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准则,具有“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内涵,包含如诚实待人、一诺千金、实事求是和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守时守信等品质,诚信品质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诚信教育是指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活动,中学阶段是诚信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中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乐观,学生中失信失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基于协同育人的视角,打造以学校诚信教育为核心、以家庭诚信教育为基石和以社会诚信教育为保障的三方协同诚信教育体系,努力提升中学生的诚信品质,显得尤为迫切。
  一、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打造诚信教育核心体系
  学校对中学生诚信品质养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处于三方协同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学校应积极创新诚信教育课堂体系、完善诚信教育管理系统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做到在教学中倡诚、在管理中铸诚、在文化建设中润诚,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诚信品质,为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创新诚信教育课堂体系,做到在教学中倡诚。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各科任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全面的关于诚信的内涵、本质、价值和意义等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创新诚信教育的教学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直观讲授诚信知识之外,教师还有必要丰富和创新诚信教育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设置情境、课堂辩论、分享身边的诚信事例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观。
  其次,完善学校诚信管理体系,在管理中铸诚。学校需要完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第一,建立并完善关于诚信教育的组织、监督、评价和惩戒等相关制度;第二,建立诚信教育监督工作机构,全面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信用情况;第三,对出现的失信行为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教育。通过诚信管理体系,促使学生良好的诚信行为不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做到真正守护和铸牢学生的诚信品质。
  最后,加强学校诚信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润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墙壁、草木、建筑等隐性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的熏陶,滋润内心的诚信品质;另一方面,要精心安排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且贴近学生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锤炼学生的诚信意识,铸造学生的诚信行为。各级各类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关于诚信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或者“诚信班级银行”“学校诚信小超市”“食堂诚信窗口”等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诚信文化活动中,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诚信体驗,形成更深刻的诚信认知并主动践行诚信行为。
  二、注重学校与家庭联动,筑牢家庭诚信教育基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港湾,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_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品格养成的第—任老师。家庭诚信教育对孩子的诚信品格的养成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筑牢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石,通过学校与家庭多方面的联动以及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方式来培育孩子的诚信品质。
  首先,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班主任要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同时,学校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其次,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应定期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发现孩子出现思想偏差或者做出了不诚信行为,可通过家校合作及时进行教育,同时督促孩子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最后,在家庭诚信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最真实、最具体的榜样。家长对孩子的诚信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同时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诚信素养,对于自己偶然出现的失信行为,要跟孩子坦然沟通并积极改正。这样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受到诚信的熏陶,并且会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做出诚信的行为。
  三、强化学校与社会协同,构建社会诚信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域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互动,构建社会诚信保障体系。首先,社会应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培养“诚信至上”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使诚信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从而为各中学开展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学校与社会应互相沟通、监督。学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邀请其参加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顿和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中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城市开展的“争当文明市民”等道德教育活动。
  总之,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协同育人、共同努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核心、家庭诚信教育为基础、社会诚信环境为保障的教育合力系统,并且进一步强化三者的联动机制,实现三者优势互补,全面培育学生的诚信品质,为中学生的终身发展“立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周紫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向葵花,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敏
其他文献
任何时事热点事件之所以“热”,必定有其受人关注的原因。这个热点事件幕后推手是谁?为何会发生?又为何发展为何成为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追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探讨这个事件的生命力,也可预测它会逐步发展还是会昙花一现。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应对未来社会发展新挑战,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着力培养爱学习、爱劳动、
100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一代爱国青年为国家前途挺身而出。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当代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新中国70年暨五四100年”调查显示,對于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国受访者普遍很有信心,给自己的信心度平均打出了8.92分,甚至有一半(50.8%)受访者打出了满分10分。更有92.5%的受访
陈延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肄业。曾担任中小学教师,原服务于嘉义中正大学,再转任至台中教育大学教育学系,现职教授。  今天我主要谈的是台湾品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困境以及课程实践。  一、台湾品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台湾目前用“品德教育”这一术语,主要是受到美国“新品德教育运动”的影响,强调“德行论”为主,但同时希望保有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品德教育”的意涵应为“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让教师在不断革新、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中,保持、发挥好培养者、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我校基于心理学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从“正师格”“立师德”“强师能”三个层面,帮助教师积累正面情绪、澄清负面情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力量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之一。多年来,学校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主渠道,创新国防教育途径,努力将学校建成一所常态化的“绿色军营”。学校坚持将绿色军营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训练基地,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健体,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具有鲜明军事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一、绿色军营管理规范化  为了保障绿色军营各项活动科
家庭教育立法可以将政府的指导意见、家庭的主体责任、学校(幼儿园)的核心位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社会力量的支持参与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真正促进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关系到人口素质和人才培养。然而,中国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家庭教育凸显出诸多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家
在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中,通过回归学生生活,增加法治课的亲切感;注重知行合一,增强法治课的实践指导;利用多样资源,拓宽法治课的教学空间;借助合作探究,提升法治课的学科素养,多维思考,层层递进,多途径实践,上好一堂有趣而有温度的思政课。  2019年秋季,《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全面投入使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较薄弱,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再加上小学道德与
“学校应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发表于《中国教师》2016年7期的一篇短文的核心主张。楼氏为学界前辈,按理,“先生之道高矣!美矣!岂予末小子之所敢知?”[1]然其主张却有似是而非之处,于家礼、于学校认识都不周,且颇能迷惑一部分热心传统的人士,故而不得不辨。  一  “中国的家训内容极其丰富,总的来说,不外乎家法和家礼”,而“学校应该是家礼的教育和实践场所”,这是楼氏的见解
摘 要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家校合作制度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存在教师责任错位问题,主要包括教师责任缺位和权力越位。责任缺位表现为教师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于家长不负责;权力越位则表现为家长学生化、教师视家长为惩罚工具并将教育风险转至家长。这一原因在于制度性责任调节不明、利益性责任调节失衡和伦理性责任调节匮乏。为此,本文提出了科学划分教师专业自主权、建立家校对话机制等策略应对上述问
长期以来,福州第三中学一直以“着眼人生幸福、培养卓越学生、塑造合格公民”为德育工作目标。总结多年来的德育探索,学校提炼出德育工作的“十二字”精髓:善激励、重情感、常体验、求自律。  一、善激励:抓住契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教师的正面肯定是学生获得自信和发展的途径之一,如何把握每一个有激励作用的德育契机是福州第三中学德育人始终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学校善于利用仪式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