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准则,具有“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内涵,包含如诚实待人、一诺千金、实事求是和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守时守信等品质,诚信品质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诚信教育是指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活动,中学阶段是诚信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中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乐观,学生中失信失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基于协同育人的视角,打造以学校诚信教育为核心、以家庭诚信教育为基石和以社会诚信教育为保障的三方协同诚信教育体系,努力提升中学生的诚信品质,显得尤为迫切。
一、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打造诚信教育核心体系
学校对中学生诚信品质养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处于三方协同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学校应积极创新诚信教育课堂体系、完善诚信教育管理系统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做到在教学中倡诚、在管理中铸诚、在文化建设中润诚,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诚信品质,为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创新诚信教育课堂体系,做到在教学中倡诚。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各科任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全面的关于诚信的内涵、本质、价值和意义等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创新诚信教育的教学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直观讲授诚信知识之外,教师还有必要丰富和创新诚信教育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设置情境、课堂辩论、分享身边的诚信事例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观。
其次,完善学校诚信管理体系,在管理中铸诚。学校需要完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第一,建立并完善关于诚信教育的组织、监督、评价和惩戒等相关制度;第二,建立诚信教育监督工作机构,全面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信用情况;第三,对出现的失信行为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教育。通过诚信管理体系,促使学生良好的诚信行为不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做到真正守护和铸牢学生的诚信品质。
最后,加强学校诚信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润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墙壁、草木、建筑等隐性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的熏陶,滋润内心的诚信品质;另一方面,要精心安排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且贴近学生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锤炼学生的诚信意识,铸造学生的诚信行为。各级各类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关于诚信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或者“诚信班级银行”“学校诚信小超市”“食堂诚信窗口”等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诚信文化活动中,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诚信体驗,形成更深刻的诚信认知并主动践行诚信行为。
二、注重学校与家庭联动,筑牢家庭诚信教育基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港湾,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_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品格养成的第—任老师。家庭诚信教育对孩子的诚信品格的养成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筑牢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石,通过学校与家庭多方面的联动以及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方式来培育孩子的诚信品质。
首先,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班主任要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同时,学校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其次,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应定期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发现孩子出现思想偏差或者做出了不诚信行为,可通过家校合作及时进行教育,同时督促孩子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最后,在家庭诚信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最真实、最具体的榜样。家长对孩子的诚信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同时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诚信素养,对于自己偶然出现的失信行为,要跟孩子坦然沟通并积极改正。这样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受到诚信的熏陶,并且会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做出诚信的行为。
三、强化学校与社会协同,构建社会诚信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域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互动,构建社会诚信保障体系。首先,社会应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培养“诚信至上”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使诚信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从而为各中学开展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学校与社会应互相沟通、监督。学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邀请其参加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顿和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中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城市开展的“争当文明市民”等道德教育活动。
总之,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协同育人、共同努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核心、家庭诚信教育为基础、社会诚信环境为保障的教育合力系统,并且进一步强化三者的联动机制,实现三者优势互补,全面培育学生的诚信品质,为中学生的终身发展“立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周紫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向葵花,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敏
一、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打造诚信教育核心体系
学校对中学生诚信品质养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处于三方协同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学校应积极创新诚信教育课堂体系、完善诚信教育管理系统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做到在教学中倡诚、在管理中铸诚、在文化建设中润诚,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诚信品质,为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创新诚信教育课堂体系,做到在教学中倡诚。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各科任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全面的关于诚信的内涵、本质、价值和意义等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创新诚信教育的教学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直观讲授诚信知识之外,教师还有必要丰富和创新诚信教育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设置情境、课堂辩论、分享身边的诚信事例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观。
其次,完善学校诚信管理体系,在管理中铸诚。学校需要完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第一,建立并完善关于诚信教育的组织、监督、评价和惩戒等相关制度;第二,建立诚信教育监督工作机构,全面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信用情况;第三,对出现的失信行为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教育。通过诚信管理体系,促使学生良好的诚信行为不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做到真正守护和铸牢学生的诚信品质。
最后,加强学校诚信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润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墙壁、草木、建筑等隐性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的熏陶,滋润内心的诚信品质;另一方面,要精心安排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且贴近学生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锤炼学生的诚信意识,铸造学生的诚信行为。各级各类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关于诚信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或者“诚信班级银行”“学校诚信小超市”“食堂诚信窗口”等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诚信文化活动中,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诚信体驗,形成更深刻的诚信认知并主动践行诚信行为。
二、注重学校与家庭联动,筑牢家庭诚信教育基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港湾,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_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品格养成的第—任老师。家庭诚信教育对孩子的诚信品格的养成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筑牢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石,通过学校与家庭多方面的联动以及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方式来培育孩子的诚信品质。
首先,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班主任要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同时,学校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其次,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应定期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发现孩子出现思想偏差或者做出了不诚信行为,可通过家校合作及时进行教育,同时督促孩子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最后,在家庭诚信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最真实、最具体的榜样。家长对孩子的诚信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同时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诚信素养,对于自己偶然出现的失信行为,要跟孩子坦然沟通并积极改正。这样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受到诚信的熏陶,并且会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做出诚信的行为。
三、强化学校与社会协同,构建社会诚信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域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互动,构建社会诚信保障体系。首先,社会应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培养“诚信至上”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使诚信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从而为各中学开展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学校与社会应互相沟通、监督。学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邀请其参加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顿和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中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城市开展的“争当文明市民”等道德教育活动。
总之,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协同育人、共同努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核心、家庭诚信教育为基础、社会诚信环境为保障的教育合力系统,并且进一步强化三者的联动机制,实现三者优势互补,全面培育学生的诚信品质,为中学生的终身发展“立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周紫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向葵花,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敏