怨
期刊
作为一个民国摄影史的研究者,我从头到尾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史料的来源。在当事人几乎都已离世的情况下,往往只能依赖亲友保存的资料或是公开发表的记录来重建历史的轨迹。在民国时期的摄影者中,早逝的沙飞在女儿王雁女士寻找父亲的过程中,重建了中国摄影史上的沙飞。应该是1949年之前中国最伟大的纪实摄影家庄学本,也有幸由长子庄文骏先生完成摄影全集的出版。在海峡另一边,同时期的摄影家仅有邓南光(1907-1971)
期刊
8月9日,由中国文联、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将由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承办,北京市文联、怀柔区委宣传部协办,今年11月4日至7日在怀柔举行。2016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摄协成立60周年,本届艺术节以“六十华诞 怀初心 影像筑梦 创辉煌”为主题,呈现“突出导向引领”“彰显
期刊
索尼RX10 Ⅲ是一款采用1英寸感光元件的超级变焦相机(Super Zoom Camera),它非常适合那些希望“一机走天涯”且对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都有较高要求的摄影爱好者。  索尼RX10 Ⅲ虽然是一款便携类相机(Compact Camera),但装上存储卡和电池后重量却高达1096克,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指标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握持感。它采用了2000万像素、1英寸的感光元件,以及等效24-600mm
期刊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舰队敲开了日本的大门。自此,日本开始大量接受来自西方的文化。1860年代之后,照相馆开始迅速在日本各地出现并很快得到普及。在那个时代,去照相馆拍照这种行为,就是证明自己拥有迎接新时代的勇气。随着摄影在日本接受度的提高与发展,摄影很快就与日本传统工艺相结合,出现了以外国人为主要销售对象的“横滨写真”。于是,传统工艺便渐渐被纳入到摄影创作之中。出现了“写真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